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回 趙青雲默識宦譜 餘寶光偷填官憑

關燈


    難道數了夾張不成?但這訂現成的,一本是一百張,不能有多有少的。

    放心不下,捺住性兒,把所有裁下的照根及空白的實收用心加意地又數了一回,仍然合不得攏。

    心中好不發躁,想着總是自己數錯了,一而再,再而三,偏要數他清楚。

    誰知心裡越急,手下越亂,起初隻少一張,數到後來不是少了兩張,便是多了三張,九九歸一,是不對賬。

    把個老頭子急得容顔變色,手足冰冷,撅起兩根老鼠須,靠在椅子上氣喘籲籲,兩淚長流。

    自己埋怨怎麼這麼苦的命,在江南候補幾十年,好不容易得了這一個差事,巴巴結結當了兩年,公私總算順手,指望銷差之後,得個勞績,署一回缺,弄兩個棺材本錢回去罷了。

    偏偏地不料今日要鬧這個岔子出來。

    這一張實收到底什麼時候少的?又弄到什麼去處?不要裁的時候裁了夾張,便宜了捐生。

    若說當時把實收裁了夾張發給出去,這照根應該查得出的,怎麼照根又不錯呢?或者領的時候沒有數清楚,又是我親自過手的,斷斷不會。

    左思右想不得了然。

    正如熱禍裡螞蟻,行動不安。

    這一張紙沒有價值的,倘然造報出去,缺少一張,皇上家的事是提起千金放下四兩,如若追究起來,真有性命之憂,想到絕處更一刻不能自容。

    短歎長籲一回,竟如呆子一樣。

    還是他太太看見老爺這副形景,便上前問道:“你因為什麼事急得這個樣兒?”他道:“太太,了不得了!大禍臨頭,死在旦夕。

    隻對不起你,随我受了幾十年的苦,愁鹽愁米,沒有過一天快活日子。

    我罪有應得,死而無怨,留下這一群老的老,小的小,怎麼得了!”不住地嚎啕大哭,急得太太摸不着頭腦,不知為的那一門子事,看見這個樣兒當真是有什麼大不得了的事,也就陪着哭了個不亦樂乎。

    停了一歇,忍住痛哭,問道:“老爺,你到底是為着什麼事?快明白說出來,大家聽聽,看有法子想沒有?你是急糊塗了。

    俗語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或者事不要緊,有法子挽回也保不定。

    你先急壞了,真怎麼了?”說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又嗚咽個不了。

    他隻是垂頭不答,望着大家翻白眼。

    太太、小姐、少爺東一句,西一句,偏要他把什麼不了的事說出來,大家好想法子。

    他被老婆、兒女逼不過了,咽了一口氣,方才一五一十把數實收合不成數,缺少一張的事說了出來。

    太太接口道:“我怕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原是為着這個,有什麼要緊!”他道:“你婦人家曉得什麼!這比不得别的東西,缺少可以賠得出的,這是無價之物,倘若誤裁發出,别人得了去,填個道台,或是填個大花樣知縣,銀子就是上萬的數兒。

    總局是公事公辦,這一筆巨款就要着落在我身上。

    我一個窮候補,怎麼賠得起!雖說賺積了千多銀子,拿出來補平色都不夠。

    這還是小,倘若是有人陷害我,在上頭說句閑話,追問起來,更是不容分辯的。

    加我個捐輸舞弊罪名,那就可重、可輕,至輕也是個出口。

    我偌大年紀,還能到新疆、黑龍江去走一趟嗎?”說着又不住落下淚來。

    太太聽了有這樣的事,不由得也痛哭不了,抽抽咽咽地叫兒子、女兒:“你們去替爹爹仔仔細細再統統數一數,不要你爹爹急昏了,數差。

    ”說着自己也站起身來,帶着兒女們分頭地數去,鬧得一片。

    還是隻有二千四百九十九張。

    太太眉頭一皺,叫聲:“老爺,你這件事從沒有經過别人的手,自辦起頭一直到現在,都是你公孫兩個。

    叫寶光來問問,不要他弄錯了。

    ”便吩咐老媽子,喊外孫少爺來。

    老媽子出去,一刻回來說:“外孫少爺打早起出去,連午飯都沒回來吃。

    ”太太道:“叫王福去找他回來。

    ”這裡少爺、小姐把一些實收歸好了,扶着老爺上床躺下。

     等到二更多天,寶光在外頭吃得爛醉回來,在外公房裡打個照面,躲到廂房去睡覺。

    太太看見他臉上像關老爺,一步三跌的,還能夠問他什麼。

    心中又氣又急,一言不發,由他睡去。

    等到明天再問。

    提心吊膽地扶侍老爺,生恐怕又鬧别的故事。

    一夜到明何曾閉眼。

    等到第二天天才亮,就叫老媽把寶光喊起來,問他:“可還記得填實收的時候,有沒有裁出夾張去,現在數來數去,總是少了一張。

    你公公急得這個樣兒,昨天鬧得天翻地覆,你到高興出去,灌了一肚子黃湯回來躺屍。

    快想想,如果記得出來,那怕花幾個錢,向那人買回來。

    ”寶光睖了一睖道:“等我想想。

    ”又道:“誤發出去,想取回來,怕不容易呢!”太太道:“救你公公要緊,拿錢不上算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