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雀選起風波 恩仇了了 龍吟驚海窟 奇事重重
關燈
小
中
大
還疾向外射去,巧不過正迎着來镖,兩镖一碰,铮的一聲奇響火花四射把來镖反擊過去,又是的答兩聲,兩支镖并肩插在窗棂上。
卻聽得窗外怪聲喝道:&ldquo好厲害的镖!俺艾天翮也不是好惹的,終有一天洗此羞辱!&rdquo房内遊一瓢大笑道:&ldquo好!俺希望你有此志氣!此刻再寬容你一次便了。
&rdquo遊一瓢說罷,窗外聲音寂然,知艾天翮已去遠。
回頭一看,床上張長公已面色大變氣息僅存,紉蘭同六指頭陀已趨近榻邊極力叫喚,張長公兀自答不出聲來。
因為艾天翮一來一去,張長公原已十分痛苦萬分難受,等到艾天翮二次暗箭傷人又被遊一瓢吓退,張長公格外傷心到極點,一時逆痰上湧竟自氣厥過去。
好容易被六指頭陀撫摩了一陣救活過來,更加奄奄一息病體重了十倍,紉蘭看得老父如是,隻哭得格外凄慘欲絕。
六指頭陀同遊一瓢暗地一商量,知張長公人已絕望,不如送回桃花塢落個壽終正寝。
一面打發急促,把大姑奶奶紉秋同大姑爺呂元接來料理身後。
張長公經過氣厥以後,自己也明白不久人世,急欲回轉自己家中。
第二天,六指頭陀親自把張長公紉蘭護送到蘇州桃花塢,遊一瓢卻又飄然雲遊别處去了。
張長公回到蘇州,呂元同紉秋夫婦倆也從太湖聞信趕到,兩女一婿,晝夜服侍幾天,張長公竟自一瞑不視,臨死的時候兀自把艾天翮三字叨念了幾遍,看他神氣到死還想見他一面,也算情有獨鐘了。
等到喪事終了呂元先回太湖,紉秋恐怕妹子獨處傷心,暫留桃花塢陪伴。
紉蘭自從父親死後芳心寸碎笑音全無,時時支頤深思眉頭百結。
在紉秋總以為妹子思念先父,隻有百端勸慰。
她們兩姊妹本是一床同卧,有一天紉秋半夜醒來偶爾下床小解,忽見裡床睡的紉蘭不見,四面一看并無蹤影,覺得奇怪,一眼瞥見幾上燈盞底下壓着一張字條,慌把燈花一彈,油燈驟亮,取出字條一看頓時大驚失色。
原來字條上寫着:&ldquo人生不過百年,學業卻無止境,妹将浪迹天涯以遂素志,瑣瑣家務請姊決之。
他日有緣當趨太湖一晤也。
妹紉蘭留言&rdquo表面上看好象外出訪師求友的意思,但是何必深夜偷行棄家面去?紉秋也是個聰明絕頂的人,雖知道寫着的幾行字未必真意,卻想不出其中奧妙,而且深知自己妹子平日貞烈謹慎絕不緻走入邪途,此次不别而行必定另有用意。
又想到紉蘭武功比自己高強足可保身,倒也無用十分挂慮。
隻好把家中大小事務整理清楚,仍舊托那蒼頭看守。
如果二小姐三年不回,再作道理。
囑咐已畢,便也自回太湖同呂元一商量,就面托江湖朋友随時留意紉蘭行蹤以便探訪。
其實紉蘭出走,卻因為父親喪葬當日六指頭陀也趕來執绋,等父葬事告竣,六指頭陀于無人處私下同紉蘭說道:&ldquo賢侄女巾帼英雄天姿高超,應該掃除庸俗女子态度,求一終身歸宿才好。
遊一瓢這入賢侄女也是欽服非凡,現在他在雁蕩最高峰結廬修道,願得終身伴侶之人。
臨走時曾托俺緻意賢侄女,如有同志請賢侄女屈駕到雁蕩相會,卻須秘密行事,免得被人知道,妨礙兩位偕隐之願。
&rdquo六指頭陀說完這番話就回揚州開元寺。
紉蘭在當時也不置可否,等到葬務告畢,自己把這樁切身大事足足琢磨了許多天,才決定于深夜不别而行。
故意留着幾句尋師訪友的話,讓紉秋猜不出自己的行蹤。
自從半夜出走,隻攜帶一包袱同幾十兩碎銀晝夜不停趕到雁蕩,居然被她在雁蕩山最高峰頂的雁湖邊尋着遊一瓢,兩人就在雁湖邊結廬隐居起來。
