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台山

關燈
躲難迯災入代州,恩人相遇喜相酧。

    隻因法網重重布,且向空門好好修。

     打坐參禅求觧脫,粗茶淡飯度春秋。

    他年證果塵緣滿,好向彌陁國裡遊。

     當時魯達回頭一看,卻是渭州酒樓上救了的金老。

    直拖魯達到僻靜處謂之曰:&ldquo恩人,你好大膽!見今張挂榜文捉你,緣何卻去看榜。

    若不是老漢遇見時,卻不被他們拿去?&rdquo魯達曰:&ldquo灑家為你,鄭屠被我三拳打死,因此迯走至此。

    你緣何也在這裡?&rdquo金老曰:&ldquo自從恩人救援,本欲要回東京,又怕那厮趕來,隻得随路望北走。

    卻撞見一個舊鄰,在這裡做買賣,帶老漢父子在這裡,就與我女兒做媒,說與此處一個大财主趙員外,養做外宅。

    衣食豐足,皆出于恩人。

    我女兒常對他孤老說提轄大恩。

    員外亦說:&lsquo怎地得與恩人一會。

    &rsquo且請到家,卻再商議。

    &rdquo魯達随金老行到門首,老兒揭起簾子,呌曰:&ldquo我兒,大恩人在此。

    &rdquo那女子濃妝豔飾,慌忙出來,請魯達上坐,拜了四拜曰:&ldquo若非恩人垂救,怎有今日!&rdquo便請魯達上樓坐定。

    老兒分付女兒,陪侍着恩人,自去安排酒來。

    父子二人輪次把盞,金老倒地便拜,魯達曰:&ldquo老人家隻顧拜做甚麽?&rdquo金老曰:&ldquo老漢自到這裡,立個紅硃牌,牌上寫着恩人姓名。

    旦夕一炷香,父子二人禮拜,今日見恩人正身,如何不拜。

    &rdquo魯達曰:&ldquo難得你這片好心。

    &rdquo三人飲酒至晚,隻見丫環來報曰:&ldquo官人回了。

    &rdquo金老便下樓來,請官人上樓,說道:&ldquo此位官人便是魯提轄。

    &rdquo那官人便拜曰:&ldquo聞名不如見面。

    &rdquo魯達回禮曰:&ldquo這位官人就是令婿麼?&rdquo金老曰:&ldquo然。

    &rdquo再備酒食相待。

    員外曰:&ldquo久聞提轄豪傑,今天賜相見,實為萬幸。

    &rdquo魯達曰:&ldquo灑家是個愚鹵人,又犯罪過,若蒙員外不棄,結為相識。

    &rdquo員外大喜。

    飲醉各去歇息。

     次日趙員外曰:&ldquo此處恐不穩便,請提轄到敝莊去住幾時。

    &rdquo魯達拜謝,辭了金老父子,和趙員外并馬,到莊前下馬。

    直至草堂,賓主而坐,一面置酒相待。

    一連住了五七日。

    忽一日,金老奔來莊上,便對員外、魯達曰:&ldquo昨日有四個做公的來,鄰舍街坊打聽得知,隻要來村裡緝捕。

    倘有踈失,如之奈何?&rdquo魯達曰:&ldquo恁的時,灑家自去便了。

    &rdquo員外曰:&ldquo我有個道理,教提轄避難。

    隻恐提轄不肯。

    &rdquo魯達曰:&ldquo灑家是個該死的人。

    但得一處安身,有甚不肯。

    &rdquo員外曰:&ldquo離此處三十餘裡,有座五台山,原是文殊菩薩道場。

    寺中有五七餘人,為頭的智真長老,是我兄弟。

    我曾許下剃度一僧,已給下五花度牒在此。

    隻不曾有心腹之人,了這條願。

    若是提轄肯時,一應費用,都是某備辦。

    &rdquo魯達尋思曰:&ldquo多蒙員外做主,灑家情願做和尚。

    &rdquo趙員外連夜收拾禮物。

    次日使莊客挑送上山先去通報,智真長老引衆僧出門外迎接,趙員外和魯達向前施禮,同入方丈。

    果然好座大刹。

    但見: 山門侵峻嶺,佛殿接青雲。

    鐘樓與月窟相連,經閣共峰巒對立。

    香積廚通一泓泉水,衆僧室納四面煙霞。

    老僧方丈鬥牛邊,禅客經堂雲霧裡。

    七層寶塔接雲霄,千古聖僧居大刹。

     智真長老請員外、魯達到方丈客席而坐。

    魯達便去下首坐定。

    員外附【魯】達耳低言:&ldquo你來這裡出家,如何便與長老對坐?&rdquo魯達曰:&ldquo是灑家不省。

    &rdquo便起身立在一邊。

    莊客搬将禮物,擺在面前。

    長老曰:&ldquo何故又蒙厚禮?&rdquo員外曰:&ldquo某日前有一條願心,許剃一僧來寶刹。

    度牒詞簿都已寫了,到今不曾剃度。

    今有這個表弟,姓魯名達,軍漢出身。

    因見塵世艱辛,情願棄俗出家。

    伏望長老收留。

    &rdquo長老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