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庵瑣語

關燈
為同僚陳演所劾,漫不悛改,遂至敗亡。

     明朝正後長子俱不獲令,終懿文。

    先太祖薨,建文出亡。

    永樂而下,惟崇祯周後長子已立為太子,卒受闖賊之禍。

     明萬曆中,天甯寺富僧物。

    故凡往吊者,厚有贈贻,名曰程儀。

    同時鄉紳锺姓者效之。

    有諸生丘某者,形體侏儒,人稱之為丘的笃。

    與死者素不相識,利其贈金,備禮往吊,旬日數往。

    喪主訝而問曰:「先人存日,未嘗見公往來。

    」丘曰:「死的肚裡自知。

    」聞者絕倒。

    自後民家婚喪,必往賀吊出,俟于門,遣仆入促,甚至索添锱铢,往返數次,廉恥掃地,丐者不如丘。

    死而傳其衣體者,皆故家子弟,潦倒無聊之徒,猶以斯文自居,至今此風不變。

    民間遇見此輩,辄稱之為「丘的笃」雲。

    昆山有「喪蟲」,亦此類。

     郡廟道士沈求漢與予素善,其容貌舉止男子也。

    順治癸巳,年二十六歲,被仇首是女子。

    拘至縣庭,令穩婆探,其私具男女兩體。

    乃鞫得素所通奸道士數人,俱置于法,其師問配蓬萊驿。

    時人稱為雌道士。

    今回父家,不嫁,仍為火居道士。

     郡南王環洞塘西裡民锺益妻,年少姿美。

    一日婦饁于田,遇一少年男子,以語調婦,婦脫之,随至家,淫焉。

    自是日來家人不睹也。

    或時婦向爐竃有火處,則舉室??起,家人救息,略無焦灼處;或家内熟食器皿忽被攝去,有時鄰家攝來。

    人或道之,空中擲磚,片片中人。

    夫懼,遣歸母家,祟亦随去。

    如是三四載。

    初,婦秘不肯洩,後少年勒婦投缳,婦懼,語其姑曰:「彼來時,口銜火碳一塊吐我,握之自覺快甚,不知火從室起。

    嗔我與夫同卧,索我自盡。

    」姑曰:「我聞妖邪懼穢,汝俟其來,以左手執之,推入溺桶中,我同族丁伏于門外救應。

    」他日少年複至,婦依計推入,少年連聲叫曰:「垃圾!垃圾!」外伏擁入,少年漸漸縮小,競以蓋罩定。

    久之聲息,移至空處,傾出,乃農具桔槔中一塊燒焦柘木鶴膝也。

    以斧砍破,中有鮮血。

    舉火焚之,祟遂絕。

     東瓜坊裡人胡廷與同裡王姓為友。

    廷疾,久不起,王往視之,遇胡于街,着白布短衫衣,左右盼望,相揖慰問良久别去。

    王歸,途遇廷父胡念槐,雲:「兒辰刻氣絕,亭午複蘇。

    自言欲往見王,忘着外衣,遇王于街,劇談片饷晌,已别去矣。

    初憶病中呓語,今果乃爾。

    」越三日竟死。

    此崇祯九年三月十五日事也。

     又,諸生濮道水,順治己亥八月十三日卒。

    廿九日魂遊城外,雇船往濮院。

    在舟自言住南門内南宮後浜,今往族侄濮襄甫家。

    到岸,道水先入,舟子待久不不出,往詢乃知。

    述其服式巾履,俱入榇時所服者。

     任子明者,郡南石佛寺裡人也。

    俗尚無為教,明亦與焉。

    一日集村翁家設供,遇一丐食道人,與語甚洽。

    傳以運氣之法,曰:「子但不拘晝夜,掃卻塵情,靜坐瞑目,吸氣一口,自喉至腹,抑入丹田,轉入湧泉,卻從脊裡透出泥丸,徐徐呼吸,不令驟出。

    功夫到日,打過玄關,道即成矣。

    」适明喪偶乏嗣,止一草廬,日夕行持其中。

    五六月後,息長數刻,年馀可息一香,三載後添至三香。

    然不能有吸而不呼也。

    一日曝背檐下,閉目運氣,忽聞天地崩裂聲,周身火熱,見山河大地俱成五色神光,恍惚如醉,日晡始定。

