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飛來紅帽 孫立人撤職查辦 繳了白卷 蔣經國功敗垂成
關燈
小
中
大
群臨時因事不能出席,便剩下七個。
俞大維要陪美國人到前線去,隻剩下六個。
許世英因病鋸去了一條大腿,不能外出,隻剩下五個。
那五人即使天天開會,蔣介石也認為不妥,于是除調借若幹辦事人員外,又正式聘請了兩名顧問。
一個是司法院副院長謝冠生、一個是總統府第一局局長黃伯度。
前者負責司法方面的顧問工作,後者主要是監視,凡屬與孫立人本人有關&ldquo接受調查&rdquo的聯絡、晤面、外出等等,就由黃伯度去做。
那五名經常出席的委員實在傷腦筋,因為雖然知道蔣介石設立這個委員會的用意,但分量輕重,&ldquo尺寸&rdquo長短,就不得不膽戰心驚,小心從事。
尤其是躺在床上的許世英,他有個親生女兒嫁與王姓,并未去台,但親外孫王善從卻到了台灣,在陸軍總部第五署任中校副組長,時年三十六歲,也遭蔣介石以與孫案有關逮捕,并且是六名罪嫌最重的軍官之一,如今這個老外公列名調查委員,要調查起他的親外孫來了,許世英已被鋸斷的腿似乎又短了一截,壓根兒不出門外一步,隻好由它去也。
就在第一次開審之前,原定八月二十九日出版的美國&ldquo時代周刊&rdquo于二十六日運銷台灣,内中赫然又有揭露孫案的文字,蔣經國忙不疊着人譯與老蔣過目,隻見美國老闆頤指氣使,冷冷地說道: &ldquo在國民黨的高級司令部中,五十五歲的孫立人将軍是衆所共知最能幹、最勇敢和最西化的将領。
他在美國佛吉尼亞軍校畢業,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緬甸對日本人作過戰,他一九四六年奉命去台灣訓練新軍,負責組織蔣介石反攻大陸的力量。
一九五○年至一九五四年出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
上周台北突然宣布孫立人已辭去蔣介石參軍長一職了&hellip&hellip &ldquo這項新聞在台灣引起騷動,但沒有人能說孫立人與共産黨串通,隻說他不知道和沒有壓制他部下的颠覆活動。
然而,很多與台灣那種亂得像一窩蛇的政争有關之人,對于孫立人能站得住這麼久,已經感到奇怪了。
&rdquo 蔣介石吃驚地看下面那幾行; &ldquo孫立人是坦率的,他斷定台灣在目前的領導下無法生存下去。
由于他是最高級将領中唯一能說流利英語的人物,他時時私人對外來的(美國)訪客申訴在大陸的失敗,吐露軍事司令部中的糾紛,以及台灣的混亂!&rdquo 蔣介石臉色驟變。
&ldquo時代周報&rdquo揭露孫立人對蔣時表不滿,而把台灣的軍政界混亂等等所有這些都直接歸咎于蔣介石堅持獨攬他的政權、操縱國民黨及反共工作。
一九五三年孫立人的歧見更深,超乎了他對蔣介石個人缺點的估計。
他一向相信,隻有美國給予積極的軍事支持,國民黨才有反攻大陸的機會,當事實終于顯示出美國共和黨政府并不比民主黨政府有更大作為,沒法把台灣軍隊送回大陸的時候,他的希望也消失了。
&ldquo去年孫立人被踢到一邊,被挂上蔣介石參軍長空銜,被安放在兩間黑沉沉的小房裡。
人們都說蔣介石要把他安置得近一點,以便于監視。
他幾乎完全沒有獲請出席高級軍事會議。
&rdquo 蔣介石帶笑道:&ldquo我早知道你們是什麼都清楚的了!&rdquo看下去道: &ldquo郭廷亮是一直追随孫立人的,自緬甸一直至東北,再從大陸逃到台灣。
