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關燈
小
中
大
佛是在窺視世世代代被埋沒在雪裡的憂郁的人家一樣。
在雪裡把精力傾注在手工活上的紡織女工,她們的生活可不像織出來的绉紗那樣爽快。
這個鎮子自然而然地給人一個相當古老的印象。
在記載绉紗的古書裡,也引用了唐代秦韬玉[秦韬玉,唐詩人。
詩以七律見長,《貧女詩》較有名]的詩。
但據說紡織商之所以不願雇傭紡織女工,是因為織一匹绉紗相當費工,在經濟上劃不來。
這樣嘔心瀝血的無名工人,早已長逝。
他們隻留下了這種别緻的绉紗。
夏天穿上有一種涼爽的感覺,成了島村他們奢華的衣着。
這事并不稀奇,但島村卻突然覺得奇怪。
難道凡是充滿誠摯愛情的行動,遲早都會鞭撻人的嗎?島村從“雁木”底下,走到了馬路上。
筆直的長長的市街,很像當年旅館區的街道。
這大概是從溫泉鄉直通過來的一條舊街吧。
木闆葺的屋頂上的橫木條和鋪石,同溫泉鄉也沒有什麼不同。
房檐的柱子投下了淡淡的影子,不知不覺地已近黃昏。
沒有什麼可觀賞的,于是島村又乘火車來到了另一個鎮子。
那裡也和先前那個鎮子不相上下。
島村在那裡也隻是悠然漫步,然後吃了一碗面條,暖和暖和身子而已。
面食店在河岸上。
這條河大概也是從溫泉浴場流過來的。
可以看到尼姑三三兩兩地先後走過橋去。
她們穿着草鞋,其中有的背着圓頂草帽,像是化緣回來的樣子,給人一種小鳥急于歸巢的感覺。
“有不少尼姑打這兒路過吧?”島村問面食店的女人。
“是啊。
這山裡有尼姑庵。
過些時候一下雪,從山裡出來,路就不好走了。
” 在薄暮中,橋那邊的山巒已經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色。
在這北國,每到落葉飄零、寒風蕭瑟的時節,天空老是冷飕飕,陰沉沉的。
那就是快要下雪了。
遠近的高山都變成一片茫茫的白色,這叫做“雲霧環嶽”。
另外,近海處可以聽見海在呼嘯,深山中可以聽到山在嗚咽,這自然的交響猶如遠處傳來的悶雷,這叫做“海吼山鳴”。
看到“雲霧環嶽”,聽見“海吼山鳴”,就知道快要下雪了。
島村想起古書上有過這樣的記載。
島村晚起,躺在床上聽那賞楓遊客唱謠曲[謠曲,日本古典戲曲“能樂”的歌詞]的那天,下了第一場雪。
不知今年是否已經海吼山鳴過了?也許由于島村一個人旅行,在溫泉鄉同駒子接連幽會,不覺間聽覺變得特别敏銳起來,隻要想起海吼山鳴,耳邊就仿佛回蕩着這種遠處的悶雷聲。
“尼姑們這就要深居過冬了。
她們有多少人呢?” “哦,大概很多吧。
” “這麼多尼姑聚到一塊,在冰天雪地裡呆幾個月,不知都在幹些什麼呢?這一帶舊時織绉紗,她們在尼姑庵裡要是也織織就好啦。
” 面食店的女人對島村這席好奇的話,隻是報以微笑。
島村在車站等了将近兩個小時回程的火車。
微弱的陽光沉下去了,一股寒意襲來,猶如星星的寒光,冷飕飕的。
腳闆也覺得透心涼。
漫無目的地跑了一趟,島村又回到了溫泉浴場。
車子駛過那個岔口,一直開到守護神的杉林邊上,眼前出現一間透着亮光的房子,島村不禁松了一口氣。
這是“菊村”小飯館。
