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回 顧曲看奇人随聲喝彩 驚寒憐知己寄字贈袍
關燈
小
中
大
當日梁寒山高興了一陣,那信就收在自己寫字台一個抽鬥裡,未肯和平常的信一樣,看畢就扔到字紙簍裡去。
而且自己想着,人家既來了信,若是不回複人家一聲,人家一定又要疑到自己搭架子,不愛理人,那如何使得,應當再回複一封信才是。
于是又寫了一封信道: 梅仙女士文鑒: 承惠複音,足見謙懷。
高明二字,絕非如下走其人所能當。
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則文字間之磋商,有足貢一得者,固不敢辭也,如有佳章,能以快先睹否,日望之矣,即頌文祺。
梁寒山頓首。
信寫好了,記得今天晚上,大街上有夜市,可以逛逛夜市,買點零碎東西,順便就把這封信送到郵務局信箱子裡去,那末,明日上午就可到了。
算計得不錯,披上大衣,便去逛夜市。
到了街上,且先将信送到郵務局去,然後再逛夜市。
送信之後,一看夜市上,隻有幾處零件攤,襪子攤,點了一盞淡黃色的玻璃罩燈,放在馬路邊的高坡便道上。
守攤子的人,都穿了臃而且腫的老羊皮袍子,戴着那一頂口袋式的兜頭帽,籠了袖子,縮着脖子,便轉着身軀,隻管跳腳,那意思,以為這也是一種運動,可以借此取取暖。
大街上,雖然還有些來往的人,無如這時已交四九寒天,沒有多少人在路上停留的,因此有幾個夜攤子,已經有人在那裡收拾了。
梁寒山是為逛夜市來的,倒也不能不看看,于是繞上便道,沿着攤子看去。
隻看了一個攤子,一陣西北風,帶了許多沙子,蓋頭蓋臉,撲将過來,眼睛不由自主的,就會閉上。
大衣鼓住了風,好像有許多人要把自己來推倒一樣。
縮着脖子,打了一個寒噤,這實不能再逛了。
看見街邊有車,跳上車就讓車夫拉了走。
到了家裡,一推屋子門進去,覺得便有一陣熱氣迎面而來。
及脫了大衣坐定,趕忙就抽手絹,揩摸清水似的冷鼻涕。
立刻兩隻耳朵又燒又癢。
這正是剛才冷得過分了,一到熱屋子裡,有一種熱的反應。
這一封平信發出去,其實不過普通的酬酢,然而這一趟辛苦,未免犧牲太大了。
梁寒山總算有一點經驗,知道縱然有回信,次日也是不能到的,也沒有等候回信。
那邊應該是次日下午收到,下午回信,便馬上投到郵局,也是次日下午投到。
一來一往,這就是三天了。
但是他所猜的,也不完全對,因為次天一早,回信就來了。
自從這天起,每隔一天,彼此就一封信來往。
信上先是說些客氣話,後來就由客氣話談到文學的問題上去,實行攻錯起來。
在每日的正午十二點半鐘的時候,有一個送信的郵差,要走大門口過去。
若是第一天張梅仙沒有信來,在第二天正午的時候,門鈴一響,梁寒山就會親自跑到大門口去開門,三次準有兩次是碰到那個郵差送信來。
這樣的過去了兩個星期,梁寒山差不多收到張梅仙有七八封信,除了最先兩封信外,其餘的信,都是梁寒山到大門口來,在郵差手上接了過去的。
這一天,正下了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院子裡的雪層,積到有一尺多厚。
梁寒山關了書房門,正對了火爐子看書。
忽然聽到一陣門鈴響,擡頭看壁上的挂鐘時,正是十二點半。
心裡想着這是郵差到了,丢了書本,馬上開着門就向外跑。
因為院子裡久沒有人來往,雪層沒有破壞。
梁寒山糊裡糊塗,向院子裡就走,兩隻腳插進雪裡,雪就蓋過腳踝以上。
但也顧不得了,一直搶到大門口去開門。
門一開了,果然是那穿着綠色衣服的郵差。
但一見梁寒山,手裡遞過一封信來,笑道:&ldquo梁先生,您猜得真準,我每回送了這扶秀女學的信來,總是您自己接了去。
&rdquo 梁寒山道:&ldquo誰說的,我向來就随便,什麼事自己也可以做。
