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學會藝術的生活

關燈
因為身體最長,往往與物最先接觸,好像推卻這物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其實,他一接觸之後就退在一旁,讓大拇指和食指這兩個人去出力推開,他隻在旁略為助勢而已。

    《左傳》:&ldquo阖廬傷将指&rdquo句下注雲:&ldquo将指,足大指也。

    言其将領諸指。

    足之用力大指居多。

    手之取物中指為長。

    故足以大指為将,手以中指為将。

    &rdquo可見中指在衆手指中,好比兵土中的一個将官,令兵士們上前殺戰,而自己退在後面。

    名義上他也參加戰争,實際上他不必出力。

    我想把中指比方官吏。

     無名指和小指,真的兩個寶貝!姿态的優美無過于他們。

    前者的優美是女性的,後者的優美是兒童的。

    他們的皮膚都很白嫩,體态都很秀麗,樣子都很可愛。

    然而,能力的薄弱也無過于他們了。

    無名指本身的用處,隻有研脂粉,蘸藥末,戴指戒。

    日本人稱他為&ldquo紅差指&rdquo(benisashiyubi),是說研磨胭脂粉用的指頭。

    又稱他為&ldquo藥指&rdquo(kusuriyubi),就是說有時靠他研研藥末,或者蘸些藥末來敷在患處。

    英國人稱他為ringfinger.就是為他愛戴指戒的緣故。

    至于小指的本身的用處,更加藐小,隻是挖挖耳朵,扒扒鼻涕而已。

    他們也有被重用的時候:在絲竹管弦上,他們的能力不讓于别人。

    當一個戴金剛鑽指戒的女人要在交際社會中顯示她的美麗與富有的時候,常用&ldquo蘭花手指&rdquo撮了香煙或酒杯來敬呈她所愛慕的人,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ldquo蘭花&rdquo中最優美的兩瓣。

    除了這等享樂的光榮的事以外,遇到工作,他們隻是其他三指的無力的附庸。

    我想把無名指比方纨绔兒,把小指比方弱者。

     故我不能同情于上田氏的無名指最美說,認為他的所謂美是唯美,是優美,是頹廢的美。

    同時我也無心别唱一說,在五指中另定一根最美的手指。

    我隻覺五指的姿态與性格,有如上之差異,卻并無愛憎于其間。

    我覺得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

    五根手指倘能一緻團結,成為一個拳頭以抵抗外侮,那就根根有效,根根有力量,不複有善惡強弱之分了。

     一九三六年三月二十一日作 綠楊芳草 [1]捉狗屎,作者家鄉話,意即撿狗屎(做肥料)。

     自然 &ldquo美&rdquo都是&ldquo神&rdquo的手所造。

    假手于&ldquo神&rdquo而造美的,是藝術家。

     路上的褴褛的乞丐,身上全無一點人造的裝飾,然而比時裝美女美得多。

    這裡的火車站旁邊有一個伛偻的老丐,天天在那裡向行人求乞。

    我每次下了火車之後,迎面就看見一幅米葉[米勒](Millet)的木炭畫,充滿着哀怨之情。

    我每次給他幾個銅闆&mdash&mdash又買得一幅充滿着感謝之情的畫。

     女性的煞費苦心于自己的身體的裝飾。

    頭發燙也不錯,胸臂凍也不妨,腳尖痛也不怕。

    然而真的女性的美,全不在乎她們所苦心經營的裝飾上。

    我們反在她們所不注意的地方發現她們的美。

    不但如此,她們所苦心經營的裝飾,反而妨礙了她們的真的女性的美。

    所以畫家不許她們加上這種人造的裝飾,要剝光她們的衣服,而赤裸裸地描寫&ldquo神&rdquo的作品。

     畫室裡的模特兒雖然已經除去一切人造的裝飾,剝光了衣服;然而她們倘然受了作畫學生的指使,或出于自心的用意,而裝腔作勢,想用人力硬裝出好看的姿态來,往往越裝越不自然,而所描的繪畫越無生趣。

