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會概述

關燈
史鑒明為軍師,女俠關玉英為女軍統領,尊朱洪竹為先皇,大舉入蜀。

    清四川總督王春美見三合軍勢大,就派其心腹符、田二人詐降,天祐洪信以為真,竟加信任,将符排第四,田排第七,任副軍師。

    軍抵重慶,與清軍接戰,符、田内應,使三合軍遭到大敗。

     天佑洪中流矢負傷,全軍潰退白虎山,幸而符四、田六均被擒獲處決。

    從此,洪門就形成了一個傳統:四、七兩排忌男子,隻安插女将,稱&ldquo四姐&rdquo、&ldquo七妹&rdquo。

    并重訂規章,嚴防奸細。

     此後,洪門不斷起義反清,可謂前仆後繼,屢敗屢起。

    但由于清廷鎮壓,難以在城市立足,就向南洋各埠及内地各省發展秘密組織,或開山據寨,或秘密結社,均自立名稱,如九龍山、三點會、紅槍會、大刀會、小刀會等,擴大力量,待機再起。

    清末鎮南關起義、黃花崗起義中,洪門會徒踴躍參加。

    辛亥武昌起義,四川、陝西、湖南、浙江等地均由洪門率先發動,對于推翻清王朝統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清朝滅亡以後,&ldquo反清&rdquo&ldquo安清&rdquo都失去意義。

    喪失了鬥争目标的洪門逐漸蛻化變質。

    各地組織多數力幫會頭目所利用,勾結帝國主義、貪官污吏和流氓勢力,包賭、包娼、包鴉片,哄吓詐騙,殺人越貨,無所不為,成為嚴重危害社會的一種惡勢力。

     其他幫會之起源及演變 民國時期的幫會,除了青幫、紅幫外,較有影響者尚有漢流、禮門、白門等組織。

     漢流,系漢族流民之意。

    傳說為顧亭林所創立。

    明亡,顧亭林在陝西雲台山講學,以民族大義感化諸生,仿洪門秘密結社,舉義倒清複明,顧為首領,組織&ldquo漢流&rdquo,亦稱&ldquo漢流哥老&rdquo、&ldquo袍哥&rdquo,以大哥、大爺、二哥、麼哥相稱呼。

    其組織成份比洪門複雜,相傳有驚(相命)、培(草藥)、飄(變相行乞)、猜(賭局)、風(騙局)、火(煉金)、爵(賣假官)、耀(騙局)、僧、道、隸、卒、戲、解(賣藝)、幻(神道巫術)、聽(音樂)等等。

    因此,漢流發展甚快,組織遍大河南北、西北西南,直至山海關外東北地區。

     清康熙、乾隆年間,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的響馬和保镖大都為漢流支系,如窦二敦就是一支。

    民國成立後,漢流反清目标已經實現,許多組織遂告瓦解。

    而在四川、西康一帶的漢流則仍然控制一方,人稱&ldquo袍哥&rdquo,作惡多端,跟土匪無異。

     &ldquo禮&rdquo為&ldquo禮門&rdquo、系洪門的一個分支。

    洪門反清,查出了要抄家滅族,活動困難,于是借戒煙、戒嫖、戒賭、戒酒為号召,設禮門公所,有師有徒,是為禮門。

    在江淮漣泗一帶有一定勢力,但總的來說号召力不大。

     &ldquo白門&rdquo以神道設教,繁殖面廣,如白蓮教、紅燈會、大刀會、小刀會均屬之,對于鼓動農民反對清朝統治起過一定作用。

    清朝末年,支系繁多,其中有一支系叫&ldquo東震堂&rdquo,于光緒年間改名為&ldquo一貫道&rdquo。

    民國期間,一貫道由一個較小的迷信秘密團體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最大的反動會道門。

     綜上所述,辛亥革命以後,在民族鬥争中發展、興盛起來的幫會組織,進入了一個蛻變、衰亡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内,由于幫會失去了民族鬥争的内容,就逐漸變為藏污納垢的軀殼,成了帝國主義、新老軍閥的幫兇,成了擾亂社會、殘害民衆的黑勢力集團。

    其中勢力尤大、為害尤烈者為青幫、紅幫,以及從白門演化而來的一貫道反動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