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小周瑜水陸破曹兵 矮張松東西販蜀土

關燈
待發,猶恐軍前需人,又命丁将軍一同前來,張繡軍隊,完全開到居巢,聽候命令。

     周瑜即時升帳,請魯肅仍同丁奉前去居巢,将張繡馬隊,完全開赴前敵,計往返程途,三日可達,第四日下午,可從合肥左側,徑擊曹兵後路,不得有誤,魯肅領令去了。

    又喚陳武潘璋,各領戰船五十隻,水軍千人,溯淮而上,截殺曹兵,防其偷渡,二人領兵去了。

    又喚甘甯領本部三千人馬,于四日拂曉,向曹軍左路進攻;太史慈領本部三千人馬,向曹軍右路進攻,交綏即還,聞山上鳴角,再行反攻。

    黃蓋領本部五千人馬,預備硝磺引火之物,火炮火箭等項,在小岘山左側埋伏,候曹兵追至山前,橫出放火,以亂曹兵之心。

    三将領命,各各預備去了。

    又令呂蒙領三千人馬,帶着曹兵俘虜,由山前小道,竟奔合肥。

    周瑜自同韓當周泰,準備接應。

     且說曹操初以為江南無備,千裡襲人,不料被張繡洩漏機關,呂蒙太史慈,先占有了小岘山天險,又得甘甯周瑜火速援赴,一連敗了幾陣,心中老大不舒服起來,才冒險讓于禁張郃去襲吳軍後路。

    誰知道一個丢盔棄甲,一個連兩隻耳朵都不能夠帶回,心中又恨又氣,教于禁好好養傷,又安慰了張郃,一面與衆謀上商議道:“吳兵甚銳,周瑜又凋度有方,曠日持久,非我之利,諸君有何高見?願聞良策!” 劉晔說道:“丞相南征出于倉卒,吳人不扼淮以拒我,而據小岘山,舍水就陸,失其所長,周瑜年輕好戰,決不肯久守,一二日後,彼必前來搦戰,丞相令諸将驕兵以誘之,先令良将埋伏山口左右,俟吳兵深入,為圓陣以包圍之。

    山上吳兵必出求應,伏兵起乘其隙,奉丞相威靈,是一鼓可以得此險也!” 操喜道:“吳皆步卒,我以精騎蹙之,當無不勝。

    ”遂令臧霸韓浩呂虔張郃四将各領兵二千人,埋伏山前左右,俟第二次吳兵殺出,從中截擊,乘勢上山,四将領兵去了。

    又令張遼領兵三千,用民船渡過淝水,擾亂吳兵後路;令李典許禇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夏侯德曹真曹休八将,各領三千人馬,迎敵吳軍,四分四合,八方響應,以為一網打盡之計。

    令陳矯程昱,謹守合肥,自己帶着曹彰,領三千鐵騎,居中策應。

     布置已畢,雙方因軍事計劃,休息了三日。

    不料那天晚上,張遼便敗回來了。

    你說那種笨重的民船,那裡趕得上戰船的輕巧?慣騎大馬的北軍,那裡及得出沒風濤的海鬼?還虧張文遠老于征戰,一見吳兵截擊,知事不妙,火速收隊,還折損了三數百軍士,回營請罪。

    操平日最喜張遼,說道:“此非将軍之過,乃地理不熟之故,将軍可嚴軍守護合肥,恐吳軍前來襲城也。

    ”張遼領命,自回城守不題。

     到了次日黎明,吳軍兩路來攻曹營,異常骁勇,曹營早有準備,四散分開。

    甘甯太史惑,原系誘敵,都不直進,隻向旁邊沖殺。

    曹兵左右回合,卷上前米,二将回馬便走,曹兵乘勢追趕,二将剛到山前,曹兵四伏齊出,截住二将。

    二将大呼道:“曹兵已中我都督之計,諸軍可努力殺賊!”周瑜看見危急,吩咐周泰韓當火速下山接應。

    二将提刀上馬,率領軍隊,沖下山來,曹兵向後一退,左側轉出黃蓋,火筒火箭,漫天遍地射來,燒得曹兵焦頭爛額,紛紛敗走,諸将禁止不住,斜刺裡呂蒙一彪軍,橫殺出來。

    曹操見陣勢已亂,急命曹彰領鐵騎前往,沖破吳軍陣勢。

    那鐵騎乃是烏桓鮮卑挑來的良馬,曹彰又勇不可當,東吳都系步軍,如何抵敵得住。

    看看要反敗為勝,肯軍陣後,忽然鼓角齊鳴,宛城馬隊一齊到了,張繡丁奉,揮軍直入,魯肅在後面催動人馬,殺入曹軍後面。

    曹軍不知何處來的人馬,登時大亂。

    東吳兵一得勢,四面包圍,曹彰見不是頭路,帶了鐵騎,保護曹操,與衆謀士進了合肥城,回頭來再接應諸将;諸将殺得筋疲力盡,死戰得脫。

    還虧張遼出來苦戰一場,方才進得城去,閉上城門。

    吳兵大獲全勝,也不攻城,離城二十裡,安下營寨。

    周瑜親自出營,迎接張繡,說道:“今日之戰,若非将軍,幾誤大事。

    ”張繡答道:“負罪遠奔,荷承都督收容,區區微勞,何足挂齒?”兩人攜手進帳,排下酒宴,與衆将賀功,一面遣人向吳侯處報捷。

     且說曹操敗進合肥,檢點人馬,折損五萬餘人,糧草器械,不計其數。

    諸将李典張郃,受傷最重,操自往看視,吩咐安心調養,決意大起人馬,與周瑜決一死戰。

    荀彧谏道:“丞相不宜操之過激,勝敗兵家之常,東吳雖勝,決不敢攻合肥,丞相且回許都,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