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關燈
買酒。

     出門時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午餐怎麼解決。

    我們如果要去陌生地方,研究地圖之外,一定細讀戈米氏指南。

    我們發現莫桑很靠近雷伯,而雷伯的博馬奈餐廳我們是光顧過的;菜固然好,帳單也很驚人。

    莫桑的餐館會不會同樣貴呢?蘇裡瓦夫人拯救了我們。

    “到帕哈度(LeParadou)去,”她告訴我們:“在帕哈度小酒館吃午餐。

    中午以前一定要到喲。

    ” 寒冷而晴朗的天氣是美食的好天氣。

    我們在正午前幾分鐘,跨進帕哈度酒館。

    撲面而來的大蒜香和燃燒木柴的氣味,頓時讓我們感到饑餓。

    長形的屋子裡生着好大一爐火;屋裡擺滿舊大理石桌面的餐桌,還有素色瓷磚砌的酒吧。

    廚房裡傳出忙碌的刀聲。

    這餐館萬事俱備,但是酒館老闆說,獨獨缺少我們的座位。

     屋裡是空蕩蕩的,可是他說,15分鐘之内就會坐滿。

    他抱歉地聳聳肩。

    他看看我妻,看出她臉上,被剝奪一頓好飯的悲慘表情。

    面對一個女子如此明顯的苦惱,他心軟了,安排我們坐在向火的一張桌子上,在我倆中間擺上一瓶紅酒。

     老顧客成群結隊、吵吵鬧鬧地進來了,直奔他們每天慣坐的桌。

    不到十二點半,每個座位都坐滿了。

    老闆,也是唯一的侍者,滿手端着盤子團團轉。

    這餐館以簡單的原則經營,免除顧客點菜的煩惱。

    像奔牛村的“車站咖啡館”一樣,給你什麼,你就吃什麼喝什麼。

    我們得到一份油炸脆番薯片、一份橄榄油沙拉,此外還有粉色鄉下香腸切片、蝸牛蘸蛋黃醬:、鯉魚、大蒜醬煎蛋、柔嫩的乳酪和自制的蛋塔。

    這樣的一餐,法國人習以為常,卻能讓觀光客在多年之後仍津津樂道。

    對于居住在這裡的外籍人而言,則是又一次愉快的發現,可以留待某個天寒地凍的日子裡帶着辘辘饑腸重訪,知道自己會吃得飽飽地、身上暖和和地離開。

     陽光的滋味 我們抵達莫桑的橄榄油磨坊,才知來早了兩個月。

    這一季的橄榄,要到一月才收成,那時候來買,才是最新鮮,最好的。

    磨坊經理說,幸好去年橄榄大豐收,至今還有存餘的油。

    我們可以先參觀磨坊,他會幫我們裝.好12公升的油帶走。

    磨坊的正式名稱叫“雷伯谷地橄榄油合作社”,太長了,樸素的房子前楣幾乎寫不下。

    房子深藏在一條小路的内側。

    屋裡的每樣東西似乎都用油擦抹過,地闆和牆壁滑不溜秋;通往展示廳的樓梯,踩在腳下滑溜溜的。

    幾個男子在大廳内圍桌而坐,往瓶子、罐子上貼合作社的金色标簽。

    瓶子、罐子裡都裝着黃綠色的油——正如牆上的告示所言,純淨天然,是橄榄經一次冷壓榨出來的。

    我們到辦公室去領油。

     經理用兩公升裝的方罐,給我們裝了六罐在紙盒裡,還送我們一些橄榄油香皂。

    “再沒有什麼比這個對皮膚更好的了,”他用油污的手指拍打着臉頰說:“至于這油呢,也是絕好的。

    你用了就知道。

    ” 這天晚餐前,我們便試吃了。

    滴幾滴油在塗了碎蕃茄的面包上,好像吃下了陽光的滋味。

     清掃煙囪之必要 客人仍不斷來訪,穿着盛夏的服裝,希望見到宜于遊泳的天氣。

    他們總以為普羅旺斯是地中海型氣候,看見我們穿的是毛衣、晚間還燃起壁爐,喝的是冬季酒。

    吃的是冬天食物,他們大感沮喪。

    十一月的天氣都這麼冷嗎?這兒不是一年到頭都很熱嗎?我們說起積雪、說起零度以下的夜晚和淩厲的風,他們失望極了,好像我們拿熱帶氣候的說辭,把他們诳騙到了北極。

     普羅旺斯冬季寒冷,但日照充足。

    十一月底,天空晴朗湛藍。

    陽光普照、萬裡無雲,照福斯坦的說法,天氣太好了,老天爺一定别有歹意。

    他預測今年冬天酷寒,氣溫會降得奇低,把橄榄樹都給凍死——1976年的慘劇将會重演。

    他幸災樂禍地預言:雞會被凍僵、老人凍死在床上。

    他說毫無疑問會長期斷電,警告我雖裝了暖氣,煙囪仍須清理。

     “你将日夜燃燒木頭,”他說:“那時候,沒有清幹淨的煙囪可能會着火。

    消防隊員來幫你滅火時,如果你拿不出清掃過煙囪的證明,他們就會罰你一大筆錢。

    ”更糟糕的情況是萬一煙囪起火導緻房子燒毀,你拿不出清掃煙囪的證明,保險公司也不理賠。

    福斯坦讓我想象那種無家可歸又破産的情境,而這一切都因為煙囪沒掃的緣故,他看着我沉重地點點頭。

     可是,我問他,掃煙囪的證明要是跟屋子一起燒掉了怎麼辦呢?這一點他倒沒想到。

    我猜他很感激我提醒他另一種可能的災難。

    像他這樣謹小慎微、樂于悲觀的人,需要有人時時添加一些新憂慮,否則會太安逸自得了。

     我請了卡維隆的首席煙囪工人,貝特拉摩先生帶着掃把和吸塵器來家。

    這人個頭高大,但态度謙恭,一身是煤灰。

    他掃了20年的煙囪,而他掃過的煙囪,據他說,從來沒有起過火。

    掃完之後,他開具清掃證明,蓋上他污髒的手指印,祝我冬天愉快。

    “今年冬天不會冷,”他說;“已經連續過了三個寒冷的冬天,第四年一定不冷。

    ” 我問他要不要去替福斯坦家清煙囪,順便交換一下天氣預測方面的意見。

     “不,我從來不上他家。

    他太太自己清掃煙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