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徐文響盡節死新蔡 曹孟德臨命涸漳河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趙雲夫婦,領兵來到新蔡,嚴壽廖化迎接入城,進到衙署坐定。
雲問二将,吳兵可曾來此?二将答道:“吳兵先鋒韓當領兵五千,離城十裡下寨,全軍人馬,相隔不過三十餘裡,軍隊異常骁勇。
”雲聽罷,即吩咐二将道:“吳兵還來,利在速戰,我兵深溝高壘,憑城拒敵,待其氣衰,然後擊之,未為晚也。
”二将遵令,自去小心守城。
到了第二日,徐盛大兵到了,便令韓當周泰引兵攻城,吳兵擂鼓呐喊,逼近城邊,漢兵隻是不理。
吳兵便蟻附登城,将到城頭,隻見滿城盡是漢兵,灰瓶石子,金汁滾木,如雨點的打來。
吳兵退後不疊,兩三個時辰,吳兵損傷了千餘人。
徐盛知道漢兵有備,揮軍急退。
讵知一聲鼓角,城門開處,漢兵乘勢沖殺出來,強弓硬弩,直射吳軍,吳軍紛紛落馬。
當下趙雲一馬當先,左有嚴壽,右有廖化,如狂風驟雨,橫卷而來。
吳兵退過三四裡,方才阻住陣腳。
韓當橫刀躍馬,徑取趙雲,嚴壽使大刀迎住;周泰飛馬來到陣前,廖化舞刀接住;一來一往,兩個戰到六十餘合,廖化刀法漸漸松懈,馬雲騄急向前幫助,徐盛便來戰雲騄,趙雲驟馬戰住徐盛;兩軍混戰,直殺到紅日銜山,方才各自鳴金收軍。
趙雲收軍入城,吳兵亦防漢兵乘夜劫營,離城十裡,安營下寨;一連六七日,大小十餘戰,兩軍都不分勝負。
徐盛與衆将商議道:“我軍連日血戰,徒因敵人強硬,不能進入尺寸,勞師費時,殊非善策!我看趙雲後無重援,全師禦敵,明日曹将軍督同韓周二将,仍往攻城,某家自領輕兵,徑襲新蔡後路,乘隙攻城,得了新蔡,雲軍自敗矣。
”曹真道:“将軍之言是也。
”徐盛分兵五千,乘夜越過新蔡,次日黎明,韓當引兵叩城挑戰。
趙雲便要領兵出城,雲騄谏道:“我軍連日全師出戰,敵兵若以輕騎襲城,後無歸路,危險萬分!”雲道:“夫人言之有理,城内留兵萬人,盡歸夫人節制,專任守城之責可也。
”雲騄領命,登城守禦。
趙雲同廖化嚴壽開城出戰。
正在兩軍交綏時候,徐盛領兵從新蔡城後進攻。
徐盛躬冒矢石,身先士卒,雲騄指揮軍隊,竭力抵禦。
忽聽西邊馬蹄雜沓,一彪軍馬,卷地而來,直沖入吳軍後隊,為首一員大将,正是威震大河南北的馬超,見着吳兵在此攻城,不由心内着忙,一馬當先,直取徐盛。
徐盛舞刀接住厮殺,兩個戰了四五十個回合,馬雲騄在城上,見哥哥不能取勝,拈弓搭箭,望徐盛背後射來。
隻一聲響,正射中徐盛馬腿上,那馬把前蹄一蹶,後腿一掀,将徐盛翻下馬來。
西涼兵士,撓鈎套索,蜂擁上前,将徐盛綁個結實。
吳兵急待向前救護,被馬超沖殺開去。
馬雲騄見徐盛被擒,火速開城,引兵接應哥哥。
馬超略談數語,教妹子将徐盛綁入城去,自己領兵追殺東吳敗兵,前來接應趙雲,一馬當先,殺入陣中,高聲叫道:“子龍聽者,徐盛已被某家生擒活捉,解入城中去了。
”趙雲見馬超殺來,精神百倍,漢兵登時得勢,吳兵心中疑惑不定。
馬超縱馬掉槍,徑入吳軍,神槍到處,曹真躲閃不及,一個槍花,了決性命。
韓當周泰,見陣勢已亂,并騎殺出,徑歸本陣,退入營中,憑營死拒。
馬超見徐盛已擒,曹真已死,二将已無能為,同趙雲收兵入城。