這樣一男一女,在這入迹罕至處所高隐,真象世外桃源深山仙侶,而且兩人隻憑六指頭陀一句話就此草草結合,在那時禮法束縛時代也是常人所辦不到的。
紉蘭方面還是移樽就教,在世俗眼光看起來同私奔也差不多,可是講起實際來,紉蘭同遊一瓢與其說他們是夫妻還不如說他們是師友比較為貼切,因為紉蘭肯這裡屈身相從離家别姊,完全為的是想跟遊一瓢學内功正宗,作一個巾帼特出英雄。
在遊一瓢忽然同紉蘭結合起來,卻因為一見紉蘭慧質天成一身秀骨,極可傳授内功正宗的資格,既可作為修道良侶,将來也可幫助自己一派的道技,而且還存着待時而恢複漢室的深思,這幾層一湊合,兩人就締結同心了。
果然紉蘭教一知十,在雁蕩僅居了十幾年,非但武功大進迥異從前,而且竿頭日進,漸窺練心養氣之奧駐顔辟谷之術,幾乎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兩夫妻這樣在雁蕩隐居了十幾年,遊一瓢忽動遊興,想同紉蘭雲遊四海物色幾個佳徒,可以廣大門戶,紉蘭也非常贊同。
兩人略事整束就飄然下山,遊曆天下。
哪知這一下山,夫妻間生出極大風波,波谲雲詭之際,竟将一對絕無僅有的情侶生生拆散。
其實說來說去無非為一個情字!古今來讓他一等一的英雄豪傑有幾個能打破這情字的一關?遊一瓢紉蘭這樣的超人也脫不了情字的束縛,所以連虛無缥缈的大羅神仙也盡有許多豔迹濃情,在人間傳述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
閑話休叙,且聽在下慢慢道來。
且說遊一瓢同紉蘭從雁蕩天台轉到浙江上流金華、衢州一帶,每日遊山玩水,漸漸走出浙江境界來到福建省的霞浦山福甯灣沿海一帶。
這一帶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沿海居民都是漁戶,無論男女,個個揚帆挂網象魚一般在海濤起伏中随意出沒,倒也别有樂趣。
有一天夫妻二人從霞浦山走上望海嶺,漸漸人煙稀少風景卻漸漸優勝。
這條長嶺,橫亘海岸,一面是海一面萬嶂如屏,千岩競秀,比較天台、雁蕩别具一種空靈之勝。
嶺上萬松夾道丘壑神奇,遠眺南海空闊無邊漁帆隐沒翩如白羽。
紉蘭大樂,邊走邊攝口作聲劃然長嘯響遏行雲,隐隐與潮音和答。
遊一瓢一笑道:&ldquo你知道古人發嘯大有學問,象孫登一嘯能作龍吟虎嘯,尚是次等功夫,最高的能一嘯風雲變色海波飛立,其實也是從練内功而來,由丹田聚氣而出,你此刻長嘯雖能鼓氣行遠,卻無迂回繞梁之音,一呼而出,并無餘音。
&rdquo紉蘭笑道:&ldquo這樣說來你定然當行出色的了,何妨一試呢?&rdquo遊一瓢微微一笑并不即時發嘯,恰值這時兩人已走上最高嶺巅,遊一瓢四面一看,看見相近一株合抱長松虬枝四出蔭及畝許,是百年以上之物,遊一瓢一矮身兩袖一展,便象白鶴一般飛上松巅。
恰好松上枝幹盤錯處足可容身,便在枝上安坐下來,紉蘭在下面也技癢起來,金蓮一頓的也飛身而上,擇了一枝擎出的巨幹半倚半卧的同遊一瓢左右相對,四面一看,萬山奔赴一覽無遺,山風徐來襟袂欲飛,宛如步虛蹑雲飄飄欲仙。
遊一瓢閉目危坐調息甯神起來。
半晌,忽見他嘴唇微動,似乎聽得有一種極微極幽的聲音搖曳而出,音細而清,宛如遊絲袅空若斷若續。
一忽兒漸高漸遠,好象半空中發出笙磐之樂,猛可裡張口一呼萬山響應,竟象千軍赴敵萬馬奔騰,加以松濤怒吼狂風驟起,遠近山麓無數鸷禽猛獸狂竄四逸,遠遠海波也象随着震蕩聲浪如山。
