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李家集小塘點将 伯州城金蟬興兵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三人走了幾日,到了一個莊,莊名為李家集,但隻見家家關門,雞犬無聲,街上并無一人。
往前走了幾步,見路東籬笆門裡,有個老者往外觀看。
小塘上前拱手說:“借問長者,這是什麼莊村?為什麼沒有人煙?”老者說:“客官你不曉的,隻因土賊作亂,困了伯州的城池,百姓害怕,所以關門閉戶。
”小塘說:“此處豈無官兵?為何任其猖狂?”老者言道:“客官你可哪裡知道,這為首的賊人叫作劉六、劉七,還有他的個小站舅妹子,名叫鄧金蟬,頗善敵能戰,又會邪術,因此官兵不能擒她。
”小塘說:“長者貴姓?”老者言道:“在下姓李,草号李仰泉。
”小塘說:“李長者,我與你們除了這一方之害罷!”老者笑道:“客人莫要取笑,你乃斯文之人,焉能除得此害!” 老者正然講話,他的三個兒子:長子名進孝,次子進忠,三子進悌,從後邊出來,說:“老人家,這位客人既出大言,想來有些手段,何不請到裡面大家商議。
”老者聞言,将小塘三人讓到家中草堂内坐下。
李進孝說:“客人,你果然能以除此害麼?”小塘說:“難道說路話不成!隻要助我幾百閑漢,包管能以成功。
”李進孝說:“閑漢盡有,但不會掄槍舞劍,要他何用。
”小塘說:“也不要他的武藝,隻叫他們擂鼓助威,我自有捉賊的手段。
”李家兄弟聽說這話,滿口應承,不過半日功夫,集了五六百人,都到李仰泉場院中伺候。
小塘親自前去點了五百整人。
吩咐各人回家,明早取齊,又叫李老者買了一百張五色綿紙,找了二三十根秫楷,取來一把剪刀,送在一間潔淨房中,秉上燈燭。
小塘打發衆人走去,閉了房門,把五色紙剪成盔甲,把秫楷仿成旗帆槍刀,又紮了兩匹竹馬,自己俱運在場院之内,等到半夜子時,誦訣念咒,照那些東西吹了一口仙氣,俱都變成真的。
不多一時,天色大明,五百鄉民齊到場院,見了這些東西,各個發愣不知是何處來的。
小塘說:“列位不必多疑,這些東西乃是夜間天神所賜;吩咐前去平賊,爾各領披挂、兵器,聽吾号令。
”五百閹漢取盔的取盔,拿甲的拿甲,一齊妝束起來,手拿旗旌,立于兩旁。
小塘向承光言道:“賢弟,你今領這一付盔甲,作前部先鋒,可要奮勇殺賊。
”承光說:“仁兄,我又不會打仗沖鋒,知道先鋒怎樣做法?這事萬萬不能從命。
”小塘說:“唗,好一個怯懦匹夫。
當初咱進京時,我已算定此處有難,因你罪惡多端,隻得為民除害,方能将功折罪,怕你今日擔心,所以先将你的家眷送到此處。
現今城池被賊圍住,你若退後,何人去救你的家眷?”承光聽說這話,猛然醒悟,說:“仁兄,小弟欣然願作先鋒。
不會厮殺怎樣辦?”小塘說:“不妨,我有靈符一道,拿去掖在盔内,臨時自有妙用。
”言罷與承光妝束起來,掖上靈符,給了他刀馬。
又給苗慶披挂起來,也掖上一道靈符,交給他刀馬。
分派已畢,自己執掌中軍,吩咐衆人起身。
相離伯州不遠,與賊人對面安了一座營盤。
賊營中劉六、劉七見有敵兵前來,二人披挂上馬,各拿兵器,帶了三百小卒,來小塘營前讨戰。
報事的報與小塘。
小塘叫承光出馬。
此時承光頭上有了靈符,殺星附體,不覺有了膽量,說:“小弟願往。
”小塘又向承光耳邊吩咐了幾句,承光提刀上馬飛臨陣前,小塘親帥鄉民擂鼓助陣。
且說劉六、劉七見有一将飛馬往前來,二賊高聲招呼說:“來将休往前闖,你是何處的兵馬?從實說來。
”承光聞言,擡頭一看,兩個賊全身甲胄,手拿利刃,倒有些殺氣。
看罷開言,說:“吾乃上天三界巡察善惡總管将軍,因你們不守本分,玉皇差我統領天兵,前來擒你。
若知好歹,各自散去,還有活命。
倘若不然,叫爾等盡作刀下之鬼。
”劉六說:“好一個匹夫,你拿這話吓誰!坐牢着,看我擒你。
”說着擰槍刺來,承光兩手掄刀往外一開,兩個人戰在一處。
約有七八個回合,承光閃個空把劉六一刀劈于馬下。
劉七一見心中着忙,才然旋馬要退,被承光趕上,一刀也送了性命。
那些賊兵敗回營去,一齊亂嚷:“鄧姑奶奶,可不好了!二位大王一齊喪命,各人快逃生罷!”鄧金蟬說:“休得胡言,哪個要走,先把頭來割下。
