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殘燭将盡 蔣經國密議遺囑事 緯國趕來 宋美齡斷圓父子情
關燈
小
中
大
quo軍&rdquo,蔣介石先是否認,接着作滿不在乎狀道:&ldquo不會的,他怎麼會提這個,如果有,應該我自己來提,不過我還沒有這個意思。
&rdquo生怕對方抓住把柄反駁,忙說:&ldquo如果是我提,那一定在前一陣神志不清的時候&hellip&hellip&rdquo 宋美齡冷冷一笑: &ldquo即使你神志清醒,也不會和我提這件事情的了。
&rdquo &ldquo為什麼?&rdquo &ldquo這還用得着說。
&rdquo 蔣介石于是語氣溫和,聲調低沉,解釋他的遺囑很難拟稿,因為他是文王後裔,上承堯舜禹湯一大串,中繼孫中山的&ldquo革命事業&rdquo,下延奉化蔣家多少多少代子孫。
這些已很難寫,再加上國際局勢如此糟糕,對他實在乏善可寫,因此隻能拖延。
不宜急躁。
宋美齡道: &ldquo不見得吧,偉大人物的遺囑往往早就備妥,你不能例外,不過我比不上經兒有福氣,可以預先知道。
&rdquo 于是蔣介石叫起撞天屈來,指天罵地,說是确無此事。
而且忽然想到國民黨的總裁一職還沒有交代,便道: &ldquo我真的沒寫,黨的領導一職,也沒交給經兒,這是你已經知道的。
當我感到需要作交代時,我就會寫在遺囑上,這個,你可以相信了吧?&rdquo 但是宋美齡焉能輕輕放過,總以為&ldquo經兒&rdquo不但已經看到了那份遺囑,甚至是遺囑的&ldquo設計人&rdquo之一,蔣介石這下子氣了個雙眼發直,躺在沙發裡開不出口來,宋美齡初以為此人詐死,再一看神色有異,也不慌張,招手要值班醫生診視,自己徑往花園走去,感到乃夫的遺囑不管是否拟妥,反正這根殘燭,随時會在風中熄滅的了。
可是情況發展得很奇怪,士林&ldquo官邸&rdquo中人人以為就要去世的蔣介石,反而好轉過來。
此人以&ldquo胃口&rdquo奇佳聞名,貪婪狠辣,無所不&ldquo吃&rdquo,這一陣病得夠嗆,什麼都難&ldquo入口&rdquo,如今就飲食而言,當真可以咽得進、吞得下了,可是&ldquo官邸&rdquo中不見得有什麼喜歡氣氛,隻是蔣介石忽然血來潮,想磅一磅重量,倒是引起了衆人很大的興趣,成為&ldquo官邸&rdquo罕見的節目。
以&ldquo巨人&rdquo自居的蔣介石,本來從外形到内容都很渺小,他所崇拜的耶稣又故意開他玩笑,病中最嚴重時剩下不到一百磅,年後出院時得一百零一磅,再休息幾個月之後,蔣總覺得情況甚佳,可充英雄,園中散步歸來,傳令&ldquo上磅&rdquo,卻不許&ldquo驚動夫人&rdquo,忙了一陣之後,護士笑嘻嘻為他&ldquo報喜&rdquo道: &ldquo恭喜呀,&lsquo總統&rsquo長磅了。
&rdquo &ldquo多少?&rdquo蔣介石當真笑逐顔開。
衆人遠遠地站着聽她飛&ldquo報喜&rdquo道: &ldquo距離一百一十磅很近了。
&rdquo 蔣介石聞言卻不追問,因為連衣帶鞋計算在内,還不到一百一十磅,如果算得太準,扣衣除衫去鞋,這個數字就更難看,然而侍衛官等人卻不放松,待那護士交班時跟在她背後問道: &ldquo喂喂,究竟多少磅?" &ldquo我不是說過了嗎?一百一十磅以内。
&rdquo 那太不準确,從一○一到一○九,都可以說是距離一百一十磅很近了。
