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鴉片禍害

關燈
等輕重不等的處罰,所有煙土,都要沒收,存入官庫,定期銷毀。

    警察局、所的帳簿上記得清清楚楚,幾月幾日到幾月幾日,繳獲煙土幾斤幾兩幾錢幾分,可謂锱铢不漏。

    警察局、所聲言,煙土積到一定數量,就要擇日當衆銷毀。

     銷毀煙土的這一天,觀者如堵。

    地方官紳親臨現場監督銷煙。

    銷煙地點都選在空曠之地。

    一箱箱、一包包煙土堆積得很高。

    一聲令下,便有專人點起一把火,頓時烈焰熊熊。

    瘾民們見煙土堆積,起先為之垂涎尺許,繼而見火光中煙土化成灰燼,又為之惋惜不已。

     燒畢,人群散去後,複有一批瘾民聚攏來,在餘燼中搜尋剔刮,想收集一點鴉片煙灰。

    抓起一把剩灰嗅一嗅,毫無煙土氣息。

     記者曾就此事向警察局的某科員打聽,某科員起初不肯吐露實情。

    一再詢問,他才笑着說:&ldquo被燒的哪裡有什麼真煙真土!大凡警察所、局員役,無不熟谙掉包之術。

    所有查獲煙土,到了警察所、局,每經一道手,必定去掉真煙土若幹。

     例如查獲煙土10兩,原經手之偵探警士,要拿去210,剩下的交給看門的長警。

    長警又拿去210,剩下的交給警佐。

    警佐又去掉210,将其餘部分交警長。

    警長官高權重,獨享410的煙土。

    10兩煙土,分量一毫不差,但都成了赝品。

    &rdquo 記者不解地問:&ldquo銷煙之時,衆目睽睽,難道不怕被人識破嗎?&rdquo 某科員說:&ldquo雖然是赝品,卻能以假充真。

    看顔色,顯然是煙土。

    稱分量,明明是幾斤幾兩幾錢幾分,跟帳簿所記數量相符。

    至于假煙土,大多是用益母膏冒充。

    藥鋪裡賣的益母膏,粗粗看起來,跟煙土無異,但跟煙土價值相去甚遠。

    所以,警察局、所銷毀煙土,不過空有其名,銷毀益母膏,才是事實。

    &rdquo 拘留所裡過煙瘾 凡有煙瘾者,一聽說拘留所,無不毛骨驚然,畏為地獄。

    一般人認為拘留所管理嚴密,一經入内,不但不能吞雲吐霧,而且即便戒煙藥(内含有鴉片成份,多少可以過下瘾)亦無從得食。

    然而據知道内情者透露,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中國黑幕大觀》一書載,某年春天,有一個煙瘾很深的人(煙鬼甲),有事從外地來南京。

    身懷煙泡數枚,在南京火車站被警察搜獲。

    因其&ldquo違犯煙禁&rdquo,被扭送警察署,關入拘留所。

    才過了幾小時,煙鬼甲就呵欠連連,涕淚交流,坐又不穩,眠又不安。

    他悲歎道:&ldquo今晚看來沒命了!&rdquo 旁邊有一個人斜眼看了他一眼,笑了起來。

    煙鬼甲見那人煙容滿面,頓時闆起面孔說:&ldquo你也嗜好這東西,有什麼值得笑的呢?&rdquo 那人(煙鬼乙)說:&ldquo先生大概是頭一回吃官司吧,無怪乎這樣。

    &rdquo 煙鬼甲是個機警的人,聽煙鬼乙話中有話,便附在煙鬼乙耳邊問道:&ldquo我的煙瘾很深,您有救急的辦法,我将終身感激。

    &rdquo 煙鬼乙格格大笑,說道:&ldquo天下無難事,隻要七錢三。

    您不見我仍然精神抖擻嗎?&rdquo 煙鬼甲心領神會,随即掏出5元鈔票交給煙鬼乙,說:&ldquo拜托,拜托。

    &rdquo 煙鬼乙取鈔票在手,大聲招呼:&ldquo茶房,買點心!&rdquo 茶房應聲而至。

    煙鬼乙摸出銅角子10餘枚,夾在鈔票中,低聲說:&ldquo&hellip&hellip藥&hellip&hellip藥&hellip&hellip&rdquo 茶房點頭而去。

