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
關燈
小
中
大
領其獎者,生外更無他人。
此次,生仍不名一錢,而受賀于全體。
蓋文壇第一把交椅,又讓生定坐矣。
迨杯盤狼藉,人散酒闌時,已玉兔東升,金烏西墜。
生一番得意,酩酊而歸。
剛至裡門,忽聞呼聲曰:&ldquo梁公子,尚識餘等耶?&rdquo生驚顧之,則一翁一媪,鹑衣百結,颠沛道左,叱問之曰:&ldquo汝何人斯?餘固不汝識也。
&rdquo翁曰:&ldquo公子,尚憶淮陰有舅氏乎?&rdquo生應曰:&ldquo悉之。
汝胡為詢及吾舅氏?&rdquo翁指媪曰:&ldquo吾等非他,即爾之舅與妗也。
"生愕然曰:&ldquo果真耶?&rdquo翁曰:&ldquo萬事可以以假成真,豈戚串間亦可以假冒行之乎!&rdquo生熟視片時,恍惚若曾相見,乃語翁媪曰:&ldquo是處烏可久立,請随吾至宅中談可耳。
&rdquo行數十武至宅,叩門,賈某啟扃,乃導翁媪入。
賈見風塵二老,随少主人後,不覺神色驚惶,翁妪視之,若無睹。
入室坐定後,生曰:&ldquo果舅妗至,何不速臨吾舍,且何故一寒至此?此吾之所大不解,祈速速告我。
&rdquo是時,翁媪淚已簌簌下,乃嗚咽道其喪子、喪媳、喪家之颠末。
并雲:&ldquo吾之來揚,本拟即日造府,繼思吾二人衣服褴褛,白日登門,恐于爾體面有關,故每晚遲爾于門外,以冀相遇。
不期爾又深居寡出,遷延旬餘,吾衣敝囊空,旅店且将不吾容,吾益不敢昂昂然登汝堂矣。
幸也天不絕人,今得遇汝。
惟尊翁去世,舍下并未接有訃音,事後知之,曾來書慰問,而去雁徒勞,來鴻竟杳,鄉書何處達,勿诏親朋無一字也!&rdquo方翁媪始将端倪叙出,生早怃然如冷水澆背,及愈說愈驚,愈驚愈疑,即從旁時而問訊,時而慨歎,時而稱舅、稱妗、稱甥者,不絕于口。
此一席話畢,生不禁戚然悲,而勃然怒;歎彼豺狼當道,宵小橫行;羅織無辜,暗無天日,緻善良有終身莫白之冤。
所幸天外飛來奇俠,救我舅妗,越出網罟,而女舟子又複能濟人之急,獨力鼓槳,免吾舅妗于追捕之禍,且不取舟資,尤為難得。
吾今為舅妗喜,且為舅妗焚香膜拜此二人,并為國中慶遊俠之多也。
媪曰:&ldquo吾二人得以不死,而輾轉至是,皆此二人之賜。
惜其姓氏無由探悉,惟有為彼供長生牌,代越王勾踐以良金寫範蠡像而祀之耳。
&rdquo生曰:&ldquo此種貪官污吏,吾誓除之。
惟張某小人,何緣與官吏通,得翻前案。
吾意黑幕中必有為之通款曲者,不然誠獄已定,縣令又何為袒護一無行狗彘而博糊塗官吏之徽号哉!&rdquo翁媪然其說。
生又曰:&ldquo舅妗逃後,産業既無人承管,縣令懼長官責讓,必不以越獄逃走上聞,且翻案之獄未具,彼必以畏罪逃走了事,則産業可明言充公,暗飽其私囊。
至舅妗之走往何方,彼必無追求之意,慮人證齊得,而斯案反多葛藤矣。
今舅妗,既無家可歸,甥家即舅家也,安之,毋憂。
&rdquo時生語方酣,複更端言曰:&ldquo吾猶憶甥襁褓時,舅氏時來吾家,每來必為餘攜玩物。
