第四十五回 出上黨馬超襲安陽 渡荥澤張飛戰原武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馬超奉孔明将令,率領姜維李嚴文鴦馬岱四員大将,從孟津渡過黃河,調了張嶷,前赴上黨。
軍行迅速,到了上黨,王平出來迎接,與馬超諸将互相慰勞。
馬超将元帥命令與王平觀看。
王平敬謹受命,将守關事件,交代張嶷,自己整頓兵馬,預備随馬超出兵。
馬超休兵一日,喚王平道:“子均久住上黨,熟知地勢,從上黨守兵内,抽調七千人,以張将軍新來兵補入守禦,子均即率本部作先鋒;李将軍領兵五千作第二隊,接應子均;姜文兩将軍各領萬人作第三隊,分左右翼接應,會兵安陽城下;某自與仲華,督領後軍,前來接應。
” 王平啟道:“主将!安陽系河北大縣,燕趙重鎮,自曹兵大敗許昌,白馬王曹彪,前守晉城。
懼我兵襲擊,退屯安陽,是以我兵不費吹灰之力,得了晉城;曹彪膽小,有兵三萬,退依大縣,統将不才,士心不一。
我兵駐守上黨,于今三年,未奉将令,不敢出兵,末将願領所部輕騎,沿太行東下,出玉峽關,得李将軍一人接應已足;可令伯約與文将軍,領輕騎萬人,由壺口關出襲邯鄲;曹兵注重憑河拒守,不料我兵猝出兩地。
兩處得勢,我井陉之兵,可以出常山;飛狐之兵,可以擾涿易;幽州敵軍,中分為二,司馬懿欲護黃河之險而不可得矣!” 馬超擊節稱善道:“子均對于幽燕地勢,可謂朗若列眉矣!”随令王平領兵先發,李嚴繼之,姜維文鴦會同劉延由壺口關,火速領兵去襲邯鄲。
四将領命,即日分頭出發。
馬超自同馬岱督領大軍,緣太行東下,出玉峽關,接應王平,迎敵司馬懿;一面遣人去荥陽,飛報會師之期,以為大軍渡河準備。
那王平久居上黨,知道中原若定,曹兵必走河北,暗中分遭細作,打聽沿邊州縣兵備道路山川形勢。
他還乘着曹兵疏防時候,自己冒充商人,訪查汲縣至常山一帶情形,當地都派有精細探子,故于燕趙情形了如指掌。
此次輕軍開拔,晝夜兼行,三五日間便到了安陽。
卻說河北地方,自從曹操掃平袁紹,乂安已久,又有曹彪大兵在此駐紮,地方安堵,人不知兵,攘往熙來,肩摩毂接。
黃昏時候,王平已到安陽城下,曹兵驚覺,急待閉城,王平督兵,乘勢急攻,曹兵紛亂,手足無措,早被王平将西門攻開,漢兵一擁而入。
城裡曹兵,不知漢兵多少,一時大擾,自相踐踏。
李嚴軍隊,又從城外助攻,擾攘竟夜。
曹兵除戰死外,逃走一空,曹彪卻無下落。
王平即下令撫定居民,請李嚴坐鎮安陽,自己乘勝領兵,來襲淇設湯陰諸縣。
馬超到了安陽,聞知王平已經發動,留兵萬人與李嚴,駐紮安陽接應姜文二将,自引全軍,蹤迹王平南下,來攻司馬懿後路。
自古道: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王平養精畜銳,坐甲三年,兵力既精,地形又熟。
司馬懿專防着河南沿途追趕的孔明張飛,未曾防着奇軍突起的王平,合該天意滅曹。
王平七千人,橫行河北,如疾風掃葉,直抵獲嘉,與司馬懿前軍大将張郃,相望為營,王平見自己軍隊,馳驅千裡,猶恐力乏,倚營自固,待主将兵到,再作道理。
馬超惟恐王平有失,令馬岱督後軍駐防汲縣,自領大軍星夜兼程,來接應王平。
