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關燈
他用潔淨、纖細的手作了些筆記,喝完啤酒,開始逐室查看。

    他贊許厚重的百葉木窗和堅實的門,但卻停在一個窗洞面前噴舌作聲。

    那是一個抽風機孔,不過30公分見方。

    現代專業竊賊,他說,常常效法維多利亞時代的掃煙囪工人,在成人鑽不進去的地方,遣小孩鑽進去。

    而在法國,大家公認寬12公分以上的洞,是屬少年竊賊可鑽的範圍;12公分以下,就是幼童的專利了。

    至于這标準是怎麼算出來的,法圖先生可不知道。

     法圖說,采櫻桃的工人最危險——這是我在一天裡第二次聽說他們對治安的威脅——他們來自西班牙或意大利,每采一公斤的工錢是3法郎,今天來,明天走。

     謹慎一點總沒錯。

    我答應保持警覺,盡快給小窗裝上鐵條,并且将狗馴得兇惡些。

    一切修複後,他迎着夕陽開車走了,車内音響傳出BruceSpringsteen的歌聲。

     我們開始對采櫻桃的工人産生了可怕的想象,很想一睹這些手腳靈便的惡賊的真面目。

    他們一定随時會出現在我們面前,因為櫻桃已經成熟可采了。

    近日我們吃早餐都在面向朝陽的露台上,十幾公尺外就是一棵果實累累的老櫻桃樹。

    妻煮咖啡時,我便采櫻桃,作為一天.裡的第一道餐點,清涼多汁,果皮深紅近黑。

     采櫻桃的時候 一天早晨,我們聽到田野間傳來收音機的聲音,便知道大規模的采櫻桃行動展開了。

    狗兒們前去調查,豎起毛發,發出給自己壯膽的恐吓之聲。

    我跟了去,以為會看到黝黑奇異的一大幫人,和他們慣擅盜竊的孩子。

    他們的身體,腰以上都被樹葉遮住,我隻看得到站在三角形木梯上的,一雙雙各種不同的腳。

    忽然見一張頂着草帽、棕色滿月般的大臉,從一簇簇葉間探了出來。

     “嘗一口櫻桃吧。

    ”他抽着一對櫻桃給我。

    我打量一下原來是福斯坦。

    他和安莉召集親戚,決定自己來采收,因為外籍工人要價太高,有的甚至要到五法郎一公斤的價碼。

    想想看! 我試着想站在梯子上,一天辛苦工作10小時,飽受果蠅的騷擾,夜晚胡亂睡在谷倉或箱型車裡——在我看來這工錢不算太苦,可是福斯坦斷然拒絕;簡直是白晝打劫。

    話說回來,對于采櫻桃的工人,你還能期望什麼呢?他估計可采得兩噸櫻桃,賣給艾普村的果醬工廠。

    采收工作,就由自家人包辦了。

     以後的幾天裡,果園中擠滿了形形色色的采收工。

    一天傍晚,我讓兩個工人搭便車去奔牛村。

    他們是澳洲來的學生,臉蛋讓太陽曬得通紅的,還沾了櫻桃汁。

    兩人疲憊不堪,抱怨工時太長、工作乏味,以及法國農夫自私。

     “……呢,至少你們見識了法國的一小部分。

    ” “法國?”其中一位說:“我隻看到熱烘烘櫻桃樹的裡面。

    ” 他們決定回澳洲去,普羅旺斯不值得留戀。

    他們不喜歡這裡的人,他們懷疑食物有問題,法國啤酒讓他們瀉肚子。

    就連風景,按照澳洲的标準,也嫌小裡小氣。

    他們不能相信我竟選擇住在這裡。

    我設法解釋,可是我們談的好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

    咖啡館到了,我讓他們下車;他們會整晚在那兒思念家鄉。

     這是我第一次遇見憂愁不堪的澳洲人,而聽到别人如此痛惡我所喜歡的地方,也讓我不免沮喪。

     貝納扭轉了我的心情。

    我為他譯出了一位英國顧客寫來的信,這次來到奔牛村他的事務所,是要把信交給他。

    他開門時笑臉盈盈。

     他的朋友,也就是我們的建築師克裡斯欽,剛剛受卡維隆的一家美容院邀請,重新規劃設計其建築。

    這建築,當然有許多特殊的需求,例如鏡子安放的位置就很重要;一般典雅卧室中不會有的某些設備,這裡也都要有。

    淨身盆使用次數多,質量一定要無懈可擊。

    我想到曼尼古西先生和他的助手,一邊看着出差來此的推銷員在回廊上追逐花枝招展的姑娘,一邊為他們調整水龍頭和盥洗設備。

    我想到泥水匠雷蒙,那個眼中閃耀着堅定光芒的男子,一旦在莺莺燕燕中開懷作樂,恐怕将終生駐足花叢了,多麼有趣! 不幸的是,貝納說,克裡斯欽雖然認為這份工作值得嘗試,卻已決定回絕。

    美容院老闆娘要求在極短時間内完工,而施工期間她還準備照常營業,這對工人們的專注能力可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此外,她不肯付交易稅,理由是她并沒向她的顧客索取交易稅,那麼她為何要付給别人? 到最後,她請到的會是一群不入流的工人,潦草馬虎地做完了事。

    這麼一來,卡維隆的美容院新建築便沒有機會在“建築雜志”上亮相了。

    可惜。

     特殊旅店 我們努力适應家中永遠有客的日子。

    先頭部隊于複活節抵達,其他的,一直到十月底以前,也都已預訂滿了。

    有些邀請,是在很早的冬季便發出,不曾細想實際履行時的景象,現在卻-一來到眼前:來住、來吃喝。

    來曬暖陽。

    洗衣店的女店員根據我們送洗的床單數量,猜測我們經營旅館生意;我們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