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丘符陽蟠溪行苦志孫不二三井顯神通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二友兩離分,各辦前因。
六年蟠谷受艱辛。
戰退睡魔神不倦,苦志修身。
果滿離紅塵,身外有身。
乘鸾跨鶴谒楓宸。
裝瘋修煉人難識,廣度迷津。
(右調《浪淘沙》) 話說那張二老回家報知媽媽,那媽媽道:&ldquo這二位必定是大修行的人,暗中有神護佑,故來托夢你我。
老老将這面湯送去與他吃了。
我看這幾天雪還未化,何不将他請到家中,待天晴雪消,許他走去?豈不是我和你多得些福報哉?&rdquo張二老聽媽媽之言,遂手提面桶送至廟中,上前叫道:&ldquo二位真人請用齋。
&rdquo 符陽聽得有人叫吃齋,慌忙坐起一看,隻見有一老者手提面桶,站在旁邊,便叫師兄。
那丹陽定神之間,聽見有人說話,睜眼一看,隻見老者送齋至此。
二人急忙站起行禮。
那二老将面桶放下,倒身就拜。
二人還拜畢,二老道:&ldquo這幾日天降這樣的大雪,有虧二位真人受苦。
窮老沒有好供養,天早媽媽做些面條湯,與二位真人納寒。
&rdquo丹陽道:&ldquo我二人福薄根淺,怎能受得老施主的供養?我等在廟中,善人何以知之?&rdquo那張二老将昨夜得夢之事細說一遍。
丹陽道:&ldquo我等實無福分消受。
今蒙善人憐愍,隻得吃下。
&rdquo二人将這面湯吃了。
那張二老道:&ldquo二位真人在此廟中,我看二位衣衫淡泊,身上寒冷,請到窮老家中安歇幾天,待天晴雪消,再作道理。
&rdquo丹陽道:&ldquo今日受善人之齋,恩德難酬,再也不敢!&rdquo二老道:&ldquo二位真人不必固謙。
窮老家中隻有媽媽一人,再沒有三老四小。
況我二人向來所好僧道,家中雖窮,供養你二位,謾說幾日之數,就是一月,也能承當。
請二位到我家裡,比這廟中暖活些,一則省得我送齋,豈不是兩便?&rdquo于是二人聽這善人之言,無奈就到他家中。
那媽媽早也在家懸望,隻見二位道長與老老同來,歡天喜地,遂收拾炕上,與二位歇息。
一日三餐茶飯,殷勤侍候,終始如一。
二人歇了五天,看看雪将消化,告辭起程。
那二老不許。
又勉強過了三天,丹陽見二老十分好道,就将導引延年之術傳授二老,辭别出門。
那二老欲留不住,又做些馍馍與二人帶去,二人苦辭不受。
那張二老送出二裡之遙,方自回轉家中。
二老夫婦同修斯道,後俱至百餘歲,二人無疾坐逝。
此是後話,不表。
卻說丹陽與符陽别了張二老,在路中,丹陽問道:&ldquo丘師弟,我和你在這廟中凍餓了三天,就有神明至他家托夢,此事亦奇。
莫非你有妄念否?&rdquo符陽道:&ldquo不瞞師兄說,我在這廟中凍餓三天,心中實是難忍,我就起一妄念,想道:明天若有人送些面湯來與我吃吃,也好納個饑寒。
誰知暗中就有神明知道,到張家去托夢。
這事我也不信。
&rdquo丹陽怒道:&ldquo我曾先有言吩咐于你,修道之人不可起一妄念。
你今起了這個念頭,搖動了虛空神明,到他家托夢,我和你日無寸進之功,返受他這樣的供養,有何福分承當?我若與你一般行舉,将來可變作牛馬還債,到不如各分路頭,我回山東修養,任憑你天堂地獄的路,随心所欲去罷。
&rdquo 那符陽聽丹陽這篇言語,說得心如刀刺一般,雙眼流淚,跪在丹陽跟前,哀悲大哭,道:&ldquo我自從到全真庵投師,蒙師兄保舉引進,随師二十餘年來,受了幾多的魔折,未曾得師一言指教,忽然師父仙去。
今蒙師兄慈悲,指引修真之路,才聞大道希夷,此恩難報。
