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皇後色變,默然半晌,歎口氣說:「得想個釜底抽薪的辦法,不然還會有第三胎。
等她坐完月子,我來問她。
」 「皇後要問她,自然很好。
不過,可別提是我說的!」 「你啊!」皇後氣極了,狠狠地罵了句,「你簡直是窩囊廢!」 ※ ※ ※ 大家都知道傅尚書家又添丁了!卻沒有人知道這個取名福康安的嬰兒是龍種。
大臣生子,除非特殊情況,譬如數代單傳,而年過五十,膝下猶虛,居然得了可以繼承香煙的男孩,皇帝也許看寵信的程度,會特頒賞賜,以為祝賀。
像傅恒這種情形是絕無理由加予恩典的。
但皇帝總覺得若無恩遇,不但對不起傅恆,也對不起自己的這個由愛新覺羅改姓為富察的兒子,所以找個夫婦閒敘家常的機會,想通過皇後的名義來達成自己的意願。
「傅恆新得了一個兒子,你這做姑姑的,也該好好給點東西才是。
」 皇後心裏冷笑,表面聲色不動。
「此例不可開。
」她說,「裁抑後家是本朝的家法。
此例一開,滿朝大臣如有弄璋之喜,皇上應該一視同仁。
否則,必有人怨望,造作種種流言,自是聖德之累。
」 一番話義正辭嚴,皇帝唯有默然。
他原來的想法是,皇後如有恩賞,傅夫人自然會抱著孩子進宮來謝恩,那時親生之子,是何模樣,就可以看個清楚。
如今卻是連這一點都落空了。
不過皇帝如果隻是想對傅夫人有所賞賜,作為「慰勞」,卻不愁無路可通,最方便的辦法是,交代鍾連去辦。
原來秀秀已由皇帝,授意傅恆作伐,將她許婚與鍾連,同時鍾連已調補為鑲藍旗漢軍副都統,二品大員,紅頂輝煌,但仍在禦前行走。
皇帝檢點了幾樣珍玩,交代鍾連,表面作為秀秀送傅夫人的賀禮,暗中說明來歷。
這件差使輕而易舉,秀秀辦得非常圓滿,據鍾連回奏皇帝,傅夫人收到賞賜,非常高興。
轉眼間彌月之喜。
傅恆按照滿洲的習俗,家有婚喪喜慶,廣延親友「吃肉」。
第二天皇後派人傳諭,希望傅夫人進宮見面。
當然奉命唯謹,隻是有件事委決不下。
「孩子要不要抱進宮去?」傅夫人這樣問她丈夫。
而傅恆無以為答,他心裏在想,皇後一定不會喜歡這個「外甥」,以不帶去為妙。
但勸阻得找個很充分的理由才好。
「我看,」傅夫人說,「這一次不抱進去吧!萬一招了涼不好。
」 「對了!才一個月的孩子,不宜抱出去,這兩天天時不正,更得當心。
」 於是這天半夜裏傅夫人就起身了,著意修飾好了,穿上朝覲的禮服,隨著丈夫一起入朝。
傅恆將妻子交給了總管內務府大臣,自己進軍機處辦事。
※ ※ ※ 皇後以家常禮節相待,賜茶賜座,姑嫂閒話。
忽然,傅夫人發覺偌大殿廷中宮女、太監一個都看不到了。
她心中一懔,情知有異,不由得有些慌張,但看到皇後臉上表情平靜,略略放了些心,默默地盤算,不如趁早告辭為宜。
哪知她還來不及開口,皇後已說出一句如焦雷轟頂的話來。
「弟妹,」她說,「你是不是常在太妃那裏跟皇上一談就是一兩個時辰?」 「也,也不能說是一兩個時辰,」她的聲音很不自然,「皇上來看太妃,難免向我有所垂詢。
」 「問些什麼呢?」 「無非太妃的起居飲食。
」 「每次都是這些話嗎?」 咄咄逼人的詞鋒,傅夫人覺得頗難招架,很勉強地答道:「總還有些別的話。
」 「喔!別的是什麼?」 「不一定。
有時候談天氣,有時談新聞。
」 「哼!」皇後微微冷笑,「新聞年年有,沒有今年多,不但多,而且大。
有件新聞要鬧出來,隻怕沒有人能夠收場。
」 傅夫人作賊心虛,臉紅得不敢擡起頭來,心裏七上八下地,擔心著皇後如果正面問出來,自己不知道是承認,還是抵賴。
幸好,皇後始終沒有提她新生的嬰兒,隻在鬧新聞這一點上作文章。
「弟妹!」她問,「我剛才的話,你明白不明白?」 「明白。
」傅夫人不能不承認。
「那麼,你說,這樁新聞要鬧出來怎麼辦?」 這句話要想一想才能回答。
然而細細想去,她真不知道怎麼樣才會鬧出來?除非是自己丈夫不承認有此一子,否則就再也不會有新聞。
於是她說:「至少我這兒不會有新聞。
」 「哼!你別自信太過。
你知道不知道,你早就有新聞在暗底下流傳了。
