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家位綠楊邊風來欲醉 香粉紅女伴客去添愁
關燈
小
中
大
大娘因為兩個人都是孀居,很說得來,就叫玉子也跟着去學活兒,來往一久,玉子拜馮大娘做幹媽,這就格外親密了。
因為馮氏母女在外接活兒做,認識了大華公寓的一位屈先生。
這屈先生三十多歲,是部裡一個佥事,而且又在好幾個地方弄了挂名差事,雖然各衙門裡都欠薪,因為他進項多,用度少,手邊很活動,而且有個七千塊錢的積蓄。
他有一次親自到馮大娘家裡來拿東西,看見桂貞長得十分清秀,倒看上了。
恰好馮大娘不在家,又和桂貞說了幾句話,見她說話從從容容的,似乎是個溫柔女郎,心裡不免一動。
過了些日子,打聽得桂貞還沒有許人家,便托人做媒。
他可是說明了,他雲南故鄉還有一房家眷,但是隔着萬裡地,那位夫人是不會到北京來的。
所以娶過來了,也與大夫人無異。
馮大娘窮了一輩子,聽說有位老爺願來做自己的女婿,這自然是樂意的事。
不過有一層,他家裡還有一個大夫人,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人做二房,這倒要細細地商量一下子。
那位屈先生見馮大娘猶豫不決,就把銀行裡存款的折子送給她看,說是有這些個錢,就是兩房家眷全在北京,也可賃房居住,那要什麼緊。
馮大娘見了這些錢,倒還罷了。
唯有這桂貞姑娘,心裡倒吃了一驚。
心想這一嫁過去,那六七千塊錢,就是我的了。
做了太太,又可以發财,這樣的事情,恐怕打着燈籠,也沒有地方找去。
雖然說他還有一個人,可是在雲南呢。
人家常說,遠不過雲南、貴州。
這樣遠的路,她還能來嗎?就是能來,我先把這六七千塊錢一把全拿在手上,我過我的日子,也就不怕誰了。
靠着這六七千塊錢,穿的、戴的、吃的、住的,哪樣沒有?她先聽說提親,還是愁着做二房;等到知道有六七千塊錢的存款,就整整想了幾天幾夜,覺得還是早嫁這姓屈的為妙。
她母親一時不松口,反而焦急起來。
馮大娘自己拿不定主意,便把兩個兒子叫回來,問他們怎麼辦。
懷德、懷民都極力贊成。
不過懷德說:&ldquo既然是做二房,咱們不圖個名,也圖個利,姓屈的多拿出幾個彩禮錢就成了。
&rdquo懷民說:&ldquo彩禮呢,有個兩三百就成了。
可有一宗,不是把人賣給他,咱們要往來的,攀一個好親戚,得一個靠山,咱們也有個出頭年月。
&rdquo馮大娘道:&ldquo好哇!你們一個想發财,一個想找事,都指望着在你妹妹身上呢。
這個是你妹子的終身大事,我還總得問問她。
&rdquo他們母子三人,在外面屋子裡說話,桂貞一個人坐在屋子裡咕咕着說:&ldquo問我做什麼?我是全憑媽和哥哥做主。
&rdquo馮大娘一聽這話,知道姑娘是樂意了,就答應了屈先生的婚事。
屈先生見這邊答應了婚事,倒也不惜費,照納了二百元彩禮,又給桂貞從頭制到腳下置了一二百元的衣飾,另外還給嶽母和兩位舅老爺做了一套新衣,以便新親上門。
這樣一來,合家皆大歡喜。
放定不到兩個月,桂貞便嫁過去。
這時,屈先生不在公寓住了,賃了一個小獨門獨院的房子,做起小公館來,也用了一個老媽子和一個十來歲做雜事的小聽差。
于是,馮四姑娘居然也做起屈太太來了。
後來屈太太又和屈先生商量好了,一個人住在家裡怪悶的,可不可以把母親接到一塊兒來住,凡事也有個照應。
屈先生一想,這話也對,于是家中又多了一個外老太太。
