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黑夜的工作
關燈
小
中
大
江灣鎮的地位距離上海雖有十多裡路,但國人們在上海建立的工商實業,既然在飛躍地進展,大概不出幾年,這地方勢必也要變做上海的一部分。
現在這地方圍着交通的便利,那物質文明的潛力,早已攻破了這個幽靜而充滿着自然美的境界。
在附鎮的四村,雖還瞧得見竹林蔭蔽中的茅屋和聽得到弓形似的闆橋下的流水。
但那茅屋中真率樸素的人物早已驚破了閉靜的甜夢,罩上了緊張的面具。
闆橋底下的河流也變換了黃油的顔色;潮來時奔湧可怕,既不見清澈見底的景象,更沒有玲玲的雅樂可聽。
總而言之,那已往的靜趣,真像海灘上的一小堆沙迹,物質的狂潮一沖到,除了全部的傾陷以外,委實沒有第二條出路。
這天傍晚,霍桑陪着我在鎮上附近的村落中消作了好一會,沿途欣賞那落日的晚景。
當清早我們從上海動身的時候,天色雖已轉晴,還是陰橡稼地不漏日光。
可是到了午後三四點鐘光景,忽而雲散日出。
所以到了薄暮時分,向西一望,那夕照的餘輝布成了滿天的紅霞;霞幕盡處,點綴着幾枝秋柳,一群歸鴉,正像展開了一幅活動的圖畫。
霍桑的精神比先前在胡秋帆辦公室中的時候當真煥發得多。
我的胸襟也覺得暢豁了不少。
霍桑立定在一條小溪的邊岸,忽指着那裡沉的斜陽,含笑說:&ldquo我很希望這件案子,也像這天氣一般地有劇烈的變轉。
&rdquo 我應道:&ldquo我也希望如此,秋雲的變幻最不可測。
我想這案子既到了悶秘的極度,也應得有個變轉之機了。
&rdquo &ldquo這就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我們的努力,就靠着這個希望,才能有再接再厲的興緻。
&rdquo 我覺得這是一個有啟示性的機會,不能輕輕放過。
我問道:&ldquo霍桑,你眼前可已決定了進行的方向?還是隻能等待他們幾個人各顧各的努力,我們但靜候着案子的自然發展?&rdquo 霍桑忽瞧著我說:&ldquo包朗,你說這話,莫非感到了合作的困難?我們是局外人,凡我們眼光所及和能力辦得到的,自然應得盡些我們的友誼上的勞力。
但他們的職守上的責任,在沒有到達結束的終點以前,我們當然也不便幹預。
&rdquo &ldquo話雖不錯。
但他們各顧各的職守,分道揚鎮,究竟也不能成什麼事。
我認為這是時間和精力的浪費!&rdquo &ldquo是的,但在把握案子的關鍵以前,我們有什麼方法勸阻他們呢?&rdquo他微微歎一口氣。
我說:&ldquo那末這個關鍵什麼時候才把握得住?&rdquo 他搖搖頭。
&ldquo還難說。
&rdquo他頓一頓,眼睛谛視著天未,&ldquo包朗,你有什麼意見?&rdquo 我沉吟了一下,答道:&ldquo據我看,假使把種種線索歸納起來、約有四點;例如那汪鎮武,那不知名姓的上海女子,那陸樵竺所假定的汪玉芙的第三個情人,和你剛才問起的楊伯平。
你想這幾條線路,究竟哪一條更近情些?&rdquo 霍桑緩緩搖着頭,答道:&ldquo這些問題,我此刻實在不能答複。
因為我若要否定任何推想,至少總須先尋得出一條肯定的線索。
但在這肯定的線索成立以前,又須先掃除一切的障礙點。
這是我平素探案的原則,你當然也知道。
&rdquo 我點頭道:&ldquo不錯。
那末我們說得近些,你眼前覺得急于要掃除的障礙是哪幾點?&rdquo 霍桑好像要發表什麼了,可是他的眼光從暗影浮動的天空收攝回來時,又變計了。
他躊躇了一下,忽改口道:&ldquo包朗,時機還沒有成熟,你且耐一下子。
等我靜靜地考慮一回,再告訴你罷。
&rdquo 天色完全黑時,我們回到了警所。
胡區長已給我們布置了兩個房間姚國英獨居一間,我和霍桑同住一間。
在晚膳以前,霍桑又獨自出去溜過一次。
我事後問他,據說他是去瞧楊伯平的。
他覺得這少年的确很謹嚴。
他和玉芙雖也相識,但很疏遠。
晚膳以後,我們閑談過一會。
胡秋帆仍堅持着汪鎮武是兇手的見解,口氣中似要叫其餘的人不必再向别條路進行。
别的人各有自由之權,當然不會受這個暗示的約束,獨有那陸樵竺是他的屬下,在職權上有遵守的義務。
可是他的心中的反抗意念顯然還比其餘的人強烈些。
因為他這一次雖竭力地遏制着自己的脾氣,不曾當場反抗,但我默察他的管嘴攢眉的神情,顯見是一百二十分的不服氣。
我和霍桑進了卧室,他叫我先睡。
他自己取出了那本傅祥勤的日記,似準備一個人獨自研究。