曹兵營中,聽見漢兵從河北殺來,火速報知司馬懿。
懿問漢将為誰?探子答是王平。
懿頓足道:“白馬王必全軍覆沒矣!王平足計多謀,前諸葛亮得了益州,多系其力,據守上黨,熟悉地形,輕兵一出,州縣望風崩潰,若不急速翦除,是我後路又樹一敵矣!”急令張郃張雄,各領萬人,限期剿滅王平,以除後患。
張郃張雄二将聽令,即引兵來攻王平。
剛到王平營邊,隻聽得北道上鼓聲大震,塵土沖天,一彪軍馬,約有二萬餘人,一色西涼馬超旗号。
張郃不覺吃了一驚,對張雄道:“難道幽州又失守不成?為什麼馬超又從北道上來?”張雄也覺驚疑,兩個列陣以待。
隻見馬超來到陣前,拿槍指着張郃道:“張郃敗将,幽州已被我取得,曹丕已被我殺卻,看你這一群敗将,又敗往何處?”曹兵聽得,個個膽戰心驚。
當下馬超縱馬,直取張郃,張郃挺槍迎住。
不到十合,王平開營,督率兵士,強弓硬弩,直向張郃後軍沖來,勢如風雨。
張雄抵擋不住,馬超揮兵直上,漢兵勢大,曹兵大敗而逃。
二将縱兵追趕,張郃隻得棄了荥澤大營,向原武奔走。
馬超王平收兵漸住,超執平手道:“子均可謂神兵矣!”平答道:“借主上宏福,元帥主将神威,亦賴曹兵疏防,遂至是耳!”二将吩咐軍士,将曹兵拘集船隻,盡渡過河,運載軍士。
孔明聽得馬超大捷,急令全軍畢渡,以便應援張飛黃忠諸将,盡由荥澤渡河,安下營寨。
馬超王平,來見孔明,孔明舉酒賜二将道:“出師河北,二位将軍第一功。
”馬超道:“此皆子均一人之功,超不過随軍聲援耳!”孔明道:“非孟起足為聲援,子均又何敢出關也?”衆将齊聲道:“元帥真天下之公言也。
” 孔明又問道:“伯約一軍如何?”馬超答道:“昨由
軍行迅速,到了上黨,王平出來迎接,與馬超諸将互相慰勞。
馬超将元帥命令與王平觀看。
王平敬謹受命,将守關事件,交代張嶷,自己整頓兵馬,預備随馬超出兵。
馬超休兵一日,喚王平道:“子均久住上黨,熟知地勢,從上黨守兵内,抽調七千人,以張将軍新來兵補入守禦,子均即率本部作先鋒;李将軍領兵五千作第二隊,接應子均;姜文兩将軍各領萬人作第三隊,分左右翼接應,會兵安陽城下;某自與仲華,督領後軍,前來接應。
” 王平啟道:“主将!安陽系河北大縣,燕趙重鎮,自曹兵大敗許昌,白馬王曹彪,前守晉城。
懼我兵襲擊,退屯安陽,是以我兵不費吹灰之力,得了晉城;曹彪膽小,有兵三萬,退依大縣,統将不才,士心不一。
我兵駐守上黨,于今三年,未奉将令,不敢出兵,末将願領所部輕騎,沿太行東下,出玉峽關,得李将軍一人接應已足;可令伯約與文将軍,領輕騎萬人,由壺口關出襲邯鄲;曹兵注重憑河拒守,不料我兵猝出兩地。
兩處得勢,我井陉之兵,可以出常山;飛狐之兵,可以擾涿易;幽州敵軍,中分為二,司馬懿欲護黃河之險而不可得矣!” 馬超擊節稱善道:“子均對于幽燕地勢,可謂朗若列眉矣!”随令王平領兵先發,李嚴繼之,姜維文鴦會同劉延由壺口關,火速領兵去襲邯鄲。
四将領命,即日分頭出發。
馬超自同馬岱督領大軍,緣太行東下,出玉峽關,接應王平,迎敵司馬懿;一面遣人去荥陽,飛報會師之期,以為大軍渡河準備。
那王平久居上黨,知道中原若定,曹兵必走河北,暗中分遭細作,打聽沿邊州縣兵備道路山川形勢。
