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高仲舉重婚張氏 于月英産生丁郎

關燈
話說胡老爺這日請客,那些至親好友都送賀禮,前廳的酒席俱擺滿了。

    及至客齊落坐,酒過三從,菜過五味,高仲舉出來謝客,就在旁邊設了一席,仲舉坐下。

    那些親朋見仲舉品格非凡,你言我語,一齊誇獎,坐首席的有一位鄉宦姓張名乘忠,曾做過吏部天官,也是年老無子,隻有一位小姐名叫風英,年長二十一歲,尚未許人,今見衆人皆誇仲舉,他遂有了愛慕之心,同坐的有一個風鑒先生叫趙鐵嘴,張鄉宦低聲問道:“趙先生你的眼力極好,胡公子的像貌怎麼樣呢?” 鐵嘴說:“依學生看來胡公子雖有福像,骨軟着寒,功名未必有分,隻可坐享榮華,得兩個貴子之濟。

    ”張鄉宦聽了心中暗想:我把女兒許他,他生貴子就是我的外孫,何必要他自己得貴呢。

    想罷開言說:“先生,我有心招胡公子為婿,你道如何?”鐵嘴說:“老爺既有此念,待晚生作伐,與胡老爺當面一講。

    ”遂問胡鄉宦言道:“胡大人今日得此佳公子,後必大貴,久聞張老爺有位小姐德貌雙全,晚生今欲作伐與二位大人取親,不知二位大人以為何如?”衆人聽說一齊言道:“一家是吏部天官,一家是兵部司馬,門當戶對,正宜作親。

    ” 張鄉宦說:“我卻也有此意,不知胡年兄見棄與否?”胡公滿臉陪笑說:“雖承張年兄美意,隻恐犬子不才,有玷門楣。

    ”趙鐵嘴說:“二位大人不必講了。

    ”遂叫人提過酒來與二家鄉宦換了盅兒,又叫高仲舉前來謝親,仲舉滿懷心事,口不能言,無奈上前謝親。

    大家吃了一個大醉方才散去。

    過了幾日胡府下定,擇了吉日,張太太親自送親,鳳英小姐和仲舉洞房花燭,且不必表。

     再說于月英自從王英報信之後,雖然知道丈夫逃走,又不知流落何處,諸日家隻是悲傷。

    光陰易過,十月的胎氣将滿,這日忽然一陣腹疼,賢人知是将要臨盆,忙叫丫鬟到安府胡同請了一個李姥姥來等候收生。

    賢人懷的這胎,原是七方掌歲童子臨凡,日後天榜有名,定主大貴,所以下生之時并不艱難,順順當當回生落草。

    收生婆說:“高大娘恭喜了,生了個白胖的相公。

    ”賢人定了定神,暗暗的念佛,吃過定心湯,叫丫鬟拿過包的現成的三兩銀子遞與收生婆,收生婆說:“大娘太費心了,你家大爺又不在家。

    哪得有錢,今日送我這樣厚禮,叫我如何過意的去呢!”于氏聽罷兩眼淚垂說:“姥姥你有所不知,可憐我的夫主含冤充軍,如今死生未定,這也是上天有眼,生下這條根芽,多承姥姥接生,薄禮不堪為敬,隻求把嘴放穩,别傳于外人知道。

    ”姥姥說:“大娘放心,我是不多說話的。

    ”言罷出門回家而去。

     自此以後于月英緊閉門戶扶養孤兒。

    不知不覺就長到七歲,賢人和丫鬟商議,煩隔壁周老者買筆墨書紙,封了一錢銀子的贽敬,将孩兒送入對門學堂念書,并不提起本姓,隻就叫他丁郎。

    這丁郎天生聰明,過目成誦,不上一年就能出口成章。

    但隻一件,生來有些淘氣,衆學生們個個怕他。

    這日師傅不在,學堂學生們商議商議齊成夥子,皆罵丁郎,說:“你是個浮萍種,飄流根,有名無姓浪蕩羔子。

    我們不理你就是了,你敢欺負人嗎!”丁郎聽說這話,心頭火起,趕着學生們亂打,學生們說:“好個有娘無父的業障,竟敢打人!你且回去問問你媽,有個爹再來說話。

    ”把一個丁郎罵的張口結舌,跑回家去見了于氏,二目之中滾滾淚流,賢人說:“我的兒,外邊有人打你來麼?”丁郎說:“母親,我不打人就夠了,誰敢打我?隻是罵的我太傷心了。

    我隻問你,咱家倒是姓什麼?我父現在何處?”賢人見問,止不住口吐悲聲說:“我的兒,你跟我要你爹爹麼,你爹死生還未定啊。

    ”悲悲切切哭了一回,遂将家門姓氏、他父親的名字與充軍的始末原由說了一遍。

    丁郎聽罷哭了一場,又問年七的根基,于氏也與他說了。

    自此以後丁郎還去攻書,他把每日買果子吃的錢積存成一塊,買了一把解手刀子藏在身邊,心心念念直想要殺年七。

     堪堪長到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