當吾五六歲時,吾母曾一度回淮省親,挈餘與俱,時外祖母尚在人間,絕愛吾,視吾猶孫,而表兄年亦與吾仿佛,嬉戲庭中,依依膝下,俨然同胞骨肉,外祖母顧而樂之。
及吾父催歸之書三至,吾母與吾始束裝就道,别時涕淚滂沱。
吾牽外祖母衣裾及表兄手,戀戀不忍去,淚滿雙頰,如永訣狀,吾母及舅妗亦泣下。
此情此景,寤寐系之,及今回想,猶如昨日。
孰知止此一别,吾與外祖母竟成永訣哉!蓋吾歸未三稔,老人即違棄人世,吾母聞斯疆耗,星夜赴淮,而吾竟以病留,不得從。
躍後吾母去世,計告舅氏,舅氏以病未果來。
及吾父卒,又以訃至淮,則淮中無隻字返。
以後音問,遂爾隔絕。
今以舅言證之,則來鴻去雁,悉為關山阻隔,令人抱恨殊深。
以故吾于舅妗僅識一面于幼時,今則聲音笑貌,已不複記憶絲毫,無怪閥門之遇,幾疑骨肉親作陌路人也。
但吾父母已逝,骨肉之親,莫舅妗若,自今以往,吾将以事吾父母者事吾舅勢,吾父母地下有靈,當亦含笑于九泉,而吾受叩勞之恩,不得彩衣奉舞,視膳溫席報之于父母者,将轉報之于吾舅妗矣。
&rdquo翁媪謙讓未邃,曰:&ldquo得占吾甥一席地,免于死亡,已屬幸事,何敢希冀非分。
&rdquo生涕泣言曰:&ldquo舅妗今倦矣,吾當命仆輩灑除潔室,為二老更衣沐浴,從此可安居無慮,至報仇之舉,容俟機圖之。
&rdquo翁妪數月奔波,一旦安枕,長夜漫漫,轉不成寐,秋天不肯明,不知腸輪幾千回也。
翁媪之來揚也,不急往生處,遲遲俟之于門外,其言果足信耶? 閱者回思翁妪入
此次,生仍不名一錢,而受賀于全體。
蓋文壇第一把交椅,又讓生定坐矣。
迨杯盤狼藉,人散酒闌時,已玉兔東升,金烏西墜。
生一番得意,酩酊而歸。
剛至裡門,忽聞呼聲曰:&ldquo梁公子,尚識餘等耶?&rdquo生驚顧之,則一翁一媪,鹑衣百結,颠沛道左,叱問之曰:&ldquo汝何人斯?餘固不汝識也。
&rdquo翁曰:&ldquo公子,尚憶淮陰有舅氏乎?&rdquo生應曰:&ldquo悉之。
汝胡為詢及吾舅氏?&rdquo翁指媪曰:&ldquo吾等非他,即爾之舅與妗也。
"生愕然曰:&ldquo果真耶?&rdquo翁曰:&ldquo萬事可以以假成真,豈戚串間亦可以假冒行之乎!&rdquo生熟視片時,恍惚若曾相見,乃語翁媪曰:&ldquo是處烏可久立,請随吾至宅中談可耳。
&rdquo行數十武至宅,叩門,賈某啟扃,乃導翁媪入。
賈見風塵二老,随少主人後,不覺神色驚惶,翁妪視之,若無睹。
入室坐定後,生曰:&ldquo果舅妗至,何不速臨吾舍,且何故一寒至此?此吾之所大不解,祈速速告我。
&rdquo是時,翁媪淚已簌簌下,乃嗚咽道其喪子、喪媳、喪家之颠末。
并雲:&ldquo吾之來揚,本拟即日造府,繼思吾二人衣服褴褛,白日登門,恐于爾體面有關,故每晚遲爾于門外,以冀相遇。
不期爾又深居寡出,遷延旬餘,吾衣敝囊空,旅店且将不吾容,吾益不敢昂昂然登汝堂矣。
幸也天不絕人,今得遇汝。