這一樁事情發生而後,這一班窮街坊,前前後後,當成一件新聞傳說,哪一個不羨慕!和桂貞同往來的女伴,她們共有七八個人,彼此都叫一聲姊妹。
因為大家都是在大裁縫鋪裡接衣裳縫紉,可以掙個十個八個子兒一件。
手邊有錢的時候,彼此也邀着逛逛市場,趕趕廟會,感情非常融洽。
桂貞做了太太以後,就不大和姊妹來往。
這日天氣很好,帶了一點兒東西,特意來看望玉子。
走到院子裡,聽見陳大娘和王氏說話,便在外面先搭上話了。
陳大娘一伸頭,看見是她,見她穿了一件杏黃色的夾襖,外面套着顔色明亮花司葛的長坎肩,長長的,拖到腳底,露出一雙平底水紅鞋來。
頭上梳一個元寶頭,左耳根上插了一朵大紅色的綢制芙蓉花。
這樣的裝束,說起來是時代思潮的落伍者了。
可是陳大娘和玉子看見了,都覺得容光煥發,到眼一新。
桂貞一隻手提着手絹包兒,一隻手擡起來掠着鬓發,胳膊上黃澄澄的,露出一隻扁平的金镯子。
一走進門,她就向着王氏、陳大娘、玉子依次蹲着身子請安,口裡就叫着姥姥、大嬸、大妹。
那王氏不等她說話,就先問了:&ldquo大娘好!大哥好!二哥好!你屈老爺好!&rdquo桂貞依次地答應了:&ldquo好。
&rdquo這才走上前去握着玉子的手,笑道:&ldquo好些日子不見,你倒瘦了。
&rdquo玉子笑道:&ldquo我瘦了嗎?您倒是發了福。
&rdquo王氏道:&ldquo是啊!四姑娘本來就長得好模樣兒,隻一穿上好衣服,越發的俊啦。
本來呢,過的是寬閑的日子,吃好的,穿好的,心裡一寬暢,氣色就會變好。
四姑娘,你好造化。
你媽是苦了半輩子,現在得了這麼個做老爺的姑爺,總算修到啦。
我說,大嬸兒,明兒您也招這麼一個好姑爺您就好了。
&rdquo陳大娘道:&ldquo喲!姥姥!我們哪有那麼大的造化呀!&rdquo玉子聽到王氏說的話,牽扯到自己身上來,便拉着桂貞到屋裡去,說道:&ldquo屋子裡坐一會兒吧,我替你沏茶去。
&rdquo桂貞道:&ldquo你沒有吃飯,還是吃飯吧,别費事。
&rdquo玉子道:&ldquo我已經吃飽了。
現在是難得見面的了,見了面,茶也不給你一壺嗎?&rdquo桂貞拉着玉子的手道:&ldquo别走,談談吧。
&rdquo于是,二人在炕沿上并排地坐着。
玉子将她渾身上下打量了一番,聞着她身上一陣陣的香味襲人,笑道:&ldquo四姐你現在好了,抖起來了。
我看你這樣子,很由性兒吧?&rdquo桂貞道:&ldquo他倒是很好說話,從前我媽沒去,我還給他管些家事。
現在我媽去了,我是一天到晚閑坐,怪悶的,所以很想出來走走。
一來,我是看看你們;二來,我還有一些東西送你。
&rdquo說着,就把手絹包打開,裡面是兩大瓶雪花膏、兩盒美容粉、一盒香胰子、一瓶凡士林油。
同時又在身上摸索了一會兒,摸出一隻小五彩線絡,迎面一晃,香氣撲人。
這裡面原來絡着一塊香精,桂貞也不等玉子說話,就把那香袋給她挂在肩下紐扣上,說道:&ldquo我想這些東西,你都是用得着的,所以特意拿了來送你。
&rdquo玉子笑道:&ldquo四姐,你怎麼送我這麼多東西?你來坐坐,随便來談談就是了,又花這些個錢。
&rdquo桂貞道:&ldquo這不是買的,是他的朋友送我的呢。
&rdquo玉子道:&ldquo為什麼不留着自己使呢?&rdquo桂貞道:&ldquo我那玻璃格子裡,還收着半格子呢。
