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在索索抖,拚命搖手。
不知根據什麼理由,姚紹光又認為這頭艙的艙闆之下,那尺許高,三尺長,兩尺多寬的地方,比他特備的“防空室”更為可靠。
蹲在船頭的阿壽卻在挂念夥伴們。
已經有幾條船從後面趕上去了,但都不是國華廠的。
阿壽屢次站起來回頭望,那跟在“第五号”後面的黑壓壓一大片,還是不即不離,相距數丈之遠,當然看不清這裡頭有沒有國華廠的。
“一定不會出亂子,”阿壽自個兒想。
“炸的是公路旁邊那竹林後面的茅房,掃射的是公路上的隊伍。
公路離這條河至少也有四五裡罷?” 他又看着那月亮。
估量起來,這時候至多十點鐘;可不知道已經走了多少路。
他望着前面遠遠的有一團紅光的地方,他以為這是一個熱鬧的市鎮。
相當大的一座墳園出現在右岸。
參天的松柏,風吹過嗚嗚地響。
很整齊的冬青樹,作為籬笆,圍繞着墳園,沿河數百步,然後斜上,把一片空地,一個小池,都圈進去了。
阿壽看着這冬青,又想到船上的僞裝又該修補。
意外地聽得貓頭鷹的呼嘯,也有斷續的蟲鳴。
過了那墳園,河道又分為兩股。
“第五号”進了向西的一股,公路被抛在後面了,但先前所見的那一派紅光都忽而在左側出現,像是遠些,又像是近些。
阿壽再朝船後瞭望,三五丈之外依然是那黑壓壓的一群,不過已經沒有先前那麼多。
阿壽斷定了這一群就是自己人,至少一大半是自己人。
河裡來往的船隻漸漸多起來了。
來船多半有僞裝,艄棚上插一面小小的三角旗。
“又是差船,”阿壽望着這魚貫而來的僞裝船,心裡這樣想,“運傷兵呢,還是軍火?”根據這幾天來的經驗,阿壽斷定了這是軍人。
傷兵船不會跟他走相反的路。
現在兩岸全是桑園。
那矮而粗的樹幹,密層層地望不到底。
桑林過完,突然河身來了個九十度的彎曲。
“第五号”船剛行到那彎曲的地方,阿壽看見了前面的景象,便吃了一驚。
河面上現在隻有去的船沒有來的船了。
沿河兩岸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差不多全已停滿了船:披着僞裝的平底大船,尖頭大肚子的烏篷船,沒有僞裝而在傤件上鋪着一層稻草的小船。
種種式式的船好像都不是泊在那裡過夜而是等候着什麼将要出現的變化。
船上的人都站在船頭或艄棚上,朝前面瞭望。
阿壽也朝前面看。
可是前面不見有什麼可以引起注意的東西。
在“第五号”之前,不認識的幾條船仍在奮勇地前進。
“第五号”雖是雙橹,也不能比它們再快。
河是銀灰色的,田野是黑魆魆的。
再往前望,那就什麼也看不見了,一片高大的樹林擋住了視線。
“過不去了!在這裡等一下罷!” 停泊着的船上,有人對行進中的船上人這樣大聲叫着。
沒有誰理會這警告。
可是阿壽卻聽得自己船艄上石全生的聲音問道: “怎麼說是過不去了?” “誰知道!也許又有了麻煩。
” 這是船家之一的懶洋洋的回答。
另一個卻笑了,說道:“不怕!船到橋門自會直!” 可是河面的情形确是越來越緊張了。
停泊在兩旁的船隻更加多了,——現在簡直排了隊似的一條接着一條,更不選擇地點,而且也無從選擇。
這樣一來,河道就窄了一半,幸而此時隻有去的船,沒有來的船。
“過不去了!過不去了!”一片慌張的呼聲,似乎不但來自停泊着的船上,也從那幾條走在“第五号”之前的船上喊出來了。