”衆人說:“姑奶奶你不知道,這來的全是些天兵天将
往前走了幾步,見路東籬笆門裡,有個老者往外觀看。
小塘上前拱手說:“借問長者,這是什麼莊村?為什麼沒有人煙?”老者說:“客官你不曉的,隻因土賊作亂,困了伯州的城池,百姓害怕,所以關門閉戶。
”小塘說:“此處豈無官兵?為何任其猖狂?”老者言道:“客官你可哪裡知道,這為首的賊人叫作劉六、劉七,還有他的個小站舅妹子,名叫鄧金蟬,頗善敵能戰,又會邪術,因此官兵不能擒她。
”小塘說:“長者貴姓?”老者言道:“在下姓李,草号李仰泉。
”小塘說:“李長者,我與你們除了這一方之害罷!”老者笑道:“客人莫要取笑,你乃斯文之人,焉能除得此害!” 老者正然講話,他的三個兒子:長子名進孝,次子進忠,三子進悌,從後邊出來,說:“老人家,這位客人既出大言,想來有些手段,何不請到裡面大家商議。
”老者聞言,将小塘三人讓到家中草堂内坐下。
李進孝說:“客人,你果然能以除此害麼?”小塘說:“難道說路話不成!隻要助我幾百閑漢,包管能以成功。
”李進孝說:“閑漢盡有,但不會掄槍舞劍,要他何用。
”小塘說:“也不要他的武藝,隻叫他們擂鼓助威,我自有捉賊的手段。
”李家兄弟聽說這話,滿口應承,不過半日功夫,集了五六百人,都到李仰泉場院中伺候。
小塘親自前去點了五百整人。
吩咐各人回家,明早取齊,又叫李老者買了一百張五色綿紙,找了二三十根秫楷,取來一把剪刀,送在一間潔淨房中,秉上燈燭。
小塘打發衆人走去,閉了房門,把五色紙剪成盔甲,把秫楷仿成旗帆槍刀,又紮了兩匹竹馬,自己俱運在場院之内,等到半夜子時,誦訣念咒,照那些東西吹了一口仙氣,俱都變成真的。
不多一時,天色大明,五百鄉民齊到場院,見了這些東西,各個發愣不知是何處來的。
小塘說:“列位不必多疑,這些東西乃是夜間天神所賜;吩咐前去平賊,爾各領披挂、兵器,聽吾号令。
”五百閹漢取盔的取盔,拿甲的拿甲,一齊妝束起來,手拿旗旌,立于兩旁。
小塘向承光言道:“賢弟,你今領這一付盔甲,作前部先鋒,可要奮勇殺賊。
”承光說:“仁兄,我又不會打仗沖鋒,知道先鋒怎樣做法?這事萬萬不能從命。
”小塘說:“唗,好一個怯懦匹夫。
當初咱進京時,我已算定此處有難,因你罪惡多端,隻得為民除害,方能将功折罪,怕你今日擔心,所以先将你的家眷送到此處。
現今城池被賊圍住,你若退後,何人去救你的家眷?”承光聽說這話,猛然醒悟,說:“仁兄,小弟欣然願作先鋒。
不會厮殺怎樣辦?”小塘說:“不妨,我有靈符一道,拿去掖在盔内,臨時自有妙用。
”言罷與承光妝束起來,掖上靈符,給了他刀馬。
又給苗慶披挂起來,也掖上一道靈符,交給他刀馬。
分派已畢,自己執掌中軍,吩咐衆人起身。
相離伯州不遠,與賊人對面安了一座營盤。
賊營中劉六、劉七見有敵兵前來,二人披挂上馬,各拿兵器,帶了三百小卒,來小塘營前讨戰。
報事的報與小塘。
小塘叫承光出馬。
此時承光頭上有了靈符,殺星附體,不覺有了膽量,說:“小弟願往。
”小塘又向承光耳邊吩咐了幾句,承光提刀上馬飛臨陣前,小塘親帥鄉民擂鼓助陣。
且說劉六、劉七見有一将飛馬往前來,二賊高聲招呼說:“來将休往前闖,你是何處的兵馬?從實說來。
”承光聞言,擡頭一看,兩個賊全身甲胄,手拿利刃,倒有些殺氣。
看罷開言,說:“吾乃上天三界巡察善惡總管将軍,因你們不守本分,玉皇差我統領天兵,前來擒你。
若知好歹,各自散去,還有活命。
倘若不然,叫爾等盡作刀下之鬼。
”劉六說:“好一個匹夫,你拿這話吓誰!坐牢着,看我擒你。
”說着擰槍刺來,承光兩手掄刀往外一開,兩個人戰在一處。
約有七八個回合,承光閃個空把劉六一刀劈于馬下。
劉七一見心中着忙,才然旋馬要退,被承光趕上,一刀也送了性命。
那些賊兵敗回營去,一齊亂嚷:“鄧姑奶奶,可不好了!二位大王一齊喪命,各人快逃生罷!”鄧金蟬說:“休得胡言,哪個要走,先把頭來割下。
”衆人說:“姑奶奶你不知道,這來的全是些天兵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