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為友蹈危機 密室戮奸 身輕燕羽 開門延大敵 虛懷罪己 望重鄉邦
關燈
小
中
大
又是傷心,又是憤恨,沒奈何隻得托那兩個老年夫婦幫助林氏照看,氣沖沖趕到家中,一見郭解,忍不住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郭解忙問:&ldquo姊姊你哭什麼?&rdquo 郭姁忙道:&ldquo你你你還不知道&hellip&hellip&rdquo郭解不等話完,轉問道:&ldquo你說的是耀娃麼?我知道。
像這樣沒出息的東西,埋了拉倒吧。
&rdquo郭姁聞言,急怒交加,&ldquo吓&rdquo的一聲,幾乎氣暈過去。
林氏正安排好了趕回,忙将郭姁扶到裡面。
郭解聽裡面哭罵不休,正皺着個眉頭在室中走來走去,見林氏走出,忙問:&ldquo耀娃的棺木備好了沒有?&rdquo林氏道:&ldquo姊姊要你報仇呢。
&rdquo郭解苦着臉答道:&ldquo這娃再三逼人動手,又約好有了死傷,各無話說,這仇叫我怎麼報法?&rdquo 林氏見丈夫臉上神氣十分為難,再三勸道:&ldquo姊姊就這麼一個遺腹子,好容易撫養大,難怪傷心。
好歹你也勸她一勸,不該置之不理。
&rdquo郭解歎道:&ldquo我心裡也難受。
姊姊脾氣你知道的。
此時一勸,鬧得更兇,這事情更不好辦了。
&rdquo說罷,把腳一頓,往外便走。
林氏當他去尋衆人商議,隻得又到裡面婉言相勸。
郭姁果然哭得更兇,說:&ldquo郭解不是人,不代報仇,決不收屍!&rdquo林氏回家前已另托人照看屍首,還買來棺木,準備入殓,聞言哪敢違抗,隻得罷了。
郭姁連哭鬧了三日夜,誰勸也是不聽。
郭解正覺蘇耀雖然該死,對方竟在自己門前殺人,也實不留情面。
忽聽門人來報,殺死蘇耀的鄭壯登門求見,心中一驚,知道來人決非庸流。
忙命好好接待,當時迎了出去。
見那來客貌相英俊氣概非常,忙待以客禮,請坐叙談。
。
雙方互道仰慕,誰也沒有提起殺人之事。
鄭壯先見郭解人不出衆,貌不驚人,偏有那麼大的名望,心雖奇怪,并未在意;後見郭解謙和有禮,對人又極誠懇,越談越生出好感。
此來原因殺人之後,在家中等了三天,郭家并無一人上門,又聽說郭解就在當日回轉,郭姁停屍不葬,非要報仇不可等情。
心想:&ldquo郭解徒衆甚多,本領高強,自己逃避,既是丢人,對頭人多,又非其敵,還不如尋上門去,講理便罷,不講理便和他拼,就敗也是體面。
&rdquo沒想到郭解竟會待以上賓之禮,對于前事,一字不提。
忍不住試探道:&ldquo小弟生性愚直,行事每多魯莽,郭君請勿見怪。
&rdquo 郭解微笑道:&ldquo我輩中人,多半如此,這沒有什麼。
&rdquo 鄭壯見他沒有往下再說,又問道:&ldquo令甥蘇耀常在外面縱酒生事,郭君知道麼?&rdquo 郭解道:&ldquo小弟也曾屢次告誡,隻因不曾嚴加管束,得罪足下,還望原諒。
&rdquo 鄭壯忙起立道:&ldquo小弟酒後失手,将令甥刺死,特來請罪。
&rdquo 郭解道:&ldquo此事我已聽說,難怪鄭兄,請坐下談。
&rdquo 鄭壯又道:&ldquo令甥雖然欺人太甚,我沒等郭君回來告知,便在門前殺人,實是無禮。
&rdquo 郭解道:&ldquo隻要該殺,哪裡都是一樣!我雖知蘇耀不肖,還不深悉,鄭兄能見告麼?&rdquo 鄭壯便把蘇耀平日恃勢欺人,調戲婦女之事說了。
郭解突然起立道:&ldquo殺得好!這樣惡人,我也容他不得!&rdquo随命門人請來衆賓客與鄭壯相見,并欲留宴。
鄭壯見郭解聽完來意,反更殷勤,心雖感佩,終覺做得太過,不是意思,再三謙謝辭别。
郭解挽留不住,又恐郭姁知道,追出哭鬧,隻得和衆賓客門人一同送出,互訂後會而别。
夜來郭姁得信,便和郭解大鬧,問他為何将仇人放走,并說:&ldquo如不報仇,就不收屍,丢你的人!&rdquo 郭解把臉色一沈道:&ldquo我如代你報仇,纔丢人呢,耀娃咎由自取,雙方訂約決鬥,不能怪人。
你不收屍,我收。
&rdquo随命人連夜将蘇耀成殓,明日葬埋。
郭姁知道兄弟脾氣,再哭鬧也無用處,林氏連勸了她好幾天,又将所生三子任其挑選,過繼一個與她纔罷。
此事纔了,不久又發生一件大事。
原來封建帝王的陵墓,都是生前建造,所選墓地如果偏僻,除征集大量民夫應役而外,還要另設縣治,移民前往守墓。
葬後,每年祭祀添修,非常隆重,不到這一代的王朝滅亡不止。
漢朝守墓移民,指定富豪,為防流弊。
