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鴉片禍害
關燈
小
中
大
幾乎都是少不了的。
一是許崇智,蔣曾在他手下當過參謀長。
每次給許崇智送款子,蔣都是派李鴻基去。
李曾當過許的軍需處長,跟蔣是同事。
另一個人是杜月笙,蔣介石跟他關系密切,不同尋常。
逢到年節,蔣總要送錢犒賞杜月笙手下的大小流氓。
每次都由李鴻基出面,托上海辦事處主任吳志剛轉交。
農民銀行實際上成了蔣介石的私人銀行。
煙禁愈嚴,煙禍愈烈 舊社會有一句俗話叫做&ldquo私鹽越禁越好販&rdquo。
舊社會還有一句俗話,叫做&ldquo私煙越禁越好賣&rdquo。
禁煙越是喊得兇、查得緊、罰得重,私種、私販越是猖獗,煙土生意越是興旺,&ldquo煙官&rdquo越是可以借禁煙漁利,&ldquo禁政&rdquo的弊端越是嚴重。
私種、私販煙者就怕煙官不貪,不怕煙官索賄。
煙官受了賄,私種、私販煙土就有了護符。
不少煙官本來就是貪贓奸吏。
他們的官位或是用錢買來,或是通過關系得到。
據《中國黑幕大觀》透露,&ldquo禁煙狂熱之時&rdquo,某些省份公開出賣禁煙局長官職。
按油水多少标價,上等大洋2000元,中等1000元,下等500元。
公然收受,不顧廉恥。
有些人買得禁煙局長後,便出賣禁煙調查員的職位。
根據地段的&ldquo肥瘠&rdquo,定價錢多寡。
&ldquo以金錢買得差缺,安得不以金錢為目的?&rdquo 所以煙官們一上台,唯此為大的事情便是千方百計撈錢。
好多煙官,本身就是大煙商,或出身鴉片世家,故利用鴉片發财,對他們來說,是熟門熟路。
如上海禁煙督察處長鄭壽芝,為上海鴉片巨商鄭氏後代。
因潮州煙商在上海勢力衰微,鄭壽芝便轉而在上海交易所進行投機活動。
1933年,南昌行營秘書長楊永泰向蔣介石提出以禁煙為名,實行全國鴉片專賣的&ldquo禁煙督察&rdquo計劃時,鄭壽芝曾參與策劃。
軍事委員會禁煙督察處成立後,楊永泰将鄭壽芝安插到上海禁煙督察處。
鄭到任後,将一幫潮州煙商拉入禁煙督察處。
上海禁煙督察處下設采辦商12家,多由過去法租界12家潮州土行老闆負責;上海華界各街道分設土膏行、土膏店和售吸所,其中不少由潮州煙商掌管。
督察處規定,各個土膏店和售吸所每承銷10兩煙土,必須上交煙灰(可供再次吸用,或摻入煙土吸用)4兩。
所以有人說:&ldquo所謂禁煙督察處是一個刻毒老辣的鴉片煙商大集團&rdquo。
再如廣西梧州禁煙督察局,有一任局長叫陸炎,是個煙幫頭子。
曾是桂系首領之一的黃紹竑回憶說:&ldquo用煙幫頭子做禁煙督察局局長,豈不是對&lsquo禁煙&rsquo的諷刺?的确那時中國各地的所謂&lsquo禁煙&rsquo措施都是對禁煙的諷刺,有幾個當禁煙局長的人是不抽大煙的呢?更沒有一個人不是借着禁煙為名而籌經費充腰包的。
&rdquo 據說陸炎在禁煙督察局長任内得了港币50多萬元(一說10多萬元)。
白崇禧将陸炎扣起來,要他交出這50萬港币。
陸炎不交,且口氣很硬,白崇禧下不了台,于是以&ldquo謀叛有證&rdquo的罪名,将陸炎處決。
越是有利的事,煙官們越要去鑽。
煙商們就利用這一點,用&ldquo包袱&rdquo、&ldquo熟性&rdquo(賄賂)将其擊中。
有個姓梁的人,于1937年任廣東省瓊山縣查禁委員。
他才到海口市,就有幾批曾開辦過煙館的商人找到旅館,向梁請求承辦瓊山全縣的鴉片售吸所。