三四個藝妓站在門前閑聊天。
他剛想不知駒子在不在,駒子就出現了。
車子突然放慢了速度。
顯然是司機早已了解島村和駒子的關系,有意無意地把車子放慢了。
島村無端回過頭,朝着與駒子相反的方向望去。
島村坐來的那輛汽車的車轍,清晰地留在雪地上,在星光下,意外地拖到很遠的地方。
車子來到了駒子跟前。
隻見駒子剛閉了閉眼睛,冷不防地向汽車撲上來。
車子沒有停下,仍按原先的慢速爬上了坡道。
駒子弓着腰,抓住車門上的把手,跳到車門外的踏闆上。
駒子就像被吸引住似地猛撲了上來,島村覺得仿佛有一種溫暖的東西輕輕地貼近過來,因而他對駒子的這種舉動并沒有感到不自然或者危險。
駒子像要抱住車窗,舉起了一隻胳膊。
袖口滑落下來,露出了長襯衣的顔色。
那色彩透過厚厚的窗玻璃,沁入島村凍僵了的眼睑。
駒子把額頭緊貼在窗玻璃上,尖聲喊道: “到哪兒去了?喂,你到哪兒去了?” “多危險呀,簡直是胡鬧!”島村雖也高聲回答,但卻是一種甜蜜的戲谑。
駒子打開車門,側身倒了進去。
但是,這時車子已經停住,來到山腳下了。
“我說,你到哪兒去了啊?” “嗯,這個……” “哪兒?” “也說不上到哪兒。
” 駒子理了理衣裳下擺,那舉止十足是藝妓的派頭,島村突然覺得有點新奇。
司機坐着一動也不動。
車子已經走到街的盡頭,停了下來。
島村覺得就這樣坐在車上,實在滑稽,于是說道:“下車吧。
” 駒子把手放到島村那隻放在膝頭的手上。
“唉呀,真冷啊!瞧,多冷啊!你為什麼不帶我去呢?”“對,應該帶你去……” “這時候說帶我去,你這人真有意思。
” 駒子歡快地笑着,爬上了有
在雪裡把精力傾注在手工活上的紡織女工,她們的生活可不像織出來的绉紗那樣爽快。
這個鎮子自然而然地給人一個相當古老的印象。
在記載绉紗的古書裡,也引用了唐代秦韬玉[秦韬玉,唐詩人。
詩以七律見長,《貧女詩》較有名]的詩。
但據說紡織商之所以不願雇傭紡織女工,是因為織一匹绉紗相當費工,在經濟上劃不來。
這樣嘔心瀝血的無名工人,早已長逝。
他們隻留下了這種别緻的绉紗。
夏天穿上有一種涼爽的感覺,成了島村他們奢華的衣着。
這事并不稀奇,但島村卻突然覺得奇怪。
難道凡是充滿誠摯愛情的行動,遲早都會鞭撻人的嗎?島村從“雁木”底下,走到了馬路上。
筆直的長長的市街,很像當年旅館區的街道。
這大概是從溫泉鄉直通過來的一條舊街吧。
木闆葺的屋頂上的橫木條和鋪石,同溫泉鄉也沒有什麼不同。
房檐的柱子投下了淡淡的影子,不知不覺地已近黃昏。
沒有什麼可觀賞的,于是島村又乘火車來到了另一個鎮子。
那裡也和先前那個鎮子不相上下。
島村在那裡也隻是悠然漫步,然後吃了一碗面條,暖和暖和身子而已。
面食店在河岸上。
這條河大概也是從溫泉浴場流過來的。
可以看到尼姑三三兩兩地先後走過橋去。
她們穿着草鞋,其中有的背着圓頂草帽,像是化緣回來的樣子,給人一種小鳥急于歸巢的感覺。
“有不少尼姑打這兒路過吧?”島村問面食店的女人。
“是啊。
這山裡有尼姑庵。
過些時候一下雪,從山裡出來,路就不好走了。
” 在薄暮中,橋那邊的山巒已經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色。