&rdquo &ldquo算你聰明,&rdquo護士急于回家,以園中桧樹為掩護,躲在後面低聲說:&ldquo他隻有一百零四磅三個骨,太輕啦!&rdquo &ldquo那為什麼說距離一百一十磅很近?&rdquo &ldquo兩個四舍五入嘛。
&rdquo護士道:&ldquo這是大夫的主意。
大夫說,反正是這樣了,讓病人高興高興,可以幫助他養病。
所以當面撤謊,把三個骨升為一磅,用的是四舍五入,這麼着,四磅三個骨變成了五磅。
再來個四舍五入,五磅也就可以冒充六磅以上,所以說接近一百一十磅。
&rdquo 那侍衛官和她并行出門,再問: &ldquo這樣說起來,&lsquo先生&rdquo的情況不一定很好吧,我們都在替他擔心。
&rdquo 于是護士告訴他,這是沒辦法的事,蔣的年齡不小,因為有錢有勢,才能活到今天,換了旁人,早就完了。
但金錢買不到的東西,蔣介石同樣買不到,此刻雖有好轉,不必住院,但那個&ldquo醫護小組&rdquo照樣工作,三名醫生之外,護士半打之數,另有特約醫生和特護。
而且每天還要做物理治療,還要吃各種抗生素藥劑控制攝護腺炎,還要治療肺部和心髒,身體極度衰弱,連傷風也頂擋不住,聽得侍衛直發毛。
因為,這幾十名侍衛官因蔣介石而有&ldquo官&rdquo做,一旦蔣死,在蔣經國看來是倒了一棵遮蔭的樹,但在他們看來,卻等于打破了飯碗。
他們已經發覺,蔣死後的工作問題不易解決,他們除了保镖很難做其他行業。
嚴家淦用不着&ldquo侍從室&rdquo,随便有些衛士就行了,何況這個&ldquo副總統&rdquo的安全,早由蔣經國在為他安排一切。
至于蔣經國自己,他縱有加強安全的必要,卻還沒有放手大搞的勇氣,充其量&ldquo繼承&rdquo乃父二、三十名上下侍衛官,但尚有幾十名宋美齡所介紹或接納的侍衛官,目擊這兩個母子不和,也就聯想到自己的明天,大感不安之餘,推出一名姓崔的代表,瞅個空子,悄悄地和黃媽商量,問道: &ldquo你的情形和我們不一樣,你從重慶時候開始,穿房入屋,侍候&lsquo夫人&rsquo幾十年了,不管将來怎麼個變法,夫人到那裡,就會把你帶到那裡,我們可不同,我們人多,這幾年分成三個派别,&lsquo先生,夫人,太子&rsquo,總的來說當然為了&lsquo先生&rsquo一個,因此一旦&lsquo先生&rsquo有事,我們有些人就會變成大廟不收,小廟不留的無主孤魂。
我們以前把&lsquo金飯碗&rsquo說成&lsquo蔣飯碗&rsquo,現在眼看不成,要請夫人幫忙,你有便時得向夫人求情了。
&rdquo 黃媽歎道: &ldquo真是沒想到,我們會有這一天!&rdquo 崔某一怔:&ldquo你們也在談這問題?&rdquo &ldquo這個問題沒有談,&rdquo黃媽歎道:&ldquo要談,夫人也不會和我談,不過從她的神情來看,從她有時發牢騷來看,她一定也想到了這個一萬一,&lsquo先生&rsquo有事,她應該到哪裡去。
&rdquo &ldquo她真的不如&lsquo太子&rsquo厲害?&rdquo &ldquo老腦筋嘛,&lsquo傳子不傳媳&rsquo,像雲南白藥的老闆那樣,代代相傳,就是輪不到一個女的。
你可别亂講,這是夫人說的,你如果講出去,别說馬上丢了&lsquo蔣飯碗&rsquo,連吃飯家夥都留不住呢!&rdquo 可是,宋美齡對黃媽的試探不以為忤,一則她是她幾十年來的貼身娘姨,二則她雖身為&ldquo第一夫人&rdquo,但在&ldquo太子&rdquo眼中十分低微,因此有關今後問題,她的雙腳可站在他們同一條線,于是沉吟久之,歎道: &ldquo萬一&lsquo先生&rsquo有事,這批人是用不着了,經國甯可自己找人訓練,也不會全部收容,他怕我們在侍衛官身上做手腳,這個人的胸襟很狹,眼光又短,他們真的會沒事做了,不過我也說不上個所以然來,你可以告訴老崔,要大家好好當班,不要分心,将來怎麼個重新分配我不知道,這不歸我管,但是,萬一有人找不到事做,我一定想辦法,但是現在千萬不能亂講,如果有人講出去,我就一百個不管,你明白啦!&rdquo 這也是事實,侍衛官們也就暫時安靜下來。
