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會組織之膨脹
關燈
小
中
大
,當行軍到平涼的時候,忽然三軍勒馬不前,向左宗棠要求暫停一日。
左問他們什麼原因,答是要迎接大龍頭(軍士多是幫會成員)。
你看,以左帥之威,軍令之嚴,官兵甘冒軍法,甯願得罪左帥,要去迎接大龍頭,可見老頭子的威力,祖師爺的規矩,入人心之深了。
左後來也拜了老頭子,于軍法之外,用幫規約束部隊,因此加深了和将士的關系,取得了用兵的勝利。
韓複榘拜了張老太爺(張仁奎),他就可以自開香堂、自立門戶了。
&rdquo 二是有些富戶殷商,怕綁票,怕受欺侮,有時還想沾點便宜,于是送重禮,找門路,進幫門,尋求保護。
上海一家有名的綢布店,老闆是浦東人。
他發了财,想在家鄉蓋一幢别墅,以便周末、假日去享享田園之樂。
不料,有個姓黃的當地大亨硬說破壞了他家的&ldquo風水&rdquo,侵越了他家的祖基,先是率衆破壞,繼而向法院起訴。
綢布店老闆請人調解,不成;提出賠償損失,對方索價愈來愈高。
這時,有個朋友向這位綢布店老闆進言:&ldquo你與其求小鬼,何如求菩薩?如果你能拜杜先生為師,那就誰都不敢再碰你了。
&rdquo 于是這位老闆托人向杜的當家大徒弟萬墨林送了一大筆錢。
過了幾天,回話來了,說&ldquo杜先生&rdquo先是不願意收這個徒弟,後來活動了,建議&ldquo打鐵趁熱&rdquo,先送一份&ldquo起眼&rdquo的禮。
于是,他花了近1萬元,打了&ldquo福、祿、壽&rdquo三尊金像,裝潢好送去,承蒙&ldquo笑納&rdquo了。
不久即來了消息,說杜已定期行收徒禮,但一切從簡,見面時三鞠躬好了。
開香堂那天,禮節果然簡單,杜坐在正中,他進去鞠了三個躬,杜擺擺手,有氣無力地說:&ldquo以後是一家人了,有事多找墨林談談。
你的委屈,墨林給我談了,你去找章大律師,他會辦好的,我已關照過了。
&rdquo 前後不過5分鐘,&ldquo典禮&rdquo完畢。
章大律師開的&ldquo手續費&rdquo要5萬元,說一不二,他也隻得如數交納。
果然不幾天開庭,敗訴改判為勝訴,對方不服上訴,也被駁回,而報紙記載,也一百八十度翻轉過來,描繪他是一直受冤枉、被欺侮的受害者。
他後來對人說:&ldquo氣是出了,官司打赢了,錢可花了不少。
原來黃某隻想敲詐1萬元,這下連打點、送禮加上律師費,共花了我近10萬元。
&rdquo 而這位大律師則暗中向他說明:&ldquo這5萬元,要送杜先生3萬,給你在法院上下&lsquo鋪路&rsquo約花5000,應酬新聞記者5000。
我實得的1萬元,還要分些給助手和寫狀子的。
&rdquo 三是有些吃江湖飯的人,包括一些藝人、江湖醫生等,拜老頭子是為了跑碼頭時有個靠山,好比請了一尊門神,&ldquo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rdquo。
比如著名京劇演員周信芳拜黃金榮為師,就是這種情況。
當時有個文武老生常春恒,在顧竹軒開設的天蟾舞台演出全部《漢光武複國走南陽》,賣座頗盛。
顧竹軒對待被聘的演員一向不肯出大包銀。
常春恒以天蟾生意好,要求增加包銀,顧不許。
常乃提出辍演的要求,顧暗中指使其門徒将常打死,續聘周信芳在天蟾演出。
後來周又因不願受顧竹軒的剝削,期滿不肯續演,顧對人揚言要置周于死地,旁人都為周的生命擔憂。
周信芳也知道顧蠻不講理,隻得采取以毒攻毒的手法,投拜黃金榮為師。
黃接受周的請求,特地把顧竹軒召到黃公館,對他說:&ldquo信芳現在是你自己兄弟,今後要照顧他。
&rdquo 顧竹軒雖然是有名的惡霸,但一來曾拜黃為師,二來其勢力不如黃遠甚,隻得遵命。