他瞧了十多分鐘以後,忽不知不覺地發出詫異聲來。
他前渝地念着:&ldquo九月二十二日,王,八十元;張,五
現在這地方圍着交通的便利,那物質文明的潛力,早已攻破了這個幽靜而充滿着自然美的境界。
在附鎮的四村,雖還瞧得見竹林蔭蔽中的茅屋和聽得到弓形似的闆橋下的流水。
但那茅屋中真率樸素的人物早已驚破了閉靜的甜夢,罩上了緊張的面具。
闆橋底下的河流也變換了黃油的顔色;潮來時奔湧可怕,既不見清澈見底的景象,更沒有玲玲的雅樂可聽。
總而言之,那已往的靜趣,真像海灘上的一小堆沙迹,物質的狂潮一沖到,除了全部的傾陷以外,委實沒有第二條出路。
這天傍晚,霍桑陪着我在鎮上附近的村落中消作了好一會,沿途欣賞那落日的晚景。
當清早我們從上海動身的時候,天色雖已轉晴,還是陰橡稼地不漏日光。
可是到了午後三四點鐘光景,忽而雲散日出。
所以到了薄暮時分,向西一望,那夕照的餘輝布成了滿天的紅霞;霞幕盡處,點綴着幾枝秋柳,一群歸鴉,正像展開了一幅活動的圖畫。
霍桑的精神比先前在胡秋帆辦公室中的時候當真煥發得多。
我的胸襟也覺得暢豁了不少。
霍桑立定在一條小溪的邊岸,忽指着那裡沉的斜陽,含笑說:&ldquo我很希望這件案子,也像這天氣一般地有劇烈的變轉。
&rdquo 我應道:&ldquo我也希望如此,秋雲的變幻最不可測。
我想這案子既到了悶秘的極度,也應得有個變轉之機了。
&rdquo &ldquo這就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我們的努力,就靠着這個希望,才能有再接再厲的興緻。
&rdquo 我覺得這是一個有啟示性的機會,不能輕輕放過。
我問道:&ldquo霍桑,你眼前可已決定了進行的方向?還是隻能等待他們幾個人各顧各的努力,我們但靜候着案子的自然發展?&rdquo 霍桑忽瞧著我說:&ldquo包朗,你說這話,莫非感到了合作的困難?我們是局外人,凡我們眼光所及和能力辦得到的,自然應得盡些我們的友誼上的勞力。
但他們的職守上的責任,在沒有到達結束的終點以前,我們當然也不便幹預。
&rdquo &ldquo話雖不錯。
但他們各顧各的職守,分道揚鎮,究竟也不能成什麼事。
我認為這是時間和精力的浪費!&rdquo &ldquo是的,但在把握案子的關鍵以前,我們有什麼方法勸阻他們呢?&rdquo他微微歎一口氣。
我說:&ldquo那末這個關鍵什麼時候才把握得住?&rdquo 他搖搖頭。
&ldquo還難說。
&rdquo他頓一頓,眼睛谛視著天未,&ldquo包朗,你有什麼意見?&rdquo 我沉吟了一下,答道:&ldquo據我看,假使把種種線索歸納起來、約有四點;例如那汪鎮武,那不知名姓的上海女子,那陸樵竺所假定的汪玉芙的第三個情人,和你剛才問起的楊伯平。
你想這幾條線路,究竟哪一條更近情些?&rdquo 霍桑緩緩搖着頭,答道:&ldquo這些問題,我此刻實在不能答複。
因為我若要否定任何推想,至少總須先尋得出一條肯定的線索。
但在這肯定的線索成立以前,又須先掃除一切的障礙點。
這是我平素探案的原則,你當然也知道。
&rdquo 我點頭道:&ldquo不錯。
那末我們說得近些,你眼前覺得急于要掃除的障礙是哪幾點?&rdquo 霍桑好像要發表什麼了,可是他的眼光從暗影浮動的天空收攝回來時,又變計了。
他躊躇了一下,忽改口道:&ldquo包朗,時機還沒有成熟,你且耐一下子。
等我靜靜地考慮一回,再告訴你罷。
&rdquo 天色完全黑時,我們回到了警所。
胡區長已給我們布置了兩個房間姚國英獨居一間,我和霍桑同住一間。
在晚膳以前,霍桑又獨自出去溜過一次。
我事後問他,據說他是去瞧楊伯平的。
他覺得這少年的确很謹嚴。
他和玉芙雖也相識,但很疏遠。
晚膳以後,我們閑談過一會。
胡秋帆仍堅持着汪鎮武是兇手的見解,口氣中似要叫其餘的人不必再向别條路進行。
别的人各有自由之權,當然不會受這個暗示的約束,獨有那陸樵竺是他的屬下,在職權上有遵守的義務。
可是他的心中的反抗意念顯然還比其餘的人強烈些。
因為他這一次雖竭力地遏制着自己的脾氣,不曾當場反抗,但我默察他的管嘴攢眉的神情,顯見是一百二十分的不服氣。
我和霍桑進了卧室,他叫我先睡。
他自己取出了那本傅祥勤的日記,似準備一個人獨自研究。
他瞧了十多分鐘以後,忽不知不覺地發出詫異聲來。
他前渝地念着:&ldquo九月二十二日,王,八十元;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