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滅的精神
關燈
小
中
大
,張先生的話觸動他寂寞的心弦了。
那天夜裡,他再也睡不安穩,思想是從來未有地混亂:想到身世的孤苦,想到前途的飄蓬,想到母親臨終時的情景,想到十年來大媽和二姊對他的厚愛,&hellip&hellip最後,他目前浮現出一雙可愛的大眼。
他苦惱着。
他底肉體雖然依舊勤苦地工作,但他精神上的安适完全毀壞了。
他底内生活是終天矛盾着,一方面感到自生命裡缺少了些什麼,一方面又自己克制着說,不要妄想,不要有什麼奢望。
呵,一幕悲劇開演了,&mdash&mdash但也可說是悲劇的終結與喜劇的開始吧?就在這年的初秋,二姊底丈夫害了白喉症;可憐的鄉下人是做夢也想不到什麼血清注射的,隻知請個殺人不用刀的郎中服了些麥冬桔梗湯,僅支持了不滿三天,他便留戀着人間,留戀着妻,留戀着他底斧子和鋸,心中明白而悲痛地離開這世界了!大家都極傷心,連秦順也為他流了不少傷心的恸淚;他就是在秦順底抱扶中斷氣的。
二姊雖不愛他,但她覺得他并不是一個很壞的丈夫;她哭得很利害,兩日夜未進一點兒飲食。
她不是為死者而哭,她隻覺得有許許多多的悲苦與冤抑,使她非痛痛快快地哭出來不可。
至于為什麼,她不知道,也不願意想。
喪事匆匆過去,陳大娘母女依然安穩沉靜地過活,不過三間小小茅屋中稍帶些凄涼情調罷了。
但這情調不久也就淡了,消滅了。
秦順每天總要來安慰她們。
二姊依然是不多說話,隻常用那雙大眼注視着他,極幽邃地,極深遠地。
但秦順不覺失望了。
他每去總要說些兒時的趣事給她們聽,使她們快樂,使她們發笑。
三間茅屋又漸漸充滿了生氣。
那不幸的死者已全被忘卻,就連他臉上那塊疤痕也從大家底記憶中消去了。
二姊還是那樣年青,而且雖同田木匠作了三年的夫婦,并沒有一個孩子,所以,她當然還需要再嫁的。
但陳大娘同她談到打算再招個女婿,她總不同意。
她說她嫁一次不如意的丈夫已經苦夠了,不願再去作第二次的孽。
陳大娘十分知道女兒底心事,并深悔當初不該一意孤行地把女兒嫁給田木匠。
現在哩,她也正計劃着趕快滿足女兒底心願。
一天,二姊在房中悶躺着,她輕輕走來伏在女兒耳畔說,&ldquo你順兄弟可好呢?&rdquo二姊臉紅了,她把面孔背向床裡不答話。
呵,她是如何地渴望着呵!她緊緊地抱住棉被,就像抱住了他一樣。
至于我們底秦順哩,在田木匠死後兩月,他已背地裡同大媽說過,&ldquo大媽!我&mdash&mdash我要二姊!&rdquo 梅家窪雖然很少受所謂禮教的浸薰,但不能一點也不受它底流毒;婦女再嫁是沒有人非難或恥笑的,不過,像有這麼一條法則似地,至少得守過前夫死後一周年。
這也許不是禮教而是迷信吧?然而,在五年前的中秋節後,我們底秦順終于同二姊結婚了。
兩個純潔的靈魂十年摯愛一旦結合,他們是怎樣地滿足,怎樣地快樂,怎樣地甜蜜呵!他底青春之花欣榮地怒放着,她雙頰上的紅暈也漸漸的恢複了。
他是她從小撫愛大的順弟,她是他母親般溫愛的二姊。
秦順結婚後,張先生果然實踐了對他的約言。
他把自己祖茔附近的幾石祭田租與秦順種了,不但不要&ldquo押租&rdquo,還另借了他銅元百仟作買牛與備置農具的費用。
秦順于是帶着妻同嶽母搬到那幽靜的西小莊上,組織起簡單安樂的家庭。
他勤苦地耕作,妻同嶽母勤苦地紡織,大家共同努力開辟幸福的将來。
他是個人生奮鬥的勇力,在梅家窪比任何人都忍勞耐苦,加以妻同嶽母的幫助,在兩年中,他已把欠張先生的債款還清了。