惟尊翁去世,舍下并未接有訃音,事後知之,曾來書慰問,而去雁徒勞,來鴻竟杳,鄉書何處達,勿诏親朋無一字也!&rdquo方翁媪始将端倪叙出,生早怃然如冷水澆背,及愈說愈驚,愈驚愈疑,即從旁時而問訊,時而慨歎,時而稱舅、稱妗、稱甥者,不絕于口。
此一席話畢,生不禁戚然悲,而勃然怒;歎彼豺狼當道,宵小橫行;羅織無辜,暗無天日,緻善良有終身莫白之冤。
所幸天外飛來奇俠,救我舅妗,越出網罟,而女舟子又複能濟人之急,獨力鼓槳,免吾舅妗于追捕之禍,且不取舟資,尤為難得。
吾今為舅妗喜,且為舅妗焚香膜拜此二人,并為國中慶遊俠之多也。
媪曰:&ldquo吾二人得以不死,而輾轉至是,皆此二人之賜。
惜其姓氏無由探悉,惟有為彼供長生牌,代越王勾踐以良金寫範蠡像而祀之耳。
&rdquo生曰:&ldquo此種貪官污吏,吾誓除之。
惟張某小人,何緣與官吏通,得翻前案。
吾意黑幕中必有為之通款曲者,不然誠獄已定,縣令又何為袒護一無行狗彘而博糊塗官吏之徽号哉!&rdquo翁媪然其說。
生又曰:&ldquo舅妗逃後,産業既無人承管,縣令懼長官責讓,必不以越獄逃走上聞,且翻案之獄未具,彼必以畏罪逃走了事,則産業可明言充公,暗飽其私囊。
至舅妗之走往何方,彼必無追求之意,慮人證齊得,而斯案反多葛藤矣。
今舅妗,既無家可歸,甥家即舅家也,安之,毋憂。
&rdquo時生語方酣,複更端言曰:&ldquo吾猶憶甥襁褓時,舅氏時來吾家,每來必為餘攜玩物。
當吾五六歲時,吾母曾一度回淮省親,挈餘與俱,時外祖母尚在人間,絕愛吾,視吾猶孫,而表兄年亦與吾仿佛,嬉戲庭中,依依膝下,俨然同胞骨肉,外祖母顧而樂之。
及吾父催歸之書三至,吾母與吾始束裝就道,别時涕淚滂沱。
吾牽外祖母衣裾及表兄手,戀戀不忍去,淚滿雙頰,如永訣狀,吾母及舅妗亦泣下。
此情此景,寤寐系之,及今回想,猶如昨日。
孰知止此一别,吾與外祖母竟成永訣哉!蓋吾歸未三稔,老人即違棄人世,吾母聞斯疆耗,星夜赴淮,而吾竟以病留,不得從。
躍後吾母去世,計告舅氏,舅氏以病未果來。
及吾父卒,又以訃至淮,則淮中無隻字返。
以後音問,遂爾隔絕。
今以舅言證之,則來鴻去雁,悉為關山阻隔,令人抱恨殊深。
以故吾于舅妗僅識一面于幼時,今則聲音笑貌,已不複記憶絲毫,無怪閥門之遇,幾疑骨肉親作陌路人也。
但吾父母已逝,骨肉之親,莫舅妗若,自今以往,吾将以事吾父母者事吾舅勢,吾父母地下有靈,當亦含笑于九泉,而吾受叩勞之恩,不得彩衣奉舞,視膳溫席報之于父母者,将轉報之于吾舅妗矣。
&rdquo翁媪謙讓未邃,曰:&ldquo得占吾甥一席地,免于死亡,已屬幸事,何敢希冀非分。
&rdquo生涕泣言曰:&ldquo舅妗今倦矣,吾當命仆輩灑除潔室,為二老更衣沐浴,從此可安居無慮,至報仇之舉,容俟機圖之。
&rdquo翁妪數月奔波,一旦安枕,長夜漫漫,轉不成寐,秋天不肯明,不知腸輪幾千回也。
翁媪之來揚也,不急往生處,遲遲俟之于門外,其言果足信耶? 閱者回思翁妪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