連中産之家都不在應徙之列。
這類削弱豪強财勢的舉動,按說并不算壞!但在有一利必生一弊的封建時代,卻給貪官污吏添出一項勒索民财,陷害善良的機會。
郭解忙問:&ldquo姊姊你哭什麼?&rdquo 郭姁忙道:&ldquo你你你還不知道&hellip&hellip&rdquo郭解不等話完,轉問道:&ldquo你說的是耀娃麼?我知道。
像這樣沒出息的東西,埋了拉倒吧。
&rdquo郭姁聞言,急怒交加,&ldquo吓&rdquo的一聲,幾乎氣暈過去。
林氏正安排好了趕回,忙将郭姁扶到裡面。
郭解聽裡面哭罵不休,正皺着個眉頭在室中走來走去,見林氏走出,忙問:&ldquo耀娃的棺木備好了沒有?&rdquo林氏道:&ldquo姊姊要你報仇呢。
&rdquo郭解苦着臉答道:&ldquo這娃再三逼人動手,又約好有了死傷,各無話說,這仇叫我怎麼報法?&rdquo 林氏見丈夫臉上神氣十分為難,再三勸道:&ldquo姊姊就這麼一個遺腹子,好容易撫養大,難怪傷心。
好歹你也勸她一勸,不該置之不理。
&rdquo郭解歎道:&ldquo我心裡也難受。
姊姊脾氣你知道的。
此時一勸,鬧得更兇,這事情更不好辦了。
&rdquo說罷,把腳一頓,往外便走。
林氏當他去尋衆人商議,隻得又到裡面婉言相勸。
郭姁果然哭得更兇,說:&ldquo郭解不是人,不代報仇,決不收屍!&rdquo林氏回家前已另托人照看屍首,還買來棺木,準備入殓,聞言哪敢違抗,隻得罷了。
郭姁連哭鬧了三日夜,誰勸也是不聽。
郭解正覺蘇耀雖然該死,對方竟在自己門前殺人,也實不留情面。
忽聽門人來報,殺死蘇耀的鄭壯登門求見,心中一驚,知道來人決非庸流。
忙命好好接待,當時迎了出去。
見那來客貌相英俊氣概非常,忙待以客禮,請坐叙談。
。
雙方互道仰慕,誰也沒有提起殺人之事。
鄭壯先見郭解人不出衆,貌不驚人,偏有那麼大的名望,心雖奇怪,并未在意;後見郭解謙和有禮,對人又極誠懇,越談越生出好感。
此來原因殺人之後,在家中等了三天,郭家并無一人上門,又聽說郭解就在當日回轉,郭姁停屍不葬,非要報仇不可等情。
心想:&ldquo郭解徒衆甚多,本領高強,自己逃避,既是丢人,對頭人多,又非其敵,還不如尋上門去,講理便罷,不講理便和他拼,就敗也是體面。
&rdquo沒想到郭解竟會待以上賓之禮,對于前事,一字不提。
忍不住試探道:&ldquo小弟生性愚直,行事每多魯莽,郭君請勿見怪。
&rdquo 郭解微笑道:&ldquo我輩中人,多半如此,這沒有什麼。
&rdquo 鄭壯見他沒有往下再說,又問道:&ldquo令甥蘇耀常在外面縱酒生事,郭君知道麼?&rdquo 郭解道:&ldquo小弟也曾屢次告誡,隻因不曾嚴加管束,得罪足下,還望原諒。
&rdquo 鄭壯忙起立道:&ldquo小弟酒後失手,将令甥刺死,特來請罪。
&rdquo 郭解道:&ldquo此事我已聽說,難怪鄭兄,請坐下談。
&rdquo 鄭壯又道:&ldquo令甥雖然欺人太甚,我沒等郭君回來告知,便在門前殺人,實是無禮。
&rdquo 郭解道:&ldquo隻要該殺,哪裡都是一樣!我雖知蘇耀不肖,還不深悉,鄭兄能見告麼?&rdquo 鄭壯便把蘇耀平日恃勢欺人,調戲婦女之事說了。
郭解突然起立道:&ldquo殺得好!這樣惡人,我也容他不得!&rdquo随命門人請來衆賓客與鄭壯相見,并欲留宴。
鄭壯見郭解聽完來意,反更殷勤,心雖感佩,終覺做得太過,不是意思,再三謙謝辭别。
郭解挽留不住,又恐郭姁知道,追出哭鬧,隻得和衆賓客門人一同送出,互訂後會而别。
夜來郭姁得信,便和郭解大鬧,問他為何将仇人放走,并說:&ldquo如不報仇,就不收屍,丢你的人!&rdquo 郭解把臉色一沈道:&ldquo我如代你報仇,纔丢人呢,耀娃咎由自取,雙方訂約決鬥,不能怪人。
你不收屍,我收。
&rdquo随命人連夜将蘇耀成殓,明日葬埋。
郭姁知道兄弟脾氣,再哭鬧也無用處,林氏連勸了她好幾天,又将所生三子任其挑選,過繼一個與她纔罷。
此事纔了,不久又發生一件大事。
原來封建帝王的陵墓,都是生前建造,所選墓地如果偏僻,除征集大量民夫應役而外,還要另設縣治,移民前往守墓。
葬後,每年祭祀添修,非常隆重,不到這一代的王朝滅亡不止。
漢朝守墓移民,指定富豪,為防流弊。
連中産之家都不在應徙之列。
這類削弱豪強财勢的舉動,按說并不算壞!但在有一利必生一弊的封建時代,卻給貪官污吏添出一項勒索民财,陷害善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