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橄榄油的發現
關燈
小
中
大
得新生。
我現在明白,為什麼讓一馬力這樣欽佩它了。
但是,即使普羅旺斯每棵被忽視的樹都能痊愈,重新開枝散葉,開花結果,橄榄油的産量依舊比不上意大利和西班牙(據說後兩者被比做“橄榄油中的科威特”)。
普羅旺斯的競争優勢不在于它的數量,而在于它的質量,這同法國的幾乎所有的美味佳肴一樣,質量占據市場。
這是一種對高品質的橄榄油予以高回報的謹慎的管理方法——AOC(appellationd’origlnecontrslee)(品名産地控制法)。
AOC與制造商的保證書相似,重要的差别在于制造商不能自己給自己頒發AOC,它需要由官方驗證,要經過試驗、對生産條件的嚴格檢驗、以及一大堆文件、表格還有味道。
在我心目中,AOC的工作人員同米奇林的質量檢驗員有點類似,都被他們要檢測的東西填得滿滿的。
規則是極其嚴格的,不管他們是叫葡萄酒、奶酪還是雞肉,産品必須來自指定的地區,質量必須上乘,以示區别。
這個機制鼓勵佳作精品,杜絕假冒僞劣商品,使顧客确切知道他們花了錢可以買到什麼東西。
尼翁和賴堡的普羅旺斯橄榄油目前已經具備了AOC資質。
浩特-普羅旺斯村的橄榄油也将在一九九九年底獲該資質。
“好吧,”讓一馬力說,“這些僅僅是事實和數據,我希望你還有興趣去參觀一下橄榄油的生産。
” 浩特諾羅旺斯村有七座橄榄油加工廠,我們第一站是勒斯密斯外的芒林德斯,我們在筆直、空曠的公路上向北行駛,在我們的前方是露洱山,山頂上還滿是冬天的積雪。
天空明亮,但氣溫很低。
一大早就到山上、在蕭瑟的寒風中采摘橄榄的人真是辛苦極了。
五公斤或十幾磅橄榄,隻能榨出一升或兩品脫的橄榄油。
因為用機器采摘橄榄果會損傷樹木,所以整個采摘過程必須手工操作。
在這樣朔風凜冽的清晨,我不禁懷疑那些粗糙的手指在凍僵以前還能堅持多久。
讓一馬力說,橄榄樹是橄榄種植者的命根子,無論怎樣艱苦,你要幹這樣的活兒,你就得愛惜這些樹。
在短暫的生命中習慣了高高在上的平和與安靜的感覺之後,那些被剛剛采摘下來的橄榄們一定會感到無比的震驚。
從樹上被那麼輕柔地摘下,握在溫暖的手心裡,可一到山下它們就會感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被扔進麻袋,捆到車上,然後擲入轟鳴着的機械攪拌箱中。
先清洗幹淨,然後被壓榨得粉身碎骨,最後轉到離心機去脫油——這就是一枚橄榄的生命曆程。
對一般人而言,要在噪聲轟鳴的工廠裡交流,必須在離耳朵六英尺的距離内大吼大叫才能進行。
讓我在這種環境中接受橄榄加工教育,噪音實在是個不小的障礙。
盡管如此,讓一馬力還是堅持在喧嚷之中向我嚷完了橄榄油的整個壓榨過程。
在機器的兩端,橄榄的命運截然不同,一端是一袋一袋清洗得幹幹淨淨的橄榄果,而另一端、則是淚淚流出的金綠色橄榄油。
空氣中彌漫着奇妙的橄榄的清香,豐腴、潤滑、新鮮、溫暖,讓人想起沐浴在陽光中的感覺。
我們注視着這些橄榄,它們被剝掉了枝葉,完全裸露,無所憑依,裹着薄薄的水農,通體發光。
而到了第二階段,它們就會失去此時的形狀,被壓榨成粘稠的糊狀,“你也許對這些橄榄核很感興趣,”讓一馬力說。