他現在的生活已頗覺裕如,有一頭水牛,一頭毛驢,四隻羊,一群雞鴨,還屯積着十餘石谷子和數石黃豆與小麥,然而,他勤苦如故,一點也不自滿,依然清苦而安适的生活着。
他還是住在那幽靜的西小莊上。
說到家庭,我們底秦順更是個真正幸福者了。
他同妻一直是甜蜜地,甜蜜地愛着;妻現在雖說已是三十歲的人了,但因為生活美滿,依舊留着少年姣好的風韻。
他們結婚第二年便已有了一個小寶貝,現在,那肥胖可愛的小寶貝&mdash&mdash福兒,已将滿四周歲了。
他會喂雞鴨,會呼喚爹爹回家吃飯,還會唱外祖母教的&ldquo小老鼠,上燈台&rdquo的歌。
陳大娘已經很老了,但眼力不壞,還能紡很勻細的紗。
在他們那快樂的小家庭中有了這可愛的老太太,空氣要顯得更融和更親切些。
秦順依然稱她為大媽;他同妻開玩笑時也還是喊她二姊,還要她喊他順兄弟。
每天在就睡以前,大家總要談一會兒閑天;有時,他小福兒在母親懷中嬌憨地睡着,想起自己小時也常在那溫軟的懷中睡的,于是便嘻笑着說,&ldquo起來,讓我睡。
&rdquo接着妻忸怩地笑了,老太太快活地笑了。
尤其是有趣的福兒說,&ldquo媽摟不動你大&mdash&mdash大&mdash&mdash大人!&rdquo惹得大家都大笑起來。
總之:他那小小的家庭,如果說梅家窪是樂園,它就是樂園中的樂園了。
他仍然是同幼年時一樣:溫和,忠厚,靜默。
他内外兩重生活都是真正地愉快,真正地充實;他厚厚的嘴唇上常常浮漾着安然的微笑。
梅家窪的男女老幼都同他親近,一班青年人更有因無因地造出許多他同妻間的故事嘲弄他。
但他總是笑着,并不置辯,因為那使他更有許多甜蜜的回味。
&ldquo秦順真是可愛的好人呵&rdquo,&ldquo秦順真比誰都快樂哩&rdquo,梅家窪的人們都這般說。
池塘中的田雞,禾莖上的紡織娘,牆角田埂畔的蟋蟀,閣閣,吱吱,铮铮,嘈雜地相互争鳴着。
大半輪上弦的皎月,羞怯似地時被空中些微緩緩浮動的灰雲遮蔽。
星星特多;銀河分外清朗;時有一二賊星火箭似地流隕。
微風拂蕩着,枝枝輕擺着,白天的溽暑已漸消失了。
&mdash&mdash這正是秦順同周七弟談話約一月後的一天晚上。
在秦順那小小孤莊上,他同妻,大媽,福兒,都在屋外小稻場裡坐着乘涼。
妻同大媽平常在晚間也要做些工作的,但這天天氣太燠熱了,而且房中的蚊蟲可以伸手抓一把,留聲機似地哼唱着,也實在沒法子做活。
尤其是妻又懷着數月的身孕了,秦順是不讓她苦苦工作的。
相傳月光是可以把人們底皮膚照黑的,妻說怕照黑了福兒&mdash&mdash其實鄉下的兒童就很少白淨的&mdash&mdash她帶他把小竹床放在一棵老柳樹的蔭下坐。
大媽坐着一隻矮腳凳,斜靠在一張小方桌旁;桌上放有盛着柳葉茶的大瓦壺,和兩個吃飯用的粗白碗。
秦順自己哩,他蹬在那草垛旁的石磙上;一隻大黃狗伏卧在他底面前。
草垛左邊拴着他那匹老水牛,正在咕嚓咕嚓地嚼着稻草。
老太太剛講完一個故事,大家都暫時沒話說,靜靜地,靜靜地。
&ldquo呣~~~?,&rdquo院内羊欄裡的羊羔叫了一聲。
&ldquo媽,我底小羊兒也在喊&lsquo媽&rsquo,你聽着沒有?&rdquo小福兒問他底媽媽。
媽媽說聽着了;她在他鼓鼓的小腮苞上親了一下。
&ldquo呵,都看喽!福兒穿花衣裳了。
&rdquo月兒在雲裡躲了半天又露出來,細碎的柳樹影子篩在福兒身上,媽媽這樣說。
福兒頭枕在媽媽腿上,摸弄自己渾圓的小膀背,嬌憨地笑說,&ldquo不是花衣裳,不是花衣裳。