據國民黨說他是一個共産黨間諜,而孫立人卻這樣說:&lsquo我沒有意見,這使我驚奇!&rsquo&hellip&hellip&rdquo 蔣介石憂心忡忡,低聲吩咐道:&ldquo事情是鬧開了,好在有九人調查委員會,有什麼事,可以找他們頂擋,我暫時不說話。
而孫立人和六名罪嫌最重的人犯,你們對他們千萬要像一回事,不可出錯。
要知道調查委員會的工作不同于司法審訊,對他們要用平等禮節。
過去槍斃的人已經槍斃了,他們沒法營救;孫立人是否也要槍斃,因為你們&lsquo手續&rsquo沒弄好,看樣子他暫時死不掉了,既然他們哇哇大叫,志在營救,就給他們一點小面子。
&rdquo 蔣經國戚然問道:&ldquo那今後怎麼審法?&rdquo 蔣介石恨道:&ldquo又是審,又是審,告訴你們現在是調查,不是審!要他們也坐着說話,面對面,相差三四尺,也給他們喝茶。
在調查詢問時,不許随便說話,隻準調查委員和被調查者開口,錄音機不可有毛病,筆記不可有錯;每次詢問不可太短,總得三四小時光景。
&rdquo 于是那個&ldquo凋查庭&rdquo便告開始,為了表示&ldquo優待疑犯,一秉大公&rdquo,九月十日上午王雲五詢問郭廷亮那一場戲,還特别準許中外記者旁聽,結果中外記者大都作如下描述,可把蔣介石氣了個半死。
他們寫道: &ldquo郭廷亮穿了一身軍服,非常整潔,看上去就和普通的一個青年軍官一樣,并沒有什麼特别。
他彬彬有禮,而且相當老實,答話時并無企圖狡辯之處。
他聽到王雲五自我介紹,并且說明調查任務後,就開始用那有着雲南鄉音的話坦率地供出案情,不像一個有訓練的間諜的狡詐。
&rdquo 記者們的各種評論,顯然引起了社會極大反響,蔣經國苦笑道:&ldquo我們真是騎在老虎背上了,這批家夥難道還要邀請他們麼?&rdquo彭孟輯無以應,卻說:&ldquo外間傳說紛纭,主要是強調孫立人沒幾天可以活了。
&rdquo蔣經國皺眉道:&ldquo那他們必會有正式表示。
&rdquo當真葉公超接到美國國務院一個緊急通知,說是孫案應請從寬處理,另派專人飛往華盛頓一談。
這通知十分簡單,同時又不簡單,蔣介石沉吟道:&ldquo他們用外交途徑來談孫案,大出我的意外。
我以為他們讓報紙雜志出面叫罵一陣,也就算了,想不到還要面談,内中必有道理。
反正這家夥是殺不成的了,就派人去走一遭,看看他們賣的什麼藥!&rdquo當場決定由外交部次長沈昌煥連夜上機,直飛華盛頓而去。
電報零零落落送到蔣介石手裡,起初是報告已到華府,國務院官員通知他:&ldquo麥克阿瑟将軍為孫立人案等候大駕,請休息一夜,明天當陪同前往。
&rdquo第二個電報則說:&ldquo在國務院官員陪同下乘搭飛機與麥克阿瑟在鄉間晤面,蒙麥克阿瑟面告如下:&lsquo當貴政府在大陸即将退卻之時,吾曾邀孫将軍自鳳山專機飛往日本,示意孫将軍在東京盟總指示下婉拒國民政府退往台灣。
而将台灣作為美軍永久基地,如孫将軍願與合作,我自當予以一切必要支持,但孫将軍期期以為不可,此乃孫立人的态度。
迨孫自日返台,有信雲:尊意盛情可感,歉難接受,不如一切照舊進行。
預料台灣必将在貴國援助下從事反共戰争準備,則吾人合作一如大陸。
&rsquo&rdquo沈昌煥又在密電上說得清楚:&ldquo麥帥将孫立人原函見示,曾請一借帶返台灣,乃遭拒絕,雲:&lsquo設若如此,孫将不保,可抄錄之&rsquo。
&rdquo沈昌煥的&ldquo奇遇&rdquo,更是美方立意救孫之舉,并且出動了麥克阿瑟,蔣介石本來下不了這記毒手,到此更是沒有說的。