是的,這些橄榄核。
它們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功用,如此重要。
曾經有一段時間,有些橄榄種植者異想天開,以為把橄榄核除去,隻榨取果肉,就會提高橄榄油的質量。
結果他們發現,這種辦法不僅增加程序、浪費錢财,同時,脫掉果核的橄榄榨出來的油保存時間相對要短得多了。
原來,橄榄核裡有一種成分,是橄榄油的天然存儲劑。
沒有它,橄榄油很快就會發臭。
同大自然較量,你不會有什麼便宜可賺的,這是讓一馬力的結論。
老天爺最清楚是怎麼回事了。
捂着依舊被震得嗡嗡作響的耳膜,我們來到了工廠前面的辦公室,兩個橄榄種植者正靠在櫃台上。
其中一位,儲紅色的臉龐,臉上是按捺不住的喜悅。
他早已經退休了,但還偶爾地來看看收成怎麼樣。
“喂,”他對另一人說,“油流出來了!” 我從旁邊的門看過去,一股細流正涓涓流動,但很明顯沒有他所說的那種氣勢。
另一個人皺皺眉,擺了擺手,意思是說他太言過其實了。
“暗,”他說,“就幾滴嘛。
”是的,隻有幾滴。
櫃台後面的女孩微笑着。
我問她今年收成如何,她指着一個高高的玻璃瓶點了點頭。
瓶裡裝着早季油的樣品。
我把瓶子拿到陽光下,油很稠,像固體一樣。
“這是皮納特先生的油,”她說,“每次壓制出來的橄榄油我們都單獨存放。
我可以告訴你它們都是哪兒出的一一不是哪一棵樹,而是大緻是哪塊地裡的,就像葡萄酒一樣。
” 告辭的時間到了,讓一馬力——或許在活着的法國人中,隻有他還在廢寝忘食地工作——有一宗橄榄生意還沒做完,我們約好了下午早些時候去逛一逛橄榄樹林。
他
我現在明白,為什麼讓一馬力這樣欽佩它了。
但是,即使普羅旺斯每棵被忽視的樹都能痊愈,重新開枝散葉,開花結果,橄榄油的産量依舊比不上意大利和西班牙(據說後兩者被比做“橄榄油中的科威特”)。
普羅旺斯的競争優勢不在于它的數量,而在于它的質量,這同法國的幾乎所有的美味佳肴一樣,質量占據市場。
這是一種對高品質的橄榄油予以高回報的謹慎的管理方法——AOC(appellationd’origlnecontrslee)(品名産地控制法)。
AOC與制造商的保證書相似,重要的差别在于制造商不能自己給自己頒發AOC,它需要由官方驗證,要經過試驗、對生産條件的嚴格檢驗、以及一大堆文件、表格還有味道。
在我心目中,AOC的工作人員同米奇林的質量檢驗員有點類似,都被他們要檢測的東西填得滿滿的。
規則是極其嚴格的,不管他們是叫葡萄酒、奶酪還是雞肉,産品必須來自指定的地區,質量必須上乘,以示區别。
這個機制鼓勵佳作精品,杜絕假冒僞劣商品,使顧客确切知道他們花了錢可以買到什麼東西。
尼翁和賴堡的普羅旺斯橄榄油目前已經具備了AOC資質。
浩特-普羅旺斯村的橄榄油也将在一九九九年底獲該資質。
“好吧,”讓一馬力說,“這些僅僅是事實和數據,我希望你還有興趣去參觀一下橄榄油的生産。
” 浩特諾羅旺斯村有七座橄榄油加工廠,我們第一站是勒斯密斯外的芒林德斯,我們在筆直、空曠的公路上向北行駛,在我們的前方是露洱山,山頂上還滿是冬天的積雪。
天空明亮,但氣溫很低。
一大早就到山上、在蕭瑟的寒風中采摘橄榄的人真是辛苦極了。
五公斤或十幾磅橄榄,隻能榨出一升或兩品脫的橄榄油。
