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
關燈
小
中
大
肚子,甚至用刀來在你們臂上割幾下,還要叫媽媽和漫姑擒住了你們的手腳,捏住了你們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到你們的嘴裡去。
這在你們一定認為是太慘無人道的野蠻舉動吧! 孩子們!你們果真抱怨我,我便歡喜,到你們的抱怨變為感激的時候,我的悲哀來了! 我在世間,永沒有逢到像你們這樣出肺肝相示的人。
世間的人群結合,永沒有像你們這樣的徹底的真實而純潔。
是我到上海去幹了無聊的最所謂&ldquo事&rdquo回來,或者去同不相幹的人們叫作&ldquo上課&rdquo的一種把戲回來,你們在門口或車站旁邊等我的時候,我心中何等慚愧又歡喜。
慚愧我為什麼去做這等無聊的事,歡喜我又得暫時放懷一切地加入你們的真生活的團體。
但是,你們的黃金時代有限,現實終于要暴露的。
這是我經驗過來的情形,也是大人們誰也經驗過的情形。
我眼看見兒時的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
我自己也是如此。
&ldquo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rdquo 我的孩子們!憧憬于你們的生活的我,癡心要将你們永遠挽留這黃金時代在這冊子裡。
然這真不過像&ldquo蜘蛛網落花&rdquo,略微保留一點春的痕迹而已。
且到你們懂得我這片心情的時候,你們早已不是這樣的人,我的畫在世間已無可印證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子恺畫集》代序,一九二六年耶誕節 漸入佳境 [1]本篇曾載1926年12月26日《文學周報》第4卷第6期。
[2]brokenheart:悲傷過度。
[3]《給我的孩子們》原為《子恺畫集》的代序。
《子恺畫集》的封面畫即軟軟所作。
送考[1] 今年的早秋,我送一群小學畢業生到杭州來投考中學。
這一群小學畢業生中,有我的女兒和我的親戚、朋友家的兒女,送考的也還有好幾個人,父母、親戚或先生。
我名為送考,其實沒有什麼重要責任,因此我頗有閑散心情,可以旁觀他們的投考。
坐船出門的一天,鄉間旱象已成。
運河兩岸,水車同體操隊伍&mdash般排列着,咿呀之聲不絕于耳。
村中農夫全體出席踏水,已種田而未全枯的當然要出席,已種田而已全枯的也要出席,根本沒有種田的也要出席;有的車上,連婦人、老太婆和二三歲的孩子也都出席。
這不是平常的灌溉,這是人與自然奮鬥!我在船窗中聽了這種聲音,看了這種情景,不勝感動。
但那班投考的孩子們對此如同不聞不見,隻管埋頭在《升學指導》《初中人學試題彙觀》等書中。
我喊他們:&ldquo喂!抱佛腳沒有用!看這許多人的工作!這是百年來未曾見過的狀态,大家看!&rdquo但他們的眼向兩岸看了一看,就又回到書上,依舊埋頭在書中。
後來卻提出種種問題來考我: &ldquo穿山甲喜歡吃什麼東西?&rdquo &ldquo耶稣生時當中國什麼朝代?&rdquo &ldquo無煙火藥是用什麼東西制成的?&rdquo &ldquo挪威的海岸線長多少哩?&rdquo 我全被他們難倒了,一個問題都答不出來。
我裝着内行的神氣對他們說:&ldquo這種題目不會考的!&rdquo他們都笑起來,伸出一根手指點着我,說:&ldquo你考不出!你考不出!&rdquo我惱羞并不成怒,笑着,倚在船窗上吸煙。
後來聽見他們裡面有人在教我:&ldquo穿山甲喜歡吃螞蟻的!&hellip&hellip&rdquo我管自看踏水,不去聽他們的話;他們也管自埋頭在書中不來睬我,直到舍舟登陸。
乘進火車裡,他們又拿出書來看;到了旅館裡,他們又拿出書來看。
一直看到考的前晚。
在旅舍裡我們遇到了另外幾個朋友的兒女,大家同去投考。
赴考這一天,我五點鐘就被他們吵醒,也就起個早來送他們。
許多童男童女,各人攜了文具,帶了一肚皮&ldquo穿山甲喜歡吃螞蟻&rdquo之類的知識,坐黃包車去赴考。
有幾個十二三歲的女孩愁容滿面地上車,好像被押赴刑場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憐。
到晚上,許多孩子活潑地回來了,一進房間就湊作一堆堆講話:哪個題目難,哪個題目易;你的答案不錯,我的答案錯,議論紛紛,沸反盈天。
講了半天,結果有的臉上表示滿足,有的臉上表示失望。
