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關燈
小
中
大
就行了,榮華富貴咱們不求那個。
&rdquo 從前那客廳裡挂着畫,威爾遜,拿破侖,現在都已經摘下去了,尤其是那拿破侖,英雄威武得實在可以,戴着大帽子,身上佩着劍。
耿大先生每早晨吃完了飯,往客廳裡一坐,第一個拿破侖,第二個威爾遜,還有林肯,華盛頓&hellip&hellip挨着排講究一遍。
講完了,大的孩子讓他照樣的背一遍,小的孩子就讓他用手指指出哪個是威爾遜,哪個是拿破侖。
可是現在沒有了,那些畫都從牆上摘下去了,另換上一個面孔,寬衣大袖,安詳端正,很大的耳朵,很紅的嘴唇,一看上去就是仁義道德。
但是自從挂了這畫之後,隻是白白的挂着,并沒有講。
他不再問孩子們長大做什麼了。
孩子們偶爾問到了他,他就說:&ldquo隻求足衣足食,不求别的。
&rdquo 這都是日本人來了之後,才改變了的思想。
再不然就說: &ldquo人生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如僧家半日閑。
&rdquo 這還都是大少爺在家裡時的思想。
大少爺一走了,開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麼意見,心裡暗恨生氣,隻覺得這孩子太不知好歹。
但他想過了一些時候,就會回來的了,年青的人,聽說哪方面熱鬧,就往哪方面跑。
他又想到他自己年青的時候,也是那樣。
孫中山先生革命的時候,還偷偷的加入了革命黨呢。
現在還不是,青年人,血氣盛,聽說是要打日本,自然是眼紅,現在讓他去吧,過了一些時候,他就曉得了。
他以為到了中國就不再是&ldquo滿洲國&rdquo了。
說打日本是可以的了。
其實不然,中國也不讓說打日本這個話的。
本地縣中學裡的學生跑了兩三個。
聽說到了上海就被抓起來了。
聽說犯了抗日遺害民國的罪。
這些或者不是事實,耿大先生也沒有見過,不過一聽說,他就有點相信。
他想兒子既然走了,是沒有法子叫他回來的,隻希望他在外邊碰了釘子就回來了。
看着吧,到了上海,沒有幾天,也是回來的。
年輕人就是這樣,聽了什麼一個好名聲,就跟着去了,過了幾天也就回來了。
耿大先生把這件事不十分放在心上。
兒子的母親,一哭哭了三四天,說在兒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來那孩子有點不對。
那孩子的眼池是紅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過了的,還有他問過他母親一句話,他說: &ldquo媽,弟弟他們每天應該給他們兩個鐘頭念中國書,盡念日本書,将來連中國字都不認識了,等一天咱們中國把日本人打跑了的時候,還滿口日本話,那該多麼恥辱。
&rdquo 媽就說: &ldquo什麼時候會打跑日本的?&rdquo 兒子說: &ldquo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hellip&hellip&rdquo 這不明明跟母親露一個話風嗎?可惜當時她不明白,現在她越想越後悔。
假如看出來了,就看住他,使他走不了。
假如看出來了,他怎麼也是走不了的。
母親越想越後悔,這一下子怕是不能回來了。
母親覺得雖然打日本是未必的,但總覺得兒子走了,怕是不能回來了,這個陰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
也許本地縣中學裡的那兩個學生到了上海就音信皆無,給了她很大的恐怖。
總之有一個可怕的陰影,不知怎麼的,似乎是兒子就要一去不回來。
但是這話她不能說出來,同時她也不願意這樣地說,但是她越想怕是兒子就越回不來了。
所以當她到兒子的房裡去檢點衣物的時候,她看見了兒子出去打獵戴的那大帽子,她也哭。
她看見了兒子的皮手套,她也哭。
哭得像個淚人似的。
兒子的書桌上的書一本一本的好好的放着,毛筆站在筆架上,鉛筆橫在小木盒裡。
那兒子喝的茶杯裡還剩了半杯茶呢!兒子走了嗎?這實在不能夠相信。
那書架上站着的大圓馬蹄表還在咔咔咔的一秒一秒的走着。
那還是兒子親手上的表呢。
母親摸摸這個,動動那個。
似乎是什麼也沒有少,一切都照原樣,屋子裡還溫熱熱的,一切都像等待着晚上兒子回來照常睡在這房裡,一點也不像主人就一去也不回來了。
