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托遺言續編現形記 述情話剖說厭世心

關燈
藥品是不錯的。

    又拿出一個小戥子,一味一味的稱過,分量也還不差。

    又把澄清的泉水,稱了四兩一錢一分,将藥料浸入紫沙罐内。

    然後扇起風爐,較準不大不小的火色,将藥罐放在火上,在懷中拿出表來,記定時刻,一點二十分工夫,恰恰煎好。

    又用新毛巾把一隻建窯杯子裡外揩得幹幹淨淨,隔着紗漏,把藥傾了個八分滿,蓋上紗罩,盛在朱漆盤内,叫家人送到上房去。

     且說甄閣學看黃二麻子說他大哥的病由,很是對路,巴不得這一劑藥吃下去,立起沉疴。

    也是黃二麻子官運亨通,教他碰上了這個當口,頭一劑藥下去,安然無事。

    甄閣學問他嫂子說:“大哥是病久了的,隻要這一劑藥下去對症,再叫他慢慢的調理,自然會好。

    ”徐氏太太道:“托二叔的福,湊巧有黃老爺,這個天醫星降臨,老爺能夠轉危為安。

    再燒香還願,謝謝老天爺。

    ”叔嫂二人正在談天,見他大哥在床上翻轉過身子,叫拿茶來吃。

    徐氏太太送上茶去,甄閣學也走進床邊,問:“大哥吃了藥覺得怎麼樣?”他大哥道:“不怎麼,胸口上的氣,不過覺得喘的松些。

    ”甄閣學道:“這就是效驗。

    據黃老二說:大哥的病确是郁勞内傷。

    服藥調補,還須要靜心調養,慢慢的會痊愈的。

    ”他大哥說:“我何曾不曉得我的病根呢!”說了這句話,歇了一刻,又歎了一口氣,還想再說。

    甄閣學恐怕他話說多了傷神,連忙止住他道:“大哥才吃了藥,靜養養,等你全好了,談天的時候多着呢!”徐氏太太在旁邊扶侍着睡下。

    甄閣學也就出來,找黃二麻子商訂藥方。

     這位大大人本是久困場屋,積郁成病。

    到了暮年,精血衰耗,所以漸漸的發作出來。

    今日黃二麻子先與他開了建中鎮氣的藥方,吃了對症,接連進了幾劑,培補滋養的藥散,居然一天輕似一天。

    甄閣學與徐氏太太終日陪着談天解悶,不上十天,也就痊愈了。

    黃二麻子看見大大人的病已經好了,乘便催着老大人回京,便好前去山東,免得大人在那裡盼望。

    甄閣學與他大哥是多年不見面了,此番因為兒子要迎養他到任上去,所以抽這個空兒來在保定。

    一來看看他大哥的病,二來因他大哥迷信科名,自誤一世,要來商量,替他的兩個兒子,籌個出路。

    偏偏到了保定,他大哥的病正在垂危,那裡還有空說這些話。

    現在他大哥的病已好了,自己也要打算回京,料理料理,好赴山東去,不得不把原來的意思一層一層的說給他大哥。

    誰知這位大大人雖然與甄閣學是一母同生,天性卻迥然不同。

    若按着現行的新名詞說就成了個反對派,閑言少叙。

    且說他大哥聽了甄閣學的一派說話,帶笑不笑的,手拈着胡須,搖搖頭道:“在賢弟替愚兄籌劃卻也不錯,但是,士各有志,趨向不同,你我均這麼大的年紀,今日分手之後,若要想再見,恐怕也就難了。

    ”說到這句,不由得老眼一紅,欲落下淚來。

    複又勉強忍住道:“自我十六歲那一年,初次觀光,卻是興高采烈,自己以為拾青紫如草芥,一個舉人還不到手擒拿嗎?盼到放榜,題名錄上,竟沒有我的名字,有些知己朋友見我未中,便多方的安慰。

    那時我惟有内省自咎,總是工夫不到。

    等到第二科又去,就不同第一次那樣的草率,聚精會神地把三場熬過。

    回到家中,老爺子還叫我把場稿抄出來,送與幾位老前輩看過,俱說今科一定要高中的。

    誰知發榜仍沒有中。

    後來買了闱墨來看所取的五魁文章平淡無奇不過腔調圓熟點。

    那時心中雖然耿耿,終究自己火候尚欠。

    便埋下頭來苦苦地磨練了三年,以為此次必可出售。

    榜後贖取落卷,連房都沒有出,自怨自艾。

    人家工夫越練越深,怎麼我會越練越退呢?一直氣了五七天,飯也不吃,覺也不睡,我那泰水看見我那難過情形,便勸我保重身體,不要氣壞了,若梁灏八十二才得功名,你若比起梁灏來年紀差一半呢!俗言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莫柴燒’,又說‘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有的是家私,老婆兒女全不要你養,不愁吃,不愁用,今科不中,下科再來,沒有不會中的時候。

    若因為今科不中,氣壞了下科的舉人,等着誰來中呢!叨叨嗦嗦的話我實在不耐煩聽他。

    恰巧我一個老友文心龍來看我。

    這文心龍也是與我同病相憐的人,正是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遇斷腸人,不盡的牢騷,盡可傾吐。

    不料文心龍見了我,一句牢騷不發,到比榜前的神氣開展了許多。

    我以為他故作曠達,前來慰藉我的,我亦隻好勉強為他抱屈:功名遲早自有定時,下科我們再作同年罷。

    文心龍聽我說完這句話,哈哈大笑。

    倒把我笑的僵住了。

    他說:‘我看你舉到沒中,怎麼中了魔了。

    明白點,像你我這樣,就是下一百回、一千回、一萬回我敢說:包不中。

    我們做同年的這句話,奉勸今生今世永遠不必講了。

    ’我聽他說的奇怪,便道:‘心龍,我看你這樣曠達的人,這幾句話說出來,似乎有點魔氣。

    ’心龍不服道:‘你自己被了魔,反怪我的話有魔氣。

    ’伸手在書桌上把一本新科闱墨翻開前幾篇刻的文章叫我看問我:‘做的好不好?’我說:‘中舉的文章自然是好的。

    ’他又叫我把眼睛揩亮些再仔細的看。

    我見他如此,說:‘這幾篇文章裡頭必有經緯之作,到不好走馬看花。

    ’凝了神看了又看,實在看不出特色來。

    心龍一把手搶了過去,說:‘你凡眼那裡見得到這絕妙好辭呢!’乃用着指頭在這幾篇闱墨的破承起講上點出幾個字來,叫我牢記着這幾個字眼。

    又把同門錄翻開,在廉官的名字下指給我看,道:‘這一個字同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