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處士盧仲海與從叔缵客于吳,夜就主人飲歡甚,大醉。
群賓皆散,而缵大吐,甚困,更深無救者,獨仲海侍之。
仲海性孝友,悉箧中藥物以護之。
半夜缵亡,仲海悲惶,伺其心,尚暖。
計無所出。
忽思《禮》有「招魂望反」之文,又先是,有方士說招魂之驗,乃大呼缵名,連聲不息。
忽蘇而能言,曰:「賴爾救我!」即問其狀。
答曰:「我向被數吏引,言『郎中遣邀』。
問其名,乃稱『尹』。
逡巡至宅,門阙甚峻,車馬極盛,引入,尹迎勞曰:『飲适奉迎耳。
』乃延入竹亭,亭中皆朱紫相揖而坐,左右進酒,杯盤羅列,妓樂雲集,我意且洽,都不思行李之事。
中宴忽聞爾喚聲,衆樂齊奏,心神已眩,爵行無數,我殆忘之。
俄頃,又聞爾喚聲且悲,我心恻然,如是數四。
請辭,主人苦留,我告以家中有急。
主人暫放我,來當或繼授我職事。
我向已虛諾。
及到此,方知是死。
若不呼我,都忘身在此,我殆去也。
宛然如夢,今但畏再命,為之奈何?」仲海曰:「情之至隐,複何可行?前事既驗,當複執意耳。
」因焚香誦咒以備之。
言語之際,忽然又殁,仲海又呼之,聲且哀厲急切,直至欲明,方蘇,曰:「還賴爾喚聲!我向複飲至酣暢,坐寮徑醉,主人方敕文牒授我職,聞爾喚聲哀厲依前測怛。
主人訝,我不怡。
我又暫乞歸再三。
主人笑曰:『大奇。
』遂放我來,今去留未訣。
雞鳴将興,陰陽向息,又聞鬼神不越疆,吾與爾逃之可乎?」仲海曰:「上計也。
」即具舟倍道,并行而愈。
太原王垂與盧收友善,嘗乘舟商于淮浙,至右門驿旁,見一婦人立樹下,容色殊麗,負一錦囊,乃弭棹伺之。
婦人果問曰:「船何适?可容寄載否?妾夫病,在嘉興,今欲看之,足痛不能行。
」二人曰:「諾!」遂攜囊而上,居船之首。
垂善鼓琴,以琴挑之,婦人粲然。
既而稍親合,其語諧慧辨不可言。
是夕,與垂會船前,收竊歎慕。
夜深,收探囊中物,視之,滿囊骷髅耳。
收大駭,知是鬼矣,而無因達垂。
既而天明,婦人暫登厓,收告垂,大懾曰:「計将安出?」收曰:「宜伏箦下。
」如其言,頃間婦人來,問王垂安在。
收绐之曰:「适上岸矣。
「婦人乃委收而追垂。
于是棄囊于岸,并棹倍行數十裡外,不見來。
夜,藏船鬧處。
半夜,婦人直至船中,婦人頭白、面有血,腥穢不可言,乃拽垂頭咬垂。
二人因大呼,衆船皆助。
逐失婦人所在,明日得紙梳一枚于席上。
垂數月而卒。
張忠定公詠,性好學佛,守蜀成都日,早起誦《金剛經》一另周過乃出理事,暮則靜習禅。
凡蜀僧有戒行能講誦者,皆賓緻之。
一日,過淨惠寺,焚香罷,适新造釋迦佛像,出金色珠滿佛身及華座,璀璨奪目,取已複生,不可勝計。
忠定亦得數百顆以歸,為之作贊文甚偉麗。
處州鮑粹然知府家香木觀音像,傳世已久,一日供幡上有浮動而光明者,察之五色珠也。
發龛,則山岩淨瓶華台之上疊疊相屬,大者如芡,細者如粟,勻圓可愛。
忠定笃志學佛,忠誼動天壤,宜見此瑞。
鮑不甚留意内學,豈菩薩以此警之耶?鮑公死,侍姬散,有崔氏者為馀道之。
朝天門糸采帛鋪傅生,春日獨遊,見長橋坐而蔔者。
方倦行,戲即之以五行問。
其人曰:「君命絕不佳,必以刑死。
他未暇言,今當憂官事,事絕近。
」傅不樂,起度橋,未至圯下,回顧已無見矣。
心惡之,入清波門,踐果核而跌觸貴家罍堕地。
擔者雲雲,傅方被酒,反詈之,并及其主。
執赴官,得杖以歸。
數日,夜聞扣門聲甚武,仆不肯啟。
扣門者曰:「我有藥,欲為三官人療瘡,汝不入言,欲困乃主耶?」仆言之。
傅命之入,乃前日橋上蔔者也。
将一藥置幾上,曰:「以傅瘡即瘥。
」傅顧謝間,忽失之。
視藥,乃狗糞耳。
遂絕痛不可忍。
蔔之曰:「魈為祟,祭萗久乃愈。
傅呆豎子,不能家,家浸衰。
住于四聖延祥觀。
」今不知何如。
都民質庫樊生,與其徒李遊湖上某寺閣,得女子履,絕弓小,中有片紙,曰:「妾擇對者也。
有姻議者,可訪王老娘問之。
」樊生少年心蕩,得之若狂,莫知其何人。
他時過升陽宮庫前,聞兩妪踵其後相語笑,多道王老娘。
伺其入茶肆,亦往焉。
兩妪謂瀹茶仆曰:「王老娘在乎?」曰:「在。
」「為我道欲見。
」仆自後呼一妪出,四五十矣。
