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煩悶的解救法

關燈
青年煩悶的解救法 宗白華 △唯美的眼光 △研究的态度 △積極的工作 現在中國有許多的青年,實處于一種很可注意的狀态,就是對于舊學術、舊思想、舊信條都已失去了信仰,而新學術、新思想、新信條還沒有獲着,心界中突然産生了一種空虛,思想情緒沒有着落,行為舉措沒有标準,搔首踯躅,不知怎麼才好,這就是普通所謂“青年的煩悶”。

     這種青年煩悶的狀态,以及由此狀态産生的現象,如一方面對于一切懷疑,力求破壞。

    他方面,又對于一切武斷,急求建設。

    思想沒有定着,感情易于搖動,以及自殺逃走等等的事實,這本是向來“黎明運動”所常附帶的現象,将來自然會趨于穩健創建的一途,為中國文化開一新紀元,就着過去曆史上看來,本是很可喜的現象。

    但是,我們自己既遇着這種時期,陷入這種狀态,就不得不自謀解救的方法,以求早入穩健創造的境地。

     這解救的方法,本也不少。

    譬如建立新人生觀、新信條等類。

    但這都不嫌纡遠了一點。

    須有科學哲學的精神研究,不是一時可以普遍的。

    我們現在須要籌出幾種“具體的方法”,将這方法傳播給煩悶的青年,待他們自己應用這種方法去解救他們的苦悶。

    我現在本着我一時的觀察,想了幾條方法,寫出來引動大衆的讨論,希望還得着更周密完備的計劃,以解決這青年煩悶的問題,則中國解放運動的前途,可以免了許多的危險和犧牲了。

     (一)唯美的眼光唯美的眼光,就是我們把世界上社會上各種現象,無論美的,醜的,可惡的,龌龊的,偉麗的自然生活,以及鄙俗的社會生活,都把他當作一種藝術品看待——藝術品中本有表寫醜惡的現象的——因為我們觀覽一個藝術品的時候,小己的哀樂煩悶都已停止了,心中就得着一種安慰,一種甯靜,一種精神界的愉樂。

    我們若把社會上可惡的事件當作一個藝術品觀,我們的厭惡心就淡了。

    我們對于一種煩悶的事件作藝術的觀察,我們的煩悶也就消了。

    所以,古時悲觀的哲學家,就把人世,看做一半是“悲劇”,一半是“滑稽劇”,這雖是他悲觀的人生觀,但也正是他的藝術的眼光,為他自己解嘲。

    但我們卻不必做這種消極的、悲觀的人生觀。

    我們要持純粹的唯美主義,在一切醜的現象中看出他的美來,在一切無秩序的現象中看出他的秩序來,以減少我們厭惡煩惱的心思,排遣我們煩悶無聊的生活。

     這還是消極的一方面說。

    積極的方面,也還有許多的好處: (A)我們常時作藝術的觀察,又常同藝術接近,我們就會漸漸的得着一種超小己的藝術人生觀。

    這種藝術人生觀就是把“人生生活”當作一種“藝術”看待,使他優美、豐富、有條理、有意義。

    總之,就是把我們的一生生活,當作一個藝術品似的創造。

    這種“藝術式的人生”,也同一個藝術品一樣,是個很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有人說,詩人歌德(Goethe)的“人生Life”,比他的詩還有價值,就是因為他的人生同一個高等藝術品一樣,是很優美、很豐富、有意義、有價值的。

     (B)我們持了唯美主義的人生觀,消極方面可以減少小己的煩悶和痛苦,而積極的方面,又可以替社會提倡藝術的教育和藝術的創造。

    藝術教育,可以高尚社會人民的人格。

    藝術品是人類高等精神文化的表示,這兩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