因為用機器采摘橄榄果會損傷樹木,所以整個采摘過程必須手工操作。
在這樣朔風凜冽的清晨,我不禁懷疑那些粗糙的手指在凍僵以前還能堅持多久。
讓一馬力說,橄榄樹是橄榄種植者的命根子,無論怎樣艱苦,你要幹這樣的活兒,你就得愛惜這些樹。
在短暫的生命中習慣了高高在上的平和與安靜的感覺之後,那些被剛剛采摘下來的橄榄們一定會感到無比的震驚。
從樹上被那麼輕柔地摘下,握在溫暖的手心裡,可一到山下它們就會感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被扔進麻袋,捆到車上,然後擲入轟鳴着的機械攪拌箱中。
先清洗幹淨,然後被壓榨得粉身碎骨,最後轉到離心機去脫油——這就是一枚橄榄的生命曆程。
對一般人而言,要在噪聲轟鳴的工廠裡交流,必須在離耳朵六英尺的距離内大吼大叫才能進行。
讓我在這種環境中接受橄榄加工教育,噪音實在是個不小的障礙。
盡管如此,讓一馬力還是堅持在喧嚷之中向我嚷完了橄榄油的整個壓榨過程。
在機器的兩端,橄榄的命運截然不同,一端是一袋一袋清洗得幹幹淨淨的橄榄果,而另一端、則是淚淚流出的金綠色橄榄油。
空氣中彌漫着奇妙的橄榄的清香,豐腴、潤滑、新鮮、溫暖,讓人想起沐浴在陽光中的感覺。
我們注視着這些橄榄,它們被剝掉了枝葉,完全裸露,無所憑依,裹着薄薄的水農,通體發光。
而到了第二階段,它們就會失去此時的形狀,被壓榨成粘稠的糊狀,“你也許對這些橄榄核很感興趣,”讓一馬力說。
是的,這些橄榄核。
它們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功用,如此重要。
曾經有一段時間,有些橄榄種植者異想天開,以為把橄榄核除去,隻榨取果肉,就會提高橄榄油的質量。
結果他們發現,這種辦法不僅增加程序、浪費錢财,同時,脫掉果核的橄榄榨出來的油保存時間相對要短得多了。
原來,橄榄核裡有一種成分,是橄榄油的天然存儲劑。
沒有它,橄榄油很快就會發臭。
同大自然較量,你不會有什麼便宜可賺的,這是讓一馬力的結論。
老天爺最清楚是怎麼回事了。
捂着依舊被震得嗡嗡作響的耳膜,我們來到了工廠前面的辦公室,兩個橄榄種植者正靠在櫃台上。
其中一位,儲紅色的臉龐,臉上是按捺不住的喜悅。
他早已經退休了,但還偶爾地來看看收成怎麼樣。
“喂,”他對另一人說,“油流出來了!” 我從旁邊的門看過去,一股細流正涓涓流動,但很明顯沒有他所說的那種氣勢。
另一個人皺皺眉,擺了擺手,意思是說他太言過其實了。
“暗,”他說,“就幾滴嘛。
”是的,隻有幾滴。
櫃台後面的女孩微笑着。
我問她今年收成如何,她指着一個高高的玻璃瓶點了點頭。
瓶裡裝着早季油的樣品。
我把瓶子拿到陽光下,油很稠,像固體一樣。
“這是皮納特先生的油,”她說,“每次壓制出來的橄榄油我們都單獨存放。
我可以告訴你它們都是哪兒出的一一不是哪一棵樹,而是大緻是哪塊地裡的,就像葡萄酒一樣。
” 告辭的時間到了,讓一馬力——或許在活着的法國人中,隻有他還在廢寝忘食地工作——有一宗橄榄生意還沒做完,我們約好了下午早些時候去逛一逛橄榄樹林。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