對陳誠道:&ldquo當年你因孫立人不辭而去,百思不得其解,現在答案來了,不管當年孫立人飛日本真相是否如此,反正人家已經大喊&lsquo刀下留人&rsquo,我們也隻能見機行事了。
&rdquo言罷悶郁不堪。
陳誠勸道:&ldquo此事甚為明顯,反正孫某已經革職,即使活在世上,也沒有什麼作用,由它去吧。
&rdquo蔣介石道:&ldquo你的調查委員會還得照舊進行。
&rdquo陳誠稱是。
九月十九日上午九時,黃伯度陪同孫立人上草山,到第一賓館閱讀關于王雲五、黃少谷二人調查詢間六名軍官的筆錄,中午由陳誠邀他在草山官邸吃便飯,孫立人暗忖:&ldquo這頓飯是什麼意思?倒要小心應付。
&rdquo當下随黃伯度上車而去。
國民黨大官們在草山的&ldquo官邸&rdquo,内中大都是日閥據台時所建,或由台糖公司等所築。
陳誠所住者就是其中的一幢,叢林修竹,甯靜稚緻,原本一進大門便得脫鞋,為了省去麻煩,部分&ldquo塌塌米&rdquo己易為地闆了。
孫立人沒料到陳誠還會請他吃飯,寒暄過後,主客入座。
陳誠道:&ldquo卷宗都看過了?&rdquo孫立人道:&ldquo看過了。
王、黃兩位委員花了這麼多時光,六個人的口供大緻一樣。
我真想不到他們有這種事情,唉,沒什麼說的了。
&rdquo 陳誠敬茶,笑對黃伯度道:&ldquo來來來,以茶代酒,為孫将軍壓驚。
&rdquo孫立人道:&ldquo多謝。
&rdquo陳誠道:&ldquo說真的,我對你非常同情,&rdquo又歎道;&ldquo唉,像你這麼一個長官,手下有那麼多人,良荞不齊,也真的難以保險。
香港有幾個參觀團來台灣參觀,我就對他們說過:共諜是個問題,我相信即在總統府中,恐怕也是難免。
&rdquo 孫立人暗吃一驚,暗忖:&ldquo這分明是一個借口,連總統府都有什麼共諜滲透,那麼他以前那個司令部還用得着說嗎?&rdquo默然間黃伯度開口道:&ldquo孫将軍,你也不用着急,吉人自有天相嘛!你手下犯法,又不是你自己犯法,沒什麼。
記得昨天有一位調查委員對我說:他對孫将軍新的認識是這樣的,他說你是一位很負責任的軍人,能打仗,會練兵,很勇敢,也很正派,但是你對政治不大有興趣,政治頭腦與其他将領有所不同。
還有一點,他說孫将軍太爽,太愛說話,而且對部下太客氣,客氣到縱容的地步,部屬們在你面前,常常說一些不法的話,而你總是當面勸他們就算了,從不處罰,總是希望一切能消弭于無形,日積月累,于是鑄成了這次大錯!&rdquo黃伯度忙道:&ldquo是你部屬的大錯,你還蒙在鼓裡哩!&rdquo 孫立人苦笑道:&ldquo我的态度沒變,我對他們的忠誠也不懷疑,就像我從不懷疑對黨國的忠誠一樣。
&rdquo陳誠打岔道:&ldquo說那個幹什麼?如果有人懷疑你,我也不會請你到這裡來了。
&rdquo邊吃邊問:&ldquo對了,這一陣,你作何消遣?&rdquo孫立人佯笑道:&ldquo我還談得上消遣二字麼?我一向住在台北南昌街與南海路口。
&rdquo黃伯度道:&ldquo對,以前一個日本将官的官邸。
&rdquo孫立人道:&ldquo那條馬路,日文讀起來聲音是&lsquo考大罵究&rsquo,以前有個大公報的駐台特派員到那兒找我,大家說起笑語來,他說我幸虧不考大學,否則考起來又挨罵又要追究。
想不到如今不考大學,也要挨罵挨追究了。
&rdquo說得衆人皆笑。
陳誠道:&ldquo對,這件事鬧出之後,你在家裡還接見過一個美國記者,是誰?&rdquo孫立人道:&ldquo我是不見記者的了,無奈人家追得緊,黃局長知道,反而是他要我接見的,那個美國人是美聯社的記者慕沙。
他在報上說了些什麼,我反而沒看到。
