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襲哨艇涉險入虎穴
關燈
小
中
大
上章叙至闵三娘柳玉婵心知刁四義、老船戶雷震霄接受三堂旗令竹符之後,陽奉陰違,更暗中與龍山鐵壁峰虎牙陀之有力惡黨勾結,陰懷惡念,為自身及三湘一帶之商旅航運留無窮後患,決意赴龍山一偵,以謀應付。
遂攜闵熊兒、萍姑,悄離九華岩,在黑沉沉的夜幕中,穿過綠野,到了江岸邊。
這可是早和闵熊兒、萍姑說好了,要走這一夜路,但是不用緊趕。
離開這一帶再行雇船,他們的船要越過那個所說的鵝頭蕩附近。
往下趕出半站去,到時候要詳查那附近一帶的形勢,船家問他們時隻告訴他是回鄉,也是避水災逃出來的。
他們沒有可疑的地方,不會有人注意,少說話,因為用不着緊趕路。
隻要注意着道路間,提防着夜行人和春陵山下來的,沿途上走一程歇一程,好在是一個夏天,夜間走路十分涼爽,江邊非常地寂靜,到天亮隻走出二十餘裡。
找了一處在江邊的小渡口,進了些飲食,看了看這一帶沒有大船,客船貨船也不在這裡停泊。
闵三娘看到一隻小船,船上的水手,年紀很大,約有六旬左右,可是很健壯,更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
闵三娘遂湊到江邊,向這個船夫打招呼道:&ldquo船家,你這隻船可送客人麼?&rdquo船夫探了頭道:&ldquo我們的船小,隻在這裡渡客人過江。
&rdquo闵三娘道:&ldquo我們是貧寒人,一路上走得太累了,并且現在我有些不舒服,大客船,我們坐不起。
沒有多遠的路,也就是三十多裡到松坡塘就可以下船了,我們是經過大水災逃難回鄉,不過我們也不能難為管船的。
你若能送我們去,我願意給你兩串錢,可以辛苦一趟麼?&rdquo 船家在江邊渡客人,本是極苦的事。
大渡口全有官渡,客人多,卻不許他們幹。
這種小渡口,一天賺不了幾百錢,仗着再撈些魚将就度日。
闵三娘一出口就給他兩串錢,并且松坡塘也不是很遠的路,遂向那小孩子商量一下,竟自答應送闵三娘到松坡塘去。
三娘帶着熊兒、萍姑,一同上了船,他們這娘三個身邊沒有什麼,除了一個長形包裹另外有一個竹兜子放着些食物等。
坐上這隻小船之後,船家隻祖孫二人,搖着船,仗着是順流,船走得不慢。
闵三娘平時是不願意說話的,上船之後,船走着,卻盡是和這個老船夫搭讪着說些閑話,講些大水災泛濫地方的苦處。
更不住地問着老船夫爺兩個的情況,隻這短短的一段路程,闵三娘把個老船夫說得很高興。
這一路間兩人就沒住口,闵熊兒和萍姑倒是一句話不敢多說,兩人隻躲在船頭這邊,低聲在說着話。
這時船已經出來有二十多裡,三娘不住地告訴老船夫爺兩個不用忙,挺長的天,路又沒有多遠,你們船再返回來,天也黑不了。
船夫笑答着道:&ldquo我們倒不怕什麼,在河面上幹了一輩子了,早晚的全是一樣,貼着江岸走,是沒有危險的。
&rdquo闵三娘從他所經過地勢算來,離松坡塘還有差不多一半路,奔鵝頭蕩去的地方大約近了,因為這一帶的情形,比較着荒涼些,不斷地看到港汊子。
闵三娘忽然皺着眉頭向萍姑道:&ldquo小萍,我夜間大約着了涼,肚腹疼起來,你看看竹兜子裡還有些酒麼?&rdquo萍姑知道闵三娘這是故意。
那個老船夫道:&ldquo大娘,你可是要上岸麼?&rdquo闵三娘道:&ldquo不用,我已經是成了老毛病,肚腹一個不好,喝幾杯酒,立刻止住。
管船的,你也好喝酒麼?&rdquo這個老船夫苦笑着道:&ldquo我們爺兩個一天三頓飯全掙不飽,哪還敢喝酒?好漢不提當年勇,我們過去在好年月,也不指這隻破船,那個時候賺的錢,除去吃穿之後,還有盈餘。
在一天操作完了,老漢總好喝個三五杯,過去的歲月,現在不敢想了。
&rdquo闵三娘點點頭道:&ldquo情實是這樣,這種年月,還不是苦了輕蹬指着血汗掙錢的人。
&rdquo這時小萍和闵熊兒從竹兜子裡找出一個瓦瓶,晃了晃,小萍向三娘道:&ldquo阿娘,你忘了,這是十天前阿娘肚子痛時現買的酒沒用多少。
&rdquo闵熊兒再從網兜子裡找出三個松花蛋,一包子臘腸,更取出一個茶杯,全放在三娘面前。
小萍趕緊給斟了半杯放在那裡,三娘扭着頭向老船戶道:&ldquo管船的,你别笑話,行路的人,吃東西用手抓,連箸子全沒有。
&rdquo管船的忙說道:&ldquo大娘,你别客氣。
&rdquo跟着招呼後哨那個孩子道:&ldquo二毛,你把艙裡的竹箸給大娘找一對來。
&rdquo萍姑坐在三娘身邊,拾剝着松花蛋。
船上這個叫二毛的,取出一雙竹箸遞給萍姑,爺兩個仍在搖着船。
