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曰:「我典汝與仙州康家,聞汝已于康家死矣,今何得在此?」答曰:「被娘子贖來,今看阿美。
」阿美即亘之亡女也。
亘又恻然,須臾命燈燭,立于阼階之北。
亘趨前泣而拜,妻答拜,亘乃執手叙以平生。
妻亦流涕,謂亘曰:「陰陽道隔,與君久别。
雖冥寞無據,至于相思,嘗不去心。
今六合之日,冥官感君誠懇,放兒暫來千年一遇,悲喜兼集。
又美娘小,囑付無人,今夕何夕,再遂年款?」亘乃令家人列拜起居,徙燈入室,施布帷帳,不肯先坐,乃曰:「陰陽尊卑,以生人為貴,君可先坐。
」亘即如言。
笑謂亘曰:「君情既不易平生,然聞已再婚,君新人在淮南,吾亦知甚平善。
「因語:「人生修短,固有定乎?」答曰:「必定矣!」又問:「佛與道,孰是非?」答曰:「同源異派耳。
别有太極仙品總靈之司出有入無之化,其道大哉。
其馀一如人間所說,今不合具言,彼此為累。
」亘懼,不敢複問,因問:「欲何膳?」答曰:「冥中珍羞亦備,惟無漿水粥,不可緻耳。
」亘即命備之,既至,索别器攤之而食,向口如盡,及徹之,粥宛然。
亘悉飯其從者,有老爾不肯同坐,妻曰:「倚是舊人,不同群小。
」謂亘曰:「此是紫菊爾,豈不識耶?」亘方記念,别席飯其馀侍者。
亘多不識,聞呼名字,乃是亘從京回日,多翦紙人奴婢所題之名,問妻,妻曰:「皆君所與者。
」乃知錢财奴婢無不得也。
妻曰:「往日嘗弄一金鈒镂合子,藏于堂屋西北鬥拱中,無人知處。
」亘取果得。
又曰:「豈不欲見美娘乎?今已長成。
」亘曰:「美娘亡時襁褓,地下豈受歲乎?」答曰:「無異也。
」須臾美娘至,可五六歲,亘撫之而泣。
妻曰:「莫抱驚兒。
」羅敷卻抱,忽不見。
亘命下簾帷,申缱绻,宛如生,但覺手足呼吸冷耳。
又問:「冥中歸何處?」答曰:「在舅姑右。
」亘曰:「娘子神靈如是,何不還返生?」答曰:「人死之後,魂魄異處,皆有所錄,杳不關形骸也。
君何不驗夢中安能記其身也?兒亡之後,都不記死時,亦不知殡葬之處,錢财奴婢君與則知至。
形骸實總不管。
」既而綢缪夜深,亘曰:「同穴不遠矣!」妻曰:「曾聞合葬之禮,蓋同形骸至,精神實都不見,何煩此言也?」亘曰:「婦人沒地下,亦有再适乎?」答曰:「死生同流,貞邪各異,且兒亡,堂上欲奪兒志,嫁與北庭鄭乾觀侄明遠兒。
誓志确然,上下矜憫得免。
」亘聞怃然,感懷而贈詩曰:「峄陽桐半死,延津劍一沈。
如何宿昔内,空負百年心?」妻曰:「方見君情,辄欲留答,可乎?」亘曰:「曩日不屬文,何以為詞?」妻曰:「文詞素慕,慮君嫌猜而不為此言志之事。
今夕何害?」遂裂帶題詩曰:「不分殊幽顯,那堪異古今。
陰陽途自隔,聚散兩難心。
」又曰:「蘭堦兔月斜,銀燭半含花。
自憐長夜客,泉路以為家。
」亘含涕吟諷,悲喜之間不覺天明。
須臾聞扣門聲,言:「公婆使丹參傳語,令催新婦,恐天明冥司督責。
」妻泣而起,與亘訣别。
亘修啟狀以附之,整衣聞香郁然,不與世同,問:「此香何方得?」答言:「韓壽馀香,兒來堂上見賜。
」亘執手曰:「何時再一見?」答曰:「四十年耳。
」留一羅帛子與亘收之為念,亘答一金钿合子,即曰:「前途日限,不可久留,自非四十年内。
若于墓祭祀都無益,必有相飨。
但于月盡日黃昏時,于野田中、或于河畔呼名字,兒盡得也。
怱怱不果久語。
願自愛。