    印象派以來,裸體寫生的畫風盛于歐洲,普及于世界。

    使人走進繪畫展覽中,如人浴堂或屠場,滿目是肉。

    然而用印象派的寫生的方法來描出的裸體,極少有自然的、美的姿态。

    自然的美的姿态,在模特兒上台的時候是不會有的。

    隻有在其休息的時候,那女子在台旁的絨氈上任意卧坐,自由活動的時候,方才可以見到美妙的姿态,這大概是世間一切美術學生所同感的情形吧。

    因為在休息的時候,不複受人為的拘束,可以任其自然的要求而活動。

    &ldquo任天而動&rdquo,就有&ldquo神&rdquo所造的美妙的姿态出現了。

     人在照相中的姿态都不自然,也就是為此。

    普通照相中的人物,都裝着在舞台上演劇的優伶的神氣,或南面而朝的王者的神氣,或廟裡的菩薩像的神氣,又好像正在擺步位的拳教師的神氣。

    因為普通人坐在照相鏡頭前面被照的時間,往往起一種複雜的心理,以緻手足無措,坐立不安,全身緊張得很,故其姿态極不自然。

    加之照相者又要命令他&ldquo頭擡高點!&rdquo&ldquo眼睛看着!&rdquo&ldquo帶點笑容!&rdquo内面已在緊張,外面又要聽照相者的忠告,而把頭擡高,把眼釘住,把嘴勉強笑出,這是何等困難而又滑稽的辦法!怎樣教底片上顯得出美好的姿态呢?我近來正在學習照相,因為嫌惡這一點,想規定不照人物的肖像,而專照風景與靜物,即神的手所造的自然,及人借了神的手而布置的靜物。

     人體的美的姿态,必是出于自然的。

    換言之,凡美的姿态,都是從物理的自然的要求而擺出的姿态,即舒服的時候的姿态。

    這一點屢次引起我非常的銘感。

    無論貧賤之人、醜陋之人、勞動者、黃包車夫,隻要是順其自然的天性而動,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可以禮贊。

    甚至對于生活的幸福全然無分的,第四階級以下的乞丐,這一點也決不被剝奪,與富貴之人平等。

    不,乞丐所有的姿态的美,屢比富貴之人豐富得多。

    試入所謂上流的交際社會中,看那班所謂&ldquo紳士&rdquo,所謂&ldquo人物&rdquo的樣子,點頭、拱手、揖讓、進退等種種不自然的舉動,以及臉的外皮上硬裝出來的笑容,敷衍應酬的不由衷的言語,實在滑稽得可笑,我每覺得這種是演劇,不是人的生活。

    過這樣的生活,甯願做乞丐。

     被造物隻要順天而動,即見其真相,亦即見其固有的美。

    我往往在人的不注意,不戒備的時候,瞥見其人的真而美的姿态。

    但倘對他熟視或聲明了,這人就注意、戒備起來,美的姿态也就杳然了。

    從前我習畫的時候,有一天發現一個朋友的pose(姿态)很好,要求他讓我畫一張sketch(速寫),他限我明天。

    到了明天,他剃了頭,換了一套新衣,挺直了項頸危坐在椅子裡,教我來畫&hellip&hellip這等人都不足與言美。

    我隻有和我的朋友老黃[1],能互相賞識其姿态,我們常常相對坐談到半夜。

    老黃是畫畫的人,他常常嫌模特兒的姿态不自然,與我所見相同。

    他走進我的室内的時候,我倘覺得自己的姿勢可觀,就不起來應酬,依舊保住我的原狀,讓他先鑒賞一下。

    他一相之後,就會批評我的手如何,腳如何,全體如何。

    然後我們吸煙煮茶,晤談别的事體。

    晤談之中,我忽然在他的動作中發現了一個好的pose,&ldquo不動!&rdquo他立刻石化,同畫室裡的石膏模型一樣。

    我就欣賞或描寫他的姿态。

     不但人體的姿态如此,物的布置也逃不出這自然之律。

    凡靜物的美的布置,必是出于自然的。

    換言之,即順當的、妥帖的、安定的。

    取最卑近的例來說:假如桌上有一把茶壺與一隻茶杯。

    倘這茶壺的嘴不向着茶杯而反向他側,即茶杯放在茶壺的後面,猶之孩子躲在母親的背後,誰也覺得這是不順當的、不妥帖的、不安定的。

    同時把這畫成一幅靜物畫,其章法(即構圖)一定也不好。

    美學上所謂&ldquo多樣的統一,就是說多樣的事物,合于自然之律而作成統一,是美的狀态。

    譬如講壇的桌子上要放一個花瓶。

    花瓶放在桌子的正中,太缺乏變化,即統一而不多樣。

    欲其多樣,宜稍偏于桌子的一端。

    但倘過偏而接近于桌子的邊上,看去也不順當,不妥帖,不安定。

    同時在美學上也就是多樣而不統一。

    大約放在桌子的三等分的界線左右,恰到好處,即得多樣而又統一的狀态。

    同時在實際也是最自然而穩妥的位置。

    這時候花瓶左右所餘的桌子的長短,大約是三與五,至四與六的比例。

    這就是美學上所謂&ldquo黃金比例&rdquo。

    黃金比例在美學上是可貴的,同時在實際上也是得用的。

    所以物理學的&ldquo均衡&rdquo與美學的&ldquo均衡&rdquo頗有相一緻的地方。

    右手攜重物時左手必須揚起,以保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