&rdquo &ldquo真的,福兒爹今年也該再給福兒做件花襖兒才是,福兒一年年地高,舊的太小了。
&rdquo老太太是最關心外孫的,女兒一句無意話引出了她底正題。
&ldquo做,一定做;還要給福兒媽做一件哩。
&rdquo秦順擡頭笑看着妻答,他被這月夜幽秘的景色喚起了深思,正回憶着種種甜蜜的往事。
妻柔媚地還他一笑;她那雙美好的大眼,映着月光,似乎也在笑着。
忽然,小莊左邊的白路上,有兩個人影愈漸愈近地走來;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不知這兩位不速之客是何為而至。
大黃狗已開始汪汪地吠起來。
兩人已走到溝外了,一個全是白衣,一個白衫藍褲,面孔看不真切。
&ldquo喂!秦哥在家不?&rdquo兩人中的一個向裡邊招呼,聲音很覺急促。
&ldquo在家,在家,周七弟嗎?請進來。
&mdash&mdash那一位是誰?&rdquo秦順已聽出了是周七弟底聲音,他一面喝叱那匹黃狗不要咬,一面跑了出去。
馴熟的狗知道來的是主人底客,果然不咬了。
妻忙着端闆凳給客坐,秦順也忙着倒了兩碗柳葉茶敬客。
周七弟是最好同秦順開玩笑的,今天又撞見他倆口兒一塊,不知為什麼,倒不嘲弄他們了。
兩位來客的面色都很驚惶,小稻場融融然的空氣驟形緊張起來。
&ldquo不&hellip&hellip不坐!俺們來給你&hellip&hellip你&hellip&hellip你說,不&hellip&hellip不&hellip&hellip不&hellip&hellip不好啦!&rdquo與周七弟同來的那人指手畫腳地大聲說;他是張先生在秦順去後又雇的第二個長工李三,說話本來口吃,驚駭焦急的時候更加利害。
這兩句無
那天夜裡,他再也睡不安穩,思想是從來未有地混亂:想到身世的孤苦,想到前途的飄蓬,想到母親臨終時的情景,想到十年來大媽和二姊對他的厚愛,&hellip&hellip最後,他目前浮現出一雙可愛的大眼。
他苦惱着。
他底肉體雖然依舊勤苦地工作,但他精神上的安适完全毀壞了。
他底内生活是終天矛盾着,一方面感到自生命裡缺少了些什麼,一方面又自己克制着說,不要妄想,不要有什麼奢望。
呵,一幕悲劇開演了,&mdash&mdash但也可說是悲劇的終結與喜劇的開始吧?就在這年的初秋,二姊底丈夫害了白喉症;可憐的鄉下人是做夢也想不到什麼血清注射的,隻知請個殺人不用刀的郎中服了些麥冬桔梗湯,僅支持了不滿三天,他便留戀着人間,留戀着妻,留戀着他底斧子和鋸,心中明白而悲痛地離開這世界了!大家都極傷心,連秦順也為他流了不少傷心的恸淚;他就是在秦順底抱扶中斷氣的。
二姊雖不愛他,但她覺得他并不是一個很壞的丈夫;她哭得很利害,兩日夜未進一點兒飲食。
她不是為死者而哭,她隻覺得有許許多多的悲苦與冤抑,使她非痛痛快快地哭出來不可。
至于為什麼,她不知道,也不願意想。
喪事匆匆過去,陳大娘母女依然安穩沉靜地過活,不過三間小小茅屋中稍帶些凄涼情調罷了。
但這情調不久也就淡了,消滅了。
秦順每天總要來安慰她們。
二姊依然是不多說話,隻常用那雙大眼注視着他,極幽邃地,極深遠地。
但秦順不覺失望了。
他每去總要說些兒時的趣事給她們聽,使她們快樂,使她們發笑。
三間茅屋又漸漸充滿了生氣。
那不幸的死者已全被忘卻,就連他臉上那塊疤痕也從大家底記憶中消去了。
二姊還是那樣年青,而且雖同田木匠作了三年的夫婦,并沒有一個孩子,所以,她當然還需要再嫁的。
