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關燈
幸福

    儲安平

    親愛的小兄弟:

    這兩天我早就應該給信你們了,可實在近來又夠忙。昨天下午,偶爾寫下了一段短短的小品,題目叫《幸福》,今天早上忽而想到抄一份給你們看也好,因為借此我可以不再去想别的話寫了,以下是正文。

    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對于幸福都是憧憬的。

    每個人有他自己的影子,這影子跟着他的主人跑,而且永遠占據在和他主人身體所占據下的那空間之另一空間。關于幸福的憧憬也是這樣。

    然而幸福給每個憧憬着幸福的人卻是幻滅。

    什麼是幸福呢?

    “憧憬的現實就是幸福”。

    但憧憬是沒有底的淵。

    隻有跳在圈圈外面,才能細嚼到圈圈裡面的勝味。因為你不是孩子,所以你才覺得孩子時代是神仙的;因為你病了,你才覺得健康是幸福的。

    西湖是明媚绮麗的,這樣,大家在春天跑到西湖去。但縱然一個人淌在平軟的湖面上,他看到的,還是在他船身以外的島亭或山景。

    所以,幸福,永遠是一個抽象的東西,不兌現的“現實”。縱然一種幸福的憧憬到了現實,那時,那現實了的又不叫“幸福”了。

    知識和欲望是正比例的。欲望的原型是一雙新的襪筒,知識的腳,一日伸了進去,襪筒就永遠沒有還複到原來那樣緊小的希望了。但知識和欲望雖然是正比例,而知識與幸福卻成反比例。如知識為零,幸福就無限大。

    大部分人希望以增加知識而得到增加他們的幸福,結果是一個不幸的相反。

    知識是無邊際的,從此邊際的諸知識中的某一種知識所吐出來的欲望,又是一個無邊際。這無邊際的欲望的光射到無邊際的所得對象上。在一所得對象上系下了滿足的絲,立刻,另一所得對象又和你的欲望在傳情,在一切無邊際中,你的能力和年齡是有限止的。

    幸福的憧憬從幾千年前挂下來,仍舊向無極的“以後”挂下去。幸福的憧憬将和人類進化線并行着。

    幸福是夏夜的風,不會使人風涼到厭的。

    中國人的戀愛,常在失戀後一個自殺,日本人的戀愛,常在頂熱戀的時候雙雙自殺,這是日本哲學的高一籌處。

    (選自《給弟弟們的信》,開明書店1936年初版)

    【點評】

    儲安平(1909—1966),中國新聞家。1909年7月生于江蘇宜興。1949年後,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專員、新華書店總店副總經理、出版總署發行局副局長等職。1957年任《光明日報》總編輯。同年,在反右派鬥争中被劃為右派分子。

    《幸福》:世界上的人憧憬幸福,追求幸福,幸福是人們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因為時空的不同,不同的人對于幸福就會有不同的诠釋。而在作者看來,幸福的憧憬就像影子一樣,“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影子,這影子跟着他的主人跑,而且永遠占據在和他主人身體所占據下的那空間之另一空間。”其實幸福也很簡單,那些得不到的和已經失去的,其實就是幸福的憧憬目标。作者還提出了一系列與衆不同的觀點,知識和欲望是成正比例的,而知識與幸福是成反比例的。“大部分人希望以增加知識而得到增加他們的幸福,結果是一個不幸的相反。”因為知識是沒有邊際的,那麼欲望也就是沒有邊際的,把滿足欲望作為衡量幸福的标準,幸福也就沒有了邊際。與其痛苦地追求沒有邊際的幸福,不如滿足于現在所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