」 「喔,」傅夫人怯怯地問說:「不知道怎麼在傳我?」 「說你在太妃那裏,就打過一個孩子。
」 聽得這話,傅夫人剛消退了的窘色,一下子又湧現在臉上,頭也仍舊低下去了。
「有這回事沒有?」 傅夫人不答,抽出腋下的手帕,悄悄地拭淚。
皇後知道不必再逼了,平心靜氣地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過去的就過去了,我隻問你,以後能不能不鬧這些新聞?」 這話使她覺得委屈:「新聞不是我一個人鬧得起來的。
」她說,「我隻能說,我從此不進宮,不到熱河,不到太妃那裏。
此外我就管不著了。
」 「話不是這麼說。
隻要不該見面就說什麼也不見面,下定了決心,自然不會出岔子。
」 傅夫人想了半天,咬一咬牙說:「我遵皇後的旨意就是。
」 「好!我知道你是心口如一的人。
」 ※ ※ ※ 從這天回府以後,傅夫人派管家婆子去關照門上,以後凡是宮裏來的人,不管太監還是侍衛,如果求見她,一概不見。
有話&mdash&mdash哪怕是口傳上諭,都跟傅恆說去。
她採取這樣的措施,自然是帶著賭氣的意味,可是秀秀來看她,不能拒而不納,同時也不能不屏人說些私話。
秀秀是剛從熱河回來,在太妃那裏住了半個月。
來看傅夫人不僅要將太妃的近況告訴她,更要緊的是轉達太妃的願望。
「太妃想你想得不能睡覺,常常半夜裏就醒了,眼睜睜望天亮。
」秀秀又說,「她也很想看看小哥兒,一直在跟我說,不知道長得什麼樣子?」 傅夫人心酸酸地想哭,揉一揉眼睛,很委屈地說:「太妃知道不知道,皇後找我去辦交涉這回事?」 「還不知道。
」秀秀一半關切,一半好奇,急急問說,「我也是隻摸著一點影兒,到底怎麼回事呢?」 於是傅夫人將經過情形細說了一遍,同時聲明不能去看太妃的苦衷,因為已許下皇後不再「鬧新聞」了。
「如果皇上不在熱河,你去看太妃有什麼關係?」 這一問很有理。
傅夫人原是有著賭氣的意味,如今想到太妃對她的恩情,心已軟了,再經秀秀振振有詞地一問,立刻改變了心意。
「好吧!我立刻就料理動身。
」她說,「反正我跟皇上
等她坐完月子,我來問她。
」 「皇後要問她,自然很好。
不過,可別提是我說的!」 「你啊!」皇後氣極了,狠狠地罵了句,「你簡直是窩囊廢!」 ※ ※ ※ 大家都知道傅尚書家又添丁了!卻沒有人知道這個取名福康安的嬰兒是龍種。
大臣生子,除非特殊情況,譬如數代單傳,而年過五十,膝下猶虛,居然得了可以繼承香煙的男孩,皇帝也許看寵信的程度,會特頒賞賜,以為祝賀。
像傅恒這種情形是絕無理由加予恩典的。
但皇帝總覺得若無恩遇,不但對不起傅恆,也對不起自己的這個由愛新覺羅改姓為富察的兒子,所以找個夫婦閒敘家常的機會,想通過皇後的名義來達成自己的意願。
「傅恆新得了一個兒子,你這做姑姑的,也該好好給點東西才是。
」 皇後心裏冷笑,表面聲色不動。
「此例不可開。
」她說,「裁抑後家是本朝的家法。
此例一開,滿朝大臣如有弄璋之喜,皇上應該一視同仁。
否則,必有人怨望,造作種種流言,自是聖德之累。
」 一番話義正辭嚴,皇帝唯有默然。
他原來的想法是,皇後如有恩賞,傅夫人自然會抱著孩子進宮來謝恩,那時親生之子,是何模樣,就可以看個清楚。
如今卻是連這一點都落空了。
不過皇帝如果隻是想對傅夫人有所賞賜,作為「慰勞」,卻不愁無路可通,最方便的辦法是,交代鍾連去辦。
原來秀秀已由皇帝,授意傅恆作伐,將她許婚與鍾連,同時鍾連已調補為鑲藍旗漢軍副都統,二品大員,紅頂輝煌,但仍在禦前行走。
皇帝檢點了幾樣珍玩,交代鍾連,表面作為秀秀送傅夫人的賀禮,暗中說明來歷。
這件差使輕而易舉,秀秀辦得非常圓滿,據鍾連回奏皇帝,傅夫人收到賞賜,非常高興。
轉眼間彌月之喜。
傅恆按照滿洲的習俗,家有婚喪喜慶,廣延親友「吃肉」。
第二天皇後派人傳諭,希望傅夫人進宮見面。
當然奉命唯謹,隻是有件事委決不下。
「孩子要不要抱進宮去?」傅夫人這樣問她丈夫。
而傅恆無以為答,他心裏在想,皇後一定不會喜歡這個「外甥」,以不帶去為妙。
但勸阻得找個很充分的理由才好。