按理說,像這種&ldquo蔣飯碗&rdquo不可能迅速打得粉碎,但有此現象,也就反映了小朝廷中的混亂絕望,達到頂點,那棵蛀空了的老樹猶在搖搖欲折階段,上面的鳥巢可已經亂成一片了。
蔣介石的衰弱,甚至染上流行性感冒也會出現&ldquo瀕危&rdquo情況,他不但自知不起,而且感到為日無多,旁人的生命以十年計,或以年計,他的生命看來隻能以日計了。
盡管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而以八十餘歲的高齡逝去也已不算短命,蔣介石卻實在不想離開這個人間,那一日群醫一輪搶救,相繼離去,集于鄰室展開商議時,宋美齡到達床前,在旁坐下,以為乃夫如非昏迷,即已睡着,沒料到蔣介石扭過頭來,慘然一笑,喃喃地說: &ldquo蠟燭,蠟燭&hellip&hellip&rdquo 宋美齡詫道:&ldquo這裡沒有蠟燭。
&rdquo &ldquo我,我是說,風中之燭&hellip&hellip&rdquo 宋美齡凄然道;&ldquo不,不會的。
&rdquo &ldquo快,快吹熄了,&rdquo蔣介石的聲音忽然高了些:&ldquo或者,快點完了,要滅了。
&rdquo 在平時,如聞乃夫自比蠟燭,她一定會譏笑他,目前就無此心情了。
她和他之問固然談不上感情,但同利共害,已數十年,如今情況大變,盡管自視甚高的宋美齡不在乎乃夫的去世,然而&ldquo目擊時艱&rdquo,也像&ldquo太子&rdquo一樣,為求遮蔭,反而希望他能夠再活三五年了。
于是她安慰他,哄他,說醫生認為無礙。
蔣介石已聽慣了這些&ldquo安慰&rdquo,無動于衷,憂形于色道: &ldquo我,我當然希望沒有什麼,但是,究竟年紀大了。
我實在不能抛開你就走,這個局面,我實在是死不瞑目,萬一華盛頓和北平之間,再有些什麼發展,把我們往那裡擺呢?&rdquo &ldquo别去想他們了。
&rdquo &ldquo還有,&rdquo蔣介石憤然道:&ldquo佐藤給我出了本書,派了些人來,他們是花了一些氣力,可是獨獨不肯恢複對我們的邦交,佐藤他們想搞些什麼名堂呢?恢複我的名譽,不錯,可是空的,他們辦不到恢複邦交,我可又為這本書擔心起來,是不是又在利用我呢?這個樣子的利用方法,又為什麼?&rdquo &ldquo别去想他們,也别去想這些事。
&rdquo宋美齡道:&ldquo東京方面,我們實在沒什麼指望,這太渺茫,不如向華盛頓動腦筋,着實得多。
&rdquo &ldquo華盛頓,莫斯科,&rdquo蔣介石夢吃似的喃喃自語,好大一陣,睜開眼睛說道:&ldquo都靠不住,我都不相信,你叫我怎能放心走路?經兒雖然也有六十多,可是在這方面他太嫩,我不放心呵,不能放心&hellip&hellip&rdquo 聽到他提及&ldquo太子&rdquo,宋美齡對乃夫那一點憐憫之情,立刻化為烏有,恨道: &ldquo他能幹得很哩!&lsquo虎父無犬子&rsquo嘛!你的兒子還能有錯?不是老虎也是老虎,錯不了!關于他做的,你都看見了。
