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鴉片禍害

關燈
收工。

     晚上睡在鄉公所裡,楊若瑜在床上越想越害怕:再硬幹下去,必定激出事變,被打死在這裡才冤枉呢!就是不死,劉文輝也會斥責他不會處事,惹是生非。

    第二天早飯後,楊若瑜就借口部隊人多,地方供應困難,把鏟煙責任交給楊鄉長,自己帶隊回城了。

     楊若瑜在鳳禾總共不過鏟了10幾塊地,就得罪了很多人。

    回縣不幾天,到雅安向劉文輝慶賀50大壽,在彩棚裡,省訓團的處長金搏九就挖苦他說:&ldquo究竟青年縣長,大大不同,所到之處,一律肅清。

    &rdquo 楊見到劉文輝,他絕口不提鏟煙,就像從來沒有過這回事一樣。

    楊後悔不已,怪自己膽量太小,聽了幾句話就坐不住了。

    有了這次教訓,決心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堅決不鏟煙。

     可是過了不久,楊若瑜聽說成都行轅要派出禁煙考查團,考察地點之一便是蘆山縣。

    楊若瑜平靜沒幾天的心情,複又緊張起來。

    考查團是要實地巡查的,比不得來公文,可以虛與委蛇。

    考查團又是國民黨中央所派,很可能是要借禁煙問題,找跟&ldquo中央&rdquo貌合神離的劉文輝的碴。

     考查團發現遍地煙苗,必定據實呈報。

    而&ldquo包庇種煙&rdquo,罪莫大矣,是要處死刑的。

    劉文輝即使抗着不執行,楊若瑜也得被撤職。

    丢官以後,他在四川就待不下去了。

    想到此,楊若瑜心煩意亂。

    他跑到雅安去見伍參謀長。

    伍說:&ldquo這次考查團來,你不好應付,自有總部的劉參議(劉敦禮)應付的。

    &rdquo 楊又去見禁煙督理處副處長杜履謙。

    杜說:&ldquo有鄭少成一道,會幫你打招呼的。

    &rdquo 原來考查團由成都行轅、禁煙執行總監部、禁煙督理處、川康邊防總指揮部、西康省政府各派一人組成。

    行轅派的人任團長。

    川康邊防總指揮部和禁煙督理處分别派劉敦禮、鄭少成參加,這兩個人都是劉文輝的人。

    楊若瑜又打聽到,劉文輝發下話來,考查團到,送點錢就得了。

     楊若瑜趕回蘆山,作起準備來。

    他決定在考查團必經之路兩旁,把煙鏟掉。

    因為這點表面文章都不做,到時就難怪考查團打官腔了。

    考查團從雅安到天全以後,楊若瑜不斷派人打聽考查團由天全到蘆山的路線。

    他得到準确情報,考查團由天全經蘆山施延鄉到蘆山縣城。

     這條路很短,要蒙過考查團員們的眼睛是很容易的。

    楊若瑜把施延鄉鄉長召來,對他說,這次考查團非比一般,是&ldquo中央&rdquo派的。

    弄得不好,他們會扣辦鄉長的,施延鄉鄉長一聽,先就給吓住了。

    楊若瑜又說:為照顧你的困難,眼下不要求你将全鄉煙苗鏟絕,但初步必須做到将路旁煙苗鏟盡,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鄉長一聽,縣長這麼體恤下情,還能不照辦嗎? 第二天,楊若瑜就帶隊到施延鄉督鏟。