&rdquo 從前那客廳裡挂着畫,威爾遜,拿破侖,現在都已經摘下去了,尤其是那拿破侖,英雄威武得實在可以,戴着大帽子,身上佩着劍。
耿大先生每早晨吃完了飯,往客廳裡一坐,第一個拿破侖,第二個威爾遜,還有林肯,華盛頓&hellip&hellip挨着排講究一遍。
講完了,大的孩子讓他照樣的背一遍,小的孩子就讓他用手指指出哪個是威爾遜,哪個是拿破侖。
可是現在沒有了,那些畫都從牆上摘下去了,另換上一個面孔,寬衣大袖,安詳端正,很大的耳朵,很紅的嘴唇,一看上去就是仁義道德。
但是自從挂了這畫之後,隻是白白的挂着,并沒有講。
他不再問孩子們長大做什麼了。
孩子們偶爾問到了他,他就說:&ldquo隻求足衣足食,不求别的。
&rdquo 這都是日本人來了之後,才改變了的思想。
再不然就說: &ldquo人生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如僧家半日閑。
&rdquo 這還都是大少爺在家裡時的思想。
大少爺一走了,開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麼意見,心裡暗恨生氣,隻覺得這孩子太不知好歹。
但他想過了一些時候,就會回來的了,年青的人,聽說哪方面熱鬧,就往哪方面跑。
他又想到他自己年青的時候,也是那樣。
孫中山先生革命的時候,還偷偷的加入了革命黨呢。
現在還不是,青年人,血氣盛,聽說是要打日本,自然是眼紅,現在讓他去吧,過了一些時候,他就曉得了。
他以為到了中國就不再是&ldquo滿洲國&rdquo了。
說打日本是可以的了。
其實不然,中國也不讓說打日本這個話的。
本地縣中學裡的學生跑了兩三個。
聽說到了上海就被抓起來了。
聽說犯了抗日遺害民國的罪。
這些或者不是事實,耿大先生也沒有見過,不過一聽說,他就有點相信。
他想兒子既然走了,是沒有法子叫他回來的,隻希望他在外邊碰了釘子就回來了。
看着吧,到了上海,沒有幾天,也是回來的。
年輕人就是這樣,聽了什麼一個好名聲,就跟着去了,過了幾天也就回來了。
耿大先生把這件事不十分放在心上。
兒子的母親,一哭哭了三四天,說在兒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來那孩子有點不對。
那孩子的眼池是紅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過了的,還有他問過他母親一句話,他說: &ldquo媽,弟弟他們每天應該給他們兩個鐘頭念中國書,盡念日本書,将來連中國字都不認識了,等一天咱們中國把日本人打跑了的時候,還滿口日本話,那該多麼恥辱。
&rdquo 媽就說: &ldquo什麼時候會打跑日本的?&rdquo 兒子說: &ldquo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hellip&hellip&rdquo 這不明明跟母親露一個話風嗎?可惜當時她不明白,現在她越想越後悔。
假如看出來了,就看住他,使他走不了。
假如看出來了,他怎麼也是走不了的。
母親越想越後悔,這一下子怕是不能回來了。
母親覺得雖然打日本是未必的,但總覺得兒子走了,怕是不能回來了,這個陰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
也許本地縣中學裡的那兩個學生到了上海就音信皆無,給了她很大的恐怖。
總之有一個可怕的陰影,不知怎麼的,似乎是兒子就要一去不回來。
但是這話她不能說出來,同時她也不願意這樣地說,但是她越想怕是兒子就越回不來了。
所以當她到兒子的房裡去檢點衣物的時候,她看見了兒子出去打獵戴的那大帽子,她也哭。
她看見了兒子的皮手套,她也哭。
哭得像個淚人似的。
兒子的書桌上的書一本一本的好好的放着,毛筆站在筆架上,鉛筆橫在小木盒裡。
那兒子喝的茶杯裡還剩了半杯茶呢!兒子走了嗎?這實在不能夠相信。
那書架上站着的大圓馬蹄表還在咔咔咔的一秒一秒的走着。
那還是兒子親手上的表呢。
母親摸摸這個,動動那個。
似乎是什麼也沒有少,一切都照原樣,屋子裡還溫熱熱的,一切都像等待着晚上兒子回來照常睡在這房裡,一點也不像主人就一去也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