很抱歉,你看見的還不是全部,譬如&hellip&hellip&rdquo話未完蔣介石已經叫饒道: &ldquo我,我精神差,你不必再說了,總之&hellip&hellip&rdquo &ldquo總之隻許他說,不許我說!&rdquo宋美齡憤然起立:&ldquo隻許他耍花樣,我沒有插嘴餘地!&rdquo說完就走,到門口卻退了回來,乍見乃夫形銷骨立,頭似骷髅,雙目無神,倏地心也冷了,長歎一聲,廢然轉身。
&ldquo夫人!&rdquo遠遠站着的值班護士叫住了她,指指床上的蔣介石,他在衰弱地招手。
她又在他床前坐了下來。
&ldquo大令,&rdquo蔣凄然道:&ldquo我,我,我已經成了這個樣子&hellip&hellip盡管經兒不懂事,有些地方使你不大高興&hellip&hellip但&hellip&hellip但是&hellip&hellip但是看在我份上,請你算了吧。
&rdquo結結巴巴,吃吃力力地說:&ldquo至于總裁名義&hellip&hellip你&hellip&hellip你放心,我會辦的。
這一陣我實在不行,不是不想辦,實在沒氣力辦。
不過,你可以放心,在&lsquo中央評議會委員&rsquo名單上,嚴靜波排名第一個,隻要他讓開,當然落在你頭上,靜波已經有了&lsquo副總統&rsquo名義,其它得失他是絕不計較的,其餘的人,不是年紀太大,就是聲望不夠&hellip&hellip&rdquo &ldquo我年紀也大啦!&rdquo宋美齡恨道:&ldquo也談不上什麼聲望,怎比得上你的寶貝兒子!&rdquo &ldquo不,&rdquo蔣苦笑道:&ldquo他的年齡,和旁人比起來又小了些,聲望也嫌低些,那個行政院他已夠辛苦,再來個黨務,我想他是吃不消的了,你也清楚,他的身體也不好。
&rdquo &ldquo反正我不管!&rdquo宋甫開口,蔣已說話: &ldquo大令呀,我隻能對你說,請你幫幫我的忙,我隻有四個字:和氣緻祥。
還有:家和萬事興,如果我們關起門來都沒法一緻,我們就
&rdquo生怕對方抓住把柄反駁,忙說:&ldquo如果是我提,那一定在前一陣神志不清的時候&hellip&hellip&rdquo 宋美齡冷冷一笑: &ldquo即使你神志清醒,也不會和我提這件事情的了。
&rdquo &ldquo為什麼?&rdquo &ldquo這還用得着說。
&rdquo 蔣介石于是語氣溫和,聲調低沉,解釋他的遺囑很難拟稿,因為他是文王後裔,上承堯舜禹湯一大串,中繼孫中山的&ldquo革命事業&rdquo,下延奉化蔣家多少多少代子孫。
這些已很難寫,再加上國際局勢如此糟糕,對他實在乏善可寫,因此隻能拖延。
不宜急躁。
宋美齡道: &ldquo不見得吧,偉大人物的遺囑往往早就備妥,你不能例外,不過我比不上經兒有福氣,可以預先知道。
&rdquo 于是蔣介石叫起撞天屈來,指天罵地,說是确無此事。
而且忽然想到國民黨的總裁一職還沒有交代,便道: &ldquo我真的沒寫,黨的領導一職,也沒交給經兒,這是你已經知道的。
當我感到需要作交代時,我就會寫在遺囑上,這個,你可以相信了吧?&rdquo 但是宋美齡焉能輕輕放過,總以為&ldquo經兒&rdquo不但已經看到了那份遺囑,甚至是遺囑的&ldquo設計人&rdquo之一,蔣介石這下子氣了個雙眼發直,躺在沙發裡開不出口來,宋美齡初以為此人詐死,再一看神色有異,也不慌張,招手要值班醫生診視,自己徑往花園走去,感到乃夫的遺囑不管是否拟妥,反正這根殘燭,随時會在風中熄滅的了。
可是情況發展得很奇怪,士林&ldquo官邸&rdquo中人人以為就要去世的蔣介石,反而好轉過來。