&rdquo他搖搖頭,接着說道:&ldquo我太閑了
俞大維要陪美國人到前線去,隻剩下六個。
許世英因病鋸去了一條大腿,不能外出,隻剩下五個。
那五人即使天天開會,蔣介石也認為不妥,于是除調借若幹辦事人員外,又正式聘請了兩名顧問。
一個是司法院副院長謝冠生、一個是總統府第一局局長黃伯度。
前者負責司法方面的顧問工作,後者主要是監視,凡屬與孫立人本人有關&ldquo接受調查&rdquo的聯絡、晤面、外出等等,就由黃伯度去做。
那五名經常出席的委員實在傷腦筋,因為雖然知道蔣介石設立這個委員會的用意,但分量輕重,&ldquo尺寸&rdquo長短,就不得不膽戰心驚,小心從事。
尤其是躺在床上的許世英,他有個親生女兒嫁與王姓,并未去台,但親外孫王善從卻到了台灣,在陸軍總部第五署任中校副組長,時年三十六歲,也遭蔣介石以與孫案有關逮捕,并且是六名罪嫌最重的軍官之一,如今這個老外公列名調查委員,要調查起他的親外孫來了,許世英已被鋸斷的腿似乎又短了一截,壓根兒不出門外一步,隻好由它去也。
就在第一次開審之前,原定八月二十九日出版的美國&ldquo時代周刊&rdquo于二十六日運銷台灣,内中赫然又有揭露孫案的文字,蔣經國忙不疊着人譯與老蔣過目,隻見美國老闆頤指氣使,冷冷地說道: &ldquo在國民黨的高級司令部中,五十五歲的孫立人将軍是衆所共知最能幹、最勇敢和最西化的将領。
他在美國佛吉尼亞軍校畢業,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緬甸對日本人作過戰,他一九四六年奉命去台灣訓練新軍,負責組織蔣介石反攻大陸的力量。
一九五○年至一九五四年出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
上周台北突然宣布孫立人已辭去蔣介石參軍長一職了&hellip&hellip &ldquo這項新聞在台灣引起騷動,但沒有人能說孫立人與共産黨串通,隻說他不知道和沒有壓制他部下的颠覆活動。
然而,很多與台灣那種亂得像一窩蛇的政争有關之人,對于孫立人能站得住這麼久,已經感到奇怪了。
&rdquo 蔣介石吃驚地看下面那幾行; &ldquo孫立人是坦率的,他斷定台灣在目前的領導下無法生存下去。
由于他是最高級将領中唯一能說流利英語的人物,他時時私人對外來的(美國)訪客申訴在大陸的失敗,吐露軍事司令部中的糾紛,以及台灣的混亂!&rdquo 蔣介石臉色驟變。
&ldquo時代周報&rdquo揭露孫立人對蔣時表不滿,而把台灣的軍政界混亂等等所有這些都直接歸咎于蔣介石堅持獨攬他的政權、操縱國民黨及反共工作。
一九五三年孫立人的歧見更深,超乎了他對蔣介石個人缺點的估計。
他一向相信,隻有美國給予積極的軍事支持,國民黨才有反攻大陸的機會,當事實終于顯示出美國共和黨政府并不比民主黨政府有更大作為,沒法把台灣軍隊送回大陸的時候,他的希望也消失了。
&ldquo去年孫立人被踢到一邊,被挂上蔣介石參軍長空銜,被安放在兩間黑沉沉的小房裡。
人們都說蔣介石要把他安置得近一點,以便于監視。
他幾乎完全沒有獲請出席高級軍事會議。
&rdquo 蔣介石帶笑道:&ldquo我早知道你們是什麼都清楚的了!&rdquo看下去道: &ldquo郭廷亮是一直追随孫立人的,自緬甸一直至東北,再從大陸逃到台灣。
據國民黨說他是一個共産黨間諜,而孫立人卻這樣說:&lsquo我沒有意見,這使我驚奇!&rsquo&hellip&hellip&rdquo 蔣介石憂心忡忡,低聲吩咐道:&ldquo事情是鬧開了,好在有九人調查委員會,有什麼事,可以找他們頂擋,我暫時不說話。