我在廟中,為凍餒難忍,起一妄念,還望師兄開天地之心,赦我罪愆,下次不敢。
&rdquo丹陽道:&ldquo你的
六年蟠谷受艱辛。
戰退睡魔神不倦,苦志修身。
果滿離紅塵,身外有身。
乘鸾跨鶴谒楓宸。
裝瘋修煉人難識,廣度迷津。
(右調《浪淘沙》) 話說那張二老回家報知媽媽,那媽媽道:&ldquo這二位必定是大修行的人,暗中有神護佑,故來托夢你我。
老老将這面湯送去與他吃了。
我看這幾天雪還未化,何不将他請到家中,待天晴雪消,許他走去?豈不是我和你多得些福報哉?&rdquo張二老聽媽媽之言,遂手提面桶送至廟中,上前叫道:&ldquo二位真人請用齋。
&rdquo 符陽聽得有人叫吃齋,慌忙坐起一看,隻見有一老者手提面桶,站在旁邊,便叫師兄。
那丹陽定神之間,聽見有人說話,睜眼一看,隻見老者送齋至此。
二人急忙站起行禮。
那二老将面桶放下,倒身就拜。
二人還拜畢,二老道:&ldquo這幾日天降這樣的大雪,有虧二位真人受苦。
窮老沒有好供養,天早媽媽做些面條湯,與二位真人納寒。
&rdquo丹陽道:&ldquo我二人福薄根淺,怎能受得老施主的供養?我等在廟中,善人何以知之?&rdquo那張二老将昨夜得夢之事細說一遍。
丹陽道:&ldquo我等實無福分消受。
今蒙善人憐愍,隻得吃下。
&rdquo二人将這面湯吃了。
那張二老道:&ldquo二位真人在此廟中,我看二位衣衫淡泊,身上寒冷,請到窮老家中安歇幾天,待天晴雪消,再作道理。
&rdquo丹陽道:&ldquo今日受善人之齋,恩德難酬,再也不敢!&rdquo二老道:&ldquo二位真人不必固謙。
窮老家中隻有媽媽一人,再沒有三老四小。
況我二人向來所好僧道,家中雖窮,供養你二位,謾說幾日之數,就是一月,也能承當。
請二位到我家裡,比這廟中暖活些,一則省得我送齋,豈不是兩便?&rdquo于是二人聽這善人之言,無奈就到他家中。
那媽媽早也在家懸望,隻見二位道長與老老同來,歡天喜地,遂收拾炕上,與二位歇息。
一日三餐茶飯,殷勤侍候,終始如一。
二人歇了五天,看看雪将消化,告辭起程。
那二老不許。
又勉強過了三天,丹陽見二老十分好道,就将導引延年之術傳授二老,辭别出門。
那二老欲留不住,又做些馍馍與二人帶去,二人苦辭不受。
那張二老送出二裡之遙,方自回轉家中。
二老夫婦同修斯道,後俱至百餘歲,二人無疾坐逝。
此是後話,不表。
卻說丹陽與符陽别了張二老,在路中,丹陽問道:&ldquo丘師弟,我和你在這廟中凍餓了三天,就有神明至他家托夢,此事亦奇。
莫非你有妄念否?&rdquo符陽道:&ldquo不瞞師兄說,我在這廟中凍餓三天,心中實是難忍,我就起一妄念,想道:明天若有人送些面湯來與我吃吃,也好納個饑寒。
誰知暗中就有神明知道,到張家去托夢。
這事我也不信。
&rdquo丹陽怒道:&ldquo我曾先有言吩咐于你,修道之人不可起一妄念。
你今起了這個念頭,搖動了虛空神明,到他家托夢,我和你日無寸進之功,返受他這樣的供養,有何福分承當?我若與你一般行舉,将來可變作牛馬還債,到不如各分路頭,我回山東修養,任憑你天堂地獄的路,随心所欲去罷。
&rdquo 那符陽聽丹陽這篇言語,說得心如刀刺一般,雙眼流淚,跪在丹陽跟前,哀悲大哭,道:&ldquo我自從到全真庵投師,蒙師兄保舉引進,随師二十餘年來,受了幾多的魔折,未曾得師一言指教,忽然師父仙去。
今蒙師兄慈悲,指引修真之路,才聞大道希夷,此恩難報。
我在廟中,為凍餒難忍,起一妄念,還望師兄開天地之心,赦我罪愆,下次不敢。
&rdquo丹陽道:&ldquo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