不過你從前沒有留心過,就以為我沒有收過信罷了。
&rdquo 郵差笑道:&ldquo也許是沒有鬧清,好大雪,您進去瞧信吧。
回見。
&rdquo 說着,點了一點頭,踏着雪走了。
梁寒山拿信回了書房,不覺想起郵差的話來,郵差說,您進去瞧信吧。
這分明是他都知道自己等着這信看了。
這種舉動,讓郵差知道了,又何況他人,這樣一來,自明日起,以後不必自己去開大門接信了。
他決定了,到了次日十二點半鐘,自己就不去開大門。
偏是這天聽差又不在家,門鈴響了一陣又響一陣,不由自主的,又跑了出去開門。
開門來可不是郵差,郵差之外,還又另站着一個人,乃是賈叔遙。
梁寒山和賈叔遙打招呼,就沒有理郵差。
郵差笑道:&ldquo梁先生,明兒見。
&rdquo 說畢,他笑着去了。
梁寒山對賈叔遙道:&ldquo天還沒晴,滿地堆着積雪,為什麼跑了來?&rdquo 賈叔遙道:&ldquo我是乘雪訪友,不讓古人呢。
&rdquo 梁寒山道:&ldquo惟其是這樣,所以我親自來開門,以表示歡迎。
&rdquo 賈叔遙一邊跟随着進去,一邊笑道:&ldquo你是歡迎我的嗎?你是歡迎郵差先生吧?&rdquo 梁寒山引他進了客廳,卻把手上的信一揚道:&ldquo一封本城發的平信罷了,我歡迎什麼呢?&rdquo 說着将信向袋裡一揣。
賈叔遙原沒有注意他收到一封什麼信,他這樣收藏,賈叔遙倒怪起來了,笑道:&ldquo我并不管你那什麼信,我是來讨債的。
&rdquo 梁寒山道:&ldquo我這人做事實在大意,三塊五塊的臨時借了人家的錢,事後總是忘了,真對不住。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不是那種債,是一位女朋友的債呢!你真善忘啊,由此可見你對朋友容易失信了。
&rdquo 這樣一說,梁寒山更不懂了,忙問是什麼女朋友債?賈叔遙道:&ldquo你是真不記得,還是假不記得呢?若是假不記得,或者你是不得已而推诿,猶有可說,若是真不記得,我就不能恕你了。
&rdquo 梁寒山用手摸着額頂,想了一想,笑着搖了搖頭道:&ldquo你不必怨我吧,我是真不記得。
&rdquo 賈叔遙就拿了梁寒山桌上的紙筆,行書帶草地寫了一個茶杯口大的鳳字,提了紙角,向着梁寒山一揚。
梁寒山偏着頭,望了那個字,出了一會神,将手又搔了一搔頭發笑道:&ldquo不行,我還是記不起來,朋友中沒有一個叫鳳字的。
&rdquo 賈叔遙笑道:&ldquo了不得,你真是把我這件事忘了!&rdquo 于是索性把那鳳字寫成了四個字,鳴鳳樓主。
梁寒山一拍着桌子,哦了一聲道:&ldquo原來說的是這件事,我明白了。
鳴風樓主不是金飛霞的别号嗎?你為了她,不是填一阕《鳳凰台上憶吹箫》要我給你斟酌斟酌嗎?這一阕詞,我看了一看很是不錯,就是下半阕起首兩個字,有點不渾成,本來這兩個字是起句,又要葉韻,原不容易的,你隻把那兩個字,換一換就大可用了。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你是把我原稿丢了,打算給我一頂高帽子戴,就過去了呢!恐怕你看都不曾看哩。
你且說,我原稿是哪個字不妥?&rdquo 梁寒山笑道:&ldquo這真對不住,當那天我看過了你的尊稿以後,恰好接連有幾件事發生,把你這稿子忙中一塞,就塞掉了。
事後要找,可找不出。
不過&hellip&hellip&rdquo 賈叔遙笑道:&ldquo這完全是推托之詞了。
我不管那些,你既然丢了,你得賠償我的損失。
&rdquo 梁寒山笑道:&ldquo你又何必說什麼賠償損失的話呢,你就是指定了我做,我也義不容辭啊。
不過既然是為鳴鳳樓主而作,你能不能介紹鳴鳳樓主和我認識認識呢?&rdquo 賈叔遙道:&ldquo難道你還沒有見過她?&rdquo 梁寒山道:&ldquo見是見過,不過在台下和其他看戲的人一樣所看見的,那有什麼為奇。
