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
關燈
小
中
大
市集
沈從文
廉纖的毛毛細雨,在天氣還沒有大變以前欲雪未能的時節,還是霏霏微微落将不來。
一個小小鄉場,位置在又高又大陡斜的山腳下,前面瀕着的河,被如煙如霧雨絲織成的簾幕,一起把它蒙罩着了。
照例的三八市集,還是照例的有好多好多鄉下人,小田主,買雞到城裡去賣的小販子,花幞頭大耳環豐姿隽逸的苗姑娘,以及一些穿灰色号褂子口上說是來察場讨人煩膩的副爺們,與穿高筒子老牛皮靴的團總,各從附近的鄉村來做買賣。
他們的草鞋底半路上帶了無數黃泥漿到集上來,又從場上大坪壩内帶了不少的灰色濁泥歸去。
去去來來,人也數不清多少。
集上的騷動,吵吵鬧鬧,凡是到過南方(湖湘以西)鄉下的人,是都會知道的。
倘若你是由遠遠的另一處地方聽着,那種喧嚣的起伏,你會疑心到是灘水流動的聲音了! 這種洪壯的潮聲,還隻是一般做生意人在讨論價錢時很和平的每個論調而起。
就中雖也有遇到賣牛的場上幾個人像唱戲黑花臉出台時那麼大喊大嚷找經紀人,也有因秤上不公允而起口角——你罵我一句娘,我又罵你一句娘,你又罵我一句娘……然而究竟還是因為人太多,一兩樁事,實在是萬萬不能做到的! 賣豬的場上,他們把小豬崽的耳朵提起來給買主看時,那種尖銳的嘶喊聲,使人聽來不愉快至于牙齒根也發酸。
賣羊的場上,許多美麗馴服的小羊兒咩咩地喊着。
一些不大守規矩的大羊,無聊似的,兩個把前蹄舉起來,作勢用前額相碰。
大概相碰是可以驅逐無聊的,所以第一次訇的碰後,卻又作勢立起來為第二次預備。
牛場卻單獨占據在場左邊一個大坪壩,因為牛的生意在這裡占了全部交易四分一以上。
那裡四面搭起無數小茅棚(棚内賣酒賣面),為一些成交後的田主們喝茶喝酒的地方。
那裡有大鍋大鍋煮得“稀糊之爛”的牛髒類下酒物,有大鍋大鍋香噴噴的肥狗肉,有從總兵營一帶擔來賣的高粱燒酒;也還有城裡館子特意來賣面的。
假若你是城裡人來這裡賣面,他們因為想吃香醬油的緣故,都會來你館子,那麼,你生意便比其他鋪子要更熱鬧了。
到城裡時,我們所見到的東西,不過小攤子上每樣有一點罷了!這裡可就大不相同。
單單是賣雞蛋的地方,一排一排地擺列着,滿籮滿筐的裝着,你數過去,總是幾十擔。
辣子呢,都是一屋一屋擱着。
此外幹了的黃色草煙,用為染坊染布的五倍子和栎木皮,還未榨出油來的桐茶子,米場白濛白濛了的米,屠桌上大隻大隻失了腦袋刮得淨白的肥豬,大腿大腿紅膩膩還在跳動的牛肉……都多得怕人。
不大寬的河下,滿泊着載人載物的灰色黃色小艇,一排排擠擠挨挨的相互靠着也難于數清。
集中是沒有什麼統系制度。
雖然在先前開場時,總也有幾個地方上的鄉約伯伯,團總,守汛的把總老爺,口頭立了一個規約,賣物的照着生意大小繳納千分之幾——或至萬分之幾,但也有百分之幾——的場捐,或經紀傭錢,棚捐,不過,假若你這生意并不大,又不須經紀人,則不須受場上的拘束,可以自由貿易了。
到這天,做經紀的真不容易!腳底下籠着他那雙厚底高筒的老牛皮靴子(米場的),為這個爬鬥;為那個倒籮筐。
(牛羊場的)一面為這個那個拉攏生意,身上讓賣主拉一把,又讓買主拉一把;一面又要顧全到别的地方因争持時鬧出岔子的調排,委實不是好玩的事啊!大概他們聲音都略略嚷得有點嘶啞,雖然時時為别人扯到館子裡去潤喉。
不過,他今天的收入,也就很可以酬他的勞苦了。
…… 因為陰雨,又因為做生意的人各都是在别一個村子裡住家,有些還得在散場後走到二三十裡路的别個鄉村去;有些專靠漂場生意讨吃的還待趕到明天那個場上的生意,所以散場很早。
不到晚炊起時,場上大坪壩似乎又覺得寬大空闊起來了!……再過些時候,除了屠桌下幾隻大狗在啃嚼殘餘因分配不平均在那裡不顧命的奮鬥外,便隻有由河下送來的幾聲清脆篙聲了。
歸去的人們,也間或有騎着家中打篩的雌馬,馬項頸下挂着一串小銅鈴叮叮當當跑着的,但這是少數;大多數還是賴着兩隻腳在泥漿裡翻來翻去。
他們總笑嘻嘻的擔着籮筐或背一個大竹背籠,滿裝上青菜,蘿蔔,牛肺,牛肝,牛肉,鹽,豆腐,豬腸子一類東西。