并對梁暗示,隻要梁點個頭,他們會送&ldquo熟性&rdquo的。
有些煙商每月願出&ldquo熟性&rdquo800元。
有些商人表示,僅承辦海口市和府城兩處售吸所,每月可給&ldquo熟性&rdquo600元,承辦縣内其他各市售吸所,&ldquo熟性&rdquo另給。
還有的商人說,隻要縣查禁委員與他們合作(實即做他們的後台),由他們承辦售吸所,賺得的利潤,可與縣查禁委員平分。
姓梁的人經過考慮,決定交由土膏店的商人承辦,并就&ldquo熟性&rdquo當面議定兩點(給區查禁委員的&ldquo熟性&rdquo另有規定): 1、每月頭三日内,承辦售吸所的商人必須送給查禁委員800元,不得借故拖延。
這是定期&ldquo熟性&rdquo。
2、土膏店每煎一次煙膏(每月至少要煎7次),必須送查禁委員&ldquo茶水費&rdquo50元,另送純淨煙膏(不摻煙料)一茶杯(約3兩),供查禁委員&ldquo應酬賓客&rdquo之用。
送過&ldquo茶水費&rdquo等,可免查禁委員到場監督、檢驗煎膏,土膏店摻假就方便了。
當時瓊山縣查禁委員每月可撈到1000多元。
而台山縣查禁委員黃開成撈的就更多了。
他串通煙商舞弊,包庇、縱容煙商出售紅丸,每月可得3000多元錢。
有些大煙官不是幾百元、幾千元錢所能買通的,得下大本錢。
而一旦買通,那作用非小小煙官可比。
有一次,國民黨中央禁煙總辦黃天民到成都,四川的大煙商曾俊臣向他請求,四川的煙商受上海、湖北、廣東、貴州煙幫的壓制、排擠,請他給四川煙商以扶持,讓他們在進出口稅方面享受跟上海、湖北、貴州等地煙商同等的待遇。
(四川煙土出川,每擔納出口稅300元;進入湖北,又須交納進口稅1020元。
而貴州煙土運出黔省,每擔出口稅僅100元;入湖北境,進口稅實際隻800元。
因而成本比川土低得多。
) 因&ldquo手續&rdquo沒有到堂,黃天民打官腔,不給四川煙商照顧。
又有一次,黃天民在漢口故意刁難曾俊臣。
曾俊臣在漢口積壓鴉片兩萬多擔,銷路被漢口幫壓住。
他玩了一個手法,以每擔1400元到1700元的價格,買進600擔貨,把行市造動起來。
等煙價升到2000多元時,便以2300元一擔的高價,把存貨一齊抛出。
而正當曾俊臣出手買貨、行市上漲時,黃天民以中央禁煙總辦名義通知各銀行不要對曾俊臣做押款,在資金上卡曾俊臣脖子。
曾俊臣跟黃天民打了兩次交道,深感不打通他這一關,煙土生意是不會順順當當的。
正好有一個機會,可以巴結黃天民。
曾俊臣要從重慶調100萬元到宜昌,向湖北稅局交納進口稅。
這筆款子如彙到宜昌,每千元要交40元彙水。
湖北的稅局收到這筆款子,通過農民銀行平過調成都,上交國庫,不用交貼水。
曾俊臣發現在不同的地方交稅款,大有文章可做。
于是便去找黃天民,要求将交湖北的100萬元稅款,改在重慶交納,彙水可以照付。
黃天民叫曾俊臣寫個報告。
曾俊臣說:&ldquo公事上怎好說彙水的事呢?&rdquo 暗示黃天民彙水是不打算交給稅局的。
黃天民一聽就明白了曾的用意,同意曾俊臣不用寫報告。
曾俊臣開了一張兩萬元的支票給黃天民,也不向黃要收條。
黃天民将支票裝入荷包,連忙招呼下面給曾俊臣辦好納稅手續。
從此,黃天民對曾俊臣不但不打官腔,還很講交情,處處給以關照。
曾俊臣在這筆交易中實際還賺了兩萬元彙水,沾了大光。
銷毀&ldquo煙土&rdquo 私販煙土一經被警察局、所查獲,私販者就要受到罰款、拘押、徒刑
