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回 趙青雲默識宦譜 餘寶光偷填官憑
關燈
小
中
大
寶光道:“婆婆打算出多少錢?”太太道:“那還有便宜我們的。
多則千八百,少則三五百。
隻要對數兒,讓你公公平安無事銷了差,我沒錢,當賣都說不了。
你不要盡着說閑話,快些想呀!”寶光點點頭,不慌不忙走上前來,跪在他外公跟前,雙手抱住外公的腿,未曾說話,先流下淚來。
他外公、外婆還當是他誤裁夾張出去,要求寬恕他的疏忽。
太太道:“你不要這樣。
你果真是裁出夾張,隻要記得清楚是發給什麼人,我們去央求他,或是花錢買回來。
”寶光搖搖頭,又叫了一聲:“我的親公公,想外孫三歲失母,四歲喪父,若不是公公、婆婆撫着,那裡能夠長得這麼大。
外孫千不好,萬不好,總求公公婆婆看着死的父母面上,外孫有句話,總求公公、婆婆許允了外孫才敢說。
”他外公道:“有什麼話快說,我總可以答應你的。
”寶光道:“公公答應就是外孫的萬幸。
”太太急道:“答應。
你說罷。
”寶光拭幹眼淚說道:“就是公公缺數的一張實收,一不是公公數錯,二不是裁了夾張,實在是外孫心裡想着,今年已經是上二十歲的人了,一事不成。
公公若大年紀,外孫不能盡點孝道,還要累着公公吃穿,問心着實不安。
千思萬慮,無計可出,看着三親四戚個個争利成名,一不經商,一不作賈,都是在官場中生發出來。
外孫自己度量自己文提不起筆,武開不開弓,作農無田可耕,經商無本可墊,隻有做官這個把戲,自己還可以耍得來。
公公現成辦着捐輸,是外孫一時荒唐,填了一張通判實收,雖然沒有禀知外公,然外孫卻有一層用意。
現在天天在外頭忙碌,正為張羅引見的款子,原想引見到省,混一兩個差事到手,先把這筆捐款歸上。
不料捐輸限期不早不遲,又要滿了,立刻造報,使外孫措手不及,連累公公着急。
”說着便在懷中掏出實收呈與他外公。
年貌、三代、履曆、官職皆已填得現現成成,核計數目,卻隻有一千多銀子。
他外公看見這一張實收,哭又不是,笑又不是,一張癟嘴合不攏來,頭上的青筋一根一根突出,隻管望着寶光。
寶光又含着淚說道:“外孫這事已是出之萬不得已。
外公有恩在先,總要求終始成全了外孫,将來有出頭日子,飲水思源,總不忘了外公。
”太太在旁說道:“寶光,你做事也太冒失了!可憐你公公辛辛苦苦,辦這回捐輸,能有幾個錢多餘?就是你要捐官,也得先同你公公商量商量。
你公公就是你一個外孫子,自奶抱裡撫了這麼大,眼巴巴地望你成人。
捐官是正經事,沒有不答應你的,你偷雞摸狗的脾氣,到大不改。
你知道填了實收去不要緊,禁不起把你公公急殺了。
他若大年紀,倘然急出了個三長四短,可怎麼了!”寶光低聲下氣朝着太太高一聲婆婆,低一聲婆婆,喊了個親熱蜜甜:“千差萬錯總是外孫該死。
既已填了,悔也悔不轉來,還要求公公、婆婆看破點,譬如當初誤裁給人,現在拿錢問人家懇情,還保不住買得回,買不回,率性成全了外孫,将來好好孝順你兩位老人家。
”太太氣憤憤地還在那裡訴說,他外公那邊歎了一聲長氣說:“太太,你也不必同這畜生怄氣了,算是我前世少欠他的,今世該還他這一千多銀子的捐款。
劃算我這幾年餘積下來的,差不多也彌補得上,隻當沒有當這差事罷了,就成全他的功名,也不必再多說了。
”寶光聽見他外公這樣說法,猶如奉到九天綸音一般,不住地磕響頭說:“公公,婆婆,有這樣大恩,外孫今世報答不上,下世變狗變馬都要報的。
”他外公說:“寶光,你現在雖然官是捐了,還要引見費同免捐、免保舉二項,也得二三吊銀子,我可不能再替你想法子。
你人大志大,我這裡也不能再容留你,你快快去,自己幹自己事,能引見出來,好好地做去作,興還有見面日子。
如若仍舊是這樣,沒有長進,可永世不要見我的面了。
”回過頭去與太太說話,再也不來理他。
寶光磕了頭起來,搭讪着卷了行李,自己去了。
太太埋怨着老爺道:“寶光這孩子都是你平常嬌縱慣了,今天好,拿你這老命來弄着玩兒。
這一去,我看他成則為王,要敗就不可問了。
”老爺道:“我何曾嬌縱他,不過是可憐前頭太太,隻生了他媽一個,又偏偏短命死了,就留下這一點真血肉。
他自家心想作官,也是他狗運,碰着這個機會,落得成全他,就是把他立斃杖下,也是枉然。
太太你也不要再提起這事了。
”太太冷笑了一聲,也不往下再說。