&rd
而且自己想着,人家既來了信,若是不回複人家一聲,人家一定又要疑到自己搭架子,不愛理人,那如何使得,應當再回複一封信才是。
于是又寫了一封信道: 梅仙女士文鑒: 承惠複音,足見謙懷。
高明二字,絕非如下走其人所能當。
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則文字間之磋商,有足貢一得者,固不敢辭也,如有佳章,能以快先睹否,日望之矣,即頌文祺。
梁寒山頓首。
信寫好了,記得今天晚上,大街上有夜市,可以逛逛夜市,買點零碎東西,順便就把這封信送到郵務局信箱子裡去,那末,明日上午就可到了。
算計得不錯,披上大衣,便去逛夜市。
到了街上,且先将信送到郵務局去,然後再逛夜市。
送信之後,一看夜市上,隻有幾處零件攤,襪子攤,點了一盞淡黃色的玻璃罩燈,放在馬路邊的高坡便道上。
守攤子的人,都穿了臃而且腫的老羊皮袍子,戴着那一頂口袋式的兜頭帽,籠了袖子,縮着脖子,便轉着身軀,隻管跳腳,那意思,以為這也是一種運動,可以借此取取暖。
大街上,雖然還有些來往的人,無如這時已交四九寒天,沒有多少人在路上停留的,因此有幾個夜攤子,已經有人在那裡收拾了。
梁寒山是為逛夜市來的,倒也不能不看看,于是繞上便道,沿着攤子看去。
隻看了一個攤子,一陣西北風,帶了許多沙子,蓋頭蓋臉,撲将過來,眼睛不由自主的,就會閉上。
大衣鼓住了風,好像有許多人要把自己來推倒一樣。
縮着脖子,打了一個寒噤,這實不能再逛了。
看見街邊有車,跳上車就讓車夫拉了走。
到了家裡,一推屋子門進去,覺得便有一陣熱氣迎面而來。
及脫了大衣坐定,趕忙就抽手絹,揩摸清水似的冷鼻涕。
立刻兩隻耳朵又燒又癢。
這正是剛才冷得過分了,一到熱屋子裡,有一種熱的反應。
這一封平信發出去,其實不過普通的酬酢,然而這一趟辛苦,未免犧牲太大了。
梁寒山總算有一點經驗,知道縱然有回信,次日也是不能到的,也沒有等候回信。
那邊應該是次日下午收到,下午回信,便馬上投到郵局,也是次日下午投到。
一來一往,這就是三天了。
但是他所猜的,也不完全對,因為次天一早,回信就來了。
自從這天起,每隔一天,彼此就一封信來往。
信上先是說些客氣話,後來就由客氣話談到文學的問題上去,實行攻錯起來。
在每日的正午十二點半鐘的時候,有一個送信的郵差,要走大門口過去。
若是第一天張梅仙沒有信來,在第二天正午的時候,門鈴一響,梁寒山就會親自跑到大門口去開門,三次準有兩次是碰到那個郵差送信來。
這樣的過去了兩個星期,梁寒山差不多收到張梅仙有七八封信,除了最先兩封信外,其餘的信,都是梁寒山到大門口來,在郵差手上接了過去的。
這一天,正下了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院子裡的雪層,積到有一尺多厚。
梁寒山關了書房門,正對了火爐子看書。
忽然聽到一陣門鈴響,擡頭看壁上的挂鐘時,正是十二點半。
心裡想着這是郵差到了,丢了書本,馬上開着門就向外跑。
因為院子裡久沒有人來往,雪層沒有破壞。
梁寒山糊裡糊塗,向院子裡就走,兩隻腳插進雪裡,雪就蓋過腳踝以上。
但也顧不得了,一直搶到大門口去開門。
門一開了,果然是那穿着綠色衣服的郵差。
但一見梁寒山,手裡遞過一封信來,笑道:&ldquo梁先生,您猜得真準,我每回送了這扶秀女學的信來,總是您自己接了去。
&rdquo 梁寒山道:&ldquo誰說的,我向來就随便,什麼事自己也可以做。
不過你從前沒有留心過,就以為我沒有收過信罷了。
&rdquo 郵差笑道:&ldquo也許是沒有鬧清,好大雪,您進去瞧信吧。
回見。
&rdquo 說着,點了一點頭,踏着雪走了。