紉蘭細細辨認,明知音從口發卻象從天而下,正在不解,忽又聽得各種聲音漸遠漸沒,頓
卻聽得窗外怪聲喝道:&ldquo好厲害的镖!俺艾天翮也不是好惹的,終有一天洗此羞辱!&rdquo房内遊一瓢大笑道:&ldquo好!俺希望你有此志氣!此刻再寬容你一次便了。
&rdquo遊一瓢說罷,窗外聲音寂然,知艾天翮已去遠。
回頭一看,床上張長公已面色大變氣息僅存,紉蘭同六指頭陀已趨近榻邊極力叫喚,張長公兀自答不出聲來。
因為艾天翮一來一去,張長公原已十分痛苦萬分難受,等到艾天翮二次暗箭傷人又被遊一瓢吓退,張長公格外傷心到極點,一時逆痰上湧竟自氣厥過去。
好容易被六指頭陀撫摩了一陣救活過來,更加奄奄一息病體重了十倍,紉蘭看得老父如是,隻哭得格外凄慘欲絕。
六指頭陀同遊一瓢暗地一商量,知張長公人已絕望,不如送回桃花塢落個壽終正寝。
一面打發急促,把大姑奶奶紉秋同大姑爺呂元接來料理身後。
張長公經過氣厥以後,自己也明白不久人世,急欲回轉自己家中。
第二天,六指頭陀親自把張長公紉蘭護送到蘇州桃花塢,遊一瓢卻又飄然雲遊别處去了。
張長公回到蘇州,呂元同紉秋夫婦倆也從太湖聞信趕到,兩女一婿,晝夜服侍幾天,張長公竟自一瞑不視,臨死的時候兀自把艾天翮三字叨念了幾遍,看他神氣到死還想見他一面,也算情有獨鐘了。
等到喪事終了呂元先回太湖,紉秋恐怕妹子獨處傷心,暫留桃花塢陪伴。
紉蘭自從父親死後芳心寸碎笑音全無,時時支頤深思眉頭百結。
在紉秋總以為妹子思念先父,隻有百端勸慰。
她們兩姊妹本是一床同卧,有一天紉秋半夜醒來偶爾下床小解,忽見裡床睡的紉蘭不見,四面一看并無蹤影,覺得奇怪,一眼瞥見幾上燈盞底下壓着一張字條,慌把燈花一彈,油燈驟亮,取出字條一看頓時大驚失色。
原來字條上寫着:&ldquo人生不過百年,學業卻無止境,妹将浪迹天涯以遂素志,瑣瑣家務請姊決之。
他日有緣當趨太湖一晤也。
妹紉蘭留言&rdquo表面上看好象外出訪師求友的意思,但是何必深夜偷行棄家面去?紉秋也是個聰明絕頂的人,雖知道寫着的幾行字未必真意,卻想不出其中奧妙,而且深知自己妹子平日貞烈謹慎絕不緻走入邪途,此次不别而行必定另有用意。
又想到紉蘭武功比自己高強足可保身,倒也無用十分挂慮。
隻好把家中大小事務整理清楚,仍舊托那蒼頭看守。
如果二小姐三年不回,再作道理。
囑咐已畢,便也自回太湖同呂元一商量,就面托江湖朋友随時留意紉蘭行蹤以便探訪。
其實紉蘭出走,卻因為父親喪葬當日六指頭陀也趕來執绋,等父葬事告竣,六指頭陀于無人處私下同紉蘭說道:&ldquo賢侄女巾帼英雄天姿高超,應該掃除庸俗女子态度,求一終身歸宿才好。
遊一瓢這入賢侄女也是欽服非凡,現在他在雁蕩最高峰結廬修道,願得終身伴侶之人。
臨走時曾托俺緻意賢侄女,如有同志請賢侄女屈駕到雁蕩相會,卻須秘密行事,免得被人知道,妨礙兩位偕隐之願。
&rdquo六指頭陀說完這番話就回揚州開元寺。
紉蘭在當時也不置可否,等到葬務告畢,自己把這樁切身大事足足琢磨了許多天,才決定于深夜不别而行。
故意留着幾句尋師訪友的話,讓紉秋猜不出自己的行蹤。
自從半夜出走,隻攜帶一包袱同幾十兩碎銀晝夜不停趕到雁蕩,居然被她在雁蕩山最高峰頂的雁湖邊尋着遊一瓢,兩人就在雁湖邊結廬隐居起來。
這樣一男一女,在這入迹罕至處所高隐,真象世外桃源深山仙侶,而且兩人隻憑六指頭陀一句話就此草草結合,在那時禮法束縛時代也是常人所辦不到的。
