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大魏村六仙友拆散小華廟二弟兄逢災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塵世短,道路遠,若非真志功難滿。
不回頭,逐水流,生死輪回似泛舟。
休,休!急猛省,莫閑遊。
人生無久留,真鉛着意求。
謹慎修,安爐立鼎,不記春秋。
悠,悠。
(右調《惜分钗》) 卻說馬丹陽弟兄六人離了劉蔣村,一路商議道:&ldquo我們既到此地,必當往大魏村一走。
一則去會會師兄們,二則報師父登天之事,使他家可知。
&rdquo衆人齊心,就往大魏村而去。
卻說王金玉、金寶兄弟二人,自從父母出外修道之後,鄉族人等以為王重陽與和玉贍登仙而去,遂修造廟宇,裝塑仙像,朝暮焚香,晨昏禱祝,有求必應,大顯威靈。
金玉生一子二女,金寶連生二子。
金玉早已亡過。
時金寶也有五十餘歲,亦然喜舍樂施,敬僧好道,家财還是富足。
這時正在廳前觀花,隻見外面走進六位道友,急忙上前迎接,到廳上坐定,一面命家重燒茶弄飯。
且說丹陽等上前作揖,道:&ldquo此位莫非王師兄否?&rdquo金寶各各還禮畢,問道:&ldquo愚下姓王。
未知衆位師父何方人氏?因何至此?&rdquo丹陽道:&ldquo我等皆山東人氏,俱從師重陽。
我等向聞師雲鹹陽大魏村人氏,姓王名嘉,字知明。
家有師兄二人:長曰金玉,次曰金寶。
可是府上否?&rdquo 金寶聞言,各各重新見禮,道:&ldquo既各位師兄到此,弟實不知,未曾迎接,多有失敬。
&rdquo衆人齊答道:&ldquo造次入府拜望,敢祈勿責。
&rdquo 金寶問道:&ldquo各位師兄遠來,必知我父親下落,乞諸位指示。
&rdquo丹陽将師父山東演教度人,至于今年三月望日歸真,囑咐的話語,一路顯化之事,細述一遍。
金寶聽得這派言語,心中大喜道:&ldquo今聞衆位師兄之言,我父今已登仙,未知我母親如何結果?&rdquo丹陽道:&ldquo我嘗聞師父之言,帥母早已得道,今在塵寰積功待诏,量他升天亦不久也。
師兄府上諸位可好?&rdquo金寶将自己家事說了一遍。
遂請各位赴齋留宿。
次日,陪到廟中,敬香禮拜畢,各人坐下。
丹陽道:&ldquo衆位師弟,我和你今朝在此廟中,權當師父跟前一般。
昔日師父将化之際,曾有言吩咐,大衆共知。
長真已聞大道,可下手用工,累積功勳;太古、長生、玉陽等皆有所得,必須勇猛進精,磨煉性心,各積宏功,登仙有日;惟丘師弟一人,外無功行,内無道術,如何是好?&rdquo符陽聽丹陽之言,急忙上前跪下,哀告道:&ldquo衆位師兄俱已得道,惟我獨無一聞,還望馬師兄憐愍,乞帶于我,沒身不忘師兄之恩也。
&rdquo丹陽急忙扶起,向符陽道:&ldquo師父仙化之際,曾有言囑咐于我,隻要你勤修不怠,我當傳你至道,精進修持,自然成真有日也。
&rdquo符陽複稽首而起。
是日衆人同回金寶家中。
至三天,吃了早飯,各人商議。
長真欲往西蜀,積功養道;王玉陽欲回山東,探母而去。
丹陽道:&ldquo我與丘師弟就在此秦川化齋,消磨歲月。
王師弟既回山東,全真庵之事,你可照顧一二。
&rdquo玉陽道:&ldquo馬師兄既不回山東,我此去必到全真庵經過,雖然不去料理事務,必當向衆說明師兄的去迹,另舉當家,方可安妥。
&rdquo此時衆人拜别金寶,金寶苦留不住,送出大門。
各人自走路頭,自此拜别。
郝太古複隐蔔筮叢中,邀遊大地,指引迷途,兼修道業。
劉長生原在相士林内,韬光晦質,磨煉心身。
譚長真南遊而去。
惟馬丹陽與丘符陽二人,在秦川日乞莊村,夜宿古廟,共一蒲團打坐,将修煉工夫逐一指示,符陽傾心拜受。
丹陽道:&ldquo修道之人必要先除七情。
七情不除,八識不能歸元。
元神不定,本性暗昧,道業無成。