阿壽看那走在前面的幾條船上,也都有人高高地站在席篷上張皇地四顧,然而它們前進的速度并不減低。
他轉臉再看後面,三五丈外,依然有那黑壓壓的一群,看樣子至少有二十多條船。
“怎麼,擠住了麼?” 前面船上有人大聲問那些停泊着的船。
停泊着的隻是不耐煩地叫道: “不用走了!過不去呀,有危險!” 突然,擋住了視線的那一片高大的樹林閃在一邊了,河道上那個謎終于揭曉。
最先闖入阿壽的眼睛的,是一派紅光,随即又看見了跳躍着的火舌。
一片巨大的半圓形的東西,黑魆魆地,高拱在一旁,好像離那些跳躍的火舌不過尺許寬。
再過一會兒,看的更清楚了,這是一座橋。
橋前還有不少蠕動着的黑東西,那當然是船。
遠遠地就聽得雜亂的叫喊聲。
走在“第五号”前面那些船這時方始明白一路來所受到的“過不去了”的警告是怎麼一回事了,可是它們現在想掉頭退回已不可能,——正像“第五号”現在要掉頭,也已經不可能。
緊跟在“第五号”後面的船現在也知道怎麼一回事了,大家都就地停下來,然而它們後面也還有船,卻還在繼續前進。
本來不大寬闊的河道就此塞得緊緊地。
船和船互相磕撞,船上人互相抱怨,叫罵。
“怎麼辦呢?”歪面孔問着船頭的阿壽。
沒有回答。
阿壽聚精會神在研究當前的情況。
擠在“第五号”前面的幾條船忽然向旁邊移動了。
大概它們打算找個地點停泊。
可是,兩岸可泊之處早已被先來的船隻占滿了,它們隻能緊靠着停在那些船的外檔。
河中居然出現一條狹窄的通路來了。
阿壽立刻拿起竹篙,撐着船上去,同時大聲招呼歪面孔: “走一步,算一步呀!船家,來一個,幫忙使篙子呀!” 阿壽是急性人,他這主意也許不一定妥當,但是,素來不大拿主意的歪面孔也不會反對。
那兩個船家卻
不知根據什麼理由,姚紹光又認為這頭艙的艙闆之下,那尺許高,三尺長,兩尺多寬的地方,比他特備的“防空室”更為可靠。
蹲在船頭的阿壽卻在挂念夥伴們。
已經有幾條船從後面趕上去了,但都不是國華廠的。
阿壽屢次站起來回頭望,那跟在“第五号”後面的黑壓壓一大片,還是不即不離,相距數丈之遠,當然看不清這裡頭有沒有國華廠的。
“一定不會出亂子,”阿壽自個兒想。
“炸的是公路旁邊那竹林後面的茅房,掃射的是公路上的隊伍。
公路離這條河至少也有四五裡罷?” 他又看着那月亮。
估量起來,這時候至多十點鐘;可不知道已經走了多少路。
他望着前面遠遠的有一團紅光的地方,他以為這是一個熱鬧的市鎮。
相當大的一座墳園出現在右岸。
參天的松柏,風吹過嗚嗚地響。
很整齊的冬青樹,作為籬笆,圍繞着墳園,沿河數百步,然後斜上,把一片空地,一個小池,都圈進去了。
阿壽看着這冬青,又想到船上的僞裝又該修補。
意外地聽得貓頭鷹的呼嘯,也有斷續的蟲鳴。
過了那墳園,河道又分為兩股。
“第五号”進了向西的一股,公路被抛在後面了,但先前所見的那一派紅光都忽而在左側出現,像是遠些,又像是近些。
阿壽再朝船後瞭望,三五丈之外依然是那黑壓壓的一群,不過已經沒有先前那麼多。
阿壽斷定了這一群就是自己人,至少一大半是自己人。
河裡來往的船隻漸漸多起來了。
來船多半有僞裝,艄棚上插一面小小的三角旗。
“又是差船,”阿壽望着這魚貫而來的僞裝船,心裡這樣想,“運傷兵呢,還是軍火?”根據這幾天來的經驗,阿壽斷定了這是軍人。
傷兵船不會跟他走相反的路。
現在兩岸全是桑園。
那矮而粗的樹幹,密層層地望不到底。