」言訖登車前去,揚袂久之方滅。
舉家皆見。
事在《唐亘手記》中。
廬陵有賈人田達誠,富于财,頗以周給為務。
治第新成,有夜扣門者,就視無人,如是再三。
因呼問之:「為人耶鬼?」良久乃答曰:「實非人也。
比居龍泉,舍為暴水所毀,求寄君家,治舍畢乃去耳。
」達誠不許,曰:「人豈可與鬼同居耶?」對曰:「暫寄居耳,無害于君。
且以君氣誼聞于鄉裡,故告耳。
」達誠許之。
因曰:「當止我何所?」達誠曰:「惟有廳事耳。
」即拜辭而去,數日複來,曰:「吾家已至廳事,亦無妨君賓客。
然可嚴整家人慎火,萬一不意,或當雲吾等所為也。
」達誠亦虛其廳以奉之。
達誠嘗為詩,鬼忽空中言曰:「君乃能詩邪?吾亦嘗好之,可唱和乎?」達誠即具酒置紙筆于前,談論無所不至,衆目視之酒與紙筆俨然不動,試暫回顧,則酒已盡、字已著紙矣。
前後數十篇,皆有意義,筆迹勁健作柳體,或問其姓字,曰:「吾倘言之,将不益于主人。
可詩以寄言之。
」乃賦詩雲:「天然與我一靈通,還與人間事不同。
要識吾家真姓字,天地南頭一點紅。
」衆亦不谕也。
一日複告曰:「吾有少子婚樟樹神女,将以某日成禮,複欲借君後堂三日,以終君大惠,可乎?」達誠亦虛其堂,以幕圍之三日。
複曰:「吾事訖矣,還君此堂。
主人之恩可謂至矣然,君家老婢某可笞一百也。
」達誠辭謝,召婢笞數下。
鬼曰:「使之知過,可止矣。
」達誠徐問其婢,言曾穴幕竊視,見賓客男女廚膳花燭與人間不殊。
後歲馀乃辭謝而去。
達誠以事至廣陵,久之不歸,其家憂之,鬼複至,曰:「君家憂主人耶?吾将省之。
」明日還曰:「主人在揚子,甚無恙,行當歸矣,新納一妾與之同寝,吾燒其帳後幅以戲之爾。
」大笑而去。
達城歸家問其事,皆同。
後至龍泉訪其居,亦竟不獲。
」阿美即亘之亡女也。
亘又恻然,須臾命燈燭,立于阼階之北。
亘趨前泣而拜,妻答拜,亘乃執手叙以平生。
妻亦流涕,謂亘曰:「陰陽道隔,與君久别。
雖冥寞無據,至于相思,嘗不去心。
今六合之日,冥官感君誠懇,放兒暫來千年一遇,悲喜兼集。
又美娘小,囑付無人,今夕何夕,再遂年款?」亘乃令家人列拜起居,徙燈入室,施布帷帳,不肯先坐,乃曰:「陰陽尊卑,以生人為貴,君可先坐。
」亘即如言。
笑謂亘曰:「君情既不易平生,然聞已再婚,君新人在淮南,吾亦知甚平善。
「因語:「人生修短,固有定乎?」答曰:「必定矣!」又問:「佛與道,孰是非?」答曰:「同源異派耳。
别有太極仙品總靈之司出有入無之化,其道大哉。
其馀一如人間所說,今不合具言,彼此為累。
」亘懼,不敢複問,因問:「欲何膳?」答曰:「冥中珍羞亦備,惟無漿水粥,不可緻耳。
」亘即命備之,既至,索别器攤之而食,向口如盡,及徹之,粥宛然。
亘悉飯其從者,有老爾不肯同坐,妻曰:「倚是舊人,不同群小。
」謂亘曰:「此是紫菊爾,豈不識耶?」亘方記念,别席飯其馀侍者。
亘多不識,聞呼名字,乃是亘從京回日,多翦紙人奴婢所題之名,問妻,妻曰:「皆君所與者。
」乃知錢财奴婢無不得也。
妻曰:「往日嘗弄一金鈒镂合子,藏于堂屋西北鬥拱中,無人知處。
」亘取果得。
又曰:「豈不欲見美娘乎?今已長成。
」亘曰:「美娘亡時襁褓,地下豈受歲乎?」答曰:「無異也。
」須臾美娘至,可五六歲,亘撫之而泣。
妻曰:「莫抱驚兒。
」羅敷卻抱,忽不見。
亘命下簾帷,申缱绻,宛如生,但覺手足呼吸冷耳。
又問:「冥中歸何處?」答曰:「在舅姑右。