    當時,拘留所監管人員正虎視眈眈地注視這間拘留室。

    不一會兒功夫,茶房回來了。

    手裡托着大餅一疊,請監管人員檢查畢,送入拘留室。

    煙鬼乙将每塊大餅掰開,每塊餅中都藏有戒煙藥一包,取完藥回頭對煙鬼甲說:&ldquo怎麼樣?&rdquo 煙鬼甲大喜,急不可待地将戒煙藥接過來,吞了下去。

    頓時,呵欠不作,鼻涕與眼淚盡退,精神為之大振。

    他這才知道,拘留所也不是那麼可怕,不也是照樣可以過煙瘾嗎? 溫建剛之死 國民黨政府實行禁煙,有時似乎雷厲風行,要拉幾個人出來槍斃。

    其中不僅有一般的毒品制造者和私販者,還有包庇、參與毒品制造和私販的相當級别的官員。

    但這些官員的被處決,與其說是因為鴉片問題,不如說是因為在政治鬥争中失勢。

    溫建剛之死就是一例。

     溫建剛是上海警備司令部副官處長,經常代表吳鐵城與各方交接,并不時代表杜月簽對一些暫時失意的官僚軍閥問寒噓暖,饋贈錢物。

    在上海灘有相當勢力。

     1930年左右,四川軍閥及煙商在重慶、宜昌一帶開設嗎啡加工廠,高薪聘任日本人為技師。

    這些加工廠,隻能制成黃嗎啡(俗稱&ldquo粗坯&rdquo)。

    1000兩煙土,大約可提煉100兩黃嗎啡。

    黃嗎啡提煉出來後,運到上海,經過再度加工,才能制成&ldquo白貨&rdquo(普通嗎啡)。

     上海南市有一家全上海最大的嗎啡制煉廠,由原潮州土行會計、蘇州人華清泉牽線,潮州人鄭芹初出賢,溫建剛撐腰,開辦起來的。

    而溫建剛所以敢于入夥,是得到了吳鐵城的同意和杜月笙的支持。

    吳鐵城特地為溫建剛制造毒品一事,向各有關方面疏通,并取得蔣介石默許。

    溫建剛見關節都已打通,便有恃無恐地幹了起來。

     溫建剛等人的上海南市嗎啡廠,重金聘用了高級技術人員,購置了最新技術設備,煉制出上等的白嗎啡。

    産品銷路很暢,很快獲得暴利。

    溫建剛躊躇滿志,得意非凡,連陳果夫也不放在眼裡。

    陳果夫追求上海名妓&ldquo小林黛玉&rdquo,沒有達到目的,溫建剛居然敢跟小林黛玉串通起來,在大庭廣衆之中叫陳果夫丢盡臉面。

     陳果夫憤怒已極,派人調查搜集溫建剛的材料,掌握了溫建剛參與開設嗎啡煉制廠的詳情,立即報告蔣介石蔣對溫建剛制造毒品一事,雖曾默許,但因陳果夫控告,也不得不派人調查。

    調查人員找到吳鐵城,吳聲稱他絕不知情,是溫建剛一人私自所為,把自己洗刷得幹幹淨淨。

    調查人員找溫建剛本人談話,溫态度傲慢,不屑回答調查人員的提問。

    他大聲說道:&ldquo這事不必問我,你們回南京去問&lsquo老頭子&rsquo(指蔣介石)好了!&rdquo 使得調查人員很難堪,他們當然要向蔣介石如實彙報。

    蔣本來并不想辦溫建剛,但聽調查人員彙報說,溫建剛口吐狂言,把他也牽扯上了,于是大為震怒,馬上下令把溫建剛押到南京,交軍法處議處。

    因怕溫在南京說出實情,不幾天又把他轉解南昌行營。

     當時一般人猜測,溫建剛到南昌監禁一個時期,還是會被釋放的。

    在那邊放出來,目标小,不易招來非議。

    可是陳果夫緊迫不舍,收集并抛出了溫建剛又一批材料。

    并且利用蔣介石在江西&ldquo剿共&rdquo接連失敗後的溫怒心情,對溫建剛一再攻擊。

    蔣介石終于下令将溫建剛在南昌處決。

     溫建剛被拘捕時,吳鐵城趕緊把上海南市的嗎啡廠查封,将老闆鄭芹初和兩個夥計關押。

    華清泉事先得到風聲,溜掉了。

    鄭芹初被解到漢口行營,鄭家上下用錢,買通了行營軍法處。

    溫建剛一死,行營軍法處将全部罪過往死者身上一推了事。

    鄭芹初和兩個夥計得到開釋,販毒所括來的錢财,因這場官司而用得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