而孫立人和六名罪嫌最重的人犯,你們對他們千萬要像一回事,不可出錯。
要知道調查委員會的工作不同于司法審訊,對他們要用平等禮節。
過去槍斃的人已經槍斃了,他們沒法營救;孫立人是否也要槍斃,因為你們&lsquo手續&rsquo沒弄好,看樣子他暫時死不掉了,既然他們哇哇大叫,志在營救,就給他們一點小面子。
&rdquo 蔣經國戚然問道:&ldquo那今後怎麼審法?&rdquo 蔣介石恨道:&ldquo又是審,又是審,告訴你們現在是調查,不是審!要他們也坐着說話,面對面,相差三四尺,也給他們喝茶。
在調查詢問時,不許随便說話,隻準調查委員和被調查者開口,錄音機不可有毛病,筆記不可有錯;每次詢問不可太短,總得三四小時光景。
&rdquo 于是那個&ldquo凋查庭&rdquo便告開始,為了表示&ldquo優待疑犯,一秉大公&rdquo,九月十日上午王雲五詢問郭廷亮那一場戲,還特别準許中外記者旁聽,結果中外記者大都作如下描述,可把蔣介石氣了個半死。
他們寫道: &ldquo郭廷亮穿了一身軍服,非常整潔,看上去就和普通的一個青年軍官一樣,并沒有什麼特别。
他彬彬有禮,而且相當老實,答話時并無企圖狡辯之處。
他聽到王雲五自我介紹,并且說明調查任務後,就開始用那有着雲南鄉音的話坦率地供出案情,不像一個有訓練的間諜的狡詐。
&rdquo 記者們的各種評論,顯然引起了社會極大反響,蔣經國苦笑道:&ldquo我們真是騎在老虎背上了,這批家夥難道還要邀請他們麼?&rdquo彭孟輯無以應,卻說:&ldquo外間傳說紛纭,主要是強調孫立人沒幾天可以活了。
&rdquo蔣經國皺眉道:&ldquo那他們必會有正式表示。
&rdquo當真葉公超接到美國國務院一個緊急通知,說是孫案應請從寬處理,另派專人飛往華盛頓一談。
這通知十分簡單,同時又不簡單,蔣介石沉吟道:&ldquo他們用外交途徑來談孫案,大出我的意外。
我以為他們讓報紙雜志出面叫罵一陣,也就算了,想不到還要面談,内中必有道理。
反正這家夥是殺不成的了,就派人去走一遭,看看他們賣的什麼藥!&rdquo當場決定由外交部次長沈昌煥連夜上機,直飛華盛頓而去。
電報零零落落送到蔣介石手裡,起初是報告已到華府,國務院官員通知他:&ldquo麥克阿瑟将軍為孫立人案等候大駕,請休息一夜,明天當陪同前往。
&rdquo第二個電報則說:&ldquo在國務院官員陪同下乘搭飛機與麥克阿瑟在鄉間晤面,蒙麥克阿瑟面告如下:&lsquo當貴政府在大陸即将退卻之時,吾曾邀孫将軍自鳳山專機飛往日本,示意孫将軍在東京盟總指示下婉拒國民政府退往台灣。
而将台灣作為美軍永久基地,如孫将軍願與合作,我自當予以一切必要支持,但孫将軍期期以為不可,此乃孫立人的态度。
迨孫自日返台,有信雲:尊意盛情可感,歉難接受,不如一切照舊進行。
預料台灣必将在貴國援助下從事反共戰争準備,則吾人合作一如大陸。
&rsquo&rdquo沈昌煥又在密電上說得清楚:&ldquo麥帥将孫立人原函見示,曾請一借帶返台灣,乃遭拒絕,雲:&lsquo設若如此,孫将不保,可抄錄之&rsquo。
&rdquo沈昌煥的&ldquo奇遇&rdquo,更是美方立意救孫之舉,并且出動了麥克阿瑟,蔣介石本來下不了這記毒手,到此更是沒有說的。
對陳誠道:&ldquo當年你因孫立人不辭而去,百思不得其解,現在答案來了,不管當年孫立人飛日本真相是否如此,反正人家已經大喊&lsquo刀下留人&rsquo,我們也隻能見機行事了。
&rdquo言罷悶郁不堪。
