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節
關燈
小
中
大
島村頭一次觸到這麼冰涼的頭發,不覺吃了一驚。
他覺得也許這不是由于天氣寒冷,而是這類頭發本身就是這樣的緣故,所以也就不由得定睛細細打量一番。
女子卻在被爐支架上屈指數起數來,數個沒完沒了。
“你在數什麼?” 他問過之後,女子仍舊默默地屈指數了好一陣子。
“那是五月二十三日。
” “是嗎,你是在數日子呐?七、八月連着都是大月嘛。
” “哦,第一百九十九天。
正好是第一百九十九天。
” “你怎能記得那麼清楚是五月二十三日呢?” “隻要翻翻日記就知道了。
” “日記?你記日記?” “嗯。
翻閱舊日記是我的樂趣啊。
不論什麼都不加隐瞞地如實記載下來,連自己讀起來都覺得難為情哩。
” “什麼時候開始的?” “去東京陪酒前不久。
那陣子手頭錢不富裕,自己買不起日記本,隻好花兩三分錢買來一本雜記本,然後用規尺劃上細格,也許是鉛筆削得很尖,劃出來的線整齊美觀極了。
所以從本子上角到下角,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小字。
等到自己買得起日記本,反而不行了,用起來很浪費。
就說練字吧,本來常在舊報紙上寫,現在就直接在成卷的信紙上寫羅。
” “沒有間斷過嗎?” “嗯。
十六歲記的和今年記的最有意思。
每次赴宴回來,換上睡衣就記。
不是回來得很晚嗎,每每寫到一半就睡着了,有些地方現在還看得出來。
” “是嗎?” “不過,不是天天都記,也有間歇的時候。
在這山溝溝裡,所謂出席宴會,還不是老一套?今年隻買到那種每頁都帶年月日的,不合适。
因為有時一下筆就寫得很長。
” 比起日記來,島村格外感動的是:她從十六歲起就把讀過的小說一一做了筆記,因此雜記本已經有十冊之多。
“把感想都寫下來了嗎?” “我寫不了什麼感想,隻是記記标題、作者和書中人物,以及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
” “光記這些有什麼意思呢?” “沒法子呀。
” “完全是一種徒勞嘛。
” “是啊。
”女子滿不在乎地朗聲回答,然後直勾勾地望着島村。
島村不知為什麼,很想再強調一聲“完全是一種徒勞嘛”,就在此時,雪夜的甯靜沁人肺腑,那是因為被女子吸引住了。
他明知對于這女子來說不會是徒勞的,卻劈頭給她一句“徒勞”。
這樣說過之後,反而覺得她的存在變得更加純真了。
這個女子談到小說的事,聽起來仿佛同日常所用的“文學”兩字毫不相關。
看來這村莊人們之間的情誼,也隻是交換着看看婦女雜志而已,除此之外,就完全是孤孤單單地各看各的書了。
沒有選擇,也不求甚解,隻要在客棧的客廳等處發現小說或雜志,借來就翻閱。
她憑記憶所列舉的新作家的名字,有不少是島村所不知道的。
聽她的口氣,像是在談論遙遠的外國文學,帶着一種凄涼的調子,同毫無貪欲的叫化子一樣。
島村心想:這恐怕同自己憑借洋書上的圖片和文字,幻想出遙遠的西方舞蹈的情況差不多吧。
她好像幾個月才盼來了這樣的話伴,又饒有興味地談起不曾看過的電影和戲劇。
一百九十九天以前,那時她也熱衷過這類談話,難道她忘記了自己曾情不自禁地投到島村懷裡的那股勁頭了嗎?此時此刻她仿佛又因自己所描述的事物而連身體都變得熱乎起來了。
但是,看上去她那種對城市事物的憧憬,現在已隐藏在純樸的絕望之中,變成一種天真的夢想。
他強烈地感到:她這種情感與其說帶有城市敗北者的那種傲慢的不滿,不如說是一種單純的徒勞。
她自己沒有顯露出落寞的樣子,然而在島村的眼裡,卻成了難以想象的哀愁。
如果一味沉溺在這種思緒裡,連島村自己恐怕也要陷入缥缈的感傷之中,以為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徒勞。
但是,山中的冷空氣,把眼前這個女子臉上的紅暈浸染得更加豔麗了。
不管怎樣,島村總算是重新評價了她。
然而今天對方已當了藝妓,他反倒難以啟齒了。
那時她酩酊大醉,懊悔自己的胳臂麻木不仁,下死勁地咬住胳膊肘,嚷道: “這是什麼玩意兒!他媽的,媽的!我累極了,這是什麼玩意兒!” 她腳跟站不穩,搖晃兩下便栽倒在地上了。
