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人民的心
關燈
小
中
大
我不曾想到山西的民衆,這樣有組織,這樣富有政治警覺性,我不能不高興。
離開臨汾不久,敵人便逼近這座古城,在汾河上揚起險惡的風濤。
雖然他們會得到這個城池,但他們永遠得不到我們的民衆。
瞧吧,在呂梁山,在石樓山,在姑射山,我們将有廣大的遊擊戰展開。
我們不怕任何利器,我們有堅強的精神堡壘建築在民衆火熱的心髒上! 鐵騎兵 一過雁門關,氣候顯然不同了,重陽前後,天就飄起大雪來。
就在一個落雪的夜晚,一連活動在左雲附近的八路軍騎兵冒着風雪,朝南轉移,想轉到比較安定的地區休息些時候。
通過一條公路時,不想日本兵得到漢奸的報告,忽然開來幾輛裝甲車,把隊伍切斷,打起機關槍來。
隔斷在公路北的隻有一班人。
他們想沖過來,可是敵人火力太緊,隻好像一群脫離軌道的流星,離開大隊,單獨活動去了。
星群脫離軌道,一定要隕落,八路軍掉隊了,卻能自動地打遊擊。
班長是個矮漢子,左臉腮有一條刀傷,彎彎的,像是月牙。
他帶着這一班人十分巧妙地甩開了追擊的敵人,東沖西撞,想再追上大隊。
不巧敵人這時開始了秋季&ldquo掃蕩&rdquo,到處出動,他們隻好朝北開去,接連十幾天,走的全是不熟悉的地方。
這天晚上,他們跑到二更天,跳出敵人的合擊圈,正想尋個宿營地睡覺,班長忽然聽見遠遠地有一片吵叫聲,再仔細一聽,才辨出是河水的聲音。
他們來到河邊,星光底下,看見河面不過半裡來寬,隔河有幾點火光,像是村落。
班長毫不遲疑,第一個鞭着馬走下河去,其餘的騎兵也跟了下去。
夜不十分冷,河水沒凍,可是很急,而且越走越深,最後沒到了馬肚子。
班長心裡想:&ldquo這是什麼河,好深!&rdquo就勒轉馬頭,退到岸上,沿着河朝上走,要找個淺些的地方過河。
上流的水更急,總過不去。
他們便順着另一條路,跑到半夜,不見人家,最後爬上一個山頭。
在山頂上,他們全都驚住了。
原來山下模模糊糊地顯出一座城,到處亮着電燈,好像星星。
班長的臉頰抽動着,月牙形的刀傷也像活了似的動起來。
嘴裡罵道:&ldquo龜兒子!咱們闖到什麼地方了?&rdquo總是敵人的地方。
他靈機一動,吩咐騎兵朝着城裡放了一排馬槍。
這一下子不要緊,竟惹起城裡的騷亂,步槍、機關槍、擲彈筒、過山炮,一時從城裡響起來,亂放一頓。
騎兵們卻悄悄地退下山頭,朝着另一個方向跑去。
雞叫時,他們終于來到一個村子,敲開莊戶人家的門,不弄飯吃,也不要睡覺,開口先問:&ldquo老鄉,你們這裡是什麼地界?&rdquo 農民熱情地招呼他們說:&ldquo這是包頭啊。
圍城就在那邊山腳下&hellip&hellip聽聽,炮響呢,不知日本鬼子又搗什麼鬼?&rdquo 騎兵們都不覺呀了一聲,緊接着又問:&ldquo那麼前邊是什麼河?&rdquo老鄉說:&ldquo是黃河,水才急呢,一根鵝毛掉下去,也會旋到水底下去。
&rdquo騎兵們一齊驚得瞪着眼,随後不覺大笑起來。
第二天,包頭的百姓紛紛傳說八路軍有一團人來攻城,差一點把城攻破。
城裡的日本兵大半調到雁北進行&ldquo掃蕩&rdquo去了,竟以為八路軍轉到外線,要搗毀他們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包頭,&ldquo掃蕩&rdquo便停止了。
