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關燈
小
中
大
今天星期日,是世鈞在南京的最後一天。
他母親輕輕地跟他說了一聲:&ldquo你今天可要去看看爸爸。
&rdquo 世鈞很不願意到他父親的小公館裡去。
他母親又何嘗願意他去,但是她覺得他有一年光景沒回家來了,這一次回來,既然親友們都知道他回來了,如果不到父親那裡去一趟,無論如何是有點缺禮。
世鈞也知道,去總得去一趟的,不過他總喜歡拖延到最後一刻。
這一天他揀上午他父親還沒出門的時候,到小公館裡去。
那邊的氣派比他們這邊大得多,用着兩個男當差的。
來開門的一個仆人是新來的,不認識他,世鈞道:&ldquo老爺起來了沒有?&rdquo那人有點遲疑地向他打量着,道:&ldquo我去看看去。
您貴姓?&rdquo世鈞道:&ldquo你就說老公館裡二少爺來了。
&rdquo 那人讓他到客廳裡坐下,自去通報。
客廳裡全堂紅木家具。
世鈞的父親是很喜歡附庸風雅的,高幾上,條幾上,茶幾上,到處擺着古董磁器,使人一舉手一投足都怕打碎了值錢的東西。
世鈞别的都不注意,桌上有一隻托盤,裡面散放着幾張來客的名片和請帖,世鈞倒順手拿起來看了一看。
有一張粉紅色的結婚請帖,請的是&ldquo沈嘯桐先生夫人&rdquo,可見在他父親來往的這一個圈子裡面,人家都拿他這位姨太太當太太看待了。
嘯桐大約還沒有起身,世鈞獨自坐在客廳裡等着,早晨的陽光照進來,照在他所坐的沙發上。
沙發上蒙着的白布套子,已經相當舊了,可是倒洗得幹幹淨淨的。
顯然地,這裡的主婦是一個勤儉持家的人物。
她這時候正上小菜場買了菜回來,背後跟着一個女傭,代她拎着籃子,她自己手裡提着一杆秤,走過客堂門口,向裡面張了一張,笑道:&ldquo喲,二少爺來了!幾時回南京來的?&rdquo世鈞向來不叫她什麼的,隻向她起了一起身,正着臉色道:&ldquo剛回來沒兩天。
&rdquo這姨太太已經是個半老徐娘了,從前雖是風塵中人,現在卻打扮得非常老實,梳着頭,穿着件半舊黑毛葛旗袍,臉上也隻淡淡地撲了點粉。
她如果是一個妖豔的蕩婦,世鈞倒又覺得心平氣和些,而她是這樣的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完全把世鈞的母親的地位取而代之,所以他每次看見她總覺得心裡很不舒服。
她見了他總是滿敷衍,但是于客氣中并不失她的身分。
她回過頭去叫道:&ldquo李升,怎麼不給二少爺倒茶?&rdquo李升在外面答道:&ldquo在這兒倒呢!&rdquo她又向世鈞點點頭笑道:&ldquo你坐會兒,爸爸就下來了。
小三兒,你來叫哥哥。
來!&rdquo她的第三個孩子正背着書包下樓來,她招手把他叫過來,道:&ldquo叫二哥!&rdquo那孩子跟世鈞的侄兒差不多大。
世鈞笑道:&ldquo你幾歲啦?&rdquo姨太太笑道:&ldquo二哥問你話呢。
說呀!&rdquo世鈞笑道:&ldquo我記得他有點結巴。
&rdquo姨太太笑道:&ldquo那是他哥哥。
他是第三個,上次你看見他,還抱在手裡呢!&rdquo世鈞道:&ldquo小孩子長得真快。
&rdquo姨太太道:&ldquo可不是。
&rdquo 姨太太随即牽着孩子的手走出去了,遠遠地可以聽見她在那裡叫喊着:&ldquo車夫呢?叫他送小少爺到學堂去,馬上就回來,老爺要坐呢。
&rdquo她知道他們父子會談的時間不會長的,也不會有什麼心腹話,但她還是防範得很周到,自己雖然走開了,卻把她母親調遣了來,在堂屋裡坐鎮着。
這老太太一直跟着女兒過活,她女兒現在雖然徹頭徹尾經過改造,成為一個标準的人家人了,這母親的虔婆氣息依舊非常濃厚。
世鈞看見她比看見姨太太還要讨厭。
她大約心裡也有點數,所以并沒有走來和他招呼。
隻聽見她在堂屋裡窸窸窣窣坐下來,和一個小女孩說:&ldquo小四呀,來,外婆教你疊錫箔!喏,這樣一摺,再這樣一摺&hellip&hellip&rdquo紙摺的元寶和錠子投入籃中的聲都聽得見,這邊客室裡的談話她當然可以聽見。
她年紀雖大,耳朵大概還好。
這裡的伏兵剛剛布置好,樓梯上一聲熟悉的&ldquo合罕!&rdquo世鈞的父親下樓來了。
父親那一聲咳嗽雖然聽上去很熟悉,父親本人卻有點陌生。
