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小塘夜造假天書 王氏計換陰魔錄

關燈
道靈符,專退偷營的敵兵,仙姑何不試驗試驗?”王氏說:“我也正要如此。

    ”忙取筆硯黃紙,照樣畫了一張靈符,叫丫鬟傳與喽卒拿到營門以外燒化。

    喽卒接符飛奔營門以外,用火燒着,向空—撇。

    小塘看見,傾兵回營。

    喽卒連忙回到帳房以外說:“姑奶奶,小人方把靈符燒化,那劫營的都跑回去了。

    ”金蟬聽說,滿心歡喜,才然要往後看,王氏把書合上,說:“兵主,此書不可看完,怕的是洩漏天機,得罪神聖。

    ”說着,将書收在錦囊之内,故意的裝了個困倦的形像,伏在桌上竟自睡了。

    金蟬用手推了兩推,叫了幾聲,王氏動也不動。

     金蟬坐在那裡,心中隻想着那天書,忽然心内想道:常言說的好,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位道姑雖是前來助我,各人有了寶貝是各人的能處,如今趁她睡熟,何不将那天書偷換過來,明早看個機會打發她回去,她若知覺前來問我,我就和她胡賴一回,有何不可。

    主意已定,又到王氏耳邊叫了幾聲,見是無有動靜,遂伸過手去從王氏錦囊之中摸出假天書來,又從自己囊内取出《陰魔寶錄》與王氏裝在囊内,将假天書揣在自己懷中,吹滅燈燭,上床側身而卧。

     王氏得了《陰魔寶錄》,心中大喜。

    她二人各有心事,俱沒睡熟,天明一齊起來。

    金蟬說:“仙姑,想必昨日路途辛苦,尊體困倦。

    伏在桌上就睡了,連叫幾次不醒,所以不敢驚動,夜間多受冷了。

    ”王氏說:“昨日真是乏了。

    ”二人言語之間絕不提那天書一字。

    過了—會,用過早飯,忽有喽卒來報小塘在營外讨敵。

    金蟬正然沒法開發王氏,見說有人讨戰,她那心中想道:趁此機會何不叫她去臨陣,倘若失機喪命,後患可免;若是得勝回來,那時再作議論。

    主意已定,向王氏言道:“今有敵将讨戰,意欲叫仙姑出去顯顯手段,不知尊意如何?”王氏正想這麼句話,不由的連聲答應。

    金蟬說:“可用披挂麼?”王氏說:“不用,交戰時我腰中有此寶劍足矣,可以成功。

    ”金蟬說:“既然如此,我與仙姑瞭陣。

    ”言罷提刀上馬,和王氏直撲陣前。

    此時小塘也在步下,後面跟着許多鄉民。

    一見王氏滿心歡喜,彼此緊行幾步,相離切近,小塘說:“賢妻,寶貝可到手麼?”王氏說:“已經得到。

    ”小塘說:“既然如此,同我回營。

    ”言罷,攜手同行,競自回去。

    金蟬看見,心中納悶,高聲叫道:“仙姑,你與賊人有連手麼?為何跟了他去?”王氏說:“兵主,你休推睡裡夢裡,淹二人乃結發夫妻,做成圈套取你的寶錄,現今寶貝已到我手,你可還有什麼能處!”金蟬聽了這話,氣的她怒發沖冠,撒馬掄刀趕上前來。

    小塘不敢怠慢,忙把樊梨花的靈魂拘來,附在王氏身上。

     這王氏見金蟬舉刀劈來,不由的心中大怒,抽出寶劍,二人殺在一處,步馬相交,戰有二十個回台,金蟬堪堪不濟。

    要使法術,懷中又無寶錄,無奈虛劈一刀,往下敗走,剛剛旋回馬去,隻聽着咕咚的一聲,連人帶馬吊在坑内。

     列位敢說這是怎麼的坑呢?這是夜間小塘叫人挖的。

    閑言少叙,且說小塘把劍訣一撤,樊梨花的靈魂歸位,又叫鄉民把金蟬用撓勾搭上坑來,用繩捆住。

    王氏走到跟前說:“兵主,你今已經被擒,我倒有個慈心,要度你改邪歸正,不知你可肯否?”金蟬說:“情願相從。

    ”王氏叫鄉民與金蟬松了綁,又叫金蟬放回承光。

    小塘向衆喽卒言道:“爾等主将已經投降,你們可各自回家,改邪歸正,以後休入邪道。

    ”喽卒們一齊答應,哄然而散。

    小塘這才領定承光、苗慶、王氏、鄧金蟬直撲伯州的東門。

     且說崔知州在城上看的明白,連忙率衆下城,前來迎接。

    小塘急行幾步,上前打恭。

    崔知州頂禮相還,說:“濟年兄,自念書那年會試,在京中一别,至今數載,豈料足下卻到此處立了這件奇功。

    待小弟申明上司,奏于朝廷,管叫兄嫂坐享榮華。

    ”小塘說:“年兄不知,小弟出家已久,天下雲遊,路過貴治,收伏群賊,無非是救民行善,若說保奏朝廷叫小弟出仕,這個斷斷不能從命。

    ”知州說:“既然年兄如此清高,小弟也不敢勉強,且到衙門,略備小酌以盡朋友之情何如?”小塘說:“這也不必費心。

    小弟叫拙妻同鄧金蟬在此處玄貞觀内修行,時常照看一二,足以見情了。

    ”知州說:“這個自然,年兄不必挂心。

    ”小塘說:“還有一事,同小弟破賊的這五百鄉民求年兄記本花名冊子,免他們一年的民差,使他們皆知奮力。

    ”知州說:“年兄吩咐,敢不從命。

    ”小塘諸事說完,又向承光言道:“徼賢弟,你可進城探望家小。

    ”承光說:“既已出家,何必顧戀,就此同行罷!”小塘歡喜,望知州言道:“我們要告别了。

    ”言罷照鄉民吹了一口仙氣,那些盔用旗帆皆都還原。

    衆人無不驚異,無不稱奇。

    要知後事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