    此即前道人所謂「過關」之候也。

    自是而後,氣從周身旋轉,不呼于外。

    冬可浴冰,暑能擁火,恒坐而睡,屹然不欹。

    裡少年疑其妄,閉之棺中,沉之波底,竟日出之,如故。

    年九十馀,遍别親友,瞑目而逝。

    鄰人候其繼子袁文耀至,時值炙暑,屍停七日,舉殓不腐,蓋屍解雲。

    子明好遊佛寺,出城必居停予家,與予甚契。

    友人湯啟雲嘗受其法,至順至治六年預知死期,沐浴坐化。

    此又後驗也。

    袁文耀是予義仆,故得其詳。

    恐久而泯,因書其事以傳焉。

     順治二年乙酉,六月廿六日破城。

    廿一日有鄉民十馀舟出城,至南湖,天尚未明,見磷火青青,散漫水波,彌千亘萬。

    衆懼,足擊船闆,揮之不去。

    豈兵死,生魂預遊波上耶?又廿三日,城外見城内天星散落如雨。

     有一夫婦廿六日逃出東門,登宣公橋,妻出懷中簪珥授夫曰:「事急矣,我足小不能前,必欲相攜,兩不可保。

    我願投河,爾可急走。

    」揮淚投橋下死。

     乙酉歲,予避兵于裡仁鄉。

    鄰有盛姓,房寓一泰興朱廵撫,其仆某,臀上生一尾,約長三寸,扁闊三指,尾頭生毛。

    秀水壕古裡丘仁宇次男亦生尾。

    二事予目睹。

     昔友人嚴姓之婦有孕,偶有丐牽一猴來視之,婦後産一猴。

    今予所管甲戶魏左宇住曹王廟,後庭蓄一龜,重十七筋。

    其妻每以食喂之,呼之立至。

    婦後有妊,産一白龜。

    《化書》雲:「龜龜相顧,鶴鶴相唳,皆能成孕。

    蓋由情愛相接,神炁交感故耳。

    」今猴、龜與婦,亦豈情愛相接,神炁交感耶? 順治九年三月,同裡張如九妻羅氏早亡,生二女一男,遺有衣飾數箧。

    如九續娶呂氏,取羅故衣服之卸懸架上,忽碎裂如割。

    呂疑子女毀壞,罵詈不已。

    忽聞羅氏空中作聲曰:「汝着我衣,故割破,何與兒女事?汝夫婦平日淩我,血肉痛楚不甘,故投五聖宮來報雪耳。

    」如九惶懼,哀求間,忽數鬼謂羅曰:「我等被汝拉來,奠帛俱無,不如他去。

    」羅慰留再四,向呂索匙鑰不與,即聞擊聲,櫥笥自開,衣飾盡出,分作三股,置兒女卧榻。

    呂與羅梭贈,羅雲:「有些小物在汝枕下。

    」往覓,果有金耳環一雙,白銀八分在焉。

    自是,鄰家男女無一不至,内外姻戚聞其事,往與叙平生,與生人無異。

    如是将半載。

    一日,以子女托乳媪,并訓兒女後事,且曰:「今當與如九同去,不反留複矣。

    」九月十三日,如九死,鬼亦絕響。

    如九與予家僅而半裡,如九之父九宵、羅氏之伯友梅與予至交,鹹親述,鬼語歴歴。

     杭城藩司前百獅池,順治年間一日,衙役忽見池中一蟹,其大如箕,擊之不去;以鐵鈎鈎之,潛入水底。

    鈎着米囊,成物甚重,啟之,乃一支解死屍。

    聞之司主張公缙彥,訪獲近司民婦吳氏,與奸夫方二謀磔親夫邵皮匠也。

    婦拟淩遲,押赴市曹處決。

    時有一少年見婦靓麗可愛,歎息雲:「可惜可惜,恨不以身代之。

    」婦聞之,熟視少年良久,決訖。

    至次年歲朝,少年乘輿過決婦所,忽見一婦躍入輿中,随聞少年被婦所憑雲:「兒臨刑時,蒙郎見憐,心不忘覓之久。

    今幸相會,請同去抵家氣絕。

    」好事者至撰歌曲,演戲劇,始信傳奇中閻婆惜活捉張文遠、敫桂英活捉王佥判事,未必寓言。

    宋儒程明道曾曰:「鬼神如聞歎息之聲,不曾聞道如何言語,亦不曾道見何形狀。

    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