&rdquo 玉子笑道:&ldquo四姐,你現在真是稱心如意了,記得嗎?去年過年,我們買了一瓶雙妹牌的生發油,你挨了一頓罵,我也挨了一頓罵。
現在那種油,恐怕送你擦,你也不要了。
&rdquo桂貞道:&ldquo你不要笑我,将來你會比我還好呢。
&rdquo玉子道:&ldquo四姐,你不要笑話吧,我拿什麼比你呢?有好日子在後,也不會老吃窩頭了。
&rdquo桂貞道:&ldquo哪天沒有事,你帶着竹子妹到我那裡玩玩去。
你願意吃什麼,我就弄什麼給你吃。
&rdquo玉子道:&ldquo我不去。
我穿得這樣拖一片,挂一爿,你們家老爺還要說是要飯的到了哩。
&rdquo桂貞道:&ldquo不要說那個話,我可受不起。
荷花出水有高低,十個指頭也不能一般兒齊,誰人家裡的親戚朋友,都是一個樣兒的?他每天一點鐘,準去上衙門,到了下午五六點才能夠回來。
你哪天下午到我那裡來!&rdquo玉子笑道:&ldquo我倒是不怕人,就是沒衣服,不好意思上你那兒去。
&rdquo正說到這裡,陳大娘已經花了四個銅子,買了一小包茶葉,上一壺茶,送了進來,聽到說桂貞要玉子去玩玩,就說:&ldquo喲!姑娘!那怎樣有臉進門啦?你穿的是什麼?她穿的又是什麼?&rdquo說着這話,一隻手掏起桂貞的長坎肩,就着亮兒看了一看,問道:&ldquo這叫什麼綢?多少錢一尺,倒怪好看的。
&rdquo桂貞扭着身子,牽住衣服道:&ldquo這不值什麼,叫什麼明花葛,五六毛一尺,就是挺好的了。
他給我做了幾件這樣材料的衣服,說是随便出來穿。
&rdquo陳大娘道:&ldquo喲!這樣好的衣服,還是随便穿。
姑娘,你真是好造化啊!&rdquo 桂貞一進門,受了她們這一陣恭維,倒不好怎樣謙遜了,隻是微笑。
陳大娘忙着斟茶,又要拿錢去買兩根煙卷請客。
桂貞在身上掏出一盆炮台煙卷,說道:&ldquo你别費事,我這兒帶着呢。
&rdquo竹子在外面屋子裡,看見她拿煙出來,笑道:&ldquo桂貞姐,你抽這麼好的煙,給一根我嘗嘗吧。
&rdquo桂貞笑道:&ldquo我倒忘了你呢。
&rdquo随手在身上一掏,掏出一卷銅子票,便交給了竹子,笑道:&ldquo你拿去買一點兒吃的吧。
哪天你和姐姐一塊兒到我家裡去玩玩,我還要弄些東西,請你姐兒倆。
&rdquo王氏見這面說得挺熱鬧,也走了過來,圍着桂貞說笑。
桂貞坐了一會兒,告辭自去。
玉子攜着她的手,送出大門口。
兩人因貪着說話,在柳蔭裡慢慢走着,不覺同行到一條石闆橋上。
桂貞站住了腳,說道:&ldquo你别送了,回去吧,哪天到我那裡去,咱們再談吧。
&rdquo 玉子正要說什麼,一擡頭,隻見周秀峰夾着一包書挨身而過。
周秀峰因為她迎面望着,以為是打招呼呢,便用手扶着呢帽檐點了一個頭。
玉子不能就這樣受了,也點頭還禮。
周秀峰過去,玉子就先對桂貞道:&ldquo這個人是大學堂裡一個教員,我媽認得他。
&rdquo桂貞也不知道她為什麼要說這句話,也隻好說了一句:&ldquo是嗎?&rdquo 橋那邊停了好幾輛人力車。
桂貞揀了一個幹淨些的,也沒說價錢,就坐上去。
車夫問了一句&ldquo哪兒&rdquo,扶起車把,飛也似的便跑走了。
玉子站在橋上,不住地出神,兩手插在長衣袋裡,一步一步,慢慢走回家去。
走進屋,陳大娘又把那窩窩頭蒸熱了,重新端出來,說道:&ldquo你沒有吃飽吧?再吃一點兒。
&rdquo玉子道:&ldquo我也不配吃那個,擱着吧。