他覺得也許這不是由于天氣寒冷,而是這類頭發本身就是這樣的緣故,所以也就不由得定睛細細打量一番。
女子卻在被爐支架上屈指數起數來,數個沒完沒了。
“你在數什麼?” 他問過之後,女子仍舊默默地屈指數了好一陣子。
“那是五月二十三日。
” “是嗎,你是在數日子呐?七、八月連着都是大月嘛。
” “哦,第一百九十九天。
正好是第一百九十九天。
” “你怎能記得那麼清楚是五月二十三日呢?” “隻要翻翻日記就知道了。
” “日記?你記日記?” “嗯。
翻閱舊日記是我的樂趣啊。
不論什麼都不加隐瞞地如實記載下來,連自己讀起來都覺得難為情哩。
” “什麼時候開始的?” “去東京陪酒前不久。
那陣子手頭錢不富裕,自己買不起日記本,隻好花兩三分錢買來一本雜記本,然後用規尺劃上細格,也許是鉛筆削得很尖,劃出來的線整齊美觀極了。
所以從本子上角到下角,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小字。
等到自己買得起日記本,反而不行了,用起來很浪費。
就說練字吧,本來常在舊報紙上寫,現在就直接在成卷的信紙上寫羅。
” “沒有間斷過嗎?” “嗯。
十六歲記的和今年記的最有意思。
每次赴宴回來,換上睡衣就記。
不是回來得很晚嗎,每每寫到一半就睡着了,有些地方現在還看得出來。
” “是嗎?” “不過,不是天天都記,也有間歇的時候。
在這山溝溝裡,所謂出席宴會,還不是老一套?今年隻買到那種每頁都帶年月日的,不合适。
因為有時一下筆就寫得很長。
” 比起日記來,島村格外感動的是:她從十六歲起就把讀過的小說一一做了筆記,因此雜記本已經有十冊之多。
“把感想都寫下來了嗎?” “我寫不了什麼感想,隻是記記标題、作者和書中人物,以及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
” “光記這些有什麼意思呢?” “沒法子呀。
” “完全是一種徒勞嘛。
” “是啊。
”女子滿不在乎地朗聲回答,然後直勾勾地望着島村。
島村不知為什麼,很想再強調一聲“完全是一種徒勞嘛”,就在此時,雪夜的甯靜沁人肺腑,那是因為被女子吸引住了。
他明知對于這女子來說不會是徒勞的,卻劈頭給她一句“徒勞”。
這樣說過之後,反而覺得她的存在變得更加純真了。
這個女子談到小說的事,聽起來仿佛同日常所用的“文學”兩字毫不相關。
看來這村莊人們之間的情誼,也隻是交換着看看婦女雜志而已,除此之外,就完全是孤孤單單地各看各的書了。
沒有選擇,也不求甚解,隻要在客棧的客廳等處發現小說或雜志,借來就翻閱。
她憑記憶所列舉的新作家的名字,有不少是島村所不知道的。
聽她的口氣,像是在談論遙遠的外國文學,帶着一種凄涼的調子,同毫無貪欲的叫化子一樣。
島村心想:這恐怕同自己憑借洋書上的圖片和文字,幻想出遙遠的西方舞蹈的情況差不多吧。
她好像幾個月才盼來了這樣的話伴,又饒有興味地談起不曾看過的電影和戲劇。
一百九十九天以前,那時她也熱衷過這類談話,難道她忘記了自己曾情不自禁地投到島村懷裡的那股勁頭了嗎?此時此刻她仿佛又因自己所描述的事物而連身體都變得熱乎起來了。
但是,看上去她那種對城市事物的憧憬,現在已隐藏在純樸的絕望之中,變成一種天真的夢想。
他強烈地感到:她這種情感與其說帶有城市敗北者的那種傲慢的不滿,不如說是一種單純的徒勞。
她自己沒有顯露出落寞的樣子,然而在島村的眼裡,卻成了難以想象的哀愁。
如果一味沉溺在這種思緒裡,連島村自己恐怕也要陷入缥缈的感傷之中,以為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徒勞。
但是,山中的冷空氣,把眼前這個女子臉上的紅暈浸染得更加豔麗了。
不管怎樣,島村總算是重新評價了她。
然而今天對方已當了藝妓,他反倒難以啟齒了。
那時她酩酊大醉,懊悔自己的胳臂麻木不仁,下死勁地咬住胳膊肘,嚷道: “這是什麼玩意兒!他媽的,媽的!我累極了,這是什麼玩意兒!” 她腳跟站不穩,搖晃兩下便栽倒在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