但陳大娘同她談到打算再招個女婿,她總不同意。
她說她嫁一次不如意的丈夫已經苦夠了,不願再去作第二次的孽。
陳大娘十分知道女兒底心事,并深悔當初不該一意孤行地把女兒嫁給田木匠。
現在哩,她也正計劃着趕快滿足女兒底心願。
一天,二姊在房中悶躺着,她輕輕走來伏在女兒耳畔說,&ldquo你順兄弟可好呢?&rdquo二姊臉紅了,她把面孔背向床裡不答話。
呵,她是如何地渴望着呵!她緊緊地抱住棉被,就像抱住了他一樣。
至于我們底秦順哩,在田木匠死後兩月,他已背地裡同大媽說過,&ldquo大媽!我&mdash&mdash我要二姊!&rdquo 梅家窪雖然很少受所謂禮教的浸薰,但不能一點也不受它底流毒;婦女再嫁是沒有人非難或恥笑的,不過,像有這麼一條法則似地,至少得守過前夫死後一周年。
這也許不是禮教而是迷信吧?然而,在五年前的中秋節後,我們底秦順終于同二姊結婚了。
兩個純潔的靈魂十年摯愛一旦結合,他們是怎樣地滿足,怎樣地快樂,怎樣地甜蜜呵!他底青春之花欣榮地怒放着,她雙頰上的紅暈也漸漸的恢複了。
他是她從小撫愛大的順弟,她是他母親般溫愛的二姊。
秦順結婚後,張先生果然實踐了對他的約言。
他把自己祖茔附近的幾石祭田租與秦順種了,不但不要&ldquo押租&rdquo,還另借了他銅元百仟作買牛與備置農具的費用。
秦順于是帶着妻同嶽母搬到那幽靜的西小莊上,組織起簡單安樂的家庭。
他勤苦地耕作,妻同嶽母勤苦地紡織,大家共同努力開辟幸福的将來。
他是個人生奮鬥的勇力,在梅家窪比任何人都忍勞耐苦,加以妻同嶽母的幫助,在兩年中,他已把欠張先生的債款還清了。
他現在的生活已頗覺裕如,有一頭水牛,一頭毛驢,四隻羊,一群雞鴨,還屯積着十餘石谷子和數石黃豆與小麥,然而,他勤苦如故,一點也不自滿,依然清苦而安适的生活着。
他還是住在那幽靜的西小莊上。
說到家庭,我們底秦順更是個真正幸福者了。
他同妻一直是甜蜜地,甜蜜地愛着;妻現在雖說已是三十歲的人了,但因為生活美滿,依舊留着少年姣好的風韻。
他們結婚第二年便已有了一個小寶貝,現在,那肥胖可愛的小寶貝&mdash&mdash福兒,已将滿四周歲了。
他會喂雞鴨,會呼喚爹爹回家吃飯,還會唱外祖母教的&ldquo小老鼠,上燈台&rdquo的歌。
陳大娘已經很老了,但眼力不壞,還能紡很勻細的紗。
在他們那快樂的小家庭中有了這可愛的老太太,空氣要顯得更融和更親切些。
秦順依然稱她為大媽;他同妻開玩笑時也還是喊她二姊,還要她喊他順兄弟。
每天在就睡以前,大家總要談一會兒閑天;有時,他小福兒在母親懷中嬌憨地睡着,想起自己小時也常在那溫軟的懷中睡的,于是便嘻笑着說,&ldquo起來,讓我睡。
&rdquo接着妻忸怩地笑了,老太太快活地笑了。
尤其是有趣的福兒說,&ldquo媽摟不動你大&mdash&mdash大&mdash&mdash大人!&rdquo惹得大家都大笑起來。
總之:他那小小的家庭,如果說梅家窪是樂園,它就是樂園中的樂園了。
他仍然是同幼年時一樣:溫和,忠厚,靜默。
他内外兩重生活都是真正地愉快,真正地充實;他厚厚的嘴唇上常常浮漾着安然的微笑。
梅家窪的男女老幼都同他親近,一班青年人更有因無因地造出許多他同妻間的故事嘲弄他。
但他總是笑着,并不置辯,因為那使他更有許多甜蜜的回味。
&ldquo秦順真是可愛的好人呵&rdquo,&ldquo秦順真比誰都快樂哩&rdquo,梅家窪的人們都這般說。
池塘中的田雞,禾莖上的紡織娘,牆角田埂畔的蟋蟀,閣閣,吱吱,铮铮,嘈雜地相互争鳴着。