趙雲與馬超并辔而行,軍士齊唱凱歌,看見兩員上将,威風凜凜,相貌堂堂,有未曾見過馬超的,有未曾見過趙雲的,一時得見,無不啧啧稱羨。
馬趙二将,進了衙署,分賓主坐定,雲騄把徐盛解了上來,雲自下位,親解其縛,延之上坐,又介紹了馬超。
盛固執不肯就坐。
雲道:“江夏一見,有如舊識,主母歸甯不反,不圖婚媾,竟作仇雠,雲與将軍數場血戰,極知英果,不識能捐小節,輔漢中與否?”盛答道:“盛與将軍,皆同心理,惟盛受孫氏三世厚恩,義無反汙,今既被擒,有死而已,不敢他求!”馬超在旁勸道:“徐将軍!子龍既殷勤相勸,将軍何妨稍屈一時,而伸于百世?”徐盛道:“敗軍之将,視死如歸!二位将軍,若不視盛為不肖,請賜一劍,以全公私之誼。
” 趙雲知盛剛烈,不能回心,即自解佩劍授之,說道:“文響!今日之事,各為其主,将軍既百折不回,雲亦不能以不入耳之言,來相勸勉。
就義之後,當以玄纁傅體,送回本軍,令得歸正首邱!前敵之兵,讓其自退,決不追擊,令文響瞑目九泉也!”盛颔首者再,接過佩劍,向東再拜道:“受主厚恩,不能圖報,九泉之下,死有餘辜!”言訖,撥出佩劍自刎而亡。
趙雲馬超,皆為凄慘,将徐盛屍首,用玄纁束帛,好生包裹,令東吳降卒,送回本軍;教韓周二将,火速退兵,決不追趕;三日不退,當遣兵攻擊。
降卒領命,護送徐盛屍首回營,韓周二将,撫屍痛哭。
降卒轉述趙雲言語,二将知道趙雲重信,留此無益,即刻撥隊起程,由銅陵下船,直抵吳會。
孫權聞報,自同文武出城迎接,隻見徐盛雙目不暝,面目如生。
權頓足大痛,文武莫不墜淚,将屍首移入城中,用上好棺木,金裝玉裹,好好收殓。
權自漉酒拜奠,安葬鐘山之麓,厚恤其家;令呂蒙星夜前往阜陽,撫輯餘軍。
東吳自此無力進攻漢兵,僅能保境自守,即因徐盛陣亡之故。
所以古來人說得好,國家的上将,就勝如萬裡
雲問二将,吳兵可曾來此?二将答道:“吳兵先鋒韓當領兵五千,離城十裡下寨,全軍人馬,相隔不過三十餘裡,軍隊異常骁勇。
”雲聽罷,即吩咐二将道:“吳兵還來,利在速戰,我兵深溝高壘,憑城拒敵,待其氣衰,然後擊之,未為晚也。
”二将遵令,自去小心守城。
到了第二日,徐盛大兵到了,便令韓當周泰引兵攻城,吳兵擂鼓呐喊,逼近城邊,漢兵隻是不理。
吳兵便蟻附登城,将到城頭,隻見滿城盡是漢兵,灰瓶石子,金汁滾木,如雨點的打來。
吳兵退後不疊,兩三個時辰,吳兵損傷了千餘人。
徐盛知道漢兵有備,揮軍急退。
讵知一聲鼓角,城門開處,漢兵乘勢沖殺出來,強弓硬弩,直射吳軍,吳軍紛紛落馬。
當下趙雲一馬當先,左有嚴壽,右有廖化,如狂風驟雨,橫卷而來。
吳兵退過三四裡,方才阻住陣腳。
韓當橫刀躍馬,徑取趙雲,嚴壽使大刀迎住;周泰飛馬來到陣前,廖化舞刀接住;一來一往,兩個戰到六十餘合,廖化刀法漸漸松懈,馬雲騄急向前幫助,徐盛便來戰雲騄,趙雲驟馬戰住徐盛;兩軍混戰,直殺到紅日銜山,方才各自鳴金收軍。
趙雲收軍入城,吳兵亦防漢兵乘夜劫營,離城十裡,安營下寨;一連六七日,大小十餘戰,兩軍都不分勝負。
徐盛與衆将商議道:“我軍連日血戰,徒因敵人強硬,不能進入尺寸,勞師費時,殊非善策!我看趙雲後無重援,全師禦敵,明日曹将軍督同韓周二将,仍往攻城,某家自領輕兵,徑襲新蔡後路,乘隙攻城,得了新蔡,雲軍自敗矣。
”曹真道:“将軍之言是也。
”徐盛分兵五千,乘夜越過新蔡,次日黎明,韓當引兵叩城挑戰。
