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小塘夜造假天書 王氏計換陰魔錄

關燈
話說苗慶和二黑坐着小船,不多對到了自己營中,見了小塘,把遇見二黑方得逃來的話說了一遍。

    小塘大喜,謝過二黑。

    小塘說:“苗賢弟,徼兄弟怎麼樣了?”苗慶說:“俺二人未在一處,不知他是怎樣。

    ”小塘說:“我已算定,他有兩日災難。

    這且莫論,我有一封家信,還有假天書一本,煩你暗用遁法送進城去。

    你王氏嫂嫂必與徼賢弟家同居,你可将此書信、天書交與王氏,即便回來。

    ”苗慶領命,接過書信、天書揣在懷内,辭了二黑仍坐小船往伯州而去,及至到了城中,天已大明,到了承光的住處,正遇着承光的舅舅,問起小塘的家眷,果是在此同居。

    一枝梅說:“有濟兄書信在此,煩你把他家娘子請出來,我還有口信。

    ”老者把一枝梅領到前廳,到了院裡對王氏說了。

    此時王氏是道家打扮,不避外人。

    竟與苗慶相見。

    苗慶通了姓名來曆,将書信、天書交給王氏,告辭而回。

     且說王氏看了書信,叫承光的舅舅引路,到了知州的衙門,王氏向門士言道:“煩爺通禀老爺,說有一道姑情願出城收伏群賊,特來請見。

    ”門上人禀了知州,知州正在堂上坐着,愁這賊人難破,聽說這話,忙叫門上把王氏領進衙門。

    王氏到了堂上,打了個問訊。

    知州上下把王氏打量了打量,開言問道:“那一道姑你是哪裡人氏?姓字名誰?有何本領能以收伏此賊?”王氏說:“道家祖籍北京,姓王名玉容,夫主姓濟名叫登科,他原是遼東秀才,隻因好道出家,我也入了玄門,到此伯州已有半載,現今賊人困城,忽接了我夫主的書信,說是劉六、劉七已經喪命,惟有女将鄧金蟬不能收伏,叫妾前去盜取他的寶貝方得成功。

    ” 原來知州也是遼東人氏,和小塘是同學、朋友,姓崔名玉。

    聽了王氏這話,連忙離坐,說:“尊嫂原來是濟兄的夫人,下官失敬了。

    令夫君的書信若無妨礙,可否與下官看看?”王氏打袖内取出書信,傳與知州,知州看了一遍,說:“原來濟兄已在城外安營,細看書詞,真有神鬼不測之術,尊嫂前去定立奇功。

    ”言罷,叫人拿着鑰匙,把王氏進出城去,仍舊落鎖。

    這且不提。

     且說王氏出城,過了吊橋,擡頭往賊營一看,但隻見旗帆蔽日,刀槍如麻,王氏見了心中也有些害怕,無奈有夫主的書信,不能不去。

    正當這王氏遲疑,賊營中的喽卒應聲發喊說:“那一道姑,難道沒有眼麼?這是兵馬營盤,不可前進。

    ” 王氏止住腳步,說:“爾等不罷亂嚷,進去報與你家女大王,就說有武當山的道姑要見。

    ”喽卒聞言,報到中軍。

    鄧金蟬聽見武當山三字,連忙出來迎接。

    一見王氏,說:“仙姑尊姓大名,到此有何見教?”王氏說:“兵主,出家人姓吳名金娥,奉武當山徐道爺的命令,前來與兵主共圖大事。

    ”金蟬說:“原來咱是一師之徒,小妹多有仗賴。

    ”言罷,将王氏讓進大寨,分賓主坐下。

    吃罷酒飯,二人對坐叙談。

    金蟬說:“仙姑今日到此相助,有何良策?”王氏說:“兵主,我在武當山學藝多年,兵法戰策略通一二。

    昨日老師夜觀天象,說是兵主在此用兵,也是他的門徒。

    他從前化緣之時,曾與兵主留下一本《陰魔寶錄》,那上邊不過是哄弄愚人的一些魔法,不能成其大事,因此給了我一本《六甲天書》,差我前來送給你。

    書上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能以拘神遣将,呼風喚雨,縱然遇見神仙,他也難出我手。

    ”金蟬聽了這些言語,她那心中悠悠忽忽神思不定,竟自想道:我自得了《陰魔寶錄》以為此外更無奇書,可以獨自逞能,今聽道姑的言語,這書竟是不為奇了。

    思想多時開言問道:“仙姑,小妹意欲借那天書一觀,不知可否?”王氏說:“這書輕易不使人見。

    你我一師之徒,看也無妨,兵主可秉上燈燭,退了左右,淨手焚香,方可看的。

    ”金蟬聽了,忙吩咐丫鬟秉燭,退去,不許私入帳房。

     吩咐已畢,王氏才從錦囊之中取出天書,端端正正放在桌子上邊。

    金蟬連忙淨手焚香,走向前去。

    一看,隻見那本皮上寫的是《六甲天書》,揭開一看,上面畫着幾道靈符,皆不認的。

    正然端詳,王氏伸手揭過,說:“兵主請看第二篇罷。

    ” 金蟬又瞧二篇,上面寫的盡是呼風喚雨的靈咒。

    正然觀看,隻聽的營外喊叫連天。

    王氏伸手把書合上,說:“兵主,你聽外面為何喊叫?”金蟬看書的心勝,說:“仙姑别要管他。

    ”言罷,揭開又看。

    有一個喽卒飛奔帳前,丫鬟把手一擺說:“姑奶奶有令,不許擅入帳房,有事外邊禀吧。

    ”喽卒止住腳步,高聲喊道:“不好了!有人劫營來了!”金蟬正然看的高興,聽見這話心中不悅,往外喊道:“既然有人劫營,叫衆頭目出去堵擋。

    ”言罷揭開又看。

    喽卒又來報道:“劫營的勢大,頭目們堵擋不住。

    ”金蟬聽見,又對望王氏,言道:“仙姑,這第三篇上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