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了,最初到來時像是走進了荒涼死寂的墳場的感覺自然更不會有了,現在他和這偉大而壯烈的行動融成了一片,沒有了個人的感覺和思想。
他呆呆地站在門前,忘記了時間,也不覺得疲倦。
突然有一個騎馬的人在陳克明面前飛過,那騰躍的馬蹄幾乎将他掃倒。
陳克明愕然叫喊了一聲,松過一口氣,機械地轉身縮進了屋子。
再進了那鬥室,這煤油燈的小火苗還在突突地跳。
陳克明和衣往那大木床上一躺,閉了眼睛,像被什麼填滿了的腦袋裡隐隐有一個東西忽來忽去,這便是他和張将軍王參議說的關于組織民衆的那一番話。
可是一會兒以後,他也就睡着了。
不久,他又從夢中驚醒。
煤油燈早已熄滅了,外邊也沒有了炮聲,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陳克明在床上翻個身,側耳靜聽,仿佛有飛機的吼聲忽高忽低,就在左近。
突然,又來了凄厲的鳥叫,這卻是貓頭鷹。
“聽不到炮聲,”陳克明心裡在忖量,“大概兩邊都在休息,準備交第二手。
那忽高忽低飛機的聲音大概是敵人的,它是來偵察我方的陣地。
” 貓頭鷹的叫聲也沒有了,可是猜想中的敵方偵察機的聲音卻愈來愈近。
終于确定了這吼聲的來源不在空中而在隔房,這原來是那個勤務兵打鼾的聲音。
陳克明忍不住自己失聲笑了,收攝了思想,坦然再睡。
第二次醒來時,聽見屋外路上有龐雜的人聲,也有隆隆的震響。
但陳克明很精明地斷判這不是大炮,而是卡車。
依然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可是他再也沒有睡覺的意思了。
屋子外邊的人聲和車聲好像去得遠了。
陳克明猜想他們是往前線去的。
那麼,昨夜這一仗,究竟結果如何?“大概還是我陣地屹然未動罷?”陳克明自己回答,想起了報紙上慣用的句法。
“或者便是,敵以優勢兵力進犯,炮火猛烈,我陣地略有變動,嗣經我增援部隊反攻,即恢複原來态勢,敵傷亡慘重。
” 這樣想的時候,陳克明又忍不住在心裡暗笑。
他覺得所謂前線記者大概也和自己一樣聽了半夜炮聲就可以描寫火線上的風光了,而且說不定自己現在所住的這間小房子也曾招待過若幹前線記者的罷?而且說不定那幾位在這裡經過一兩晚,寫過通訊的記者,也和自己一樣還不知道這叫什麼地名,離火線究竟有多少路罷? 從眼前這戰場,陳克明的思想忽然飛到了幾千裡外的北戰場;從北戰場又想到從北平逃出來的自己的夫人和兒女們。
和報章上的渲染完全相反,平津一帶并沒有經過大戰輕輕就丢了,然而,流亡在平漢路上的人民卻吃了不少苦。
陳克明從家信中知道夫人和孩子們到鄭州車站曾經露宿了一晚,也挨過餓,這是最近的一封家信,以後便又斷了消息。
“不知昨晚上他們住在哪裡?”陳克明惘然想着,“是否也聽到了炮聲?” 陳克明忽然焦躁起來了,思潮忽東忽西,碰到的全是叫人憂慮忿慨的事。
最後,他的思想漸漸集中于一點,那就是《團結》周刊的前途。
陳克明是為了這件事來的,但過了一夜,炮聲是聽夠了,這件事還不曾提到。
昨晚在那個指揮部的時候他沒有提,一則因為料不到會晤的工夫隻有那麼十來二十分鐘,二則期待着對方先開口,(可不是,就禮節說來,應當是對方先開口麼?)三則,談話觸及了組織民衆的當兒,陳克明自己太興奮了。
不但興奮,也還有幾分幻想。
甚至現在又回憶到那時候張将軍頻頻微笑點頭的情形,陳克明的“此人可與為善”的幻想又旺盛起來了。
他想得很遠,也想得很多。
“他們在經驗中得到了教訓了,”陳克明愈想愈興奮,“也知道民衆工作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明白了黨部的包辦作風贻害無窮了!為了他們自己切身的利害,也該拿出誠意來真正做點事,切切實實糾正一下了!” 他想得太遠,也想得太多,甚至覺得即使《團結》的事情弄不到結果,光是這意外的收獲也就不虛此行了。
汽車喇叭的叫聲打斷了他的瞑想。