紉蘭方面還是移樽就教,在世俗眼光看起來同私奔也差不多,可是講起實際來,紉蘭同遊一瓢與其說他們是夫妻還不如說他們是師友比較為貼切,因為紉蘭肯這裡屈身相從離家别姊,完全為的是想跟遊一瓢學内功正宗,作一個巾帼特出英雄。
在遊一瓢忽然同紉蘭結合起來,卻因為一見紉蘭慧質天成一身秀骨,極可傳授内功正宗的資格,既可作為修道良侶,将來也可幫助自己一派的道技,而且還存着待時而恢複漢室的深思,這幾層一湊合,兩人就締結同心了。
果然紉蘭教一知十,在雁蕩僅居了十幾年,非但武功大進迥異從前,而且竿頭日進,漸窺練心養氣之奧駐顔辟谷之術,幾乎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兩夫妻這樣在雁蕩隐居了十幾年,遊一瓢忽動遊興,想同紉蘭雲遊四海物色幾個佳徒,可以廣大門戶,紉蘭也非常贊同。
兩人略事整束就飄然下山,遊曆天下。
哪知這一下山,夫妻間生出極大風波,波谲雲詭之際,竟将一對絕無僅有的情侶生生拆散。
其實說來說去無非為一個情字!古今來讓他一等一的英雄豪傑有幾個能打破這情字的一關?遊一瓢紉蘭這樣的超人也脫不了情字的束縛,所以連虛無缥缈的大羅神仙也盡有許多豔迹濃情,在人間傳述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
閑話休叙,且聽在下慢慢道來。
且說遊一瓢同紉蘭從雁蕩天台轉到浙江上流金華、衢州一帶,每日遊山玩水,漸漸走出浙江境界來到福建省的霞浦山福甯灣沿海一帶。
這一帶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沿海居民都是漁戶,無論男女,個個揚帆挂網象魚一般在海濤起伏中随意出沒,倒也别有樂趣。
有一天夫妻二人從霞浦山走上望海嶺,漸漸人煙稀少風景卻漸漸優勝。
這條長嶺,橫亘海岸,一面是海一面萬嶂如屏,千岩競秀,比較天台、雁蕩别具一種空靈之勝。
嶺上萬松夾道丘壑神奇,遠眺南海空闊無邊漁帆隐沒翩如白羽。
紉蘭大樂,邊走邊攝口作聲劃然長嘯響遏行雲,隐隐與潮音和答。
遊一瓢一笑道:&ldquo你知道古人發嘯大有學問,象孫登一嘯能作龍吟虎嘯,尚是次等功夫,最高的能一嘯風雲變色海波飛立,其實也是從練内功而來,由丹田聚氣而出,你此刻長嘯雖能鼓氣行遠,卻無迂回繞梁之音,一呼而出,并無餘音。
&rdquo紉蘭笑道:&ldquo這樣說來你定然當行出色的了,何妨一試呢?&rdquo遊一瓢微微一笑并不即時發嘯,恰值這時兩人已走上最高嶺巅,遊一瓢四面一看,看見相近一株合抱長松虬枝四出蔭及畝許,是百年以上之物,遊一瓢一矮身兩袖一展,便象白鶴一般飛上松巅。
恰好松上枝幹盤錯處足可容身,便在枝上安坐下來,紉蘭在下面也技癢起來,金蓮一頓的也飛身而上,擇了一枝擎出的巨幹半倚半卧的同遊一瓢左右相對,四面一看,萬山奔赴一覽無遺,山風徐來襟袂欲飛,宛如步虛蹑雲飄飄欲仙。
遊一瓢閉目危坐調息甯神起來。
半晌,忽見他嘴唇微動,似乎聽得有一種極微極幽的聲音搖曳而出,音細而清,宛如遊絲袅空若斷若續。
一忽兒漸高漸遠,好象半空中發出笙磐之樂,猛可裡張口一呼萬山響應,竟象千軍赴敵萬馬奔騰,加以松濤怒吼狂風驟起,遠近山麓無數鸷禽猛獸狂竄四逸,遠遠海波也象随着震蕩聲浪如山。
紉蘭細細辨認,明知音從口發卻象從天而下,正在不解,忽又聽得各種聲音漸遠漸沒,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