&rdquo陳大娘道:&ldquo你瞧這孩子,好好地說話,她倒又生了氣。
&rdquo玉子也不向下再辯說,便盤着腿,又坐在炕上,缲那衣裳縫。
她想到桂貞雖然做了二房,看起來很值。
從前是過的什麼日子?現在又是過的什麼日子?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光景,不吃一點兒、穿一點兒,真算空在世上走一趟。
爺們兒發财不發财,看他有沒有本事。
娘兒們發财不發财,就看她臉子長得好不好。
有了好臉子,就可以找到好主兒。
就說桂貞,她不是窮人家的姑娘?現在怎樣做了太太呢?人家都說我長得漂亮,我想至少和桂貞也差不離。
她能有出頭之日,我就沒有出頭之日嗎?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她是遇着了這個姓屈的,我呢?想到這裡,好端端的脖子上發起熱來,那缲縫的針,不覺連在左手大拇指上戳了個小窟窿。
芝麻大的血珠子,直向外冒,把雪白的衣料,倒印上了一些紅點兒。
她趕快走下炕來,撮了一點牙粉将血眼按上。
竹子正走進房來,問道:&ldquo姐姐,怎麼樣?割了手嗎?&rdquo玉子道:&ldquo不是割的,是針紮的。
&rdquo竹子道:&ldquo嘿!這麼大人做活,還戳了手,怪不怪?&rdquo玉子正要說她妹妹什麼,偶然一擡頭,隻見對面樓上窗戶邊,正站着一個人呢。
她就不作聲,還是坐在炕上做活。
妹妹去了,她自沉沉地思想,半晌,不覺歎了一口氣。
陳大娘在隔壁屋子裡聽見,說道:&ldquo你瞧這孩子,我知道你沒有吃飽,叫你找補一點兒,你不吃,這會子,你倒餓得直歎氣。
&rdquo玉子聽了母親的話,不覺噗嗤一笑。
正是: 無人能解女兒愁,唯怨不逢知己說。
因為馮氏母女在外接活兒做,認識了大華公寓的一位屈先生。
這屈先生三十多歲,是部裡一個佥事,而且又在好幾個地方弄了挂名差事,雖然各衙門裡都欠薪,因為他進項多,用度少,手邊很活動,而且有個七千塊錢的積蓄。
他有一次親自到馮大娘家裡來拿東西,看見桂貞長得十分清秀,倒看上了。
恰好馮大娘不在家,又和桂貞說了幾句話,見她說話從從容容的,似乎是個溫柔女郎,心裡不免一動。
過了些日子,打聽得桂貞還沒有許人家,便托人做媒。
他可是說明了,他雲南故鄉還有一房家眷,但是隔着萬裡地,那位夫人是不會到北京來的。
所以娶過來了,也與大夫人無異。
馮大娘窮了一輩子,聽說有位老爺願來做自己的女婿,這自然是樂意的事。
不過有一層,他家裡還有一個大夫人,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人做二房,這倒要細細地商量一下子。
那位屈先生見馮大娘猶豫不決,就把銀行裡存款的折子送給她看,說是有這些個錢,就是兩房家眷全在北京,也可賃房居住,那要什麼緊。
馮大娘見了這些錢,倒還罷了。
唯有這桂貞姑娘,心裡倒吃了一驚。
心想這一嫁過去,那六七千塊錢,就是我的了。
做了太太,又可以發财,這樣的事情,恐怕打着燈籠,也沒有地方找去。
雖然說他還有一個人,可是在雲南呢。
人家常說,遠不過雲南、貴州。
這樣遠的路,她還能來嗎?就是能來,我先把這六七千塊錢一把全拿在手上,我過我的日子,也就不怕誰了。
靠着這六七千塊錢,穿的、戴的、吃的、住的,哪樣沒有?她先聽說提親,還是愁着做二房;等到知道有六七千塊錢的存款,就整整想了幾天幾夜,覺得還是早嫁這姓屈的為妙。