叫聲就在屋子外邊,兩短一長,反複數次,像是打信号。
他呆呆地站在門前,忘記了時間,也不覺得疲倦。
突然有一個騎馬的人在陳克明面前飛過,那騰躍的馬蹄幾乎将他掃倒。
陳克明愕然叫喊了一聲,松過一口氣,機械地轉身縮進了屋子。
再進了那鬥室,這煤油燈的小火苗還在突突地跳。
陳克明和衣往那大木床上一躺,閉了眼睛,像被什麼填滿了的腦袋裡隐隐有一個東西忽來忽去,這便是他和張将軍王參議說的關于組織民衆的那一番話。
可是一會兒以後,他也就睡着了。
不久,他又從夢中驚醒。
煤油燈早已熄滅了,外邊也沒有了炮聲,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陳克明在床上翻個身,側耳靜聽,仿佛有飛機的吼聲忽高忽低,就在左近。
突然,又來了凄厲的鳥叫,這卻是貓頭鷹。
“聽不到炮聲,”陳克明心裡在忖量,“大概兩邊都在休息,準備交第二手。
那忽高忽低飛機的聲音大概是敵人的,它是來偵察我方的陣地。
” 貓頭鷹的叫聲也沒有了,可是猜想中的敵方偵察機的聲音卻愈來愈近。
終于确定了這吼聲的來源不在空中而在隔房,這原來是那個勤務兵打鼾的聲音。
陳克明忍不住自己失聲笑了,收攝了思想,坦然再睡。
第二次醒來時,聽見屋外路上有龐雜的人聲,也有隆隆的震響。
但陳克明很精明地斷判這不是大炮,而是卡車。
依然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可是他再也沒有睡覺的意思了。
屋子外邊的人聲和車聲好像去得遠了。
陳克明猜想他們是往前線去的。
那麼,昨夜這一仗,究竟結果如何?“大概還是我陣地屹然未動罷?”陳克明自己回答,想起了報紙上慣用的句法。
“或者便是,敵以優勢兵力進犯,炮火猛烈,我陣地略有變動,嗣經我增援部隊反攻,即恢複原來态勢,敵傷亡慘重。
” 這樣想的時候,陳克明又忍不住在心裡暗笑。
他覺得所謂前線記者大概也和自己一樣聽了半夜炮聲就可以描寫火線上的風光了,而且說不定自己現在所住的這間小房子也曾招待過若幹前線記者的罷?而且說不定那幾位在這裡經過一兩晚,寫過通訊的記者,也和自己一樣還不知道這叫什麼地名,離火線究竟有多少路罷? 從眼前這戰場,陳克明的思想忽然飛到了幾千裡外的北戰場;從北戰場又想到從北平逃出來的自己的夫人和兒女們。
和報章上的渲染完全相反,平津一帶并沒有經過大戰輕輕就丢了,然而,流亡在平漢路上的人民卻吃了不少苦。
陳克明從家信中知道夫人和孩子們到鄭州車站曾經露宿了一晚,也挨過餓,這是最近的一封家信,以後便又斷了消息。
“不知昨晚上他們住在哪裡?”陳克明惘然想着,“是否也聽到了炮聲?” 陳克明忽然焦躁起來了,思潮忽東忽西,碰到的全是叫人憂慮忿慨的事。
最後,他的思想漸漸集中于一點,那就是《團結》周刊的前途。
陳克明是為了這件事來的,但過了一夜,炮聲是聽夠了,這件事還不曾提到。
昨晚在那個指揮部的時候他沒有提,一則因為料不到會晤的工夫隻有那麼十來二十分鐘,二則期待着對方先開口,(可不是,就禮節說來,應當是對方先開口麼?)三則,談話觸及了組織民衆的當兒,陳克明自己太興奮了。
不但興奮,也還有幾分幻想。
甚至現在又回憶到那時候張将軍頻頻微笑點頭的情形,陳克明的“此人可與為善”的幻想又旺盛起來了。
他想得很遠,也想得很多。
“他們在經驗中得到了教訓了,”陳克明愈想愈興奮,“也知道民衆工作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明白了黨部的包辦作風贻害無窮了!為了他們自己切身的利害,也該拿出誠意來真正做點事,切切實實糾正一下了!” 他想得太遠,也想得太多,甚至覺得即使《團結》的事情弄不到結果,光是這意外的收獲也就不虛此行了。
汽車喇叭的叫聲打斷了他的瞑想。
叫聲就在屋子外邊,兩短一長,反複數次,像是打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