七情既除,六賊自滅。
六賊不誅,五行不能攢簇。
元氣不生,丹基不能築矣。
當須煉己純熟,
不回頭,逐水流,生死輪回似泛舟。
休,休!急猛省,莫閑遊。
人生無久留,真鉛着意求。
謹慎修,安爐立鼎,不記春秋。
悠,悠。
(右調《惜分钗》) 卻說馬丹陽弟兄六人離了劉蔣村,一路商議道:&ldquo我們既到此地,必當往大魏村一走。
一則去會會師兄們,二則報師父登天之事,使他家可知。
&rdquo衆人齊心,就往大魏村而去。
卻說王金玉、金寶兄弟二人,自從父母出外修道之後,鄉族人等以為王重陽與和玉贍登仙而去,遂修造廟宇,裝塑仙像,朝暮焚香,晨昏禱祝,有求必應,大顯威靈。
金玉生一子二女,金寶連生二子。
金玉早已亡過。
時金寶也有五十餘歲,亦然喜舍樂施,敬僧好道,家财還是富足。
這時正在廳前觀花,隻見外面走進六位道友,急忙上前迎接,到廳上坐定,一面命家重燒茶弄飯。
且說丹陽等上前作揖,道:&ldquo此位莫非王師兄否?&rdquo金寶各各還禮畢,問道:&ldquo愚下姓王。
未知衆位師父何方人氏?因何至此?&rdquo丹陽道:&ldquo我等皆山東人氏,俱從師重陽。
我等向聞師雲鹹陽大魏村人氏,姓王名嘉,字知明。
家有師兄二人:長曰金玉,次曰金寶。
可是府上否?&rdquo 金寶聞言,各各重新見禮,道:&ldquo既各位師兄到此,弟實不知,未曾迎接,多有失敬。
&rdquo衆人齊答道:&ldquo造次入府拜望,敢祈勿責。
&rdquo 金寶問道:&ldquo各位師兄遠來,必知我父親下落,乞諸位指示。
&rdquo丹陽将師父山東演教度人,至于今年三月望日歸真,囑咐的話語,一路顯化之事,細述一遍。
金寶聽得這派言語,心中大喜道:&ldquo今聞衆位師兄之言,我父今已登仙,未知我母親如何結果?&rdquo丹陽道:&ldquo我嘗聞師父之言,帥母早已得道,今在塵寰積功待诏,量他升天亦不久也。
師兄府上諸位可好?&rdquo金寶将自己家事說了一遍。
遂請各位赴齋留宿。
次日,陪到廟中,敬香禮拜畢,各人坐下。
丹陽道:&ldquo衆位師弟,我和你今朝在此廟中,權當師父跟前一般。
昔日師父将化之際,曾有言吩咐,大衆共知。
長真已聞大道,可下手用工,累積功勳;太古、長生、玉陽等皆有所得,必須勇猛進精,磨煉性心,各積宏功,登仙有日;惟丘師弟一人,外無功行,内無道術,如何是好?&rdquo符陽聽丹陽之言,急忙上前跪下,哀告道:&ldquo衆位師兄俱已得道,惟我獨無一聞,還望馬師兄憐愍,乞帶于我,沒身不忘師兄之恩也。
&rdquo丹陽急忙扶起,向符陽道:&ldquo師父仙化之際,曾有言囑咐于我,隻要你勤修不怠,我當傳你至道,精進修持,自然成真有日也。
&rdquo符陽複稽首而起。
是日衆人同回金寶家中。
至三天,吃了早飯,各人商議。
長真欲往西蜀,積功養道;王玉陽欲回山東,探母而去。
丹陽道:&ldquo我與丘師弟就在此秦川化齋,消磨歲月。
王師弟既回山東,全真庵之事,你可照顧一二。
&rdquo玉陽道:&ldquo馬師兄既不回山東,我此去必到全真庵經過,雖然不去料理事務,必當向衆說明師兄的去迹,另舉當家,方可安妥。
&rdquo此時衆人拜别金寶,金寶苦留不住,送出大門。
各人自走路頭,自此拜别。
郝太古複隐蔔筮叢中,邀遊大地,指引迷途,兼修道業。
劉長生原在相士林内,韬光晦質,磨煉心身。
譚長真南遊而去。
惟馬丹陽與丘符陽二人,在秦川日乞莊村,夜宿古廟,共一蒲團打坐,将修煉工夫逐一指示,符陽傾心拜受。
丹陽道:&ldquo修道之人必要先除七情。
七情不除,八識不能歸元。
元神不定,本性暗昧,道業無成。
七情既除,六賊自滅。
六賊不誅,五行不能攢簇。
元氣不生,丹基不能築矣。
當須煉己純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