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一寬。
「君無戲言!」他故意釘一句。
「十四叔,我幾時說了話不算話?」 「是的。
」十四阿哥答了這一句,卻又緊自沉吟,皇帝不免奇怪。
「十四叔怎麼不往下說?」 「我不敢說。
」 「為什麼?」 「我不愁別的,愁的正是皇帝。
」 「喔,」皇帝越覺困惑,「十四叔是為什麼會為我發愁?」 「我愁的是皇帝會動感情,怕自己管不住自己。
」 這一說皇帝疑雲大起,亦不免恐懼,怕是先帝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要抖露。
在雍正那十三年,他不知受了多少驚恐,勉強能夠保持平靜,方喜一切都已過去,心境可以輕鬆,誰知還有波瀾! 不過恐懼在心裏,表面必須沉著,這是皇帝常常在告誡自己的話,所以他此時仍以從容不迫的聲音答道:「十四叔錯了!讀書養氣,所為何來?而況我受皇考付託之重,謹守神器,何能自己管不住自己。
」 聽得這話,十四阿哥面現欣慰之色。
「皇帝果能以神器為重。
不以私情搖惑社稷,我還有什麼畏忌。
」他又問一句:「皇上是許了我了,無論如何不會動感情到不能自制的地步?」 「是的。
」 「皇上又許我,一定聽我面勸,不以私情誤國事?」 皇帝有些不耐煩了。
「十四叔,」他說,「你竟是信不過我。
」 「話不是這麼說。
我哪裏會信不過皇帝?所以不憚煩地一再囉嗦,無非讓皇帝心裏有個準備,我要說一件事,皇帝一定會動感情。
」 「噢!」皇帝是有些不信的神氣,「真的嗎?」 「但願我猜錯了。
」十四阿哥問道,「皇帝,知道你出生在何處嗎?」 這一問,皇帝神色大變,所有的疑問,都集中一個假設上了!「莫非、莫非&mdash&mdash」他無法說得下去了。
「皇帝!」十四阿哥很嚴肅地警告,「請自制,勿失帝皇之度。
」 「是!」皇帝答應著,將胸挺了起來,「請十四叔直言無隱。
」 「皇帝,你,另有生母!」 皇帝的表情,最初是驚恐,漸漸地越變越複雜。
困惑、憂傷,甚至還有種神遊物外的嚮往之情。
這使得十四阿哥大為困擾,實在猜想不出,皇帝心裏想的是什麼? 終於皇帝從沉思中回到現實,視線觸及他所穿的長袍的顏色,提醒他自己是什麼身分&mdash&mdash他穿的是隻許禦用的明黃色。
「十四叔!」他問,「我的生母何在,我要怎麼才能見我生母?」 「既然告訴你了,自然不能攔阻你們母子相會。
不過此事須從長計議。
」十四阿哥說,「你的生母在熱河。
」 「在熱河。
」皇帝問說,「我出生在熱河?」 「是的。
」 「行宮之內?」 「是行宮的範圍之內。
在獅子園。
」 「獅子園?」皇帝急急問道,「獅子園的哪一處?」 若說是個破草房,怕皇帝會傷心,十四阿哥想了一下說:「都福之庭。
」 「都福之庭?」皇帝怎麼想也想不起獅子園內有這麼一處建築,這且不去說它了,皇帝又問:「十四叔,我生母是何位號?」 「沒有!」十四阿哥很難過地說,「至今沒有,而且&mdash&mdash」 這神態就很可疑了,皇帝的感情一下激動了。
「沒有亦不妨,母以子為貴,」他說,「何愁沒有尊號?」 「皇帝,」十四阿哥防到他有這樣的說法,早就想好了應付的態度,此時正色說道,「別忘了,皇帝曾許了我的,一定聽我面勸,不以私情誤國事。
」 「為母後上尊號,是家事。
」 「錯了!」十四阿哥毫不客氣地說,「宋朝劉後垂簾,呂大防為李宸妃爭喪儀,劉後以為是趙家家事,呂大防以為皇室的家事,即是國事。
這話一點不錯。
太後以天下養,何得謂為家事?自然是國事。
」 「是國事亦無礙為母後上尊號。
」 「然則皇上置當今太後於何地?」 「兩後並尊,有何不可?」 「不然,太後可有兩位,生母不能有兩位!」 這話就像當胸一拳,將皇帝搗得好半晌說不出話來。
事情很顯然的,如果另有生母,當今的太後即無現在的地位。