他還乘着曹兵疏防時候,自己冒充商人,訪查汲縣至常山一帶情形,當地都派有精細探子,故于燕趙情形了如指掌。
此次輕軍開拔,晝夜兼行,三五日間便到了安陽。
卻說河北地方,自從曹操掃平袁紹,乂安已久,又有曹彪大兵在此駐紮,地方安堵,人不知兵,攘往熙來,肩摩毂接。
黃昏時候,王平已到安陽城下,曹兵驚覺,急待閉城,王平督兵,乘勢急攻,曹兵紛亂,手足無措,早被王平将西門攻開,漢兵一擁而入。
城裡曹兵,不知漢兵多少,一時大擾,自相踐踏。
李嚴軍隊,又從城外助攻,擾攘竟夜。
曹兵除戰死外,逃走一空,曹彪卻無下落。
王平即下令撫定居民,請李嚴坐鎮安陽,自己乘勝領兵,來襲淇設湯陰諸縣。
馬超到了安陽,聞知王平已經發動,留兵萬人與李嚴,駐紮安陽接應姜文二将,自引全軍,蹤迹王平南下,來攻司馬懿後路。
自古道: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王平養精畜銳,坐甲三年,兵力既精,地形又熟。
司馬懿專防着河南沿途追趕的孔明張飛,未曾防着奇軍突起的王平,合該天意滅曹。
王平七千人,橫行河北,如疾風掃葉,直抵獲嘉,與司馬懿前軍大将張郃,相望為營,王平見自己軍隊,馳驅千裡,猶恐力乏,倚營自固,待主将兵到,再作道理。
馬超惟恐王平有失,令馬岱督後軍駐防汲縣,自領大軍星夜兼程,來接應王平。
曹兵營中,聽見漢兵從河北殺來,火速報知司馬懿。
懿問漢将為誰?探子答是王平。
懿頓足道:“白馬王必全軍覆沒矣!王平足計多謀,前諸葛亮得了益州,多系其力,據守上黨,熟悉地形,輕兵一出,州縣望風崩潰,若不急速翦除,是我後路又樹一敵矣!”急令張郃張雄,各領萬人,限期剿滅王平,以除後患。
張郃張雄二将聽令,即引兵來攻王平。
剛到王平營邊,隻聽得北道上鼓聲大震,塵土沖天,一彪軍馬,約有二萬餘人,一色西涼馬超旗号。
張郃不覺吃了一驚,對張雄道:“難道幽州又失守不成?為什麼馬超又從北道上來?”張雄也覺驚疑,兩個列陣以待。
隻見馬超來到陣前,拿槍指着張郃道:“張郃敗将,幽州已被我取得,曹丕已被我殺卻,看你這一群敗将,又敗往何處?”曹兵聽得,個個膽戰心驚。
當下馬超縱馬,直取張郃,張郃挺槍迎住。
不到十合,王平開營,督率兵士,強弓硬弩,直向張郃後軍沖來,勢如風雨。
張雄抵擋不住,馬超揮兵直上,漢兵勢大,曹兵大敗而逃。
二将縱兵追趕,張郃隻得棄了荥澤大營,向原武奔走。
馬超王平收兵漸住,超執平手道:“子均可謂神兵矣!”平答道:“借主上宏福,元帥主将神威,亦賴曹兵疏防,遂至是耳!”二将吩咐軍士,将曹兵拘集船隻,盡渡過河,運載軍士。
孔明聽得馬超大捷,急令全軍畢渡,以便應援張飛黃忠諸将,盡由荥澤渡河,安下營寨。
馬超王平,來見孔明,孔明舉酒賜二将道:“出師河北,二位将軍第一功。
”馬超道:“此皆子均一人之功,超不過随軍聲援耳!”孔明道:“非孟起足為聲援,子均又何敢出關也?”衆将齊聲道:“元帥真天下之公言也。
” 孔明又問道:“伯約一軍如何?”馬超答道:“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