她母親一時不松口,反而焦急起來。
馮大娘自己拿不定主意,便把兩個兒子叫回來,問他們怎麼辦。
懷德、懷民都極力贊成。
不過懷德說:&ldquo既然是做二房,咱們不圖個名,也圖個利,姓屈的多拿出幾個彩禮錢就成了。
&rdquo懷民說:&ldquo彩禮呢,有個兩三百就成了。
可有一宗,不是把人賣給他,咱們要往來的,攀一個好親戚,得一個靠山,咱們也有個出頭年月。
&rdquo馮大娘道:&ldquo好哇!你們一個想發财,一個想找事,都指望着在你妹妹身上呢。
這個是你妹子的終身大事,我還總得問問她。
&rdquo他們母子三人,在外面屋子裡說話,桂貞一個人坐在屋子裡咕咕着說:&ldquo問我做什麼?我是全憑媽和哥哥做主。
&rdquo馮大娘一聽這話,知道姑娘是樂意了,就答應了屈先生的婚事。
屈先生見這邊答應了婚事,倒也不惜費,照納了二百元彩禮,又給桂貞從頭制到腳下置了一二百元的衣飾,另外還給嶽母和兩位舅老爺做了一套新衣,以便新親上門。
這樣一來,合家皆大歡喜。
放定不到兩個月,桂貞便嫁過去。
這時,屈先生不在公寓住了,賃了一個小獨門獨院的房子,做起小公館來,也用了一個老媽子和一個十來歲做雜事的小聽差。
于是,馮四姑娘居然也做起屈太太來了。
後來屈太太又和屈先生商量好了,一個人住在家裡怪悶的,可不可以把母親接到一塊兒來住,凡事也有個照應。
屈先生一想,這話也對,于是家中又多了一個外老太太。
這一樁事情發生而後,這一班窮街坊,前前後後,當成一件新聞傳說,哪一個不羨慕!和桂貞同往來的女伴,她們共有七八個人,彼此都叫一聲姊妹。
因為大家都是在大裁縫鋪裡接衣裳縫紉,可以掙個十個八個子兒一件。
手邊有錢的時候,彼此也邀着逛逛市場,趕趕廟會,感情非常融洽。
桂貞做了太太以後,就不大和姊妹來往。
這日天氣很好,帶了一點兒東西,特意來看望玉子。
走到院子裡,聽見陳大娘和王氏說話,便在外面先搭上話了。
陳大娘一伸頭,看見是她,見她穿了一件杏黃色的夾襖,外面套着顔色明亮花司葛的長坎肩,長長的,拖到腳底,露出一雙平底水紅鞋來。
頭上梳一個元寶頭,左耳根上插了一朵大紅色的綢制芙蓉花。
這樣的裝束,說起來是時代思潮的落伍者了。
可是陳大娘和玉子看見了,都覺得容光煥發,到眼一新。
桂貞一隻手提着手絹包兒,一隻手擡起來掠着鬓發,胳膊上黃澄澄的,露出一隻扁平的金镯子。
一走進門,她就向着王氏、陳大娘、玉子依次蹲着身子請安,口裡就叫着姥姥、大嬸、大妹。
那王氏不等她說話,就先問了:&ldquo大娘好!大哥好!二哥好!你屈老爺好!&rdquo桂貞依次地答應了:&ldquo好。
&rdquo這才走上前去握着玉子的手,笑道:&ldquo好些日子不見,你倒瘦了。
&rdquo玉子笑道:&ldquo我瘦了嗎?您倒是發了福。
&rdquo王氏道:&ldquo是啊!四姑娘本來就長得好模樣兒,隻一穿上好衣服,越發的俊啦。
本來呢,過的是寬閑的日子,吃好的,穿好的,心裡一寬暢,氣色就會變好。
四姑娘,你好造化。
你媽是苦了半輩子,現在得了這麼個做老爺的姑爺,總算修到啦。
我說,大嬸兒,明兒您也招這麼一個好姑爺您就好了。
&rdquo陳大娘道:&ldquo喲!姥姥!我們哪有那麼大的造化呀!&rdquo玉子聽到王氏說的話,牽扯到自己身上來,便拉着桂貞到屋裡去,說道:&ldquo屋子裡坐一會兒吧,我替你沏茶去。