在這北國,每到落葉飄零、寒風蕭瑟的時節,天空老是冷飕飕,陰沉沉的。
那就是快要下雪了。
遠近的高山都變成一片茫茫的白色,這叫做“雲霧環嶽”。
另外,近海處可以聽見海在呼嘯,深山中可以聽到山在嗚咽,這自然的交響猶如遠處傳來的悶雷,這叫做“海吼山鳴”。
看到“雲霧環嶽”,聽見“海吼山鳴”,就知道快要下雪了。
島村想起古書上有過這樣的記載。
島村晚起,躺在床上聽那賞楓遊客唱謠曲[謠曲,日本古典戲曲“能樂”的歌詞]的那天,下了第一場雪。
不知今年是否已經海吼山鳴過了?也許由于島村一個人旅行,在溫泉鄉同駒子接連幽會,不覺間聽覺變得特别敏銳起來,隻要想起海吼山鳴,耳邊就仿佛回蕩着這種遠處的悶雷聲。
“尼姑們這就要深居過冬了。
她們有多少人呢?” “哦,大概很多吧。
” “這麼多尼姑聚到一塊,在冰天雪地裡呆幾個月,不知都在幹些什麼呢?這一帶舊時織绉紗,她們在尼姑庵裡要是也織織就好啦。
” 面食店的女人對島村這席好奇的話,隻是報以微笑。
島村在車站等了将近兩個小時回程的火車。
微弱的陽光沉下去了,一股寒意襲來,猶如星星的寒光,冷飕飕的。
腳闆也覺得透心涼。
漫無目的地跑了一趟,島村又回到了溫泉浴場。
車子駛過那個岔口,一直開到守護神的杉林邊上,眼前出現一間透着亮光的房子,島村不禁松了一口氣。
這是“菊村”小飯館。
三四個藝妓站在門前閑聊天。
他剛想不知駒子在不在,駒子就出現了。
車子突然放慢了速度。
顯然是司機早已了解島村和駒子的關系,有意無意地把車子放慢了。
島村無端回過頭,朝着與駒子相反的方向望去。
島村坐來的那輛汽車的車轍,清晰地留在雪地上,在星光下,意外地拖到很遠的地方。
車子來到了駒子跟前。
隻見駒子剛閉了閉眼睛,冷不防地向汽車撲上來。
車子沒有停下,仍按原先的慢速爬上了坡道。
駒子弓着腰,抓住車門上的把手,跳到車門外的踏闆上。
駒子就像被吸引住似地猛撲了上來,島村覺得仿佛有一種溫暖的東西輕輕地貼近過來,因而他對駒子的這種舉動并沒有感到不自然或者危險。
駒子像要抱住車窗,舉起了一隻胳膊。
袖口滑落下來,露出了長襯衣的顔色。
那色彩透過厚厚的窗玻璃,沁入島村凍僵了的眼睑。
駒子把額頭緊貼在窗玻璃上,尖聲喊道: “到哪兒去了?喂,你到哪兒去了?” “多危險呀,簡直是胡鬧!”島村雖也高聲回答,但卻是一種甜蜜的戲谑。
駒子打開車門,側身倒了進去。
但是,這時車子已經停住,來到山腳下了。
“我說,你到哪兒去了啊?” “嗯,這個……” “哪兒?” “也說不上到哪兒。
” 駒子理了理衣裳下擺,那舉止十足是藝妓的派頭,島村突然覺得有點新奇。
司機坐着一動也不動。
車子已經走到街的盡頭,停了下來。
島村覺得就這樣坐在車上,實在滑稽,于是說道:“下車吧。
” 駒子把手放到島村那隻放在膝頭的手上。
“唉呀,真冷啊!瞧,多冷啊!你為什麼不帶我去呢?”“對,應該帶你去……” “這時候說帶我去,你這人真有意思。
” 駒子歡快地笑着,爬上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