自此以後,才得相安無事。
周深恐顧乘機暗算,急忙離開上海,到北方去遊碼頭。
三年後,始重返申地,先在黃金大戲院演出三天,使顧不敢侵犯。
四是一些實業家加入幫會,為的是借重老頭子的牌頭,保護和發展自己的事業。
這些實業家常常有錢無勢,每每成為各種幫會惡勢力敲詐的對象,如果找不到一個強有力的後台,那就隻能成為别人砧闆上的魚肉了。
1929年中國國貨銀行總經理朱成章被綁受傷,不治身死,曾哄動了上海銀行界。
事情是這樣的:朱成章與靜安寺和尚訂約,租借到靜安寺電車站終點的一段地皮,準備建造市房出租,并已辦定了一切法定手續。
稍後,上海三大聞人之一的張嘯林也要租這塊地皮,靜安寺和尚與朱成章當然不允。
一天早晨,朱帶自己的女兒和護士從寓所坐汽車外出。
汽車剛出弄口,忽然有綁票匪向朱開槍,勒令停車。
朱小腹上中了一槍,并被綁架而去。
中國國貨銀行得知後,四處探得線索,用重金把朱贖回,送醫院搶救,終以傷重不治而亡。
此事一出,銀行界人人自危,籌商應付的辦法。
結果,請出了青幫老頭子張仁奎來&ldquo壓邪&rdquo。
實業界人士由此事接受教訓,輾轉托人拜在張氏門下的不在少數。
大和輪船公司買辦朱筱竹是經過開香堂、拉台子(請客)的禮節拜張仁奎為師的。
他說:&ldquo像我這樣吃水上飯的人,三教九流,無所不有,沒有張老太爺的牌頭就玩不成了。
&rdquo 第五種情況是大批流氓、把頭等專吃&ldquo白相飯&rdquo的人,拜老頭子是為了仗勢稱霸,仗勢欺人,仗勢幹那些傷天害理的黑營生。
這在幫會中人數最多,為害最大,是幫會黑勢力的主體。
僅拜在黃金榮門下的知名流氓頭子就有天蟾舞台老闆顧竹軒、法租界糞大王馬鴻魁、大包作頭謝彬衡、好萊塢等賭場老闆朱順林、煙土販子劉怡章、大世界總管闵采臣、流氓律師許福寶和金立人、徐家彙大流氓顧玉書、大世界經理水果榮生、日新池老闆舒長泰、杭州大流氓王五權、星相把頭孟祿久等。
像杜月笙原本是十六鋪一家水果店的學徒,生活窮困不堪,他得了個渾名,叫&ldquo水果月生&rdquo。
隻是巴結上黃金榮以後,才逐步發迹起來。
此後,他又成了另一批流氓賴以發迹的靠山。
如此陳陳相因,互相利用,遂使幫會組織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綜上所述,無論是師收徒,或徒拜師,除少數被欺壓者尋求保護者外,多數是把幫會作為實現其私利的工具。
在舊中國那種特殊的社會條件下,幫會曾使許多流氓無賴一變而為大亨巨富乃至黨國要人,使許多窮困潦倒、遊手好閑之徒飛黃騰達,享不盡榮華富貴。
這便是幫會組織急劇膨脹的社會根源。
應當提及的是還有一種情況,即某些大都市的工人參加幫會者甚衆。
如上海郵局職工參加幫會者約占職工總數的20%,全市職工人幫會的比例可能更大些。
這種現象的出現,根源于我國當時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曆史條件。
職工大衆生活無着,生命、财産得不到保障,很多人以為幫會能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而不懂得,參加幫會,會被反動分子和社會惡勢力所利用。
但這部分人參加幫會,跟前面幾種人參加幫會,情況是有本質區别的。
義氣&mdash&mdash幫會之内聚力 利,是幫會鞏固和發展的真正基礎。
除此之外,幫會所以能在幾百年間聚而不散,實因維系于一種強有力的傳統觀念&mdash&mdash&ldquo義&rdquo。
青幫中流行這樣兩句話:&ldquo鐵樹不開花,安清不分家。
&rdquo 意思是凡同幫者即自家人,均須以&ldquo義&rdquo相待。
除非鐵樹開花,同幫才會分家。
