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會組織之膨脹

關燈
幫會本是在明末清初民族鬥争尖銳之時應運而生,卻并未在民國時期随着民族鬥争目标的喪失應運而亡。

    它在政治上已經結束了其曆史使命,在組織上反而惡性膨脹起來。

    許多幫會頭目招收門徒時越收越多,越收越濫,動辄成千上萬人。

     比如上海青幫&ldquo大&rdquo字輩幫首張仁奎,曾任江蘇通海鎮守使,先後收徒3萬餘人,包括士農工商學各色人等。

    張的徒弟、上海第一号&ldquo聞人&rdquo杜月笙,共收南北門徒數萬人。

    聞名上海的殺人魔王、号稱&ldquo江北大亨&rdquo的顧竹軒,曾拜黃金榮為師,他自己也收徒一下餘人,包括上海兩租界的便衣探員和黃包車老闆。

     上海專販男孩的後台尚武曾任海甯路彙司虹口捕房刑事股探長,此人身在青、紅兩幫,有徒弟2000餘人。

    專販女孩的後台尤阿根,曾任當時公共租界老閘捕房刑事股探長,也身在青、紅兩幫,收徒5000餘人。

    在北方活動猖獗的一貫道頭子,同樣是遍地&ldquo開荒&rdquo(到沒有一貫道的地區去吸收道徒立佛堂),廣收道徒。

     一貫道大頭子張天然在&ldquo七·七&rdquo事變以後,在日寇支持下,在華北各大都市擴大組織,僅在天津市就設立了18個&ldquo壇&rdquo,并設立了一個&ldquo總壇&rdquo。

    此後,又派了很多&ldquo點傳師&rdquo到東北、西北、華北等地&ldquo開荒&rdquo。

    如&ldquo點傳師&rdquo齊國瑞、郭長福等到塘沽及連雲港等地&ldquo開荒辦道&rdquo,就先後騙入3000多道徒,建立了30多處佛堂。

    據說,從抗日戰争以來,通過這樣的&ldquo開荒下種&rdquo所騙入的道徒足有數十萬人。

     民國時期的幫會,上與達官要人勾結,下向社會各界滲透,成為吞噬社會肌體的惡性腫瘤。

     &ldquo開香堂&rdquo奇觀 清幫中人收徒,必須例行一種隆重的而又戲劇化的典禮,名曰&ldquo開香堂&rdquo。

    何謂&ldquo開香堂&rdquo?這就得從入幫的程序說起。

     凡是&ldquo空子&rdquo(幫外人)想進門檻,必須先行覓得幫中人帶領,開明履曆,經引見師批準之後,再備了正式帖子去拜師。

    帖面上寫明&ldquo信守&rdquo二字,内面寫&ldquo敬拜某某老師門下&rdquo,下面寫&ldquo自心情願&rdquo字樣。

    在師父名字旁邊,要寫三代姓氏,末後署名&ldquo某字輩門生某某謹具&rdquo,旁邊寫&ldquo引見師某某押&rdquo,&ldquo傳道師某某押&rdquo,其鄭重程度,可比作過去田契紙上的賣主與中保具名一般。

     開香堂地點大都在僻靜的廟宇中。

    事先必須禀明老頭子,正中供定翁、錢、潘三位師祖的神位,在上面挂起羅祖像,各點香燭一副,桌下又點五支香,兩頭都甩紅紙包着,叫做&ldquo包頭香&rdquo。

    廟門外又設&ldquo陳四主爺神位&rdquo,也點一副香燭。

    &ldquo陳四&rdquo者,據說是第一個進門檻的人,因為犯了幫規,逐出山門,後人念他入幫最早,所以在開香堂時也給他一副香燭,但又因此公已被逐出幫外,故将其神位設于山門之外。

     開香堂大典時,凡是老頭子的前人,和一般同參兄弟,都要到場,名叫&ldquo趕香堂&rdquo。

    趕香堂的越多,老頭子面子越大。

    萬一開香堂時沒人趕香堂,或趕香堂的人很少,那個老頭子就倒了楣,不但人家瞧他不起,連徒弟也覺得見不得人了。

     待到香堂布置妥當,候補的人挨次進入,便傳命緊閉山門。

    老頭子居中坐定,趕香堂的人分立兩旁。

    然後由引見師引領各&ldquo空子&rdquo到羅祖和翁、錢、潘三主爺神案前各磕三個頭,再到老頭子面前也磕三個頭,然後向六部各師父前同樣磕頭,同時在趕香堂的各人面前,也得磕上三個頭。