十天以後,那班騎兵也平平安安地轉回根據地,尋到了大隊。
用生命建設祖國的人們 我剛從朝鮮回來。
這些天,心裡總是充滿東西,坐不住,睡不穩,隻想跳起來,全身投到什麼地方去。
還記得回來時剛過鴨綠江那天,我一大早跳上火車,撲着祖國的心窩奔去。
同車的有位志願軍指揮員,鬓角上露着星星點點的白頭發,他離開祖國有兩年多了。
我們盡對面坐着,誰都不言語,目不轉睛地望着窗外。
窗外飄過去祖國的天,祖國的山,祖國漠漠無邊的田野。
火車開到本溪,窗外閃出龐大的煙筒,遠近是許多複雜的工廠建築。
那位指揮員眼裡露出又驚又喜的光芒,悄悄喊:&ldquo我就是想看看這些呀!&rdquo 我見到祖國人民的大建設,聞到祖國人民幸福生活的氣息,我的心卻飛到朝鮮&mdash&mdash我不能不想到我們的志願軍。
就在這一刻,那千千萬萬好同志啊,在風裡,在雪裡,在坑道裡,在廢墟上&hellip&hellip正用他們無比的英雄氣概,清除着那些破壞人類生活的暴徒。
沒有他們,怎麼能有今天的祖國?他們是在戰鬥,也是在建設&mdash&mdash他們是用整個身子,整個生命,給祖國的建設打下牢固的基礎,給人類的未來鋪下和平的大道。
他們是真懂得生活啊。
那時候我還在前線,有一天,我到一個高射炮連隊去。
連隊紮在山頭上,戰士們都住在臨時新挖的掩蔽部裡。
掩蔽部又陰冷,又潮濕。
腳下一踩一咕哧水,但是收拾得整齊的很:牆上貼着毛主席像,空罐頭盒裡插滿大把的野菊花,土炕上擺着一排被子,疊得方方正正,一律是顔色鮮明的花布被。
這些被子不是公家發的,是戰士節省下自己有限的一點津貼費,托人從祖國買來的。
這還不算新奇,還有更新奇的呢。
就在這個陣地上,在一門大炮前,我發現一叢叫不上名的野花,紅豔豔的,怪好看的。
不知誰怕霜打了它,特意用松枝細心細意搭了座小棚,遮着這叢紅花。
這叢紅花不是移來的,從根起就長在那兒。
戰士們挖陣地,安大炮,後來也不知用這門炮和敵人打了多少仗,始終也舍不得損壞這棵花,一直保存下來。
不要笑我們志願軍太孩子氣了吧,我懂得他們的感情,他們的心。
那些心是又樸素,又善良,又單純。
他們過的是緊張而艱苦的戰鬥生活,他們卻有着高貴的理想,熱烈的願望,渴望着把生活建設得更美好。
那些花布被,那叢紅花,就說明了他們對生活的願望啊。
要不是這種熱烈的願望,他們怎麼能獻出自己,甚而獻出自己的生命,去保衛祖國,保衛人類的生活呢?在這個連隊裡,我就見到這樣的高射炮手。
這個炮手有一回跟空中敵人作戰,陣地上打得煙霧彌漫,灰土罩嚴了,什麼都看不見。
耳朵邊上忽然聽見唰一下,炸彈從頭頂落下來了,他在心裡叫起來:&ldquo可别落到炮上呀!&rdquo身子急忙往前撲,一撲撲到瞄準鏡上。
炸彈就落到陣地前面,塵土爆起多高,炮也不響了。
指導員冒着煙土跑上去一看,氣浪把兩個人吹下炮來,那個炮手伏在瞄準鏡上,後背血淋淋的,人也昏了。
指導員要去抱他,他一下子醒過來,甩着手叫:&ldquo放!放!放!&rdquo坐到炮位上又打起來。
看看這個好同志!事後他對人說:&ldquo我傷了不要緊,鏡子傷了,就不能瞄準打敵人了。
&rdquo當天他帶着傷,就用這門炮打掉一架敵機。
這個同志姓曹。
可是知不知道他的姓名又有什麼關系呢?像這樣的人,在我們志願軍裡,上千上萬,到處都是。
提起汽車司機馬連昆,我不能不懷着特别的敬意。