兩妪迎語之,曰:「陶小娘子遣我
群賓皆散,而缵大吐,甚困,更深無救者,獨仲海侍之。
仲海性孝友,悉箧中藥物以護之。
半夜缵亡,仲海悲惶,伺其心,尚暖。
計無所出。
忽思《禮》有「招魂望反」之文,又先是,有方士說招魂之驗,乃大呼缵名,連聲不息。
忽蘇而能言,曰:「賴爾救我!」即問其狀。
答曰:「我向被數吏引,言『郎中遣邀』。
問其名,乃稱『尹』。
逡巡至宅,門阙甚峻,車馬極盛,引入,尹迎勞曰:『飲适奉迎耳。
』乃延入竹亭,亭中皆朱紫相揖而坐,左右進酒,杯盤羅列,妓樂雲集,我意且洽,都不思行李之事。
中宴忽聞爾喚聲,衆樂齊奏,心神已眩,爵行無數,我殆忘之。
俄頃,又聞爾喚聲且悲,我心恻然,如是數四。
請辭,主人苦留,我告以家中有急。
主人暫放我,來當或繼授我職事。
我向已虛諾。
及到此,方知是死。
若不呼我,都忘身在此,我殆去也。
宛然如夢,今但畏再命,為之奈何?」仲海曰:「情之至隐,複何可行?前事既驗,當複執意耳。
」因焚香誦咒以備之。
言語之際,忽然又殁,仲海又呼之,聲且哀厲急切,直至欲明,方蘇,曰:「還賴爾喚聲!我向複飲至酣暢,坐寮徑醉,主人方敕文牒授我職,聞爾喚聲哀厲依前測怛。
主人訝,我不怡。
我又暫乞歸再三。
主人笑曰:『大奇。
』遂放我來,今去留未訣。
雞鳴将興,陰陽向息,又聞鬼神不越疆,吾與爾逃之可乎?」仲海曰:「上計也。
」即具舟倍道,并行而愈。
太原王垂與盧收友善,嘗乘舟商于淮浙,至右門驿旁,見一婦人立樹下,容色殊麗,負一錦囊,乃弭棹伺之。
婦人果問曰:「船何适?可容寄載否?妾夫病,在嘉興,今欲看之,足痛不能行。
」二人曰:「諾!」遂攜囊而上,居船之首。
垂善鼓琴,以琴挑之,婦人粲然。
既而稍親合,其語諧慧辨不可言。
是夕,與垂會船前,收竊歎慕。
夜深,收探囊中物,視之,滿囊骷髅耳。
收大駭,知是鬼矣,而無因達垂。
既而天明,婦人暫登厓,收告垂,大懾曰:「計将安出?」收曰:「宜伏箦下。
」如其言,頃間婦人來,問王垂安在。
收绐之曰:「适上岸矣。
「婦人乃委收而追垂。
于是棄囊于岸,并棹倍行數十裡外,不見來。
夜,藏船鬧處。
半夜,婦人直至船中,婦人頭白、面有血,腥穢不可言,乃拽垂頭咬垂。
二人因大呼,衆船皆助。
逐失婦人所在,明日得紙梳一枚于席上。
垂數月而卒。
張忠定公詠,性好學佛,守蜀成都日,早起誦《金剛經》一另周過乃出理事,暮則靜習禅。
凡蜀僧有戒行能講誦者,皆賓緻之。
一日,過淨惠寺,焚香罷,适新造釋迦佛像,出金色珠滿佛身及華座,璀璨奪目,取已複生,不可勝計。
忠定亦得數百顆以歸,為之作贊文甚偉麗。
處州鮑粹然知府家香木觀音像,傳世已久,一日供幡上有浮動而光明者,察之五色珠也。
發龛,則山岩淨瓶華台之上疊疊相屬,大者如芡,細者如粟,勻圓可愛。
忠定笃志學佛,忠誼動天壤,宜見此瑞。
鮑不甚留意内學,豈菩薩以此警之耶?鮑公死,侍姬散,有崔氏者為馀道之。
朝天門糸采帛鋪傅生,春日獨遊,見長橋坐而蔔者。
方倦行,戲即之以五行問。
其人曰:「君命絕不佳,必以刑死。
他未暇言,今當憂官事,事絕近。
」傅不樂,起度橋,未至圯下,回顧已無見矣。
心惡之,入清波門,踐果核而跌觸貴家罍堕地。
擔者雲雲,傅方被酒,反詈之,并及其主。
執赴官,得杖以歸。
數日,夜聞扣門聲甚武,仆不肯啟。
扣門者曰:「我有藥,欲為三官人療瘡,汝不入言,欲困乃主耶?」仆言之。
傅命之入,乃前日橋上蔔者也。
将一藥置幾上,曰:「以傅瘡即瘥。
」傅顧謝間,忽失之。
視藥,乃狗糞耳。
遂絕痛不可忍。
蔔之曰:「魈為祟,祭萗久乃愈。
傅呆豎子,不能家,家浸衰。
住于四聖延祥觀。
」今不知何如。
都民質庫樊生,與其徒李遊湖上某寺閣,得女子履,絕弓小,中有片紙,曰:「妾擇對者也。
有姻議者,可訪王老娘問之。
」樊生少年心蕩,得之若狂,莫知其何人。
他時過升陽宮庫前,聞兩妪踵其後相語笑,多道王老娘。
伺其入茶肆,亦往焉。
兩妪謂瀹茶仆曰:「王老娘在乎?」曰:「在。
」「為我道欲見。
」仆自後呼一妪出,四五十矣。
兩妪迎語之,曰:「陶小娘子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