「我看,」傅夫人說,「這一次不抱進去吧!萬一招了涼不好。
」 「對了!才一個月的孩子,不宜抱出去,這兩天天時不正,更得當心。
」 於是這天半夜裏傅夫人就起身了,著意修飾好了,穿上朝覲的禮服,隨著丈夫一起入朝。
傅恆將妻子交給了總管內務府大臣,自己進軍機處辦事。
※ ※ ※ 皇後以家常禮節相待,賜茶賜座,姑嫂閒話。
忽然,傅夫人發覺偌大殿廷中宮女、太監一個都看不到了。
她心中一懔,情知有異,不由得有些慌張,但看到皇後臉上表情平靜,略略放了些心,默默地盤算,不如趁早告辭為宜。
哪知她還來不及開口,皇後已說出一句如焦雷轟頂的話來。
「弟妹,」她說,「你是不是常在太妃那裏跟皇上一談就是一兩個時辰?」 「也,也不能說是一兩個時辰,」她的聲音很不自然,「皇上來看太妃,難免向我有所垂詢。
」 「問些什麼呢?」 「無非太妃的起居飲食。
」 「每次都是這些話嗎?」 咄咄逼人的詞鋒,傅夫人覺得頗難招架,很勉強地答道:「總還有些別的話。
」 「喔!別的是什麼?」 「不一定。
有時候談天氣,有時談新聞。
」 「哼!」皇後微微冷笑,「新聞年年有,沒有今年多,不但多,而且大。
有件新聞要鬧出來,隻怕沒有人能夠收場。
」 傅夫人作賊心虛,臉紅得不敢擡起頭來,心裏七上八下地,擔心著皇後如果正面問出來,自己不知道是承認,還是抵賴。
幸好,皇後始終沒有提她新生的嬰兒,隻在鬧新聞這一點上作文章。
「弟妹!」她問,「我剛才的話,你明白不明白?」 「明白。
」傅夫人不能不承認。
「那麼,你說,這樁新聞要鬧出來怎麼辦?」 這句話要想一想才能回答。
然而細細想去,她真不知道怎麼樣才會鬧出來?除非是自己丈夫不承認有此一子,否則就再也不會有新聞。
於是她說:「至少我這兒不會有新聞。
」 「哼!你別自信太過。
你知道不知道,你早就有新聞在暗底下流傳了。
」 「喔,」傅夫人怯怯地問說:「不知道怎麼在傳我?」 「說你在太妃那裏,就打過一個孩子。
」 聽得這話,傅夫人剛消退了的窘色,一下子又湧現在臉上,頭也仍舊低下去了。
「有這回事沒有?」 傅夫人不答,抽出腋下的手帕,悄悄地拭淚。
皇後知道不必再逼了,平心靜氣地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過去的就過去了,我隻問你,以後能不能不鬧這些新聞?」 這話使她覺得委屈:「新聞不是我一個人鬧得起來的。
」她說,「我隻能說,我從此不進宮,不到熱河,不到太妃那裏。
此外我就管不著了。
」 「話不是這麼說。
隻要不該見面就說什麼也不見面,下定了決心,自然不會出岔子。
」 傅夫人想了半天,咬一咬牙說:「我遵皇後的旨意就是。
」 「好!我知道你是心口如一的人。
」 ※ ※ ※ 從這天回府以後,傅夫人派管家婆子去關照門上,以後凡是宮裏來的人,不管太監還是侍衛,如果求見她,一概不見。
有話&mdash&mdash哪怕是口傳上諭,都跟傅恆說去。
她採取這樣的措施,自然是帶著賭氣的意味,可是秀秀來看她,不能拒而不納,同時也不能不屏人說些私話。
秀秀是剛從熱河回來,在太妃那裏住了半個月。
來看傅夫人不僅要將太妃的近況告訴她,更要緊的是轉達太妃的願望。
「太妃想你想得不能睡覺,常常半夜裏就醒了,眼睜睜望天亮。
」秀秀又說,「她也很想看看小哥兒,一直在跟我說,不知道長得什麼樣子?」 傅夫人心酸酸地想哭,揉一揉眼睛,很委屈地說:「太妃知道不知道,皇後找我去辦交涉這回事?」 「還不知道。
」秀秀一半關切,一半好奇,急急問說,「我也是隻摸著一點影兒,到底怎麼回事呢?」 於是傅夫人將經過情形細說了一遍,同時聲明不能去看太妃的苦衷,因為已許下皇後不再「鬧新聞」了。
「如果皇上不在熱河,你去看太妃有什麼關係?」 這一問很有理。
傅夫人原是有著賭氣的意味,如今想到太妃對她的恩情,心已軟了,再經秀秀振振有詞地一問,立刻改變了心意。
「好吧!我立刻就料理動身。
」她說,「反正我跟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