兩後並尊,起自前明,一個是由皇後自然而然升格為太後;另一個才是母以子貴,由先帝的妃嬪被尊為太後。
現在的太後鈕祜祿氏,本封熹妃,以後進封為熹貴妃,若非皇帝的生母,充其是隻能尊封為「熹皇貴太妃」,決不能成為太後。
「二十幾年養育之恩,亦非等閒。
」十四阿哥要言不煩地說,「今日之事,決不能變更已成之局。
」 「是!」皇帝萬分委屈地說,「可是,十四叔,請問又置我生母於何地?」 這一問很難回答,十四阿哥此時不能顧到疏導皇帝的感情,隻能籠統答說:「盡孝為人子的本分,但忠有愚忠,孝亦有愚孝,皇帝以社稷為重,自能準情酌理,期於至當。
」 「是的。
」皇帝對「愚孝」二字,頗有警惕,想了一會說,「我想尊封為皇考貴妃。
」 沒有尊封為皇貴太妃,在皇帝已經是讓步了,十四阿哥無法反對,隻覺得有句話應該提醒他。
「尊封的冊文,如何措詞,皇帝應該考慮。
」他停了一下,怕皇帝沒有聽明白,又作補充,「尊封先朝妃嬪,自然因為事先帝有功,是何功勞,似乎很難說得明白。
」 這話仍舊是含蓄的,但皇帝聽得懂。
意思是不能透露誕育皇帝的消息,然則以沒有位號的宮女憑何功勞,越過庶妃、嬪、妃的等級,一躍而為貴妃?冊文中的措詞,豈非甚難? 話雖如此,這時還不是研究這些細節的時候,皇帝急於要問的是,他生母的情形。
意會到這一點,他的感情又無法抑制了。
「十四叔,」他流著淚說,「到現在我不但沒有見過生母,連生母的姓氏裡籍,亦一無所知,不孝之罪,通於天了!」 「皇帝的生母是漢人,姓李。
」十四阿哥又說,「不過皇帝說沒有見過生母,這話恐怕未必盡然。
」 「是!是!」皇帝心想自然見過,隻是不認識而已,便又問道:「我生母在哪位的宮中?」 「她一個人住。
」 「住在哪裏?」 「獅子山下那片松林的岔道,皇帝知道的吧?」 聽這麼一說,皇帝像突然打擺子似的,渾身發抖,好不容易地才吐出兩個字來:「是她?」 這樣的反應,在他人看在眼裏,必會驚惶失措,十四阿哥卻是「曾經滄海難為
「君無戲言!」他故意釘一句。
「十四叔,我幾時說了話不算話?」 「是的。
」十四阿哥答了這一句,卻又緊自沉吟,皇帝不免奇怪。
「十四叔怎麼不往下說?」 「我不敢說。
」 「為什麼?」 「我不愁別的,愁的正是皇帝。
」 「喔,」皇帝越覺困惑,「十四叔是為什麼會為我發愁?」 「我愁的是皇帝會動感情,怕自己管不住自己。
」 這一說皇帝疑雲大起,亦不免恐懼,怕是先帝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要抖露。
在雍正那十三年,他不知受了多少驚恐,勉強能夠保持平靜,方喜一切都已過去,心境可以輕鬆,誰知還有波瀾! 不過恐懼在心裏,表面必須沉著,這是皇帝常常在告誡自己的話,所以他此時仍以從容不迫的聲音答道:「十四叔錯了!讀書養氣,所為何來?而況我受皇考付託之重,謹守神器,何能自己管不住自己。
」 聽得這話,十四阿哥面現欣慰之色。
「皇帝果能以神器為重。
不以私情搖惑社稷,我還有什麼畏忌。
」他又問一句:「皇上是許了我了,無論如何不會動感情到不能自制的地步?」 「是的。
」 「皇上又許我,一定聽我面勸,不以私情誤國事?」 皇帝有些不耐煩了。
「十四叔,」他說,「你竟是信不過我。
」 「話不是這麼說。
我哪裏會信不過皇帝?所以不憚煩地一再囉嗦,無非讓皇帝心裏有個準備,我要說一件事,皇帝一定會動感情。
」 「噢!」皇帝是有些不信的神氣,「真的嗎?」 「但願我猜錯了。
」十四阿哥問道,「皇帝,知道你出生在何處嗎?」 這一問,皇帝神色大變,所有的疑問,都集中一個假設上了!「莫非、莫非&mdash&mdash」他無法說得下去了。
「皇帝!」十四阿哥很嚴肅地警告,「請自制,勿失帝皇之度。
」 「是!」皇帝答應著,將胸挺了起來,「請十四叔直言無隱。
」 「皇帝,你,另有生母!」 皇帝的表情,最初是驚恐,漸漸地越變越複雜。