這種觀念,在紅幫中也很牢固。
紅幫中人把入會視為&ldquo義結
左問他們什麼原因,答是要迎接大龍頭(軍士多是幫會成員)。
你看,以左帥之威,軍令之嚴,官兵甘冒軍法,甯願得罪左帥,要去迎接大龍頭,可見老頭子的威力,祖師爺的規矩,入人心之深了。
左後來也拜了老頭子,于軍法之外,用幫規約束部隊,因此加深了和将士的關系,取得了用兵的勝利。
韓複榘拜了張老太爺(張仁奎),他就可以自開香堂、自立門戶了。
&rdquo 二是有些富戶殷商,怕綁票,怕受欺侮,有時還想沾點便宜,于是送重禮,找門路,進幫門,尋求保護。
上海一家有名的綢布店,老闆是浦東人。
他發了财,想在家鄉蓋一幢别墅,以便周末、假日去享享田園之樂。
不料,有個姓黃的當地大亨硬說破壞了他家的&ldquo風水&rdquo,侵越了他家的祖基,先是率衆破壞,繼而向法院起訴。
綢布店老闆請人調解,不成;提出賠償損失,對方索價愈來愈高。
這時,有個朋友向這位綢布店老闆進言:&ldquo你與其求小鬼,何如求菩薩?如果你能拜杜先生為師,那就誰都不敢再碰你了。
&rdquo 于是這位老闆托人向杜的當家大徒弟萬墨林送了一大筆錢。
過了幾天,回話來了,說&ldquo杜先生&rdquo先是不願意收這個徒弟,後來活動了,建議&ldquo打鐵趁熱&rdquo,先送一份&ldquo起眼&rdquo的禮。
于是,他花了近1萬元,打了&ldquo福、祿、壽&rdquo三尊金像,裝潢好送去,承蒙&ldquo笑納&rdquo了。
不久即來了消息,說杜已定期行收徒禮,但一切從簡,見面時三鞠躬好了。
開香堂那天,禮節果然簡單,杜坐在正中,他進去鞠了三個躬,杜擺擺手,有氣無力地說:&ldquo以後是一家人了,有事多找墨林談談。
你的委屈,墨林給我談了,你去找章大律師,他會辦好的,我已關照過了。
&rdquo 前後不過5分鐘,&ldquo典禮&rdquo完畢。
章大律師開的&ldquo手續費&rdquo要5萬元,說一不二,他也隻得如數交納。
果然不幾天開庭,敗訴改判為勝訴,對方不服上訴,也被駁回,而報紙記載,也一百八十度翻轉過來,描繪他是一直受冤枉、被欺侮的受害者。
他後來對人說:&ldquo氣是出了,官司打赢了,錢可花了不少。
原來黃某隻想敲詐1萬元,這下連打點、送禮加上律師費,共花了我近10萬元。
&rdquo 而這位大律師則暗中向他說明:&ldquo這5萬元,要送杜先生3萬,給你在法院上下&lsquo鋪路&rsquo約花5000,應酬新聞記者5000。
我實得的1萬元,還要分些給助手和寫狀子的。
&rdquo 三是有些吃江湖飯的人,包括一些藝人、江湖醫生等,拜老頭子是為了跑碼頭時有個靠山,好比請了一尊門神,&ldquo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rdquo。
比如著名京劇演員周信芳拜黃金榮為師,就是這種情況。
當時有個文武老生常春恒,在顧竹軒開設的天蟾舞台演出全部《漢光武複國走南陽》,賣座頗盛。
顧竹軒對待被聘的演員一向不肯出大包銀。
常春恒以天蟾生意好,要求增加包銀,顧不許。
常乃提出辍演的要求,顧暗中指使其門徒将常打死,續聘周信芳在天蟾演出。
後來周又因不願受顧竹軒的剝削,期滿不肯續演,顧對人揚言要置周于死地,旁人都為周的生命擔憂。
周信芳也知道顧蠻不講理,隻得采取以毒攻毒的手法,投拜黃金榮為師。
黃接受周的請求,特地把顧竹軒召到黃公館,對他說:&ldquo信芳現在是你自己兄弟,今後要照顧他。
&rdquo 顧竹軒雖然是有名的惡霸,但一來曾拜黃為師,二來其勢力不如黃遠甚,隻得遵命。
自此以後,才得相安無事。
周深恐顧乘機暗算,急忙離開上海,到北方去遊碼頭。
三年後,始重返申地,先在黃金大戲院演出三天,使顧不敢侵犯。