陳誠勸道:&ldquo此事甚為明顯,反正孫某已經革職,即使活在世上,也沒有什麼作用,由它去吧。
&rdquo蔣介石道:&ldquo你的調查委員會還得照舊進行。
&rdquo陳誠稱是。
九月十九日上午九時,黃伯度陪同孫立人上草山,到第一賓館閱讀關于王雲五、黃少谷二人調查詢間六名軍官的筆錄,中午由陳誠邀他在草山官邸吃便飯,孫立人暗忖:&ldquo這頓飯是什麼意思?倒要小心應付。
&rdquo當下随黃伯度上車而去。
國民黨大官們在草山的&ldquo官邸&rdquo,内中大都是日閥據台時所建,或由台糖公司等所築。
陳誠所住者就是其中的一幢,叢林修竹,甯靜稚緻,原本一進大門便得脫鞋,為了省去麻煩,部分&ldquo塌塌米&rdquo己易為地闆了。
孫立人沒料到陳誠還會請他吃飯,寒暄過後,主客入座。
陳誠道:&ldquo卷宗都看過了?&rdquo孫立人道:&ldquo看過了。
王、黃兩位委員花了這麼多時光,六個人的口供大緻一樣。
我真想不到他們有這種事情,唉,沒什麼說的了。
&rdquo 陳誠敬茶,笑對黃伯度道:&ldquo來來來,以茶代酒,為孫将軍壓驚。
&rdquo孫立人道:&ldquo多謝。
&rdquo陳誠道:&ldquo說真的,我對你非常同情,&rdquo又歎道;&ldquo唉,像你這麼一個長官,手下有那麼多人,良荞不齊,也真的難以保險。
香港有幾個參觀團來台灣參觀,我就對他們說過:共諜是個問題,我相信即在總統府中,恐怕也是難免。
&rdquo 孫立人暗吃一驚,暗忖:&ldquo這分明是一個借口,連總統府都有什麼共諜滲透,那麼他以前那個司令部還用得着說嗎?&rdquo默然間黃伯度開口道:&ldquo孫将軍,你也不用着急,吉人自有天相嘛!你手下犯法,又不是你自己犯法,沒什麼。
記得昨天有一位調查委員對我說:他對孫将軍新的認識是這樣的,他說你是一位很負責任的軍人,能打仗,會練兵,很勇敢,也很正派,但是你對政治不大有興趣,政治頭腦與其他将領有所不同。
還有一點,他說孫将軍太爽,太愛說話,而且對部下太客氣,客氣到縱容的地步,部屬們在你面前,常常說一些不法的話,而你總是當面勸他們就算了,從不處罰,總是希望一切能消弭于無形,日積月累,于是鑄成了這次大錯!&rdquo黃伯度忙道:&ldquo是你部屬的大錯,你還蒙在鼓裡哩!&rdquo 孫立人苦笑道:&ldquo我的态度沒變,我對他們的忠誠也不懷疑,就像我從不懷疑對黨國的忠誠一樣。
&rdquo陳誠打岔道:&ldquo說那個幹什麼?如果有人懷疑你,我也不會請你到這裡來了。
&rdquo邊吃邊問:&ldquo對了,這一陣,你作何消遣?&rdquo孫立人佯笑道:&ldquo我還談得上消遣二字麼?我一向住在台北南昌街與南海路口。
&rdquo黃伯度道:&ldquo對,以前一個日本将官的官邸。
&rdquo孫立人道:&ldquo那條馬路,日文讀起來聲音是&lsquo考大罵究&rsquo,以前有個大公報的駐台特派員到那兒找我,大家說起笑語來,他說我幸虧不考大學,否則考起來又挨罵又要追究。
想不到如今不考大學,也要挨罵挨追究了。
&rdquo說得衆人皆笑。
陳誠道:&ldquo對,這件事鬧出之後,你在家裡還接見過一個美國記者,是誰?&rdquo孫立人道:&ldquo我是不見記者的了,無奈人家追得緊,黃局長知道,反而是他要我接見的,那個美國人是美聯社的記者慕沙。
他在報上說了些什麼,我反而沒看到。
&rdquo他搖搖頭,接着說道:&ldquo我太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