一是許崇智,蔣曾在他手下當過參謀長。
每次給許崇智送款子,蔣都是派李鴻基去。
李曾當過許的軍需處長,跟蔣是同事。
另一個人是杜月笙,蔣介石跟他關系密切,不同尋常。
逢到年節,蔣總要送錢犒賞杜月笙手下的大小流氓。
每次都由李鴻基出面,托上海辦事處主任吳志剛轉交。
農民銀行實際上成了蔣介石的私人銀行。
煙禁愈嚴,煙禍愈烈 舊社會有一句俗話叫做&ldquo私鹽越禁越好販&rdquo。
舊社會還有一句俗話,叫做&ldquo私煙越禁越好賣&rdquo。
禁煙越是喊得兇、查得緊、罰得重,私種、私販越是猖獗,煙土生意越是興旺,&ldquo煙官&rdquo越是可以借禁煙漁利,&ldquo禁政&rdquo的弊端越是嚴重。
私種、私販煙者就怕煙官不貪,不怕煙官索賄。
煙官受了賄,私種、私販煙土就有了護符。
不少煙官本來就是貪贓奸吏。
他們的官位或是用錢買來,或是通過關系得到。
據《中國黑幕大觀》透露,&ldquo禁煙狂熱之時&rdquo,某些省份公開出賣禁煙局長官職。
按油水多少标價,上等大洋2000元,中等1000元,下等500元。
公然收受,不顧廉恥。
有些人買得禁煙局長後,便出賣禁煙調查員的職位。
根據地段的&ldquo肥瘠&rdquo,定價錢多寡。
&ldquo以金錢買得差缺,安得不以金錢為目的?&rdquo 所以煙官們一上台,唯此為大的事情便是千方百計撈錢。
好多煙官,本身就是大煙商,或出身鴉片世家,故利用鴉片發财,對他們來說,是熟門熟路。
如上海禁煙督察處長鄭壽芝,為上海鴉片巨商鄭氏後代。
因潮州煙商在上海勢力衰微,鄭壽芝便轉而在上海交易所進行投機活動。
1933年,南昌行營秘書長楊永泰向蔣介石提出以禁煙為名,實行全國鴉片專賣的&ldquo禁煙督察&rdquo計劃時,鄭壽芝曾參與策劃。
軍事委員會禁煙督察處成立後,楊永泰将鄭壽芝安插到上海禁煙督察處。
鄭到任後,将一幫潮州煙商拉入禁煙督察處。
上海禁煙督察處下設采辦商12家,多由過去法租界12家潮州土行老闆負責;上海華界各街道分設土膏行、土膏店和售吸所,其中不少由潮州煙商掌管。
督察處規定,各個土膏店和售吸所每承銷10兩煙土,必須上交煙灰(可供再次吸用,或摻入煙土吸用)4兩。
所以有人說:&ldquo所謂禁煙督察處是一個刻毒老辣的鴉片煙商大集團&rdquo。
再如廣西梧州禁煙督察局,有一任局長叫陸炎,是個煙幫頭子。
曾是桂系首領之一的黃紹竑回憶說:&ldquo用煙幫頭子做禁煙督察局局長,豈不是對&lsquo禁煙&rsquo的諷刺?的确那時中國各地的所謂&lsquo禁煙&rsquo措施都是對禁煙的諷刺,有幾個當禁煙局長的人是不抽大煙的呢?更沒有一個人不是借着禁煙為名而籌經費充腰包的。
&rdquo 據說陸炎在禁煙督察局長任内得了港币50多萬元(一說10多萬元)。
白崇禧将陸炎扣起來,要他交出這50萬港币。
陸炎不交,且口氣很硬,白崇禧下不了台,于是以&ldquo謀叛有證&rdquo的罪名,将陸炎處決。
越是有利的事,煙官們越要去鑽。
煙商們就利用這一點,用&ldquo包袱&rdquo、&ldquo熟性&rdquo(賄賂)将其擊中。
有個姓梁的人,于1937年任廣東省瓊山縣查禁委員。
他才到海口市,就有幾批曾開辦過煙館的商人找到旅館,向梁請求承辦瓊山全縣的鴉片售吸所。
并對梁暗示,隻要梁點個頭,他們會送&ldquo熟性&rdquo的。
有些煙商每月願出&ldquo熟性&rdquo800元。