這個英雄在前線上開着車,牽引着大炮轉來轉去,重重地打擊着敵人。
有一天晚上,他又拉着炮往前走,路上通過幾道照明彈封鎖區,不料叫敵人炸了。
馬連昆崩的滿身是血,昏迷不醒,一醒就問:&ldquo咱們的車還有嗎?&rdquo同志們告訴他還有。
他說:&ldquo隻要有車,我們的炮就能轉到陣地上!&rdquo說完話,痛得牙咬的咯崩咯崩響,卻不喊不叫。
一會兒又說:&ldquo我已經不行了,同志們不用留戀我,趕緊把炮拉走吧!&rdquo又喊:&ldquo毛主席萬歲!志願軍萬歲!&rdquo言語就不清了。
我們有這樣的汽車司機,也有這樣的火車司機。
記得是一次很急的任務,天落霜了,前線緊等着要一列車被服。
一個年輕的司機連夜拉着被服往前線送,天亮前後叫敵機發現了,叮住就不撒嘴。
敵人左一梭子機關炮彈,右一梭子機關炮彈,打得火車前後左右爆起一溜一溜的火光。
那司機正在要求入黨,對司爐喊道:&ldquo這是黨考驗我們的時候了!&rdquo沖着前面一路飛跑。
一轉眼天就明了。
附近的朝鮮老鄉聽見火車咯噔咯噔這個響啊,打開窗門一看,大吃一驚,都跑了出來。
早晨的霧散了,田野裡漫着層白霜。
隻見地面跑着列火車,天空追着架飛機。
飛機打一個盤旋,又一個盤旋,對着火車連掃帶射,那火車卻不理,咕咕咕咕,隻管往前沖。
老鄉們看癡了,也忘了隐蔽,都鼓起掌來,大聲喊道:&ldquo哎呀,開車的志願軍真勇敢!&rdquo是勇敢。
那司機就是這樣一直把火車開進大山洞去,安安全全藏好,松了口氣,慢慢走到洞口,探着頭望了望天:那架敵機不死心,還在轉呢。
那司機望着飛機大聲笑着說:&ldquo勞你駕,一直送到家門口!&rdquo 這司機是誰,我想也沒有提名道姓的必要。
難道這樣的英雄人物還是個别的嗎?不過有個青年戰士,直到現在我還懊悔不知道他的姓名。
但在我一生中,永遠不會忘記他。
一閉眼,我就想起他的樣子:方方的臉,彎彎的眼睛,見人就一笑,顯得又平靜,又溫和,又有毅力。
我見到他,完全是個偶然的機會。
那時候三次戰役剛結束,我有事往漢城去,走了一宿,天傍亮在一家朝鮮老百姓屋裡找到個宿處。
院裡放着幾副擔架,擡擔架的是些東北來的民工,正在小休息。
當中一個民工年紀大點,特别愛說話,眉飛色舞地談着前線的情形。
那民工說:&ldquo仗打得可好啦!咱不知道,怎麼這些同志就像是天神下界,簡直天下無敵!&rdquo接着長篇大套地說起來了。
他說有個戰士,也就是二十歲左右,從平壤追擊敵人時,腳後跟凍爛了。
用布包着,走起來一瘸一瘸的,誰見了都心痛。
指導員想叫他留在後邊,那年輕人說:&ldquo指導員放心吧,我掉不了隊。
掉隊還叫個志願軍啦!&rdquo人家孩子就不掉隊,爬大山,走雪路,腳腫得穿不上鞋,用爛棉花包紮着,誰痛誰知道,可是人家就不掉隊。
打漢城外圍議政府時,那青年在火箭筒排裡,背着炮彈跟班長到公路旁邊去打坦克。
敵人的重坦克有好幾輛,呼隆呼隆沖上來了。
射手開了兩炮,打壞頭一輛,第二輛坦克又繞上來,想必是發現了我們的火箭筒陣地,沖着我們直打機槍。
射手倒了,班長也挂了花。
那青年趕緊接手去打火箭筒,可是先前沒使過,連打幾發炮彈,一發也沒打中,坦克倒迎面沖上來了,眼看着要壓到他的頭頂上。
那青年想要再打,誰知炮彈沒了。
他喊了聲:&ldquo為了祖國!&hellip&hellip&rdquo迎着坦克站起身子,一甩手撇出顆手雷去。