然而嘴上大家準備不取。
男的孩子高聲地叫:&ldquo我橫豎不取的!&rdquo女的孩子恨恨地說:&ldqu
這在你們一定認為是太慘無人道的野蠻舉動吧! 孩子們!你們果真抱怨我,我便歡喜,到你們的抱怨變為感激的時候,我的悲哀來了! 我在世間,永沒有逢到像你們這樣出肺肝相示的人。
世間的人群結合,永沒有像你們這樣的徹底的真實而純潔。
是我到上海去幹了無聊的最所謂&ldquo事&rdquo回來,或者去同不相幹的人們叫作&ldquo上課&rdquo的一種把戲回來,你們在門口或車站旁邊等我的時候,我心中何等慚愧又歡喜。
慚愧我為什麼去做這等無聊的事,歡喜我又得暫時放懷一切地加入你們的真生活的團體。
但是,你們的黃金時代有限,現實終于要暴露的。
這是我經驗過來的情形,也是大人們誰也經驗過的情形。
我眼看見兒時的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
我自己也是如此。
&ldquo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rdquo 我的孩子們!憧憬于你們的生活的我,癡心要将你們永遠挽留這黃金時代在這冊子裡。
然這真不過像&ldquo蜘蛛網落花&rdquo,略微保留一點春的痕迹而已。
且到你們懂得我這片心情的時候,你們早已不是這樣的人,我的畫在世間已無可印證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子恺畫集》代序,一九二六年耶誕節 漸入佳境 [1]本篇曾載1926年12月26日《文學周報》第4卷第6期。
[2]brokenheart:悲傷過度。
[3]《給我的孩子們》原為《子恺畫集》的代序。
《子恺畫集》的封面畫即軟軟所作。
送考[1] 今年的早秋,我送一群小學畢業生到杭州來投考中學。
這一群小學畢業生中,有我的女兒和我的親戚、朋友家的兒女,送考的也還有好幾個人,父母、親戚或先生。
我名為送考,其實沒有什麼重要責任,因此我頗有閑散心情,可以旁觀他們的投考。
坐船出門的一天,鄉間旱象已成。
運河兩岸,水車同體操隊伍&mdash般排列着,咿呀之聲不絕于耳。
村中農夫全體出席踏水,已種田而未全枯的當然要出席,已種田而已全枯的也要出席,根本沒有種田的也要出席;有的車上,連婦人、老太婆和二三歲的孩子也都出席。
這不是平常的灌溉,這是人與自然奮鬥!我在船窗中聽了這種聲音,看了這種情景,不勝感動。
但那班投考的孩子們對此如同不聞不見,隻管埋頭在《升學指導》《初中人學試題彙觀》等書中。
我喊他們:&ldquo喂!抱佛腳沒有用!看這許多人的工作!這是百年來未曾見過的狀态,大家看!&rdquo但他們的眼向兩岸看了一看,就又回到書上,依舊埋頭在書中。
後來卻提出種種問題來考我: &ldquo穿山甲喜歡吃什麼東西?&rdquo &ldquo耶稣生時當中國什麼朝代?&rdquo &ldquo無煙火藥是用什麼東西制成的?&rdquo &ldquo挪威的海岸線長多少哩?&rdquo 我全被他們難倒了,一個問題都答不出來。
我裝着内行的神氣對他們說:&ldquo這種題目不會考的!&rdquo他們都笑起來,伸出一根手指點着我,說:&ldquo你考不出!你考不出!&rdquo我惱羞并不成怒,笑着,倚在船窗上吸煙。
後來聽見他們裡面有人在教我:&ldquo穿山甲喜歡吃螞蟻的!&hellip&hellip&rdquo我管自看踏水,不去聽他們的話;他們也管自埋頭在書中不來睬我,直到舍舟登陸。
乘進火車裡,他們又拿出書來看;到了旅館裡,他們又拿出書來看。
一直看到考的前晚。
在旅舍裡我們遇到了另外幾個朋友的兒女,大家同去投考。
赴考這一天,我五點鐘就被他們吵醒,也就起個早來送他們。
許多童男童女,各人攜了文具,帶了一肚皮&ldquo穿山甲喜歡吃螞蟻&rdquo之類的知識,坐黃包車去赴考。
有幾個十二三歲的女孩愁容滿面地上車,好像被押赴刑場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憐。
到晚上,許多孩子活潑地回來了,一進房間就湊作一堆堆講話:哪個題目難,哪個題目易;你的答案不錯,我的答案錯,議論紛紛,沸反盈天。
講了半天,結果有的臉上表示滿足,有的臉上表示失望。
然而嘴上大家準備不取。
男的孩子高聲地叫:&ldquo我橫豎不取的!&rdquo女的孩子恨恨地說:&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