桑林過完,突然河身來了個九十度的彎曲。
“第五号”船剛行到那彎曲的地方,阿壽看見了前面的景象,便吃了一驚。
河面上現在隻有去的船沒有來的船了。
沿河兩岸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差不多全已停滿了船:披着僞裝的平底大船,尖頭大肚子的烏篷船,沒有僞裝而在傤件上鋪着一層稻草的小船。
種種式式的船好像都不是泊在那裡過夜而是等候着什麼将要出現的變化。
船上的人都站在船頭或艄棚上,朝前面瞭望。
阿壽也朝前面看。
可是前面不見有什麼可以引起注意的東西。
在“第五号”之前,不認識的幾條船仍在奮勇地前進。
“第五号”雖是雙橹,也不能比它們再快。
河是銀灰色的,田野是黑魆魆的。
再往前望,那就什麼也看不見了,一片高大的樹林擋住了視線。
“過不去了!在這裡等一下罷!” 停泊着的船上,有人對行進中的船上人這樣大聲叫着。
沒有誰理會這警告。
可是阿壽卻聽得自己船艄上石全生的聲音問道: “怎麼說是過不去了?” “誰知道!也許又有了麻煩。
” 這是船家之一的懶洋洋的回答。
另一個卻笑了,說道:“不怕!船到橋門自會直!” 可是河面的情形确是越來越緊張了。
停泊在兩旁的船隻更加多了,——現在簡直排了隊似的一條接着一條,更不選擇地點,而且也無從選擇。
這樣一來,河道就窄了一半,幸而此時隻有去的船,沒有來的船。
“過不去了!過不去了!”一片慌張的呼聲,似乎不但來自停泊着的船上,也從那幾條走在“第五号”之前的船上喊出來了。
阿壽看那走在前面的幾條船上,也都有人高高地站在席篷上張皇地四顧,然而它們前進的速度并不減低。
他轉臉再看後面,三五丈外,依然有那黑壓壓的一群,看樣子至少有二十多條船。
“怎麼,擠住了麼?” 前面船上有人大聲問那些停泊着的船。
停泊着的隻是不耐煩地叫道: “不用走了!過不去呀,有危險!” 突然,擋住了視線的那一片高大的樹林閃在一邊了,河道上那個謎終于揭曉。
最先闖入阿壽的眼睛的,是一派紅光,随即又看見了跳躍着的火舌。
一片巨大的半圓形的東西,黑魆魆地,高拱在一旁,好像離那些跳躍的火舌不過尺許寬。
再過一會兒,看的更清楚了,這是一座橋。
橋前還有不少蠕動着的黑東西,那當然是船。
遠遠地就聽得雜亂的叫喊聲。
走在“第五号”前面那些船這時方始明白一路來所受到的“過不去了”的警告是怎麼一回事了,可是它們現在想掉頭退回已不可能,——正像“第五号”現在要掉頭,也已經不可能。
緊跟在“第五号”後面的船現在也知道怎麼一回事了,大家都就地停下來,然而它們後面也還有船,卻還在繼續前進。
本來不大寬闊的河道就此塞得緊緊地。
船和船互相磕撞,船上人互相抱怨,叫罵。
“怎麼辦呢?”歪面孔問着船頭的阿壽。
沒有回答。
阿壽聚精會神在研究當前的情況。
擠在“第五号”前面的幾條船忽然向旁邊移動了。
大概它們打算找個地點停泊。
可是,兩岸可泊之處早已被先來的船隻占滿了,它們隻能緊靠着停在那些船的外檔。
河中居然出現一條狹窄的通路來了。
阿壽立刻拿起竹篙,撐着船上去,同時大聲招呼歪面孔: “走一步,算一步呀!船家,來一個,幫忙使篙子呀!” 阿壽是急性人,他這主意也許不一定妥當,但是,素來不大拿主意的歪面孔也不會反對。
那兩個船家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