&rdquo桂貞道:&ldquo你沒有吃飯,還是吃飯吧,别費事。
&rdquo玉子道:&ldquo我已經吃飽了。
現在是難得見面的了,見了面,茶也不給你一壺嗎?&rdquo桂貞拉着玉子的手道:&ldquo别走,談談吧。
&rdquo于是,二人在炕沿上并排地坐着。
玉子将她渾身上下打量了一番,聞着她身上一陣陣的香味襲人,笑道:&ldquo四姐你現在好了,抖起來了。
我看你這樣子,很由性兒吧?&rdquo桂貞道:&ldquo他倒是很好說話,從前我媽沒去,我還給他管些家事。
現在我媽去了,我是一天到晚閑坐,怪悶的,所以很想出來走走。
一來,我是看看你們;二來,我還有一些東西送你。
&rdquo說着,就把手絹包打開,裡面是兩大瓶雪花膏、兩盒美容粉、一盒香胰子、一瓶凡士林油。
同時又在身上摸索了一會兒,摸出一隻小五彩線絡,迎面一晃,香氣撲人。
這裡面原來絡着一塊香精,桂貞也不等玉子說話,就把那香袋給她挂在肩下紐扣上,說道:&ldquo我想這些東西,你都是用得着的,所以特意拿了來送你。
&rdquo玉子笑道:&ldquo四姐,你怎麼送我這麼多東西?你來坐坐,随便來談談就是了,又花這些個錢。
&rdquo桂貞道:&ldquo這不是買的,是他的朋友送我的呢。
&rdquo玉子道:&ldquo為什麼不留着自己使呢?&rdquo桂貞道:&ldquo我那玻璃格子裡,還收着半格子呢。
&rdquo 玉子笑道:&ldquo四姐,你現在真是稱心如意了,記得嗎?去年過年,我們買了一瓶雙妹牌的生發油,你挨了一頓罵,我也挨了一頓罵。
現在那種油,恐怕送你擦,你也不要了。
&rdquo桂貞道:&ldquo你不要笑我,将來你會比我還好呢。
&rdquo玉子道:&ldquo四姐,你不要笑話吧,我拿什麼比你呢?有好日子在後,也不會老吃窩頭了。
&rdquo桂貞道:&ldquo哪天沒有事,你帶着竹子妹到我那裡玩玩去。
你願意吃什麼,我就弄什麼給你吃。
&rdquo玉子道:&ldquo我不去。
我穿得這樣拖一片,挂一爿,你們家老爺還要說是要飯的到了哩。
&rdquo桂貞道:&ldquo不要說那個話,我可受不起。
荷花出水有高低,十個指頭也不能一般兒齊,誰人家裡的親戚朋友,都是一個樣兒的?他每天一點鐘,準去上衙門,到了下午五六點才能夠回來。
你哪天下午到我那裡來!&rdquo玉子笑道:&ldquo我倒是不怕人,就是沒衣服,不好意思上你那兒去。
&rdquo正說到這裡,陳大娘已經花了四個銅子,買了一小包茶葉,上一壺茶,送了進來,聽到說桂貞要玉子去玩玩,就說:&ldquo喲!姑娘!那怎樣有臉進門啦?你穿的是什麼?她穿的又是什麼?&rdquo說着這話,一隻手掏起桂貞的長坎肩,就着亮兒看了一看,問道:&ldquo這叫什麼綢?多少錢一尺,倒怪好看的。
&rdquo桂貞扭着身子,牽住衣服道:&ldquo這不值什麼,叫什麼明花葛,五六毛一尺,就是挺好的了。
他給我做了幾件這樣材料的衣服,說是随便出來穿。
&rdquo陳大娘道:&ldquo喲!這樣好的衣服,還是随便穿。
姑娘,你真是好造化啊!&rdquo 桂貞一進門,受了她們這一陣恭維,倒不好怎樣謙遜了,隻是微笑。
陳大娘忙着斟茶,又要拿錢去買兩根煙卷請客。
桂貞在身上掏出一盆炮台煙卷,說道:&ldquo你别費事,我這兒帶着呢。