    總而言之,須是逢人便磕,如果老頭子面子大,趕香堂的人多至千兒八百,有些新徒弟就得磕上兩三千個頭。

     徒弟們磕頭之後,引見師便命他們在檐下排成長龍,司香的執事就把桌下的包頭香劃開,分給衆人拿在手裡。

    贊劄的人便高呼下跪,大家便黑壓壓跪了一地。

    這當兒另有執事端上一盆清水,要每個人呷一口,謂之&ldquo淨口&rdquo。

    淨口畢,老頭子便在上面厲聲問道:&ldquo你們是自願入幫,還是有人教你們入幫?&rdquo &ldquo入幫并沒有什麼好處,你們知道嗎?&rdquo &ldquo十大幫規要遵守,你們知道嗎?&rdquo 衆人便在下面齊聲答道:&ldquo入幫自心情願,甘受約束,誓守幫規!&rdquo 老頭子便再諄諄訓海一番,在末尾說道:&ldquo如果違犯幫規,定須家法從事,辦得到麼?&rdquo 衆徒弟也齊聲答應。

    之後,便由傳道師給各人分發一本小折子,上面寫着三幫九代的名稱,以及各種&ldquo海底&rdquo盤答方法,這是幫中最重要的東西,徒弟們必須秘密珍藏,不得讓門外人閱看。

    至此,儀式就算完畢,衆人再向祖爺、老頭子各磕三個頭,分班侍立兩旁,老頭子便安排筵席,跟趕香堂的各前人各兄弟,歡呼暢飲,趕香堂的人也要向老頭子道喜,然後入席。

    這一頓大嚼,費用概由新進門檻的徒弟們分攤。

    經過此番典禮,&ldquo空子&rdquo就變成幫中人了。

     紅幫收徒儀式,也叫&ldquo開香堂&rdquo。

    一定要上過香,才算正式入門。

    香堂分兩種,一稱&ldquo大香堂&rdquo,一稱&ldquo小香堂&rdquo。

    開&ldquo大香堂&rdquo适用于人數較多時,其禮節也繁雜得很。

    大體是凡欲入幫者,要預先到幫中專事發展組織的頭目部裡報名登記。

    等到積有數十或上百人之後,由山主(紅幫組織一般稱某某山)派一頭目專門負責開香堂的工作,稱之為&ldquo老大&rdquo。

    老大奉令後,乃選擇一個僻靜的廟宇,作一番布置。

     大香堂布置,有稱為&ldquo紅花亭&rdquo的。

    正中設關帝位,上懸&ldquo忠義堂&rdquo匾額,中間設置供桌三層供祖師牌位,各用紅紙或黃紙書寫。

    堂中又另設大方台一張,右供大片子(大刀)一把,左供小噴筒(手槍)一支)正中焚起一爐香、一對燭,台口又置有線香一束。

    另外還張紅燈,外層3盞,中層8盞,内層21盞,意把&ldquo洪&rdquo字拆開為&ldquo三八二十一&rdquo。

     香堂布置畢,便命新入幫會徒魚貫入内,并請山上資格較深的各位大爺同時參與盛會,謂之&ldquo赴蟠桃&rdquo。

    照例是不準有幫外人參觀的,即廟中僧道亦須驅趕出去。

    然後緊閉山門,傳令各新徒向祖師牌位行三跪九叩之禮。

    禮畢,則有一位大爺向幫徒詳解種種幫規,按條宣讀。

    接着便将台口線香執于左手,右手則握供于台上的大片子,怒目環視衆徒道:&ldquo以後各位如有不遵山主命令,不能嚴守幫規者,即以此香為例。

    &rdquo 說話時高擎大片子,猛砍線香,一刀兩段。

    斬香既畢,即将所有斷香分授新徒,每人身藏一支以為紀念,亦資警戒。

    然後令各幫徒環立成一大圈,聆聽大爺向他們朗誦入幫詩一首,複令同幫兄弟按規矩各行一禮。

    最後一個儀式是入會問答。

    主香人問:&ldquo天地日月,如何稱呼?&rdquo 衆會員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