困惑、憂傷,甚至還有種神遊物外的嚮往之情。
這使得十四阿哥大為困擾,實在猜想不出,皇帝心裏想的是什麼? 終於皇帝從沉思中回到現實,視線觸及他所穿的長袍的顏色,提醒他自己是什麼身分&mdash&mdash他穿的是隻許禦用的明黃色。
「十四叔!」他問,「我的生母何在,我要怎麼才能見我生母?」 「既然告訴你了,自然不能攔阻你們母子相會。
不過此事須從長計議。
」十四阿哥說,「你的生母在熱河。
」 「在熱河。
」皇帝問說,「我出生在熱河?」 「是的。
」 「行宮之內?」 「是行宮的範圍之內。
在獅子園。
」 「獅子園?」皇帝急急問道,「獅子園的哪一處?」 若說是個破草房,怕皇帝會傷心,十四阿哥想了一下說:「都福之庭。
」 「都福之庭?」皇帝怎麼想也想不起獅子園內有這麼一處建築,這且不去說它了,皇帝又問:「十四叔,我生母是何位號?」 「沒有!」十四阿哥很難過地說,「至今沒有,而且&mdash&mdash」 這神態就很可疑了,皇帝的感情一下激動了。
「沒有亦不妨,母以子為貴,」他說,「何愁沒有尊號?」 「皇帝,」十四阿哥防到他有這樣的說法,早就想好了應付的態度,此時正色說道,「別忘了,皇帝曾許了我的,一定聽我面勸,不以私情誤國事。
」 「為母後上尊號,是家事。
」 「錯了!」十四阿哥毫不客氣地說,「宋朝劉後垂簾,呂大防為李宸妃爭喪儀,劉後以為是趙家家事,呂大防以為皇室的家事,即是國事。
這話一點不錯。
太後以天下養,何得謂為家事?自然是國事。
」 「是國事亦無礙為母後上尊號。
」 「然則皇上置當今太後於何地?」 「兩後並尊,有何不可?」 「不然,太後可有兩位,生母不能有兩位!」 這話就像當胸一拳,將皇帝搗得好半晌說不出話來。
事情很顯然的,如果另有生母,當今的太後即無現在的地位。
兩後並尊,起自前明,一個是由皇後自然而然升格為太後;另一個才是母以子貴,由先帝的妃嬪被尊為太後。
現在的太後鈕祜祿氏,本封熹妃,以後進封為熹貴妃,若非皇帝的生母,充其是隻能尊封為「熹皇貴太妃」,決不能成為太後。
「二十幾年養育之恩,亦非等閒。
」十四阿哥要言不煩地說,「今日之事,決不能變更已成之局。
」 「是!」皇帝萬分委屈地說,「可是,十四叔,請問又置我生母於何地?」 這一問很難回答,十四阿哥此時不能顧到疏導皇帝的感情,隻能籠統答說:「盡孝為人子的本分,但忠有愚忠,孝亦有愚孝,皇帝以社稷為重,自能準情酌理,期於至當。
」 「是的。
」皇帝對「愚孝」二字,頗有警惕,想了一會說,「我想尊封為皇考貴妃。
」 沒有尊封為皇貴太妃,在皇帝已經是讓步了,十四阿哥無法反對,隻覺得有句話應該提醒他。
「尊封的冊文,如何措詞,皇帝應該考慮。
」他停了一下,怕皇帝沒有聽明白,又作補充,「尊封先朝妃嬪,自然因為事先帝有功,是何功勞,似乎很難說得明白。
」 這話仍舊是含蓄的,但皇帝聽得懂。
意思是不能透露誕育皇帝的消息,然則以沒有位號的宮女憑何功勞,越過庶妃、嬪、妃的等級,一躍而為貴妃?冊文中的措詞,豈非甚難? 話雖如此,這時還不是研究這些細節的時候,皇帝急於要問的是,他生母的情形。
意會到這一點,他的感情又無法抑制了。
「十四叔,」他流著淚說,「到現在我不但沒有見過生母,連生母的姓氏裡籍,亦一無所知,不孝之罪,通於天了!」 「皇帝的生母是漢人,姓李。
」十四阿哥又說,「不過皇帝說沒有見過生母,這話恐怕未必盡然。
」 「是!是!」皇帝心想自然見過,隻是不認識而已,便又問道:「我生母在哪位的宮中?」 「她一個人住。
」 「住在哪裏?」 「獅子山下那片松林的岔道,皇帝知道的吧?」 聽這麼一說,皇帝像突然打擺子似的,渾身發抖,好不容易地才吐出兩個字來:「是她?」 這樣的反應,在他人看在眼裏,必會驚惶失措,十四阿哥卻是「曾經滄海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