沈嘯桐背着手踱了進來,世鈞站起來叫了聲&ldquo爸爸。
&rdquo嘯桐向他點點頭道:&ldquo你坐。
你幾時回來的?&rdquo世鈞道:&ldquo前天回來的。
&rdquo嘯桐道:&ldquo這一向謠言很多呀,你在上海可聽見什麼消息?&rdquo然後便大談其時局。
世鈞對于他的見解一點也不佩服,他隻是一個舊式商人,他那些議論都是從别的生意人那裡聽來的,再不然就是報上看來的一鱗半爪。
嘯桐把國家大事一一分析過之後,稍稍沉默了一會。
他一直也沒朝世鈞臉上看過,但是這時候忽然說道:&ldquo你怎麼曬得這樣黑?&rdquo世鈞笑道:&ldquo大概就是我回來這兩天,天天出去爬山,曬的。
&rdquo嘯桐道:&ldquo你這次來,是告假回來的?&rdquo世鈞道:&ldquo沒有告假,這一次雙十節放假,剛巧連着星期六星期日,有好幾天工夫。
&rdquo嘯桐從來不大問他關于他的職業,因為父子間曾經鬧得非常決裂,就為了他的職業問題。
所以說到這裡,嘯桐便感到一種禁忌似的,馬上掉轉話鋒道:&ldquo大舅公死了,你知道不知道?&rdquo世鈞本來要說:&ldquo我聽見媽說的,&rdquo臨時卻改成:&ldquo我聽見說的。
&rdquo 他們親戚裡面有幾個僅存的老長輩,嘯桐對他們十分敬畏,過年的時候,他到這幾家人家拜年,總是和世鈞的母親一同去的,雖然他們夫婦平時簡直不見面,這樣俪影雙雙地一同出去,當然更是絕對沒有的事了。
現在這幾個長輩一個個都去世了,隻剩下這一個大舅公,現在也死了,從此嘯桐再也不會和太太一同出去拜年了。
嘯桐說起了大舅公這次中風的經過,說:&ldquo真快&hellip&hellip&rdquo嘯桐自己也有很嚴重的血壓高的毛病,提起大舅公,不免聯想到自己身上。
他沉默了一會,便道:&ldquo從前劉醫生替我開的一張方子,也不知到哪兒去了,趕明兒倒要找出來,去買點來吃吃。
&rdquo世鈞道:&ldquo爸爸為什麼不再找劉醫生看看呢?&rdquo嘯桐向來有點諱疾忌醫,便推托地道:&ldquo這人也不知還在南京不在。
&rdquo世鈞道:&ldquo在。
這次小健出疹子就是他看的。
&rd
他母親輕輕地跟他說了一聲:&ldquo你今天可要去看看爸爸。
&rdquo 世鈞很不願意到他父親的小公館裡去。
他母親又何嘗願意他去,但是她覺得他有一年光景沒回家來了,這一次回來,既然親友們都知道他回來了,如果不到父親那裡去一趟,無論如何是有點缺禮。
世鈞也知道,去總得去一趟的,不過他總喜歡拖延到最後一刻。
這一天他揀上午他父親還沒出門的時候,到小公館裡去。
那邊的氣派比他們這邊大得多,用着兩個男當差的。
來開門的一個仆人是新來的,不認識他,世鈞道:&ldquo老爺起來了沒有?&rdquo那人有點遲疑地向他打量着,道:&ldquo我去看看去。
您貴姓?&rdquo世鈞道:&ldquo你就說老公館裡二少爺來了。
&rdquo 那人讓他到客廳裡坐下,自去通報。
客廳裡全堂紅木家具。
世鈞的父親是很喜歡附庸風雅的,高幾上,條幾上,茶幾上,到處擺着古董磁器,使人一舉手一投足都怕打碎了值錢的東西。
世鈞别的都不注意,桌上有一隻托盤,裡面散放着幾張來客的名片和請帖,世鈞倒順手拿起來看了一看。
有一張粉紅色的結婚請帖,請的是&ldquo沈嘯桐先生夫人&rdquo,可見在他父親來往的這一個圈子裡面,人家都拿他這位姨太太當太太看待了。
嘯桐大約還沒有起身,世鈞獨自坐在客廳裡等着,早晨的陽光照進來,照在他所坐的沙發上。
沙發上蒙着的白布套子,已經相當舊了,可是倒洗得幹幹淨淨的。
顯然地,這裡的主婦是一個勤儉持家的人物。
她這時候正上小菜場買了菜回來,背後跟着一個女傭,代她拎着籃子,她自己手裡提着一杆秤,走過客堂門口,向裡面張了一張,笑道:&ldquo喲,二少爺來了!幾時回南京來的?&rdquo世鈞向來不叫她什麼的,隻向她起了一起身,正着臉色道:&ldquo剛回來沒兩天。
&rdquo這姨太太已經是個半老徐娘了,從前雖是風塵中人,現在卻打扮得非常老實,梳着頭,穿着件半舊黑毛葛旗袍,臉上也隻淡淡地撲了點粉。
她如果是一個妖豔的蕩婦,世鈞倒又覺得心平氣和些,而她是這樣的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完全把世鈞的母親的地位取而代之,所以他每次看見她總覺得心裡很不舒服。