手上提的小竹筒不消說是酒與油。
有的拿
一個小小鄉場,位置在又高又大陡斜的山腳下,前面瀕着的河,被如煙如霧雨絲織成的簾幕,一起把它蒙罩着了。
照例的三八市集,還是照例的有好多好多鄉下人,小田主,買雞到城裡去賣的小販子,花幞頭大耳環豐姿隽逸的苗姑娘,以及一些穿灰色号褂子口上說是來察場讨人煩膩的副爺們,與穿高筒子老牛皮靴的團總,各從附近的鄉村來做買賣。
他們的草鞋底半路上帶了無數黃泥漿到集上來,又從場上大坪壩内帶了不少的灰色濁泥歸去。
去去來來,人也數不清多少。
集上的騷動,吵吵鬧鬧,凡是到過南方(湖湘以西)鄉下的人,是都會知道的。
倘若你是由遠遠的另一處地方聽着,那種喧嚣的起伏,你會疑心到是灘水流動的聲音了! 這種洪壯的潮聲,還隻是一般做生意人在讨論價錢時很和平的每個論調而起。
就中雖也有遇到賣牛的場上幾個人像唱戲黑花臉出台時那麼大喊大嚷找經紀人,也有因秤上不公允而起口角——你罵我一句娘,我又罵你一句娘,你又罵我一句娘……然而究竟還是因為人太多,一兩樁事,實在是萬萬不能做到的! 賣豬的場上,他們把小豬崽的耳朵提起來給買主看時,那種尖銳的嘶喊聲,使人聽來不愉快至于牙齒根也發酸。
賣羊的場上,許多美麗馴服的小羊兒咩咩地喊着。
一些不大守規矩的大羊,無聊似的,兩個把前蹄舉起來,作勢用前額相碰。
大概相碰是可以驅逐無聊的,所以第一次訇的碰後,卻又作勢立起來為第二次預備。
牛場卻單獨占據在場左邊一個大坪壩,因為牛的生意在這裡占了全部交易四分一以上。
那裡四面搭起無數小茅棚(棚内賣酒賣面),為一些成交後的田主們喝茶喝酒的地方。
那裡有大鍋大鍋煮得“稀糊之爛”的牛髒類下酒物,有大鍋大鍋香噴噴的肥狗肉,有從總兵營一帶擔來賣的高粱燒酒;也還有城裡館子特意來賣面的。
假若你是城裡人來這裡賣面,他們因為想吃香醬油的緣故,都會來你館子,那麼,你生意便比其他鋪子要更熱鬧了。
到城裡時,我們所見到的東西,不過小攤子上每樣有一點罷了!這裡可就大不相同。
單單是賣雞蛋的地方,一排一排地擺列着,滿籮滿筐的裝着,你數過去,總是幾十擔。
辣子呢,都是一屋一屋擱着。
此外幹了的黃色草煙,用為染坊染布的五倍子和栎木皮,還未榨出油來的桐茶子,米場白濛白濛了的米,屠桌上大隻大隻失了腦袋刮得淨白的肥豬,大腿大腿紅膩膩還在跳動的牛肉……都多得怕人。
不大寬的河下,滿泊着載人載物的灰色黃色小艇,一排排擠擠挨挨的相互靠着也難于數清。
集中是沒有什麼統系制度。
雖然在先前開場時,總也有幾個地方上的鄉約伯伯,團總,守汛的把總老爺,口頭立了一個規約,賣物的照着生意大小繳納千分之幾——或至萬分之幾,但也有百分之幾——的場捐,或經紀傭錢,棚捐,不過,假若你這生意并不大,又不須經紀人,則不須受場上的拘束,可以自由貿易了。
到這天,做經紀的真不容易!腳底下籠着他那雙厚底高筒的老牛皮靴子(米場的),為這個爬鬥;為那個倒籮筐。
(牛羊場的)一面為這個那個拉攏生意,身上讓賣主拉一把,又讓買主拉一把;一面又要顧全到别的地方因争持時鬧出岔子的調排,委實不是好玩的事啊!大概他們聲音都略略嚷得有點嘶啞,雖然時時為别人扯到館子裡去潤喉。
不過,他今天的收入,也就很可以酬他的勞苦了。
…… 因為陰雨,又因為做生意的人各都是在别一個村子裡住家,有些還得在散場後走到二三十裡路的别個鄉村去;有些專靠漂場生意讨吃的還待趕到明天那個場上的生意,所以散場很早。
不到晚炊起時,場上大坪壩似乎又覺得寬大空闊起來了!……再過些時候,除了屠桌下幾隻大狗在啃嚼殘餘因分配不平均在那裡不顧命的奮鬥外,便隻有由河下送來的幾聲清脆篙聲了。
歸去的人們,也間或有騎着家中打篩的雌馬,馬項頸下挂着一串小銅鈴叮叮當當跑着的,但這是少數;大多數還是賴着兩隻腳在泥漿裡翻來翻去。
他們總笑嘻嘻的擔着籮筐或背一個大竹背籠,滿裝上青菜,蘿蔔,牛肺,牛肝,牛肉,鹽,豆腐,豬腸子一類東西。
手上提的小竹筒不消說是酒與油。
有的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