坦克冒了黑煙,他人也倒了&hellip&hellip 我聽那上年紀的民工講到這兒,從心裡覺得可惜,哎呀一聲問道:&ldquo他人也犧牲了吧?&rdquo那民工笑笑說:&ldquo犧牲?這樣的人還能犧牲!&rdquo又用煙袋鍋一指擔架說:&ldquo那不是躺在那兒。
&rdquo這老漢真會弄玄虛,原來談論的就是他擡的傷号。
我很想看看那青年,那民工卻把自己的老羊皮襖蓋在傷員頭上,蓋得嚴嚴實實,不漏一點風。
我掀開老羊皮襖,那青年沖着我笑了笑,雖說受了傷,臉色還是那麼平靜,那麼開朗。
我剛想和他談幾句話,問問他的姓名,那民工朝着我嚷起來:&ldquo你這個同志,真是!不怕凍壞他嗎?&rdquo一把推開我,又把老羊皮襖好好蓋嚴,擡起擔架趕他們最後一段路去了。
這些人,這些人,這些人啊!從前線到後方,在整個朝鮮戰場上,你怎麼能數得清,記得完呢?他們離開祖國,離開家,挨凍受累,流血流汗,為的是什麼呢?為的是我們的祖國啊。
愛就應該是忘我的。
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和平,誰還去計較個人的利害,個人的得失,個人的生死呢!這是種大無畏的自我犧牲的精神。
他們自己卻從來不認為是犧牲。
這算什麼犧牲?我們做的正是我們應當做的事。
冬天一來,朝鮮前線上又該是漫天風雪了。
我離開朝鮮那天,同志們握着我的手,殷勤地說:&ldquo你走了,可回來呀,回來多告訴我們些祖國建設的情形。
&rdquo 現在新的年代已經開始,祖國的偉大建設也開始了。
不論在祖國,在朝鮮前線,我們的人民一定能在毛主席的光輝照耀下,共同創造新的曆史,新的時代。
離開臨汾不久,敵人便逼近這座古城,在汾河上揚起險惡的風濤。
雖然他們會得到這個城池,但他們永遠得不到我們的民衆。
瞧吧,在呂梁山,在石樓山,在姑射山,我們将有廣大的遊擊戰展開。
我們不怕任何利器,我們有堅強的精神堡壘建築在民衆火熱的心髒上! 鐵騎兵 一過雁門關,氣候顯然不同了,重陽前後,天就飄起大雪來。
就在一個落雪的夜晚,一連活動在左雲附近的八路軍騎兵冒着風雪,朝南轉移,想轉到比較安定的地區休息些時候。
通過一條公路時,不想日本兵得到漢奸的報告,忽然開來幾輛裝甲車,把隊伍切斷,打起機關槍來。
隔斷在公路北的隻有一班人。
他們想沖過來,可是敵人火力太緊,隻好像一群脫離軌道的流星,離開大隊,單獨活動去了。
星群脫離軌道,一定要隕落,八路軍掉隊了,卻能自動地打遊擊。
班長是個矮漢子,左臉腮有一條刀傷,彎彎的,像是月牙。
他帶着這一班人十分巧妙地甩開了追擊的敵人,東沖西撞,想再追上大隊。
不巧敵人這時開始了秋季&ldquo掃蕩&rdquo,到處出動,他們隻好朝北開去,接連十幾天,走的全是不熟悉的地方。
這天晚上,他們跑到二更天,跳出敵人的合擊圈,正想尋個宿營地睡覺,班長忽然聽見遠遠地有一片吵叫聲,再仔細一聽,才辨出是河水的聲音。
他們來到河邊,星光底下,看見河面不過半裡來寬,隔河有幾點火光,像是村落。
班長毫不遲疑,第一個鞭着馬走下河去,其餘的騎兵也跟了下去。
夜不十分冷,河水沒凍,可是很急,而且越走越深,最後沒到了馬肚子。
班長心裡想:&ldquo這是什麼河,好深!&rdquo就勒轉馬頭,退到岸上,沿着河朝上走,要找個淺些的地方過河。