她見了他總是滿敷衍,但是于客氣中并不失她的身分。
她回過頭去叫道:&ldquo李升,怎麼不給二少爺倒茶?&rdquo李升在外面答道:&ldquo在這兒倒呢!&rdquo她又向世鈞點點頭笑道:&ldquo你坐會兒,爸爸就下來了。
小三兒,你來叫哥哥。
來!&rdquo她的第三個孩子正背着書包下樓來,她招手把他叫過來,道:&ldquo叫二哥!&rdquo那孩子跟世鈞的侄兒差不多大。
世鈞笑道:&ldquo你幾歲啦?&rdquo姨太太笑道:&ldquo二哥問你話呢。
說呀!&rdquo世鈞笑道:&ldquo我記得他有點結巴。
&rdquo姨太太笑道:&ldquo那是他哥哥。
他是第三個,上次你看見他,還抱在手裡呢!&rdquo世鈞道:&ldquo小孩子長得真快。
&rdquo姨太太道:&ldquo可不是。
&rdquo 姨太太随即牽着孩子的手走出去了,遠遠地可以聽見她在那裡叫喊着:&ldquo車夫呢?叫他送小少爺到學堂去,馬上就回來,老爺要坐呢。
&rdquo她知道他們父子會談的時間不會長的,也不會有什麼心腹話,但她還是防範得很周到,自己雖然走開了,卻把她母親調遣了來,在堂屋裡坐鎮着。
這老太太一直跟着女兒過活,她女兒現在雖然徹頭徹尾經過改造,成為一個标準的人家人了,這母親的虔婆氣息依舊非常濃厚。
世鈞看見她比看見姨太太還要讨厭。
她大約心裡也有點數,所以并沒有走來和他招呼。
隻聽見她在堂屋裡窸窸窣窣坐下來,和一個小女孩說:&ldquo小四呀,來,外婆教你疊錫箔!喏,這樣一摺,再這樣一摺&hellip&hellip&rdquo紙摺的元寶和錠子投入籃中的聲都聽得見,這邊客室裡的談話她當然可以聽見。
她年紀雖大,耳朵大概還好。
這裡的伏兵剛剛布置好,樓梯上一聲熟悉的&ldquo合罕!&rdquo世鈞的父親下樓來了。
父親那一聲咳嗽雖然聽上去很熟悉,父親本人卻有點陌生。
沈嘯桐背着手踱了進來,世鈞站起來叫了聲&ldquo爸爸。
&rdquo嘯桐向他點點頭道:&ldquo你坐。
你幾時回來的?&rdquo世鈞道:&ldquo前天回來的。
&rdquo嘯桐道:&ldquo這一向謠言很多呀,你在上海可聽見什麼消息?&rdquo然後便大談其時局。
世鈞對于他的見解一點也不佩服,他隻是一個舊式商人,他那些議論都是從别的生意人那裡聽來的,再不然就是報上看來的一鱗半爪。
嘯桐把國家大事一一分析過之後,稍稍沉默了一會。
他一直也沒朝世鈞臉上看過,但是這時候忽然說道:&ldquo你怎麼曬得這樣黑?&rdquo世鈞笑道:&ldquo大概就是我回來這兩天,天天出去爬山,曬的。
&rdquo嘯桐道:&ldquo你這次來,是告假回來的?&rdquo世鈞道:&ldquo沒有告假,這一次雙十節放假,剛巧連着星期六星期日,有好幾天工夫。
&rdquo嘯桐從來不大問他關于他的職業,因為父子間曾經鬧得非常決裂,就為了他的職業問題。
所以說到這裡,嘯桐便感到一種禁忌似的,馬上掉轉話鋒道:&ldquo大舅公死了,你知道不知道?&rdquo世鈞本來要說:&ldquo我聽見媽說的,&rdquo臨時卻改成:&ldquo我聽見說的。
&rdquo 他們親戚裡面有幾個僅存的老長輩,嘯桐對他們十分敬畏,過年的時候,他到這幾家人家拜年,總是和世鈞的母親一同去的,雖然他們夫婦平時簡直不見面,這樣俪影雙雙地一同出去,當然更是絕對沒有的事了。
現在這幾個長輩一個個都去世了,隻剩下這一個大舅公,現在也死了,從此嘯桐再也不會和太太一同出去拜年了。
嘯桐說起了大舅公這次中風的經過,說:&ldquo真快&hellip&hellip&rdquo嘯桐自己也有很嚴重的血壓高的毛病,提起大舅公,不免聯想到自己身上。
他沉默了一會,便道:&ldquo從前劉醫生替我開的一張方子,也不知到哪兒去了,趕明兒倒要找出來,去買點來吃吃。
&rdquo世鈞道:&ldquo爸爸為什麼不再找劉醫生看看呢?&rdquo嘯桐向來有點諱疾忌醫,便推托地道:&ldquo這人也不知還在南京不在。
&rdquo世鈞道:&ldquo在。
這次小健出疹子就是他看的。
&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