    有個保長不賣力,楊當即命令将其拘押回府,聽候處置。

    其他保長不敢怠慢,總算把短短一段路兩旁收拾幹淨。

    過了兩天,考查團來到蘆山,楊若瑜率部屬在城門洞口歡迎,将他們接到縣府。

    除了召開一次大會,請考查團訓話以外,就安排他們吃、喝、玩。

    楊全力以赴,殷勤招待,唯恐不周。

    開頭姓王的考查團長還打官腔,第四天早上,總指揮部派來的劉參議悄悄對楊說;&ldquo已經一槍下馬,不用擔心了。

    &rdquo 原來劉敦禮到雅安從伍參謀長那裡弄到一小箱鈔票(400萬),當天早上送到王團長房裡,請他對禁煙問題,馬虎了事。

    王團長起先還說:&ldquo敦哥,你不能陷我于不義!&rdquo 經劉一再勸說,王團長便順水推舟收下了錢。

    從此,就詞色溫和。

    考查團又在縣府住了兩天,沒有到下面去看一眼,就到寶興去了。

    後來,考查團上報的公文,将蘆山縣說得最好,禁煙完全沒有問題。

    蘆山縣府招待考查團共用去了20多萬元。

    楊若瑜當然不會自己掏腰包,他攤派40萬元到各鄉。

    隻有施延鄉不派,因該鄉鏟了些煙苗,已付出了代價。

    各鄉鄉長對楊很是感佩,樂于交納本鄉承擔的費用。

    農民銀行本是鴉片銀行。

     1933年,蔣介石大規模&ldquo剿共&rdquo,軍費開支浩繁,越來越感到财政拮據。

    為了開辟&ldquo财源&rdquo,蔣介石決定把全國巨額特稅劃歸南昌行營直接掌握,有關特稅的一切收入、支出,财政部無權過問。

     同年夏天,在南昌行營成立了十省禁煙督察處,專管豫、鄂、贛、皖、閩、湘、蘇、浙、陝、甘等省特稅收入。

    督察處分支機構,很快遍布全國。

    該處直接按國民政府軍委會委員長之命行事,不受國民黨中央各院部和各省當局的牽掣。

    禁煙督察處的口号是:&ldquo兩年禁毒,六年禁煙。

    &rdquo 聲稱要在六年之内将鴉片禁絕。

    實際上是打着禁煙旗号,改鴉片私收私運為統收、統運,實行鴉片專賣,從中搜括錢财。

    督察處下設會計處和監察處,會計處的會計長和監察處的監察,都由蔣介石親自指定。

    會計長黃為材,就是蔣介石的軍需處長,特稅的一切收解手續都由其辦理。

     1933年秋,蔣介石派人到漢口,号召官商合資成立農民銀行。

    規定當地25家土膏行,每家投資2萬元,另由政府撥款50萬元,作為資金。

    但是隻有4家土膏行被逼出了錢,其他21家确實榨不出油來。

    經由當時督察處長李子寬向蔣介石請示,決定改為先由督察處撥款成立豫、鄂、皖、贛四省農民銀行。

     蔣介石在上海搞交易所時的朋友郭外峰被委任為農行總經理。

    農民銀行成立後,全國所有特稅收入,均須全部向農民銀行交納。

    當時每擔煙土抽特稅200元,外加附加費10%。

    全國最大監獄武昌監獄,就是用附加稅的一部分(每年不下一二十萬元)修成的。

    農民銀行不但收特稅,還對鴉片煙商開展抵押、貸款、折現種種業務。

     煙商如一時無力交稅,或周轉不靈,可以現貨向農民銀行抵借,押款額照市價六至八折計算,利率月息一分以上。

    2至3月不贖,即将押貨拍賣。

    農民銀行靠鴉片起家,财力越來越雄厚,不久即成為全國四大銀行(中國、中央、交通、農民)之一。

    農行資金,沒有一元錢不是來自煙土,人們不稱這家銀行為&ldquo農民銀行&rdquo,而是稱它為鴉片銀行。

    因為它确實不是為扶助農民和農業而辦,跟&ldquo農&rdquo字毫不搭界,是盜用了&ldquo農&rdquo字。

     農民銀行每年所收特稅二三千萬元,主要充作&ldquo剿共&rdquo軍費。

    軍情緊急時,催款急如星火,款子不足,就由監察處召集土膏行店攤派借墊,由監察處擔保,以後在特稅項下扣還。

    再不足,就由農民銀行動用各土膏行店申請執照時交納的保證金。

    農行收存的這種保證金高達幾千萬元,每年可收一筆可觀的利息。

     蔣介石對各省軍閥的補助費,也來自農行所收特稅。

    如每月補助湖南軍費30萬元,廣東四路軍總部10萬元,廣西近20萬元。

    貴州、雲南、四川、陝西、甘肅的特稅,都有一定的截留,這實際上也是對地方軍閥的補助。

    這些帳,隻有督察處長和會計處長心中有數。

    因為票據是會計處長簽發的,然後由督察處長報行營核銷。

     蔣介石的私人應酬,一般也都從農行所收特稅中開支。

    每逢過年過節,蔣往往要給老上司、老朋友送錢,一封私人函電,就可以提取10萬、8萬。

    由督察處送緻。

    其中有兩個人,每次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