有些商人表示,僅承辦海口市和府城兩處售吸所,每月可給&ldquo熟性&rdquo600元,承辦縣内其他各市售吸所,&ldquo熟性&rdquo另給。
還有的商人說,隻要縣查禁委員與他們合作(實即做他們的後台),由他們承辦售吸所,賺得的利潤,可與縣查禁委員平分。
姓梁的人經過考慮,決定交由土膏店的商人承辦,并就&ldquo熟性&rdquo當面議定兩點(給區查禁委員的&ldquo熟性&rdquo另有規定): 1、每月頭三日内,承辦售吸所的商人必須送給查禁委員800元,不得借故拖延。
這是定期&ldquo熟性&rdquo。
2、土膏店每煎一次煙膏(每月至少要煎7次),必須送查禁委員&ldquo茶水費&rdquo50元,另送純淨煙膏(不摻煙料)一茶杯(約3兩),供查禁委員&ldquo應酬賓客&rdquo之用。
送過&ldquo茶水費&rdquo等,可免查禁委員到場監督、檢驗煎膏,土膏店摻假就方便了。
當時瓊山縣查禁委員每月可撈到1000多元。
而台山縣查禁委員黃開成撈的就更多了。
他串通煙商舞弊,包庇、縱容煙商出售紅丸,每月可得3000多元錢。
有些大煙官不是幾百元、幾千元錢所能買通的,得下大本錢。
而一旦買通,那作用非小小煙官可比。
有一次,國民黨中央禁煙總辦黃天民到成都,四川的大煙商曾俊臣向他請求,四川的煙商受上海、湖北、廣東、貴州煙幫的壓制、排擠,請他給四川煙商以扶持,讓他們在進出口稅方面享受跟上海、湖北、貴州等地煙商同等的待遇。
(四川煙土出川,每擔納出口稅300元;進入湖北,又須交納進口稅1020元。
而貴州煙土運出黔省,每擔出口稅僅100元;入湖北境,進口稅實際隻800元。
因而成本比川土低得多。
) 因&ldquo手續&rdquo沒有到堂,黃天民打官腔,不給四川煙商照顧。
又有一次,黃天民在漢口故意刁難曾俊臣。
曾俊臣在漢口積壓鴉片兩萬多擔,銷路被漢口幫壓住。
他玩了一個手法,以每擔1400元到1700元的價格,買進600擔貨,把行市造動起來。
等煙價升到2000多元時,便以2300元一擔的高價,把存貨一齊抛出。
而正當曾俊臣出手買貨、行市上漲時,黃天民以中央禁煙總辦名義通知各銀行不要對曾俊臣做押款,在資金上卡曾俊臣脖子。
曾俊臣跟黃天民打了兩次交道,深感不打通他這一關,煙土生意是不會順順當當的。
正好有一個機會,可以巴結黃天民。
曾俊臣要從重慶調100萬元到宜昌,向湖北稅局交納進口稅。
這筆款子如彙到宜昌,每千元要交40元彙水。
湖北的稅局收到這筆款子,通過農民銀行平過調成都,上交國庫,不用交貼水。
曾俊臣發現在不同的地方交稅款,大有文章可做。
于是便去找黃天民,要求将交湖北的100萬元稅款,改在重慶交納,彙水可以照付。
黃天民叫曾俊臣寫個報告。
曾俊臣說:&ldquo公事上怎好說彙水的事呢?&rdquo 暗示黃天民彙水是不打算交給稅局的。
黃天民一聽就明白了曾的用意,同意曾俊臣不用寫報告。
曾俊臣開了一張兩萬元的支票給黃天民,也不向黃要收條。
黃天民将支票裝入荷包,連忙招呼下面給曾俊臣辦好納稅手續。
從此,黃天民對曾俊臣不但不打官腔,還很講交情,處處給以關照。
曾俊臣在這筆交易中實際還賺了兩萬元彙水,沾了大光。
銷毀&ldquo煙土&rdquo 私販煙土一經被警察局、所查獲,私販者就要受到罰款、拘押、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