&rdquo竹子在外面屋子裡,看見她拿煙出來,笑道:&ldquo桂貞姐,你抽這麼好的煙,給一根我嘗嘗吧。
&rdquo桂貞笑道:&ldquo我倒忘了你呢。
&rdquo随手在身上一掏,掏出一卷銅子票,便交給了竹子,笑道:&ldquo你拿去買一點兒吃的吧。
哪天你和姐姐一塊兒到我家裡去玩玩,我還要弄些東西,請你姐兒倆。
&rdquo王氏見這面說得挺熱鬧,也走了過來,圍着桂貞說笑。
桂貞坐了一會兒,告辭自去。
玉子攜着她的手,送出大門口。
兩人因貪着說話,在柳蔭裡慢慢走着,不覺同行到一條石闆橋上。
桂貞站住了腳,說道:&ldquo你别送了,回去吧,哪天到我那裡去,咱們再談吧。
&rdquo 玉子正要說什麼,一擡頭,隻見周秀峰夾着一包書挨身而過。
周秀峰因為她迎面望着,以為是打招呼呢,便用手扶着呢帽檐點了一個頭。
玉子不能就這樣受了,也點頭還禮。
周秀峰過去,玉子就先對桂貞道:&ldquo這個人是大學堂裡一個教員,我媽認得他。
&rdquo桂貞也不知道她為什麼要說這句話,也隻好說了一句:&ldquo是嗎?&rdquo 橋那邊停了好幾輛人力車。
桂貞揀了一個幹淨些的,也沒說價錢,就坐上去。
車夫問了一句&ldquo哪兒&rdquo,扶起車把,飛也似的便跑走了。
玉子站在橋上,不住地出神,兩手插在長衣袋裡,一步一步,慢慢走回家去。
走進屋,陳大娘又把那窩窩頭蒸熱了,重新端出來,說道:&ldquo你沒有吃飽吧?再吃一點兒。
&rdquo玉子道:&ldquo我也不配吃那個,擱着吧。
&rdquo陳大娘道:&ldquo你瞧這孩子,好好地說話,她倒又生了氣。
&rdquo玉子也不向下再辯說,便盤着腿,又坐在炕上,缲那衣裳縫。
她想到桂貞雖然做了二房,看起來很值。
從前是過的什麼日子?現在又是過的什麼日子?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光景,不吃一點兒、穿一點兒,真算空在世上走一趟。
爺們兒發财不發财,看他有沒有本事。
娘兒們發财不發财,就看她臉子長得好不好。
有了好臉子,就可以找到好主兒。
就說桂貞,她不是窮人家的姑娘?現在怎樣做了太太呢?人家都說我長得漂亮,我想至少和桂貞也差不離。
她能有出頭之日,我就沒有出頭之日嗎?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她是遇着了這個姓屈的,我呢?想到這裡,好端端的脖子上發起熱來,那缲縫的針,不覺連在左手大拇指上戳了個小窟窿。
芝麻大的血珠子,直向外冒,把雪白的衣料,倒印上了一些紅點兒。
她趕快走下炕來,撮了一點牙粉将血眼按上。
竹子正走進房來,問道:&ldquo姐姐,怎麼樣?割了手嗎?&rdquo玉子道:&ldquo不是割的,是針紮的。
&rdquo竹子道:&ldquo嘿!這麼大人做活,還戳了手,怪不怪?&rdquo玉子正要說她妹妹什麼,偶然一擡頭,隻見對面樓上窗戶邊,正站着一個人呢。
她就不作聲,還是坐在炕上做活。
妹妹去了,她自沉沉地思想,半晌,不覺歎了一口氣。
陳大娘在隔壁屋子裡聽見,說道:&ldquo你瞧這孩子,我知道你沒有吃飽,叫你找補一點兒,你不吃,這會子,你倒餓得直歎氣。
&rdquo玉子聽了母親的話,不覺噗嗤一笑。
正是: 無人能解女兒愁,唯怨不逢知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