大半輪上弦的皎月,羞怯似地時被空中些微緩緩浮動的灰雲遮蔽。
星星特多;銀河分外清朗;時有一二賊星火箭似地流隕。
微風拂蕩着,枝枝輕擺着,白天的溽暑已漸消失了。
&mdash&mdash這正是秦順同周七弟談話約一月後的一天晚上。
在秦順那小小孤莊上,他同妻,大媽,福兒,都在屋外小稻場裡坐着乘涼。
妻同大媽平常在晚間也要做些工作的,但這天天氣太燠熱了,而且房中的蚊蟲可以伸手抓一把,留聲機似地哼唱着,也實在沒法子做活。
尤其是妻又懷着數月的身孕了,秦順是不讓她苦苦工作的。
相傳月光是可以把人們底皮膚照黑的,妻說怕照黑了福兒&mdash&mdash其實鄉下的兒童就很少白淨的&mdash&mdash她帶他把小竹床放在一棵老柳樹的蔭下坐。
大媽坐着一隻矮腳凳,斜靠在一張小方桌旁;桌上放有盛着柳葉茶的大瓦壺,和兩個吃飯用的粗白碗。
秦順自己哩,他蹬在那草垛旁的石磙上;一隻大黃狗伏卧在他底面前。
草垛左邊拴着他那匹老水牛,正在咕嚓咕嚓地嚼着稻草。
老太太剛講完一個故事,大家都暫時沒話說,靜靜地,靜靜地。
&ldquo呣~~~?,&rdquo院内羊欄裡的羊羔叫了一聲。
&ldquo媽,我底小羊兒也在喊&lsquo媽&rsquo,你聽着沒有?&rdquo小福兒問他底媽媽。
媽媽說聽着了;她在他鼓鼓的小腮苞上親了一下。
&ldquo呵,都看喽!福兒穿花衣裳了。
&rdquo月兒在雲裡躲了半天又露出來,細碎的柳樹影子篩在福兒身上,媽媽這樣說。
福兒頭枕在媽媽腿上,摸弄自己渾圓的小膀背,嬌憨地笑說,&ldquo不是花衣裳,不是花衣裳。
&rdquo &ldquo真的,福兒爹今年也該再給福兒做件花襖兒才是,福兒一年年地高,舊的太小了。
&rdquo老太太是最關心外孫的,女兒一句無意話引出了她底正題。
&ldquo做,一定做;還要給福兒媽做一件哩。
&rdquo秦順擡頭笑看着妻答,他被這月夜幽秘的景色喚起了深思,正回憶着種種甜蜜的往事。
妻柔媚地還他一笑;她那雙美好的大眼,映着月光,似乎也在笑着。
忽然,小莊左邊的白路上,有兩個人影愈漸愈近地走來;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不知這兩位不速之客是何為而至。
大黃狗已開始汪汪地吠起來。
兩人已走到溝外了,一個全是白衣,一個白衫藍褲,面孔看不真切。
&ldquo喂!秦哥在家不?&rdquo兩人中的一個向裡邊招呼,聲音很覺急促。
&ldquo在家,在家,周七弟嗎?請進來。
&mdash&mdash那一位是誰?&rdquo秦順已聽出了是周七弟底聲音,他一面喝叱那匹黃狗不要咬,一面跑了出去。
馴熟的狗知道來的是主人底客,果然不咬了。
妻忙着端闆凳給客坐,秦順也忙着倒了兩碗柳葉茶敬客。
周七弟是最好同秦順開玩笑的,今天又撞見他倆口兒一塊,不知為什麼,倒不嘲弄他們了。
兩位來客的面色都很驚惶,小稻場融融然的空氣驟形緊張起來。
&ldquo不&hellip&hellip不坐!俺們來給你&hellip&hellip你&hellip&hellip你說,不&hellip&hellip不&hellip&hellip不&hellip&hellip不好啦!&rdquo與周七弟同來的那人指手畫腳地大聲說;他是張先生在秦順去後又雇的第二個長工李三,說話本來口吃,驚駭焦急的時候更加利害。
這兩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