三娘喝了幾口,看了看眼前,過了一個大渡口,地方又清靜起來。
前面更有一片淺灘,往前去是一個大港汊子,遠遠的湧起一片山
遂攜闵熊兒、萍姑,悄離九華岩,在黑沉沉的夜幕中,穿過綠野,到了江岸邊。
這可是早和闵熊兒、萍姑說好了,要走這一夜路,但是不用緊趕。
離開這一帶再行雇船,他們的船要越過那個所說的鵝頭蕩附近。
往下趕出半站去,到時候要詳查那附近一帶的形勢,船家問他們時隻告訴他是回鄉,也是避水災逃出來的。
他們沒有可疑的地方,不會有人注意,少說話,因為用不着緊趕路。
隻要注意着道路間,提防着夜行人和春陵山下來的,沿途上走一程歇一程,好在是一個夏天,夜間走路十分涼爽,江邊非常地寂靜,到天亮隻走出二十餘裡。
找了一處在江邊的小渡口,進了些飲食,看了看這一帶沒有大船,客船貨船也不在這裡停泊。
闵三娘看到一隻小船,船上的水手,年紀很大,約有六旬左右,可是很健壯,更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
闵三娘遂湊到江邊,向這個船夫打招呼道:&ldquo船家,你這隻船可送客人麼?&rdquo船夫探了頭道:&ldquo我們的船小,隻在這裡渡客人過江。
&rdquo闵三娘道:&ldquo我們是貧寒人,一路上走得太累了,并且現在我有些不舒服,大客船,我們坐不起。
沒有多遠的路,也就是三十多裡到松坡塘就可以下船了,我們是經過大水災逃難回鄉,不過我們也不能難為管船的。
你若能送我們去,我願意給你兩串錢,可以辛苦一趟麼?&rdquo 船家在江邊渡客人,本是極苦的事。
大渡口全有官渡,客人多,卻不許他們幹。
這種小渡口,一天賺不了幾百錢,仗着再撈些魚将就度日。
闵三娘一出口就給他兩串錢,并且松坡塘也不是很遠的路,遂向那小孩子商量一下,竟自答應送闵三娘到松坡塘去。
三娘帶着熊兒、萍姑,一同上了船,他們這娘三個身邊沒有什麼,除了一個長形包裹另外有一個竹兜子放着些食物等。
坐上這隻小船之後,船家隻祖孫二人,搖着船,仗着是順流,船走得不慢。
闵三娘平時是不願意說話的,上船之後,船走着,卻盡是和這個老船夫搭讪着說些閑話,講些大水災泛濫地方的苦處。
更不住地問着老船夫爺兩個的情況,隻這短短的一段路程,闵三娘把個老船夫說得很高興。
這一路間兩人就沒住口,闵熊兒和萍姑倒是一句話不敢多說,兩人隻躲在船頭這邊,低聲在說着話。
這時船已經出來有二十多裡,三娘不住地告訴老船夫爺兩個不用忙,挺長的天,路又沒有多遠,你們船再返回來,天也黑不了。
船夫笑答着道:&ldquo我們倒不怕什麼,在河面上幹了一輩子了,早晚的全是一樣,貼着江岸走,是沒有危險的。
&rdquo闵三娘從他所經過地勢算來,離松坡塘還有差不多一半路,奔鵝頭蕩去的地方大約近了,因為這一帶的情形,比較着荒涼些,不斷地看到港汊子。
闵三娘忽然皺着眉頭向萍姑道:&ldquo小萍,我夜間大約着了涼,肚腹疼起來,你看看竹兜子裡還有些酒麼?&rdquo萍姑知道闵三娘這是故意。
那個老船夫道:&ldquo大娘,你可是要上岸麼?&rdquo闵三娘道:&ldquo不用,我已經是成了老毛病,肚腹一個不好,喝幾杯酒,立刻止住。
管船的,你也好喝酒麼?&rdquo這個老船夫苦笑着道:&ldquo我們爺兩個一天三頓飯全掙不飽,哪還敢喝酒?好漢不提當年勇,我們過去在好年月,也不指這隻破船,那個時候賺的錢,除去吃穿之後,還有盈餘。
在一天操作完了,老漢總好喝個三五杯,過去的歲月,現在不敢想了。
&rdquo闵三娘點點頭道:&ldquo情實是這樣,這種年月,還不是苦了輕蹬指着血汗掙錢的人。
&rdquo這時小萍和闵熊兒從竹兜子裡找出一個瓦瓶,晃了晃,小萍向三娘道:&ldquo阿娘,你忘了,這是十天前阿娘肚子痛時現買的酒沒用多少。
&rdquo闵熊兒再從網兜子裡找出三個松花蛋,一包子臘腸,更取出一個茶杯,全放在三娘面前。
小萍趕緊給斟了半杯放在那裡,三娘扭着頭向老船戶道:&ldquo管船的,你别笑話,行路的人,吃東西用手抓,連箸子全沒有。
&rdquo管船的忙說道:&ldquo大娘,你别客氣。
&rdquo跟着招呼後哨那個孩子道:&ldquo二毛,你把艙裡的竹箸給大娘找一對來。
&rdquo萍姑坐在三娘身邊,拾剝着松花蛋。
船上這個叫二毛的,取出一雙竹箸遞給萍姑,爺兩個仍在搖着船。
三娘喝了幾口,看了看眼前,過了一個大渡口,地方又清靜起來。
前面更有一片淺灘,往前去是一個大港汊子,遠遠的湧起一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