此人以&ldquo胃口&rdquo奇佳聞名,貪婪狠辣,無所不&ldquo吃&rdquo,這一陣病得夠嗆,什麼都難&ldquo入口&rdquo,如今就飲食而言,當真可以咽得進、吞得下了,可是&ldquo官邸&rdquo中不見得有什麼喜歡氣氛,隻是蔣介石忽然血來潮,想磅一磅重量,倒是引起了衆人很大的興趣,成為&ldquo官邸&rdquo罕見的節目。
以&ldquo巨人&rdquo自居的蔣介石,本來從外形到内容都很渺小,他所崇拜的耶稣又故意開他玩笑,病中最嚴重時剩下不到一百磅,年後出院時得一百零一磅,再休息幾個月之後,蔣總覺得情況甚佳,可充英雄,園中散步歸來,傳令&ldquo上磅&rdquo,卻不許&ldquo驚動夫人&rdquo,忙了一陣之後,護士笑嘻嘻為他&ldquo報喜&rdquo道: &ldquo恭喜呀,&lsquo總統&rsquo長磅了。
&rdquo &ldquo多少?&rdquo蔣介石當真笑逐顔開。
衆人遠遠地站着聽她飛&ldquo報喜&rdquo道: &ldquo距離一百一十磅很近了。
&rdquo 蔣介石聞言卻不追問,因為連衣帶鞋計算在内,還不到一百一十磅,如果算得太準,扣衣除衫去鞋,這個數字就更難看,然而侍衛官等人卻不放松,待那護士交班時跟在她背後問道: &ldquo喂喂,究竟多少磅?" &ldquo我不是說過了嗎?一百一十磅以内。
&rdquo 那太不準确,從一○一到一○九,都可以說是距離一百一十磅很近了。
&rdquo &ldquo算你聰明,&rdquo護士急于回家,以園中桧樹為掩護,躲在後面低聲說:&ldquo他隻有一百零四磅三個骨,太輕啦!&rdquo &ldquo那為什麼說距離一百一十磅很近?&rdquo &ldquo兩個四舍五入嘛。
&rdquo護士道:&ldquo這是大夫的主意。
大夫說,反正是這樣了,讓病人高興高興,可以幫助他養病。
所以當面撤謊,把三個骨升為一磅,用的是四舍五入,這麼着,四磅三個骨變成了五磅。
再來個四舍五入,五磅也就可以冒充六磅以上,所以說接近一百一十磅。
&rdquo 那侍衛官和她并行出門,再問: &ldquo這樣說起來,&lsquo先生&rdquo的情況不一定很好吧,我們都在替他擔心。
&rdquo 于是護士告訴他,這是沒辦法的事,蔣的年齡不小,因為有錢有勢,才能活到今天,換了旁人,早就完了。
但金錢買不到的東西,蔣介石同樣買不到,此刻雖有好轉,不必住院,但那個&ldquo醫護小組&rdquo照樣工作,三名醫生之外,護士半打之數,另有特約醫生和特護。
而且每天還要做物理治療,還要吃各種抗生素藥劑控制攝護腺炎,還要治療肺部和心髒,身體極度衰弱,連傷風也頂擋不住,聽得侍衛直發毛。
因為,這幾十名侍衛官因蔣介石而有&ldquo官&rdquo做,一旦蔣死,在蔣經國看來是倒了一棵遮蔭的樹,但在他們看來,卻等于打破了飯碗。
他們已經發覺,蔣死後的工作問題不易解決,他們除了保镖很難做其他行業。
嚴家淦用不着&ldquo侍從室&rdquo,随便有些衛士就行了,何況這個&ldquo副總統&rdquo的安全,早由蔣經國在為他安排一切。
至于蔣經國自己,他縱有加強安全的必要,卻還沒有放手大搞的勇氣,充其量&ldquo繼承&rdquo乃父二、三十名上下侍衛官,但尚有幾十名宋美齡所介紹或接納的侍衛官,目擊這兩個母子不和,也就聯想到自己的明天,大感不安之餘,推出一名姓崔的代表,瞅個空子,悄悄地和黃媽商量,問道: &ldquo你的情形和我們不一樣,你從重慶時候開始,穿房入屋,侍候&lsquo夫人&rsquo幾十年了,不管将來怎麼個變法,夫人到那裡,就會把你帶到那裡,我們可不同,我們人多,這幾年分成三個派别,&lsquo先生,夫人,太子&rsquo,總的來說當然為了&lsquo先生&rsquo一個,因此一旦&lsquo先生&rsquo有事,我們有些人就會變成大廟不收,小廟不留的無主孤魂。