上流的水更急,總過不去。
他們便順着另一條路,跑到半夜,不見人家,最後爬上一個山頭。
在山頂上,他們全都驚住了。
原來山下模模糊糊地顯出一座城,到處亮着電燈,好像星星。
班長的臉頰抽動着,月牙形的刀傷也像活了似的動起來。
嘴裡罵道:&ldquo龜兒子!咱們闖到什麼地方了?&rdquo總是敵人的地方。
他靈機一動,吩咐騎兵朝着城裡放了一排馬槍。
這一下子不要緊,竟惹起城裡的騷亂,步槍、機關槍、擲彈筒、過山炮,一時從城裡響起來,亂放一頓。
騎兵們卻悄悄地退下山頭,朝着另一個方向跑去。
雞叫時,他們終于來到一個村子,敲開莊戶人家的門,不弄飯吃,也不要睡覺,開口先問:&ldquo老鄉,你們這裡是什麼地界?&rdquo 農民熱情地招呼他們說:&ldquo這是包頭啊。
圍城就在那邊山腳下&hellip&hellip聽聽,炮響呢,不知日本鬼子又搗什麼鬼?&rdquo 騎兵們都不覺呀了一聲,緊接着又問:&ldquo那麼前邊是什麼河?&rdquo老鄉說:&ldquo是黃河,水才急呢,一根鵝毛掉下去,也會旋到水底下去。
&rdquo騎兵們一齊驚得瞪着眼,随後不覺大笑起來。
第二天,包頭的百姓紛紛傳說八路軍有一團人來攻城,差一點把城攻破。
城裡的日本兵大半調到雁北進行&ldquo掃蕩&rdquo去了,竟以為八路軍轉到外線,要搗毀他們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包頭,&ldquo掃蕩&rdquo便停止了。
十天以後,那班騎兵也平平安安地轉回根據地,尋到了大隊。
用生命建設祖國的人們 我剛從朝鮮回來。
這些天,心裡總是充滿東西,坐不住,睡不穩,隻想跳起來,全身投到什麼地方去。
還記得回來時剛過鴨綠江那天,我一大早跳上火車,撲着祖國的心窩奔去。
同車的有位志願軍指揮員,鬓角上露着星星點點的白頭發,他離開祖國有兩年多了。
我們盡對面坐着,誰都不言語,目不轉睛地望着窗外。
窗外飄過去祖國的天,祖國的山,祖國漠漠無邊的田野。
火車開到本溪,窗外閃出龐大的煙筒,遠近是許多複雜的工廠建築。
那位指揮員眼裡露出又驚又喜的光芒,悄悄喊:&ldquo我就是想看看這些呀!&rdquo 我見到祖國人民的大建設,聞到祖國人民幸福生活的氣息,我的心卻飛到朝鮮&mdash&mdash我不能不想到我們的志願軍。
就在這一刻,那千千萬萬好同志啊,在風裡,在雪裡,在坑道裡,在廢墟上&hellip&hellip正用他們無比的英雄氣概,清除着那些破壞人類生活的暴徒。
沒有他們,怎麼能有今天的祖國?他們是在戰鬥,也是在建設&mdash&mdash他們是用整個身子,整個生命,給祖國的建設打下牢固的基礎,給人類的未來鋪下和平的大道。
他們是真懂得生活啊。
那時候我還在前線,有一天,我到一個高射炮連隊去。
連隊紮在山頭上,戰士們都住在臨時新挖的掩蔽部裡。
掩蔽部又陰冷,又潮濕。
腳下一踩一咕哧水,但是收拾得整齊的很:牆上貼着毛主席像,空罐頭盒裡插滿大把的野菊花,土炕上擺着一排被子,疊得方方正正,一律是顔色鮮明的花布被。
這些被子不是公家發的,是戰士節省下自己有限的一點津貼費,托人從祖國買來的。
這還不算新奇,還有更新奇的呢。
就在這個陣地上,在一門大炮前,我發現一叢叫不上名的野花,紅豔豔的,怪好看的。
不知誰怕霜打了它,特意用松枝細心細意搭了座小棚,遮着這叢紅花。
