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裡的“幽默”
關燈
小
中
大
幽默的詩”、“幽默的小說”等等的名詞是可以成立的,因為這是說在詩歌、小說中加入了幽默的成分。
幽默是難能可貴的品質,有了它可以使得文學作品分外的活潑有趣,沒有它呢,詩還是詩,小說還是小說。
幽默的本身不能成為文學,且亦非文學所必須備有的品質之一。
幽默既是文學的一種品質,所以在文學作品裡絕不能從頭至尾全篇的幽默,隻可以在遇到适宜的情節時偶然的來幽默一下子。
若是一篇作品,一句一幽默,那便成了幽默體,也便成了笑話。
幽默專家,和開門便令人發笑的小醜差不多,他在文學裡是有位置的,但是他自己唱不了一出戲。
勉強叫他唱一出戲,那便成了一出低級趣味的笑劇趣劇。
所以幽默這種東西,在文學裡是頗有用處的,但亦不能超過了一定的分量。
幽默是難以學習的,對于幽默的賞識也是難以學習的。
令不幽默的人寫幽默的文字,那真令人作嘔;令不懂幽默的人懂幽默,那真是幽默了。
有幽默的作家,在作品裡不會不表現出他的幽默,遇到懂幽默的,不會不賞識幽默,那是再自然沒有的事。
提倡似乎很難罷? 幽默不是舞文弄墨的事,單在字上是不能推敲出多少幽默來的。
一篇白話文,在裡面硬插入幾句古文爛調,之乎者也的大轉一氣,自然也有一點可笑(或可厭),但不是幽默。
幽默是存在于作家的态度裡,表現在他的作風裡,——如何立意,如何取材,如何布局,如何描寫,如何遣詞,這些地方是該注意的。
但咬文嚼字是不必需的,因為那隻能産生一篇“遊戲文章”,不能給文學作品以幽默的品質。
古文裡盡有幽默的作品,白話文裡也盡有幽默的作品,白話摻古文呢,也許能有幽默的效果,但不是可以屢次嘗試的一條路。
(本篇原載于1932年12月31日天津《益世報•文學周刊》第九期。
) 【點評】 梁實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縣,生于北京。
學名梁治華,字實秋,一度以秋郎、子佳為筆名。
1915年秋考入清華學校。
在該校高等科求學期間開始寫作。
第一篇翻譯小說《藥商的妻》,第一篇散文詩《荷水池畔》發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報》第7版。
1923年畢業後赴美留學,1926年回國任教于南京東南大學。
第二年到上海編緝《時事新報》副刊《青光》,同時與張禹九合編《苦茶》雜志。
不久任暨南大學教授。
1930年,楊振聲邀請他到青島大學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長。
1932年到天津編《益世報》副刊《文學周刊》。
1934年應聘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創辦《自由評論》,先後主編過《世界日報》副刊《學文》和《北平晨報》副刊《文藝》。
《文學裡的幽默》:作者先從幽默一詞的來源和演變過程說起,進而指出幽默在文學中的作用就是“興奮劑”。
幽默是文學的一種品質,這種品質應該是自然流露的而不是刻意的表現,幽默也是一個人内在素養的外化,體現在作家的态度和作風裡。
幽默是難能可貴的品質,有了它可以使得文學作品分外的活潑有趣,沒有它呢,詩還是詩,小說還是小說。
幽默的本身不能成為文學,且亦非文學所必須備有的品質之一。
幽默既是文學的一種品質,所以在文學作品裡絕不能從頭至尾全篇的幽默,隻可以在遇到适宜的情節時偶然的來幽默一下子。
若是一篇作品,一句一幽默,那便成了幽默體,也便成了笑話。
幽默專家,和開門便令人發笑的小醜差不多,他在文學裡是有位置的,但是他自己唱不了一出戲。
勉強叫他唱一出戲,那便成了一出低級趣味的笑劇趣劇。
所以幽默這種東西,在文學裡是頗有用處的,但亦不能超過了一定的分量。
幽默是難以學習的,對于幽默的賞識也是難以學習的。
令不幽默的人寫幽默的文字,那真令人作嘔;令不懂幽默的人懂幽默,那真是幽默了。
有幽默的作家,在作品裡不會不表現出他的幽默,遇到懂幽默的,不會不賞識幽默,那是再自然沒有的事。
提倡似乎很難罷? 幽默不是舞文弄墨的事,單在字上是不能推敲出多少幽默來的。
一篇白話文,在裡面硬插入幾句古文爛調,之乎者也的大轉一氣,自然也有一點可笑(或可厭),但不是幽默。
幽默是存在于作家的态度裡,表現在他的作風裡,——如何立意,如何取材,如何布局,如何描寫,如何遣詞,這些地方是該注意的。
但咬文嚼字是不必需的,因為那隻能産生一篇“遊戲文章”,不能給文學作品以幽默的品質。
古文裡盡有幽默的作品,白話文裡也盡有幽默的作品,白話摻古文呢,也許能有幽默的效果,但不是可以屢次嘗試的一條路。
(本篇原載于1932年12月31日天津《益世報•文學周刊》第九期。
) 【點評】 梁實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縣,生于北京。
學名梁治華,字實秋,一度以秋郎、子佳為筆名。
1915年秋考入清華學校。
在該校高等科求學期間開始寫作。
第一篇翻譯小說《藥商的妻》,第一篇散文詩《荷水池畔》發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報》第7版。
1923年畢業後赴美留學,1926年回國任教于南京東南大學。
第二年到上海編緝《時事新報》副刊《青光》,同時與張禹九合編《苦茶》雜志。
不久任暨南大學教授。
1930年,楊振聲邀請他到青島大學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長。
1932年到天津編《益世報》副刊《文學周刊》。
1934年應聘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創辦《自由評論》,先後主編過《世界日報》副刊《學文》和《北平晨報》副刊《文藝》。
《文學裡的幽默》:作者先從幽默一詞的來源和演變過程說起,進而指出幽默在文學中的作用就是“興奮劑”。
幽默是文學的一種品質,這種品質應該是自然流露的而不是刻意的表現,幽默也是一個人内在素養的外化,體現在作家的态度和作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