要知餘寶光向哪裡去,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多則千八百,少則三五百。
隻要對數兒,讓你公公平安無事銷了差,我沒錢,當賣都說不了。
你不要盡着說閑話,快些想呀!”寶光點點頭,不慌不忙走上前來,跪在他外公跟前,雙手抱住外公的腿,未曾說話,先流下淚來。
他外公、外婆還當是他誤裁夾張出去,要求寬恕他的疏忽。
太太道:“你不要這樣。
你果真是裁出夾張,隻要記得清楚是發給什麼人,我們去央求他,或是花錢買回來。
”寶光搖搖頭,又叫了一聲:“我的親公公,想外孫三歲失母,四歲喪父,若不是公公、婆婆撫着,那裡能夠長得這麼大。
外孫千不好,萬不好,總求公公婆婆看着死的父母面上,外孫有句話,總求公公、婆婆許允了外孫才敢說。
”他外公道:“有什麼話快說,我總可以答應你的。
”寶光道:“公公答應就是外孫的萬幸。
”太太急道:“答應。
你說罷。
”寶光拭幹眼淚說道:“就是公公缺數的一張實收,一不是公公數錯,二不是裁了夾張,實在是外孫心裡想着,今年已經是上二十歲的人了,一事不成。
公公若大年紀,外孫不能盡點孝道,還要累着公公吃穿,問心着實不安。
千思萬慮,無計可出,看着三親四戚個個争利成名,一不經商,一不作賈,都是在官場中生發出來。
外孫自己度量自己文提不起筆,武開不開弓,作農無田可耕,經商無本可墊,隻有做官這個把戲,自己還可以耍得來。
公公現成辦着捐輸,是外孫一時荒唐,填了一張通判實收,雖然沒有禀知外公,然外孫卻有一層用意。
現在天天在外頭忙碌,正為張羅引見的款子,原想引見到省,混一兩個差事到手,先把這筆捐款歸上。
不料捐輸限期不早不遲,又要滿了,立刻造報,使外孫措手不及,連累公公着急。
”說着便在懷中掏出實收呈與他外公。
年貌、三代、履曆、官職皆已填得現現成成,核計數目,卻隻有一千多銀子。
他外公看見這一張實收,哭又不是,笑又不是,一張癟嘴合不攏來,頭上的青筋一根一根突出,隻管望着寶光。
寶光又含着淚說道:“外孫這事已是出之萬不得已。
外公有恩在先,總要求終始成全了外孫,将來有出頭日子,飲水思源,總不忘了外公。
”太太在旁說道:“寶光,你做事也太冒失了!可憐你公公辛辛苦苦,辦這回捐輸,能有幾個錢多餘?就是你要捐官,也得先同你公公商量商量。
你公公就是你一個外孫子,自奶抱裡撫了這麼大,眼巴巴地望你成人。
捐官是正經事,沒有不答應你的,你偷雞摸狗的脾氣,到大不改。
你知道填了實收去不要緊,禁不起把你公公急殺了。
他若大年紀,倘然急出了個三長四短,可怎麼了!”寶光低聲下氣朝着太太高一聲婆婆,低一聲婆婆,喊了個親熱蜜甜:“千差萬錯總是外孫該死。
既已填了,悔也悔不轉來,還要求公公、婆婆看破點,譬如當初誤裁給人,現在拿錢問人家懇情,還保不住買得回,買不回,率性成全了外孫,将來好好孝順你兩位老人家。
”太太氣憤憤地還在那裡訴說,他外公那邊歎了一聲長氣說:“太太,你也不必同這畜生怄氣了,算是我前世少欠他的,今世該還他這一千多銀子的捐款。
劃算我這幾年餘積下來的,差不多也彌補得上,隻當沒有當這差事罷了,就成全他的功名,也不必再多說了。
”寶光聽見他外公這樣說法,猶如奉到九天綸音一般,不住地磕響頭說:“公公,婆婆,有這樣大恩,外孫今世報答不上,下世變狗變馬都要報的。
”他外公說:“寶光,你現在雖然官是捐了,還要引見費同免捐、免保舉二項,也得二三吊銀子,我可不能再替你想法子。
你人大志大,我這裡也不能再容留你,你快快去,自己幹自己事,能引見出來,好好地做去作,興還有見面日子。
如若仍舊是這樣,沒有長進,可永世不要見我的面了。
”回過頭去與太太說話,再也不來理他。
寶光磕了頭起來,搭讪着卷了行李,自己去了。
太太埋怨着老爺道:“寶光這孩子都是你平常嬌縱慣了,今天好,拿你這老命來弄着玩兒。
這一去,我看他成則為王,要敗就不可問了。
”老爺道:“我何曾嬌縱他,不過是可憐前頭太太,隻生了他媽一個,又偏偏短命死了,就留下這一點真血肉。
他自家心想作官,也是他狗運,碰着這個機會,落得成全他,就是把他立斃杖下,也是枉然。
太太你也不要再提起這事了。
”太太冷笑了一聲,也不往下再說。
要知餘寶光向哪裡去,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