」亘曰:「娘子神靈如是,何不還返生?」答曰:「人死之後,魂魄異處,皆有所錄,杳不關形骸也。
君何不驗夢中安能記其身也?兒亡之後,都不記死時,亦不知殡葬之處,錢财奴婢君與則知至。
形骸實總不管。
」既而綢缪夜深,亘曰:「同穴不遠矣!」妻曰:「曾聞合葬之禮,蓋同形骸至,精神實都不見,何煩此言也?」亘曰:「婦人沒地下,亦有再适乎?」答曰:「死生同流,貞邪各異,且兒亡,堂上欲奪兒志,嫁與北庭鄭乾觀侄明遠兒。
誓志确然,上下矜憫得免。
」亘聞怃然,感懷而贈詩曰:「峄陽桐半死,延津劍一沈。
如何宿昔内,空負百年心?」妻曰:「方見君情,辄欲留答,可乎?」亘曰:「曩日不屬文,何以為詞?」妻曰:「文詞素慕,慮君嫌猜而不為此言志之事。
今夕何害?」遂裂帶題詩曰:「不分殊幽顯,那堪異古今。
陰陽途自隔,聚散兩難心。
」又曰:「蘭堦兔月斜,銀燭半含花。
自憐長夜客,泉路以為家。
」亘含涕吟諷,悲喜之間不覺天明。
須臾聞扣門聲,言:「公婆使丹參傳語,令催新婦,恐天明冥司督責。
」妻泣而起,與亘訣别。
亘修啟狀以附之,整衣聞香郁然,不與世同,問:「此香何方得?」答言:「韓壽馀香,兒來堂上見賜。
」亘執手曰:「何時再一見?」答曰:「四十年耳。
」留一羅帛子與亘收之為念,亘答一金钿合子,即曰:「前途日限,不可久留,自非四十年内。
若于墓祭祀都無益,必有相飨。
但于月盡日黃昏時,于野田中、或于河畔呼名字,兒盡得也。
怱怱不果久語。
願自愛。
」言訖登車前去,揚袂久之方滅。
舉家皆見。
事在《唐亘手記》中。
廬陵有賈人田達誠,富于财,頗以周給為務。
治第新成,有夜扣門者,就視無人,如是再三。
因呼問之:「為人耶鬼?」良久乃答曰:「實非人也。
比居龍泉,舍為暴水所毀,求寄君家,治舍畢乃去耳。
」達誠不許,曰:「人豈可與鬼同居耶?」對曰:「暫寄居耳,無害于君。
且以君氣誼聞于鄉裡,故告耳。
」達誠許之。
因曰:「當止我何所?」達誠曰:「惟有廳事耳。
」即拜辭而去,數日複來,曰:「吾家已至廳事,亦無妨君賓客。
然可嚴整家人慎火,萬一不意,或當雲吾等所為也。
」達誠亦虛其廳以奉之。
達誠嘗為詩,鬼忽空中言曰:「君乃能詩邪?吾亦嘗好之,可唱和乎?」達誠即具酒置紙筆于前,談論無所不至,衆目視之酒與紙筆俨然不動,試暫回顧,則酒已盡、字已著紙矣。
前後數十篇,皆有意義,筆迹勁健作柳體,或問其姓字,曰:「吾倘言之,将不益于主人。
可詩以寄言之。
」乃賦詩雲:「天然與我一靈通,還與人間事不同。
要識吾家真姓字,天地南頭一點紅。
」衆亦不谕也。
一日複告曰:「吾有少子婚樟樹神女,将以某日成禮,複欲借君後堂三日,以終君大惠,可乎?」達誠亦虛其堂,以幕圍之三日。
複曰:「吾事訖矣,還君此堂。
主人之恩可謂至矣然,君家老婢某可笞一百也。
」達誠辭謝,召婢笞數下。
鬼曰:「使之知過,可止矣。
」達誠徐問其婢,言曾穴幕竊視,見賓客男女廚膳花燭與人間不殊。
後歲馀乃辭謝而去。
達誠以事至廣陵,久之不歸,其家憂之,鬼複至,曰:「君家憂主人耶?吾将省之。
」明日還曰:「主人在揚子,甚無恙,行當歸矣,新納一妾與之同寝,吾燒其帳後幅以戲之爾。
」大笑而去。
達城歸家問其事,皆同。
後至龍泉訪其居,亦竟不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