這叢紅花不是移來的,從根起就長在那兒。
戰士們挖陣地,安大炮,後來也不知用這門炮和敵人打了多少仗,始終也舍不得損壞這棵花,一直保存下來。
不要笑我們志願軍太孩子氣了吧,我懂得他們的感情,他們的心。
那些心是又樸素,又善良,又單純。
他們過的是緊張而艱苦的戰鬥生活,他們卻有着高貴的理想,熱烈的願望,渴望着把生活建設得更美好。
那些花布被,那叢紅花,就說明了他們對生活的願望啊。
要不是這種熱烈的願望,他們怎麼能獻出自己,甚而獻出自己的生命,去保衛祖國,保衛人類的生活呢?在這個連隊裡,我就見到這樣的高射炮手。
這個炮手有一回跟空中敵人作戰,陣地上打得煙霧彌漫,灰土罩嚴了,什麼都看不見。
耳朵邊上忽然聽見唰一下,炸彈從頭頂落下來了,他在心裡叫起來:&ldquo可别落到炮上呀!&rdquo身子急忙往前撲,一撲撲到瞄準鏡上。
炸彈就落到陣地前面,塵土爆起多高,炮也不響了。
指導員冒着煙土跑上去一看,氣浪把兩個人吹下炮來,那個炮手伏在瞄準鏡上,後背血淋淋的,人也昏了。
指導員要去抱他,他一下子醒過來,甩着手叫:&ldquo放!放!放!&rdquo坐到炮位上又打起來。
看看這個好同志!事後他對人說:&ldquo我傷了不要緊,鏡子傷了,就不能瞄準打敵人了。
&rdquo當天他帶着傷,就用這門炮打掉一架敵機。
這個同志姓曹。
可是知不知道他的姓名又有什麼關系呢?像這樣的人,在我們志願軍裡,上千上萬,到處都是。
提起汽車司機馬連昆,我不能不懷着特别的敬意。
這個英雄在前線上開着車,牽引着大炮轉來轉去,重重地打擊着敵人。
有一天晚上,他又拉着炮往前走,路上通過幾道照明彈封鎖區,不料叫敵人炸了。
馬連昆崩的滿身是血,昏迷不醒,一醒就問:&ldquo咱們的車還有嗎?&rdquo同志們告訴他還有。
他說:&ldquo隻要有車,我們的炮就能轉到陣地上!&rdquo說完話,痛得牙咬的咯崩咯崩響,卻不喊不叫。
一會兒又說:&ldquo我已經不行了,同志們不用留戀我,趕緊把炮拉走吧!&rdquo又喊:&ldquo毛主席萬歲!志願軍萬歲!&rdquo言語就不清了。
我們有這樣的汽車司機,也有這樣的火車司機。
記得是一次很急的任務,天落霜了,前線緊等着要一列車被服。
一個年輕的司機連夜拉着被服往前線送,天亮前後叫敵機發現了,叮住就不撒嘴。
敵人左一梭子機關炮彈,右一梭子機關炮彈,打得火車前後左右爆起一溜一溜的火光。
那司機正在要求入黨,對司爐喊道:&ldquo這是黨考驗我們的時候了!&rdquo沖着前面一路飛跑。
一轉眼天就明了。
附近的朝鮮老鄉聽見火車咯噔咯噔這個響啊,打開窗門一看,大吃一驚,都跑了出來。
早晨的霧散了,田野裡漫着層白霜。
隻見地面跑着列火車,天空追着架飛機。
飛機打一個盤旋,又一個盤旋,對着火車連掃帶射,那火車卻不理,咕咕咕咕,隻管往前沖。
老鄉們看癡了,也忘了隐蔽,都鼓起掌來,大聲喊道:&ldquo哎呀,開車的志願軍真勇敢!&rdquo是勇敢。
那司機就是這樣一直把火車開進大山洞去,安安全全藏好,松了口氣,慢慢走到洞口,探着頭望了望天:那架敵機不死心,還在轉呢。
那司機望着飛機大聲笑着說:&ldquo勞你駕,一直送到家門口!&rdquo 這司機是誰,我想也沒有提名道姓的必要。
難道這樣的英雄人物還是個别的嗎?不過有個青年戰士,直到現在我還懊悔不知道他的姓名。