四是一些實業家加入幫會,為的是借重老頭子的牌頭,保護和發展自己的事業。
這些實業家常常有錢無勢,每每成為各種幫會惡勢力敲詐的對象,如果找不到一個強有力的後台,那就隻能成為别人砧闆上的魚肉了。
1929年中國國貨銀行總經理朱成章被綁受傷,不治身死,曾哄動了上海銀行界。
事情是這樣的:朱成章與靜安寺和尚訂約,租借到靜安寺電車站終點的一段地皮,準備建造市房出租,并已辦定了一切法定手續。
稍後,上海三大聞人之一的張嘯林也要租這塊地皮,靜安寺和尚與朱成章當然不允。
一天早晨,朱帶自己的女兒和護士從寓所坐汽車外出。
汽車剛出弄口,忽然有綁票匪向朱開槍,勒令停車。
朱小腹上中了一槍,并被綁架而去。
中國國貨銀行得知後,四處探得線索,用重金把朱贖回,送醫院搶救,終以傷重不治而亡。
此事一出,銀行界人人自危,籌商應付的辦法。
結果,請出了青幫老頭子張仁奎來&ldquo壓邪&rdquo。
實業界人士由此事接受教訓,輾轉托人拜在張氏門下的不在少數。
大和輪船公司買辦朱筱竹是經過開香堂、拉台子(請客)的禮節拜張仁奎為師的。
他說:&ldquo像我這樣吃水上飯的人,三教九流,無所不有,沒有張老太爺的牌頭就玩不成了。
&rdquo 第五種情況是大批流氓、把頭等專吃&ldquo白相飯&rdquo的人,拜老頭子是為了仗勢稱霸,仗勢欺人,仗勢幹那些傷天害理的黑營生。
這在幫會中人數最多,為害最大,是幫會黑勢力的主體。
僅拜在黃金榮門下的知名流氓頭子就有天蟾舞台老闆顧竹軒、法租界糞大王馬鴻魁、大包作頭謝彬衡、好萊塢等賭場老闆朱順林、煙土販子劉怡章、大世界總管闵采臣、流氓律師許福寶和金立人、徐家彙大流氓顧玉書、大世界經理水果榮生、日新池老闆舒長泰、杭州大流氓王五權、星相把頭孟祿久等。
像杜月笙原本是十六鋪一家水果店的學徒,生活窮困不堪,他得了個渾名,叫&ldquo水果月生&rdquo。
隻是巴結上黃金榮以後,才逐步發迹起來。
此後,他又成了另一批流氓賴以發迹的靠山。
如此陳陳相因,互相利用,遂使幫會組織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綜上所述,無論是師收徒,或徒拜師,除少數被欺壓者尋求保護者外,多數是把幫會作為實現其私利的工具。
在舊中國那種特殊的社會條件下,幫會曾使許多流氓無賴一變而為大亨巨富乃至黨國要人,使許多窮困潦倒、遊手好閑之徒飛黃騰達,享不盡榮華富貴。
這便是幫會組織急劇膨脹的社會根源。
應當提及的是還有一種情況,即某些大都市的工人參加幫會者甚衆。
如上海郵局職工參加幫會者約占職工總數的20%,全市職工人幫會的比例可能更大些。
這種現象的出現,根源于我國當時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曆史條件。
職工大衆生活無着,生命、财産得不到保障,很多人以為幫會能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而不懂得,參加幫會,會被反動分子和社會惡勢力所利用。
但這部分人參加幫會,跟前面幾種人參加幫會,情況是有本質區别的。
義氣&mdash&mdash幫會之内聚力 利,是幫會鞏固和發展的真正基礎。
除此之外,幫會所以能在幾百年間聚而不散,實因維系于一種強有力的傳統觀念&mdash&mdash&ldquo義&rdquo。
青幫中流行這樣兩句話:&ldquo鐵樹不開花,安清不分家。
&rdquo 意思是凡同幫者即自家人,均須以&ldquo義&rdquo相待。
除非鐵樹開花,同幫才會分家。
這種觀念,在紅幫中也很牢固。
紅幫中人把入會視為&ldquo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