我們以前把&lsquo金飯碗&rsquo說成&lsquo蔣飯碗&rsquo,現在眼看不成,要請夫人幫忙,你有便時得向夫人求情了。
&rdquo 黃媽歎道: &ldquo真是沒想到,我們會有這一天!&rdquo 崔某一怔:&ldquo你們也在談這問題?&rdquo &ldquo這個問題沒有談,&rdquo黃媽歎道:&ldquo要談,夫人也不會和我談,不過從她的神情來看,從她有時發牢騷來看,她一定也想到了這個一萬一,&lsquo先生&rsquo有事,她應該到哪裡去。
&rdquo &ldquo她真的不如&lsquo太子&rsquo厲害?&rdquo &ldquo老腦筋嘛,&lsquo傳子不傳媳&rsquo,像雲南白藥的老闆那樣,代代相傳,就是輪不到一個女的。
你可别亂講,這是夫人說的,你如果講出去,别說馬上丢了&lsquo蔣飯碗&rsquo,連吃飯家夥都留不住呢!&rdquo 可是,宋美齡對黃媽的試探不以為忤,一則她是她幾十年來的貼身娘姨,二則她雖身為&ldquo第一夫人&rdquo,但在&ldquo太子&rdquo眼中十分低微,因此有關今後問題,她的雙腳可站在他們同一條線,于是沉吟久之,歎道: &ldquo萬一&lsquo先生&rsquo有事,這批人是用不着了,經國甯可自己找人訓練,也不會全部收容,他怕我們在侍衛官身上做手腳,這個人的胸襟很狹,眼光又短,他們真的會沒事做了,不過我也說不上個所以然來,你可以告訴老崔,要大家好好當班,不要分心,将來怎麼個重新分配我不知道,這不歸我管,但是,萬一有人找不到事做,我一定想辦法,但是現在千萬不能亂講,如果有人講出去,我就一百個不管,你明白啦!&rdquo 這也是事實,侍衛官們也就暫時安靜下來。
按理說,像這種&ldquo蔣飯碗&rdquo不可能迅速打得粉碎,但有此現象,也就反映了小朝廷中的混亂絕望,達到頂點,那棵蛀空了的老樹猶在搖搖欲折階段,上面的鳥巢可已經亂成一片了。
蔣介石的衰弱,甚至染上流行性感冒也會出現&ldquo瀕危&rdquo情況,他不但自知不起,而且感到為日無多,旁人的生命以十年計,或以年計,他的生命看來隻能以日計了。
盡管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而以八十餘歲的高齡逝去也已不算短命,蔣介石卻實在不想離開這個人間,那一日群醫一輪搶救,相繼離去,集于鄰室展開商議時,宋美齡到達床前,在旁坐下,以為乃夫如非昏迷,即已睡着,沒料到蔣介石扭過頭來,慘然一笑,喃喃地說: &ldquo蠟燭,蠟燭&hellip&hellip&rdquo 宋美齡詫道:&ldquo這裡沒有蠟燭。
&rdquo &ldquo我,我是說,風中之燭&hellip&hellip&rdquo 宋美齡凄然道;&ldquo不,不會的。
&rdquo &ldquo快,快吹熄了,&rdquo蔣介石的聲音忽然高了些:&ldquo或者,快點完了,要滅了。
&rdquo 在平時,如聞乃夫自比蠟燭,她一定會譏笑他,目前就無此心情了。
她和他之問固然談不上感情,但同利共害,已數十年,如今情況大變,盡管自視甚高的宋美齡不在乎乃夫的去世,然而&ldquo目擊時艱&rdquo,也像&ldquo太子&rdquo一樣,為求遮蔭,反而希望他能夠再活三五年了。