但在我一生中,永遠不會忘記他。
一閉眼,我就想起他的樣子:方方的臉,彎彎的眼睛,見人就一笑,顯得又平靜,又溫和,又有毅力。
我見到他,完全是個偶然的機會。
那時候三次戰役剛結束,我有事往漢城去,走了一宿,天傍亮在一家朝鮮老百姓屋裡找到個宿處。
院裡放着幾副擔架,擡擔架的是些東北來的民工,正在小休息。
當中一個民工年紀大點,特别愛說話,眉飛色舞地談着前線的情形。
那民工說:&ldquo仗打得可好啦!咱不知道,怎麼這些同志就像是天神下界,簡直天下無敵!&rdquo接着長篇大套地說起來了。
他說有個戰士,也就是二十歲左右,從平壤追擊敵人時,腳後跟凍爛了。
用布包着,走起來一瘸一瘸的,誰見了都心痛。
指導員想叫他留在後邊,那年輕人說:&ldquo指導員放心吧,我掉不了隊。
掉隊還叫個志願軍啦!&rdquo人家孩子就不掉隊,爬大山,走雪路,腳腫得穿不上鞋,用爛棉花包紮着,誰痛誰知道,可是人家就不掉隊。
打漢城外圍議政府時,那青年在火箭筒排裡,背着炮彈跟班長到公路旁邊去打坦克。
敵人的重坦克有好幾輛,呼隆呼隆沖上來了。
射手開了兩炮,打壞頭一輛,第二輛坦克又繞上來,想必是發現了我們的火箭筒陣地,沖着我們直打機槍。
射手倒了,班長也挂了花。
那青年趕緊接手去打火箭筒,可是先前沒使過,連打幾發炮彈,一發也沒打中,坦克倒迎面沖上來了,眼看着要壓到他的頭頂上。
那青年想要再打,誰知炮彈沒了。
他喊了聲:&ldquo為了祖國!&hellip&hellip&rdquo迎着坦克站起身子,一甩手撇出顆手雷去。
坦克冒了黑煙,他人也倒了&hellip&hellip 我聽那上年紀的民工講到這兒,從心裡覺得可惜,哎呀一聲問道:&ldquo他人也犧牲了吧?&rdquo那民工笑笑說:&ldquo犧牲?這樣的人還能犧牲!&rdquo又用煙袋鍋一指擔架說:&ldquo那不是躺在那兒。
&rdquo這老漢真會弄玄虛,原來談論的就是他擡的傷号。
我很想看看那青年,那民工卻把自己的老羊皮襖蓋在傷員頭上,蓋得嚴嚴實實,不漏一點風。
我掀開老羊皮襖,那青年沖着我笑了笑,雖說受了傷,臉色還是那麼平靜,那麼開朗。
我剛想和他談幾句話,問問他的姓名,那民工朝着我嚷起來:&ldquo你這個同志,真是!不怕凍壞他嗎?&rdquo一把推開我,又把老羊皮襖好好蓋嚴,擡起擔架趕他們最後一段路去了。
這些人,這些人,這些人啊!從前線到後方,在整個朝鮮戰場上,你怎麼能數得清,記得完呢?他們離開祖國,離開家,挨凍受累,流血流汗,為的是什麼呢?為的是我們的祖國啊。
愛就應該是忘我的。
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和平,誰還去計較個人的利害,個人的得失,個人的生死呢!這是種大無畏的自我犧牲的精神。
他們自己卻從來不認為是犧牲。
這算什麼犧牲?我們做的正是我們應當做的事。
冬天一來,朝鮮前線上又該是漫天風雪了。
我離開朝鮮那天,同志們握着我的手,殷勤地說:&ldquo你走了,可回來呀,回來多告訴我們些祖國建設的情形。
&rdquo 現在新的年代已經開始,祖國的偉大建設也開始了。
不論在祖國,在朝鮮前線,我們的人民一定能在毛主席的光輝照耀下,共同創造新的曆史,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