趙雲便要領兵出城,雲騄谏道:“我軍連日全師出戰,敵兵若以輕騎襲城,後無歸路,危險萬分!”雲道:“夫人言之有理,城内留兵萬人,盡歸夫人節制,專任守城之責可也。
”雲騄領命,登城守禦。
趙雲同廖化嚴壽開城出戰。
正在兩軍交綏時候,徐盛領兵從新蔡城後進攻。
徐盛躬冒矢石,身先士卒,雲騄指揮軍隊,竭力抵禦。
忽聽西邊馬蹄雜沓,一彪軍馬,卷地而來,直沖入吳軍後隊,為首一員大将,正是威震大河南北的馬超,見着吳兵在此攻城,不由心内着忙,一馬當先,直取徐盛。
徐盛舞刀接住厮殺,兩個戰了四五十個回合,馬雲騄在城上,見哥哥不能取勝,拈弓搭箭,望徐盛背後射來。
隻一聲響,正射中徐盛馬腿上,那馬把前蹄一蹶,後腿一掀,将徐盛翻下馬來。
西涼兵士,撓鈎套索,蜂擁上前,将徐盛綁個結實。
吳兵急待向前救護,被馬超沖殺開去。
馬雲騄見徐盛被擒,火速開城,引兵接應哥哥。
馬超略談數語,教妹子将徐盛綁入城去,自己領兵追殺東吳敗兵,前來接應趙雲,一馬當先,殺入陣中,高聲叫道:“子龍聽者,徐盛已被某家生擒活捉,解入城中去了。
”趙雲見馬超殺來,精神百倍,漢兵登時得勢,吳兵心中疑惑不定。
馬超縱馬掉槍,徑入吳軍,神槍到處,曹真躲閃不及,一個槍花,了決性命。
韓當周泰,見陣勢已亂,并騎殺出,徑歸本陣,退入營中,憑營死拒。
馬超見徐盛已擒,曹真已死,二将已無能為,同趙雲收兵入城。
趙雲與馬超并辔而行,軍士齊唱凱歌,看見兩員上将,威風凜凜,相貌堂堂,有未曾見過馬超的,有未曾見過趙雲的,一時得見,無不啧啧稱羨。
馬趙二将,進了衙署,分賓主坐定,雲騄把徐盛解了上來,雲自下位,親解其縛,延之上坐,又介紹了馬超。
盛固執不肯就坐。
雲道:“江夏一見,有如舊識,主母歸甯不反,不圖婚媾,竟作仇雠,雲與将軍數場血戰,極知英果,不識能捐小節,輔漢中與否?”盛答道:“盛與将軍,皆同心理,惟盛受孫氏三世厚恩,義無反汙,今既被擒,有死而已,不敢他求!”馬超在旁勸道:“徐将軍!子龍既殷勤相勸,将軍何妨稍屈一時,而伸于百世?”徐盛道:“敗軍之将,視死如歸!二位将軍,若不視盛為不肖,請賜一劍,以全公私之誼。
” 趙雲知盛剛烈,不能回心,即自解佩劍授之,說道:“文響!今日之事,各為其主,将軍既百折不回,雲亦不能以不入耳之言,來相勸勉。
就義之後,當以玄纁傅體,送回本軍,令得歸正首邱!前敵之兵,讓其自退,決不追擊,令文響瞑目九泉也!”盛颔首者再,接過佩劍,向東再拜道:“受主厚恩,不能圖報,九泉之下,死有餘辜!”言訖,撥出佩劍自刎而亡。
趙雲馬超,皆為凄慘,将徐盛屍首,用玄纁束帛,好生包裹,令東吳降卒,送回本軍;教韓周二将,火速退兵,決不追趕;三日不退,當遣兵攻擊。
降卒領命,護送徐盛屍首回營,韓周二将,撫屍痛哭。
降卒轉述趙雲言語,二将知道趙雲重信,留此無益,即刻撥隊起程,由銅陵下船,直抵吳會。
孫權聞報,自同文武出城迎接,隻見徐盛雙目不暝,面目如生。
權頓足大痛,文武莫不墜淚,将屍首移入城中,用上好棺木,金裝玉裹,好好收殓。
權自漉酒拜奠,安葬鐘山之麓,厚恤其家;令呂蒙星夜前往阜陽,撫輯餘軍。
東吳自此無力進攻漢兵,僅能保境自守,即因徐盛陣亡之故。
所以古來人說得好,國家的上将,就勝如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