于是她安慰他,哄他,說醫生認為無礙。
蔣介石已聽慣了這些&ldquo安慰&rdquo,無動于衷,憂形于色道: &ldquo我,我當然希望沒有什麼,但是,究竟年紀大了。
我實在不能抛開你就走,這個局面,我實在是死不瞑目,萬一華盛頓和北平之間,再有些什麼發展,把我們往那裡擺呢?&rdquo &ldquo别去想他們了。
&rdquo &ldquo還有,&rdquo蔣介石憤然道:&ldquo佐藤給我出了本書,派了些人來,他們是花了一些氣力,可是獨獨不肯恢複對我們的邦交,佐藤他們想搞些什麼名堂呢?恢複我的名譽,不錯,可是空的,他們辦不到恢複邦交,我可又為這本書擔心起來,是不是又在利用我呢?這個樣子的利用方法,又為什麼?&rdquo &ldquo别去想他們,也别去想這些事。
&rdquo宋美齡道:&ldquo東京方面,我們實在沒什麼指望,這太渺茫,不如向華盛頓動腦筋,着實得多。
&rdquo &ldquo華盛頓,莫斯科,&rdquo蔣介石夢吃似的喃喃自語,好大一陣,睜開眼睛說道:&ldquo都靠不住,我都不相信,你叫我怎能放心走路?經兒雖然也有六十多,可是在這方面他太嫩,我不放心呵,不能放心&hellip&hellip&rdquo 聽到他提及&ldquo太子&rdquo,宋美齡對乃夫那一點憐憫之情,立刻化為烏有,恨道: &ldquo他能幹得很哩!&lsquo虎父無犬子&rsquo嘛!你的兒子還能有錯?不是老虎也是老虎,錯不了!關于他做的,你都看見了。
很抱歉,你看見的還不是全部,譬如&hellip&hellip&rdquo話未完蔣介石已經叫饒道: &ldquo我,我精神差,你不必再說了,總之&hellip&hellip&rdquo &ldquo總之隻許他說,不許我說!&rdquo宋美齡憤然起立:&ldquo隻許他耍花樣,我沒有插嘴餘地!&rdquo說完就走,到門口卻退了回來,乍見乃夫形銷骨立,頭似骷髅,雙目無神,倏地心也冷了,長歎一聲,廢然轉身。
&ldquo夫人!&rdquo遠遠站着的值班護士叫住了她,指指床上的蔣介石,他在衰弱地招手。
她又在他床前坐了下來。
&ldquo大令,&rdquo蔣凄然道:&ldquo我,我,我已經成了這個樣子&hellip&hellip盡管經兒不懂事,有些地方使你不大高興&hellip&hellip但&hellip&hellip但是&hellip&hellip但是看在我份上,請你算了吧。
&rdquo結結巴巴,吃吃力力地說:&ldquo至于總裁名義&hellip&hellip你&hellip&hellip你放心,我會辦的。
這一陣我實在不行,不是不想辦,實在沒氣力辦。
不過,你可以放心,在&lsquo中央評議會委員&rsquo名單上,嚴靜波排名第一個,隻要他讓開,當然落在你頭上,靜波已經有了&lsquo副總統&rsquo名義,其它得失他是絕不計較的,其餘的人,不是年紀太大,就是聲望不夠&hellip&hellip&rdquo &ldquo我年紀也大啦!&rdquo宋美齡恨道:&ldquo也談不上什麼聲望,怎比得上你的寶貝兒子!&rdquo &ldquo不,&rdquo蔣苦笑道:&ldquo他的年齡,和旁人比起來又小了些,聲望也嫌低些,那個行政院他已夠辛苦,再來個黨務,我想他是吃不消的了,你也清楚,他的身體也不好。
&rdquo &ldquo反正我不管!&rdquo宋甫開口,蔣已說話: &ldquo大令呀,我隻能對你說,請你幫幫我的忙,我隻有四個字:和氣緻祥。
還有:家和萬事興,如果我們關起門來都沒法一緻,我們就