梁寒山拿信回了書房,不覺想起郵差的話來,郵差說,您進去瞧信吧。
這分明是他都知道自己等着這信看了。
這種舉動,讓郵差知道了,又何況他人,這樣一來,自明日起,以後不必自己去開大門接信了。
他決定了,到了次日十二點半鐘,自己就不去開大門。
偏是這天聽差又不在家,門鈴響了一陣又響一陣,不由自主的,又跑了出去開門。
開門來可不是郵差,郵差之外,還又另站着一個人,乃是賈叔遙。
梁寒山和賈叔遙打招呼,就沒有理郵差。
郵差笑道:&ldquo梁先生,明兒見。
&rdquo 說畢,他笑着去了。
梁寒山對賈叔遙道:&ldquo天還沒晴,滿地堆着積雪,為什麼跑了來?&rdquo 賈叔遙道:&ldquo我是乘雪訪友,不讓古人呢。
&rdquo 梁寒山道:&ldquo惟其是這樣,所以我親自來開門,以表示歡迎。
&rdquo 賈叔遙一邊跟随着進去,一邊笑道:&ldquo你是歡迎我的嗎?你是歡迎郵差先生吧?&rdquo 梁寒山引他進了客廳,卻把手上的信一揚道:&ldquo一封本城發的平信罷了,我歡迎什麼呢?&rdquo 說着将信向袋裡一揣。
賈叔遙原沒有注意他收到一封什麼信,他這樣收藏,賈叔遙倒怪起來了,笑道:&ldquo我并不管你那什麼信,我是來讨債的。
&rdquo 梁寒山道:&ldquo我這人做事實在大意,三塊五塊的臨時借了人家的錢,事後總是忘了,真對不住。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不是那種債,是一位女朋友的債呢!你真善忘啊,由此可見你對朋友容易失信了。
&rdquo 這樣一說,梁寒山更不懂了,忙問是什麼女朋友債?賈叔遙道:&ldquo你是真不記得,還是假不記得呢?若是假不記得,或者你是不得已而推诿,猶有可說,若是真不記得,我就不能恕你了。
&rdquo 梁寒山用手摸着額頂,想了一想,笑着搖了搖頭道:&ldquo你不必怨我吧,我是真不記得。
&rdquo 賈叔遙就拿了梁寒山桌上的紙筆,行書帶草地寫了一個茶杯口大的鳳字,提了紙角,向着梁寒山一揚。
梁寒山偏着頭,望了那個字,出了一會神,将手又搔了一搔頭發笑道:&ldquo不行,我還是記不起來,朋友中沒有一個叫鳳字的。
&rdquo 賈叔遙笑道:&ldquo了不得,你真是把我這件事忘了!&rdquo 于是索性把那鳳字寫成了四個字,鳴鳳樓主。
梁寒山一拍着桌子,哦了一聲道:&ldquo原來說的是這件事,我明白了。
鳴風樓主不是金飛霞的别号嗎?你為了她,不是填一阕《鳳凰台上憶吹箫》要我給你斟酌斟酌嗎?這一阕詞,我看了一看很是不錯,就是下半阕起首兩個字,有點不渾成,本來這兩個字是起句,又要葉韻,原不容易的,你隻把那兩個字,換一換就大可用了。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你是把我原稿丢了,打算給我一頂高帽子戴,就過去了呢!恐怕你看都不曾看哩。
你且說,我原稿是哪個字不妥?&rdquo 梁寒山笑道:&ldquo這真對不住,當那天我看過了你的尊稿以後,恰好接連有幾件事發生,把你這稿子忙中一塞,就塞掉了。
事後要找,可找不出。
不過&hellip&hellip&rdquo 賈叔遙笑道:&ldquo這完全是推托之詞了。
我不管那些,你既然丢了,你得賠償我的損失。
&rdquo 梁寒山笑道:&ldquo你又何必說什麼賠償損失的話呢,你就是指定了我做,我也義不容辭啊。
不過既然是為鳴鳳樓主而作,你能不能介紹鳴鳳樓主和我認識認識呢?&rdquo 賈叔遙道:&ldquo難道你還沒有見過她?&rdquo 梁寒山道:&ldquo見是見過,不過在台下和其他看戲的人一樣所看見的,那有什麼為奇。
&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